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桥梁建设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大桥首节钢梁成功架设
Ke Ji Ri Bao· 2025-05-29 06:17
5月27日,在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建设现场,宽达68米的世界最宽节段钢梁由"大桥海鸥"号起 重船吊装到指定位置,标志着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大桥的首节钢梁架设成功。至此,大桥从基础施工 陆续转入上部桥面施工。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由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社会资本牵头方参与投资,浙江省发展规划研 究院作为PPP项目实施机构参与管理、沪杭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建设、舟山市大桥建设管理中心参与 管理,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集团承建。 该大桥是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公路复线跨越西堠门水道的共用跨海桥梁,连接舟山金塘岛和册子岛。大 桥全长3118米,为主跨1488米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 考虑到舟山受到的台风影响相对较多,为尽量减小风阻,大桥采用"公铁平层"设计,同时首次采用三箱 分离主梁结构,即主梁由三个钢箱梁连接而成,连接处形似于梯子的造型,能进一步增加抗风稳定性。 "这种结构外加铁路为双线客运专线和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所以大桥桥面宽度达68米,为世界最宽 桥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肖海珠介绍。 此次吊装的节段钢梁重979吨,外加辅助吊具重达1600吨,相当于1000多台小汽车的重量,由中 ...
中坦青年共建“梦想之桥” 浇筑“民心相通”新篇章
中国工程师指导 书写"绿色施工+数字建造+技术突破"的中国答卷 在坦桑尼亚居民安娜的记忆中,每一次过湖都像在"碰运气",在渡口等几个小时的渡轮已是常事。在马 古富力大桥通车后,她就能随时驾车往返两地,"我整个人都会轻松不少。" 维多利亚湖为坦桑尼亚提供了丰富的淡水和渔业资源,滋养着坦桑尼亚的姆万扎、马拉、卡盖拉和盖塔 等地区的作物生长。但它也在湖区两岸之间形成了一道地理屏障,阻碍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为加强湖区两岸沟通,坦桑尼亚政府设置了多个轮渡口岸。但由于渡轮数量和载重量有限,湖面天气变 化无常,倾覆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位于东非高原的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湖泊,也是东非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湖"。该湖面积6.94万平方 千米,湖区人口稠密。长久以来,因湖面阻隔、渡轮短缺,通行成了困扰当地居民的大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0年2月,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土木")和中铁十五局集 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十五局")联合承建的马古富力大桥项目应运而生。 在中坦两国工程师的携手攻坚下,2025年6月19日,马古富力大桥将正式通车。这座非洲最长矮塔斜拉 桥不仅让湖区百姓看见了区 ...
“一代人时间,从学徒到大师:中国重新定义土木工程极限”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26 15:12
据香港《南华早报》5月26日报道,国内期刊《交通科学与工程》上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到2030 年,"中国桥梁制造"将集齐以下所有成就:世界最长悬索桥、世界第一高桥,以及创下各种纪录的所有 斜拉桥。对此,报道感叹,中国"重新定义了土木工程的极限"。 "中国大桥:建得更聪明、建得更高、建在别人不敢建的地方",报道指出,从过去依赖外国建桥技术, 到如今成为"世界上最大胆的桥梁的无可争议的设计者",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从云雾缭绕的峡 谷、台风肆虐的海峡,到广袤的大都市圈,中国工程师们正在建造一座座挑战地理极限、刷新世界纪录 的建筑。" 《南华早报》称,研究指出,是精密的勘测方法、先进的建模和创新的工程技术(包括材料科学的突 破),让中国得以不断推进大型桥梁的建设。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智能 化、自动化施工设备的应用,也将使桥梁建设变得更安全、更高效。 以下是此次受到报道瞩目的几个国内桥梁工程项目。它们有的已经竣工,并创下世界纪录;有的即将竣 工,完工后也有望获纪录在身: 常泰长江大桥(江苏) 连接常州、泰州两市的常泰长江大桥今年通车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据悉,这项纪录当 前 ...
