Workflow
网约车
icon
Search documents
企业的一次出行,背后经历了哪些变化?
晚点LatePost· 2024-07-09 12:36
一张发票背后的企业出行进化论。 对相当一部分职场人而言,差旅报销可能是比出差舟车劳顿更折腾的事。 以出差打车为例,一次相对完整的报销流程和单据包括集齐用车申请、发票、行程单,和报销单粘贴在一 起,交上级审批并抄送给财务。接着,再由财务花时间完成审票、支付、记账、归档一系列动作。过程 中, 因为各种原因让员工补充材料、重新报销,会再拉长流程、拖慢效率。 因此,如何优化报销流程、 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了企业重视的问题——企业服务市场应运而生,并不断扩大。 企业服务这个大命题,既包括许多企业为之努力提供的云计算、协同办公等业务,也囊括以差旅管理为切 口的企业消费服务,涉及打车、票务、酒旅等环节,各环节龙头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减少企业事前审批、 事中使用、事后报销审核所耗费的 "工时",降本又增效。 这些企业消费公司的共同点是:既可以满足企业的消费需要,如用车、住宿、采购、用餐,又可以帮企业 管理好费用支出。"消费即收入",让这批企服公司跨过了 "如何让客户付费买单" 阶段。 滴滴就在 "企业消费" 持续进行着探索。自 2014 年滴滴企业版成立以来,它一直在摸索为企业提供越来越 细致的出行服务和管理方案:在系统上, ...
从网约车平台变成出行服务公司,滴滴如何管理 200 万司机?
晚点LatePost· 2024-06-27 10:54
12 年,滴滴建立了一个管理庞大司机群体的重运营体系。 文丨沈方伟 编辑丨管艺雯 黄俊杰 互联网平台曾被认为是极致轻快的撮合生意。三个人就能去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完成司机招募、 启动打车生意;一套算法调节奖金,就能调动百万骑手。 当大融资大补贴时代过去,平台从颠覆者逐渐成为社会运作的基础设施,被明确要求担起社会责 任。而依附于平台的百万劳动力从闲时参加 "共享经济" 赚点钱,变成 "灵活就业者",管理成了一 个严肃的问题。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新增 148.2 万名网约车司机。根据滴滴财报,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的一年,中国有超过 1900 万人在滴滴接过单,其中大部分是网约车。据了解,这当中有 200 万人每天上线,有大约 80 万司机平均每天在线时长超过 8 小时,已然是 "全职司机"。 传统行业的老兵曾对此早有预见。链家创始人左晖 6 年前对我们说,他完全不知道怎么管理加盟制 快递员、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人很难被管理。" 光给钱不够,左晖说,"人都需要变得更有价 值——今天的工作能为他明天的价值加多少分?" 我们此前曾写过 美团管理骑手、分配收入的变化 ,相比有固定站点 ...
过去24小时,人麻了
猫笔刀· 2024-05-21 14:13
今天两市成交不足8000亿,一般低于这个数的交易日都没什么行情,市场中位数-1.17%,有痛感,但还好。外资今天净抛19亿,这个量级对大盘不会有明 显影响,所以不用找原因,就是a股又习惯性拉垮了。 昨天狂飙的有色今天回撤,黄金跌3.87%,工业金属跌2.8%,这两个板块昨天跳空高开的缺口还在,但是日内阳线的部分都给砸回去了。我去看了一眼国 际金价最新还是2430,基本没咋跌,所以这就是a股讨厌的地方,涨的时候比外边少一点,跌的时候比外边多一点,长年累月的积累下来就是巨大的差 距。 所以你要是看好黄金,那就老老实实买黄金,别自作聪明买a股里的黄金股,a股不会是超额的阿尔法,大部分时间都是拖后腿的贝塔。 我贴一个st板块2015年以后的走势图你们看看,自从ipo开启机枪扫射模式后就不行了。 …… 1、今天市场都在热议中通客车的涨停。有话题的不是股价涨停,而是股价涨停之前有人在论坛发帖,让大家看好了1点20分要拉涨停。中通客车不 是特别大盘子的票,今天1点20分那波拉升前后一共买了3亿,如果是比较有实力的游资来2-3个凑局,确实可以做到人工涨停。但让大家不解的是这 么做的人为什么要公开讲,也许是为了吸引跟风盘,也许 ...
​晚点财经丨理想:二季度将是公司今年最困难季度;一个OpenAI核心团队的最后三个月
晚点LatePost· 2024-05-21 04:34
理想:二季度将是公司今年最困难季度 一个 OpenAI 核心团队的最后三个月 柳青升任滴滴永久合伙人 关注《晚点财经》并设为星标,第一时间获取每日商业精华。 理想:二季度将是公司今年最困难季度 按计划理想今年会销售包括 MEGA 在内的 4 款纯电车型。但在今年的逆风开场后,理想汽车 5 月 20 日 宣布年内不发布新的纯电车型。公司创始人兼 CEO 李想承认,"今年以来我们面临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 变化的多重挑战"。 理想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说,在增加基础设施和销售曝光以及降价之后,销售势头改善,公司对未来月度 销量增长持乐观态度,但同时预警 "第二季度将是公司今年最困难的季度"。盘前理想跌超 8%,开盘后 跌幅扩大至 15% 以上。 李想在回答有关后续定价策略时的提问时说,目前 L7、L8、L9 新增订单量每周增长,没有任何降价计 划,并提出作为一家健康的企业,销量和毛利率是两个最重要的营运指标。理想预期二季度收入在 299 亿元至 314 亿元,交付量在 10.5 万辆至 11 万辆之间。按照下限估算不含税的平均售价为 27 万元左右, 大约是 2022 年初的水平。 它们账面存货水平来到 121 亿元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