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开发

Search documents
《海洋文化十八讲》:叩开海洋探索新门扉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7-12 01:32
原标题:《海洋文化十八讲》:叩开海洋探索新门扉 幸运的是,当前海洋经济已开始向可持续蓝色经济转型,加上蓝色金融的兴起和数字技术的赋能, 将为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开辟新的路径。同时,国际和区域涉海条约与制度的建立,主权争端和 海洋划界的妥善处理,都维护着海洋的和平与稳定,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创造良好环境。 作为一本面向大学本科生的通识教材,《海洋文化十八讲》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洋学的基础知识, 并融合历史、文化、经济、法律和现代科学知识,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全面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关系的 窗。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蓝色星球——地球,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而构成这蓝色星球的主体, 便是那覆盖了近71%的地球表面,神秘莫测、壮阔无垠的海洋。海洋不仅塑造了地球独特的自然景观, 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孕育着多样的生命,承载着 古今人类探索未知的梦想和追求。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与进化提供了条件。近40亿年来,海洋陆续见证了单细胞生 物、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出现等演化里程碑以及动植物体型增长、结构复杂化、种属多样化等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进,一些海洋生物先后登上 ...
三叔的海洋经济生意经
格隆汇APP· 2025-07-02 11:18
"你表舅 家里有矿 算啥?咱这买卖可是直接从龙王口袋里掏金条! "三叔呷了口蓝山咖啡,锃亮的皮鞋在省城咖啡馆灯光下晃得我眼花。这位 五年前还蜷在柴油味呛人的渔船里补网的老渔民,如今拍着iPad Pro上的深海矿区图,俨然一副"海洋掘金客"的派头。 他的转型轨迹恰似中国深海经济的狂飙突进。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7.8%,增速跑赢GDP 0.9个 百分点。 而深海科技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被首次写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成为经济新引擎。当我看着三叔粗糙的手指划过屏 幕上那些标注着"多金属结核富集区"的海底地图时,突然意识到: 这场向深蓝的进军,正彻底重塑无数普通人的命运 。 深海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堪称惊心动魄。虽然我国实现了万米级深潜器壳体量产,但高端传感器、耐压材料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仍不足 65%。 " 进口一个万米级机械手,够买艘新渔船! " 三叔的工程师抱怨道。正是这种差距催生商机: 高端部件国产化率每提升 10%,就能减少25亿元/ 年外汇支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Q 首页 简 繁 EN 登录 邮箱 无障碍 www.gov. ...
向海问效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7-02 03:41
作为海洋大省,浙江肩负着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全国首个省级海岸带规划"一张图"管到底;立体分层设权、海地联合出让等多项全国首创;一批像三门县一样"啃"高效用海"硬骨头"的案例,浙江已有 不少…… 对浙江来说,高效用海,不是文件里的概念,而是实打实的解法。近年来,浙江进一步完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加强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衔接,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让每一寸海,都生出"黄金"来。 历史围填海的"重生记" "以前这里荒着,现在成了'香饽饽'!"笔者走进位于台州椒江的一片现代化产业园。两年前,这片区域还是闲置的历史围填海地块,杂草丛生。 变化始于2023年。浙江在全国首创历史围填海"集中连片论证、分期分块出让"政策,在沿海县市开展试点,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 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梳理出符合规划的连片地块,引入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协调解 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经过不断努力,浙江在全国率先完成历史围填海现状调查、依法从快推进违法用海处罚、编制报送全省处置方案等工作。此外,浙江在全国首创"历史 围填海区域 ...
一场50年的科技攀峰——珠峰高程测量见证中国测绘技术跃迁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5-28 01:56
1975年,我国首次将一个高3.5米的红色金属测量觇标矗立于珠峰之巅;2005年,珠峰测量首次采用卫星大地测量技术和雪深雷达测 量技术,首次获得了珠峰岩面高程;2020年,北斗卫星和国产测绘装备担纲主力,我国首次在珠峰地区开展航空重力测量,并将重力测量 推到顶峰。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绘制珠峰地区地形图"的要求。1966年,我国珠峰高程测量拉开帷幕。 1966年~1968年,国家两次组队在珠峰地区建立了高质量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控制网,开展三角、水准、天文、重力等测量工作,为此后的 珠峰高程测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为止,我国官方珠峰高程测量共开展了三次,分别在1975年、2005年和2020年,这三次珠峰测量也都是测量技术发展的代表性台 阶。"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党亚民说。 1975年珠峰高程测量是中国首次自主完成的珠峰精确测量。测量队员把大地控制网推向珠峰北麓,并在北坳完成了海拔7050米处的重 力测量和航测调绘任务。5月27日,登山测量队员在珠峰顶峰设置了测量觇标——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觇标带到珠峰峰顶。当时精确测得 珠峰海拔高 ...
海洋强省强市·浙江篇|陆海协作——浙江强化用海要素保障支撑海洋强省建设综述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5-09 09:26
背倚大陆、雄踞东海,尽得山海之利;陆域面积只有1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却超26万平方公里……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浙江建 设海洋强省的优势所在。 "十四五"期间,浙江牢牢把握海洋这一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从"质"上来看,浙江坚持陆海统筹,发挥山海资源优 势,推动海洋管理制度集成创新,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强化重大项目用海保障,促进海洋科技创新,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从"量"上来看,2021年 至2024年,浙江保障项目用海50.53万亩,有效支撑10余个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推动浙江海洋强省建设行稳致远。 推动管理制度集成创新 近年来,浙江深化用海管海实践,加强海洋管理制度集成创新,提升海域资源高效利用水平,提高用海审批效率,推动陆海统筹机制不断完善。 2024年6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指标计划、优化审批 服务、促进节约集约和加强监管保护等5方面提出12条支持举措,积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聚焦企业需求,压缩用海审查报批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