燕矶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33万公里钢丝可绕地球8圈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26 13:37
5月26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根索股精准就位,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 燕矶长江大桥完成主缆架设。 燕矶长江大桥全长约26千米,主跨1860米,上层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 上午9点58分,现场指挥一声令下,主缆架设工程进入最终阶段。卷扬机缓缓启动,牵引着最后一根索股向北岸进发。在猫道上,施 工人员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操作,确保索股顺利通过各个滑轮和导向装置。通过对实时监测数据的精准分析,施工人员对索股的位置 和张力进行微调,最终确保其精准到达预定位置。 站在江边远眺,四根巨大的主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宛如四条钢铁巨龙,从北锚碇昂首出发,跨越浩荡江面,经北岸主塔 和南岸主塔,最终抵达南锚碇,场面蔚为壮观。 湖北交投集团燕矶长江大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根主缆直径约1.04米,单根长度约3000米,均由217根索股组成,而每根索股又由 127根直径为5.6毫米的锌铝合金镀层高强钢丝构成,这些主缆如同大桥的 "生命线",承担起整座桥的重量分布重任。 -- and for the region a book and ...
平陆运河G325广南线钦江大桥拱肋顺利合龙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3 11:23
Core Points - The G325 Guangnan Line Qinjiang Bridge of the Pinglu Canal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arch rib closure on May 22,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1][3]. Group 1: Project Overview - The bridge spans a total length of 397.04 meters, with the main bridge measuring 300 meters and a total width of 28.5 meters. The main arch employs a steel pipe concrete truss structure [3]. - The bridge consists of 36 arch rib segments, utilizing vertical assembly, asymmetric rotation closure, and bracket assembly methods for construction, with the maximum lifting weight reaching approximately 166 tons [3]. Group 2: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am, comprising Pinglu Canal Group, Yellow River Survey and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Guizhou Luto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China Railway Shanghai Engineering Group, opted for a vertical assembly followed by clockwise vertical rotation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3]. - A specialized plan for processing and installation was developed to ensure smooth construction, addressing challenges posed by navigation, hub, and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intersections [5]. Group 3: Safety and Innovation - The management team collaborated with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s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severe weather, implementing wind reinforcement for temporary facilities and formulating emergency plans for extreme weather to ensure safety [5]. - Innovative deformation coupling assembly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achieve millimeter-level precision in installation, ensuring high accuracy and control of the arch rib's vertical assembly [5]. - The use of 4D point clou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a synchronous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an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automatic detection control platform, facilitated intelligent rotation operations of the arch ribs, achieving synchronized and precise lowering of different trajectories [5].
济微高速跨瓦日铁路立交桥工程项目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Qi Lu Wan Bao· 2025-05-21 16:23
济微高速跨瓦日铁路立交桥项目2#主墩承台,兼具规模性与技术创新性,采用滑道后安装施工工艺。因预埋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桥梁后期安全性与稳定性, 施工方采用新型固定装置,通过精细化方案设计,实现预埋件精准定位,为后续工程推进奠定基础。 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面临单次3620立方米的浇筑体量,施工方部署两台混凝土泵车实施不间断作业,历时41小时完成浇筑。此次施工存在浇筑体量大、持续 时间长、温控要求严苛等难点,尤其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筛选、配合比调配,到浇筑全程温度监测与养护,均执行标准化流 程,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 由于该主墩施工临近营业线,施工作业安全风险突出。施工单位与济南局各监管单位密切沟通协调,依据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规定与"三不得"要求,构建安 全保障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并对施工人员开展专项安全培训,确保人员持证上岗,保障营业线运营安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杨雨凡 2025年5月20日,由中铁十局八公司负责施工的济微高速跨瓦日铁路立交桥项目2#主墩承台历经41小时,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这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出了坚 实且关键的一步,为后续墩身、梁部等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 ...
通讯|中企助力几内亚首都打通交通堵点
Xin Hua Wang· 2025-05-18 05:42
新华社科纳克里5月18日电 通讯|中企助力几内亚首都打通交通堵点 新华社记者张健 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市中心的车流长龙中,一座黄白色立交桥的轮廓日渐清晰。这座由中国电力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承建的三层立交桥即将于5月底全面通车,彻底结束这个西非国家没有现代 化立交桥的历史。 在医生克里斯托夫·桑杜诺看来,这座立交桥不仅是道路工程,更是城市发展的"加速器"。"过去要通过 邦贝德地区简直是种煎熬。我们宁愿坐半小时渡船过河,也不想在车流里困两个小时。立交桥全面通车 后,通行时间将大大缩短。" 项目部本地雇员办公室主任穆罕默德·谢里夫·迪亚洛表示,邦贝德立交桥项目非常出色,是几内亚国家 历史上首座三层立交桥,"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中国项目落地几内亚"。 对于每天从项目附近经过的科纳克里市民来说,这座立交桥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有的商 铺经营者自发维护着施工区域秩序,有的出租车司机开始熟悉起新的导航路线,放学路上的孩子们则数 着桥墩的浇筑进度…… 当晨光洒向桥体,这座凝结中几两国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立交桥在城市天际线上呈现出崭新轮廓。全面 通车后,它不仅将有效优化科纳克里市的交通格局,更以立体化解决方 ...
