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饮料

Search documents
主要消费ETF(159672)实现4连涨,夏季高温叠加政策利好,啤酒饮料消费有望迎来双重驱动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11 07:46
天风证券表示,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要偏高,多地体感温度冲上40℃,有望带动啤酒消费。我们认为,中长期看,随着后续促消费政策落 地以及禁酒令的纠偏,进而带动啤酒&饮料销量、升级修复。 规模方面,主要消费ETF近1周规模增长112.25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5。 截至7月10日,主要消费ETF近1年净值上涨5.19%。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10日,主要消费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35%,最长连涨月数 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5.7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4.87%。截至2025年7月10日,主要消费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4.95%。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7月10日,主要消费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6.82%,相对基准回撤0.34%。 费率方面,主要消费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从估值层面来看,主要消费ETF跟踪的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18.86倍,处于近1年7.51%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92.49%以上的时 间,处于历史低位。 主要消费ETF紧密跟踪中证主要消费指数,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统一Q1盈利亮眼,把握结构性α
GOLDEN SUN SECURITIES· 2025-05-11 07:25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gszqdatemark 2025 05 11 年 月 日 食品饮料 周观点:统一 Q1 盈利亮眼,把握结构性α 投资建议:1、白酒:强化内功,蓄力改善,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建议关注"优 势龙头、红利延续、强势复苏"三条主线:1)优势龙头,头部酒企份额持续提升: 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古井贡酒;2)红利延续,高确定性区域酒:迎驾 贡酒(洞藏大单品红利)、今世缘(江苏格局红利)等;3)强势复苏,弹性标的: 泸州老窖、水井坊、舍得酒业、老白干酒、港股珍酒李渡、酒鬼酒等。2、大众品: 青啤收购即墨黄酒,统一 25Q1 业绩亮眼,端午魔芋粽上新,大众品结构性α显 著,建议寻找强复苏与高成长两条主线:1)政策受益或复苏改善:青岛啤酒、海 天味业、新乳业、伊利股份、重庆啤酒、安琪酵母、仙乐健康、安井食品、立高食 品等,港股 H&H 国际控股等;2)高景气度或成长逻辑:盐津铺子、东鹏饮料、 燕京啤酒、珠江啤酒、三只松鼠、百润股份、有友食品等,港股农夫山泉、华润饮 料、卫龙美味等。 白酒:强化内功,蓄力改善。白酒板块从业绩窗口期进入动销淡季,在行业整体环 比降速、逐步释压的背景下,各家酒企聚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统一Q1盈利亮眼,把握结构性α-20250511
GOLDEN SUN SECURITIES· 2025-05-11 06:49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gszqdatemark 2025 05 11 年 月 日 白酒:强化内功,蓄力改善。白酒板块从业绩窗口期进入动销淡季,在行业整体环 比降速、逐步释压的背景下,各家酒企聚焦品牌底蕴、产品结构、渠道体系、营销 打法等内功持续发力。近期今世缘召开 2024 业绩说明会,在产品体系上持续把握 结构性机会,百元大众消费趋势积极、国缘四开省内占有率与开瓶动销领先、V 系 列坚持品牌与渠道双驱动下快速放量,在渠道拓展上优化厂商关系、保持良性库 存,同时省内延续精耕攀顶策略、省外保持明显快于省内增速。在珍酒李渡近期的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暨投资者交流会上,也重点提出将持续优化与丰富产品结构, 预计未来珍酒将推出 500-600 元价格带新品与珍十五、珍三十形成协同效应,长 期依托珍酒、李渡、湘窖等强品牌实现讲好品牌文化、多维提升品牌形象。我们认 为当下白酒行业的压力与风险已逐步释放,供给端强化经营实力的同时后续需求 端有望迎来逐级修复,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啤酒饮料:青啤收购即墨黄酒多元化更进一步,统一 25Q1 业绩表现亮眼。1)啤 酒板块,本周百威亚太发布 25Q1 季报,中国区 25Q1 ...
中金:哪些企业有望受益于“扩内需”?
中金点睛· 2025-04-20 23:45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提振内需的必要性与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正在提升 外部冲击之下,"扩内需"必要性进一步提升。 美国近期实施的关税政策力度远超预期,扰动全球贸易秩序,加剧全球经济放缓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动态 演绎,截至4月16日,中国出口美国的个别商品累计各种名目的关税已达到245%[1]。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对等关税、出口管 制、反倾销调查、WTO诉讼等[2],维护多边贸易。与此同时,在外部尤其贸易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更为积极地实施内需刺激政策必要性提升,以国 内增长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当前时点"扩内需"的效果或优于以往。第一,从政策空间来看, 近期公布的物价数据显示,CPI同比2月起再次进入负增长区间,PPI同比持续低位运行, 通胀低位为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提供了更大操作空间。 第二,从政策目标来看, 扩大内需是去年底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两会明确的首要任务[3]。特别地, 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落地后,地方偿债压力缓解,为新增投资及民生支出释放财政空间,地方政府配合中央逆周期调控的能力和意愿增强。 第 三,私人部门信心逐步企稳。 3月统计局公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