乌蒙山大桥进行静态荷载试验
Ren Min Wang· 2025-05-17 15:00
当日,由贵州公路集团承建的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开始进行静态荷载试验,12辆负载砂石的大型货车有序行驶到固定位置进行对称、偏心检测, 检验桥梁结构受力性能和实际承载能力,为桥梁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乌蒙山大桥是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主桥跨径270米,设计时速100公里。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当日,由贵州公路集团承建的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开始进行静态荷载试验,12辆负载砂石的大型货车有序行驶到固定位置进行对称、偏心检测, 检验桥梁结构受力性能和实际承载能力,为桥梁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5月17日,乌蒙山大桥进行静态荷载试验(无人机照片)。 乌蒙山大桥是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主桥跨径270米,设计时速100公里。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当日,由贵州公路集团承建的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开始进行静态荷载试验,12辆负载砂石的大型货车有序行驶到固定位置进行对称、偏心检测, 检验桥梁结构受力性能和实际承载能力,为桥梁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乌蒙山大桥是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主桥跨径270米,设计时速100公里。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5月17日,乌蒙山大桥进行静态荷载试验(无人机照片)。 ...
昌九高铁隆兴大桥西支主桥合龙,桥梁建成后将刷新六项世界纪录
Xin Jing Bao· 2025-05-16 10:20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5月16日,由中铁大桥局集团等承建的昌九高铁控制性工程隆兴大桥(南昌扬 子洲赣江公铁大桥)单孔320米跨西支主桥顺利合龙。记者获悉,该桥梁建成后将刷新六项世界纪录。 昌九高铁隆兴大桥位于南昌市境内,全长19公里,由北向南跨越赣江西支、中支和南支三条支流,是一 座集高速铁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三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跨度公铁合建桥梁。 昌九城际铁路公司昌九指挥部高级工程师陈向一介绍,隆兴大桥西支主桥钢梁架设采用"先边跨后中 跨"施工工艺,首先完成两侧边跨钢梁顶推作业,待边跨精准就位后,以南北两座主塔为基点向中跨方 向同步展开悬臂架设,最终通过双向对向施工实现中跨合龙口的毫米级精准对接。 陈向一表示,桥梁建成后将刷新六项世界纪录:成为世界首座集12车道于一体的公路车道数量最多、通 行能力最大公铁合建桥梁;世界首座主跨320米、时速350公里的无砟轨道斜拉桥;世界首座时速350公 里的竖琴形索面斜拉桥;世界首创大挑臂断面的钢桁梁斜拉桥;世界最大直径斜拉索的公铁合建桥梁; 世界首座采用弹性约束支座的斜拉桥。 据介绍,隆兴大桥西支主桥合龙后,工程将转入桥面系施工阶段。公路段通车后,南昌跨江通行能 ...
记者手记丨在喀麦隆担任“道路应急抢险救火队”的中国公司
Xin Hua Wang· 2025-05-15 03:32
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喀麦隆,每逢雨季,其道路桥梁经常遭遇塌方、泥石流等灾害。一旦出现险情,喀麦 隆政府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向在当地运营的中国公司求助,抢修道路,排除险情。中国公司也被当地人亲 切地称为"道路应急抢险救火队",其中就包括中交一公局集团喀麦隆公司。 姜村悬崖公路位于喀麦隆西部大区。2024年11月,严重的山体滑坡在这条公路上掩埋一辆长途客车,造 成至少12人死亡。近一年,这条被称为"死亡悬崖"的公路多次传来噩耗:2024年6月5人死亡、25人受 伤,7月5人死亡、59人受伤,9月8人死亡、57人受伤…… 4月底,记者来到姜村悬崖公路,看见中交一公局的工程人员正在雨季中抢修这条公路。 公路沿线福雷凯村的酋长马蒂亚斯·朱梅西·万巴告诉记者,这条公路去年11月发生山体滑坡后,当地市 政部门只是简单清理,最近又发生了二次滑坡。据他介绍,姜村悬崖公路建于20多年前,是一条连续大 角度上下坡的长距离盘山公路,事故频发,因此被当地人称为"死亡悬崖"。但这条公路也是喀麦隆西部 大区通往西北大区和滨海大区的交通要道,对周围的城市和村庄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中交一公局集团中非区域中心办公室主任郑海晨告诉记者,在发生二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