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运输

Search documents
《海洋文化十八讲》:叩开海洋探索新门扉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7-12 01:32
原标题:《海洋文化十八讲》:叩开海洋探索新门扉 幸运的是,当前海洋经济已开始向可持续蓝色经济转型,加上蓝色金融的兴起和数字技术的赋能, 将为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开辟新的路径。同时,国际和区域涉海条约与制度的建立,主权争端和 海洋划界的妥善处理,都维护着海洋的和平与稳定,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创造良好环境。 作为一本面向大学本科生的通识教材,《海洋文化十八讲》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洋学的基础知识, 并融合历史、文化、经济、法律和现代科学知识,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全面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关系的 窗。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蓝色星球——地球,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而构成这蓝色星球的主体, 便是那覆盖了近71%的地球表面,神秘莫测、壮阔无垠的海洋。海洋不仅塑造了地球独特的自然景观, 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孕育着多样的生命,承载着 古今人类探索未知的梦想和追求。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与进化提供了条件。近40亿年来,海洋陆续见证了单细胞生 物、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出现等演化里程碑以及动植物体型增长、结构复杂化、种属多样化等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进,一些海洋生物先后登上 ...
这些成就亮眼提气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23:13
● 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 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我国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 前所未有。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 ● 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 ● 单位GDP能源消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了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欧盟2024年碳排 放总量的50%。 ● 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了"十三五"期间总额。 ● 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今年5月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0.9亿千 瓦,比"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翻了一番多,现在全国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 (均据新华社电) ● 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2024年油气总产量首次超过4亿吨油当量、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在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
海洋经济发展的五个战略方向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7-01 02:54
海洋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我国作为海洋大国,主动适用国际新规则抢抓战略主 动,紧抓海洋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已成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推动海洋运输与船舶工业在绿色低碳新赛道加速前行。当前,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各国 关注的重要议题。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将在2030年实现零排放,船舶绿色低碳发展成为风向标,欧美国家 纷纷出台船舶更新换代计划。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国,海运运力居世界第二。在新形势下,急需以科 技创新为驱动,加快交通运输和船舶工业产品体系、制造体系、供应链体系绿色转型,在践行全球海洋 治理新要求中培育新业态、激活新动能、锻造新优势,提升船舶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水平。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海洋秩序加速变革,将重新调整各国开展的各类海洋活动,再 次分配各国的公海利益,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三是扩增深水养殖并力争保持公海捕捞规模。近年来,国际社会将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 活动,以及防止过度捕捞作为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消除有害渔业补贴,以及大面积划设保 护区成为各国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渔业养殖国和公海捕捞国,面对公海渔业 捕 ...
海洋经济总量10年间增长超七成 “蓝色引擎”动能澎湃(大数据观察·海洋经济活力足)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21:54
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如何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更好地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请看各地探索。 "双快"物流,海洋运输效率高 义乌小商品从宁波舟山港一站直达阿联酋迪拜,鱼儿在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内欢蹦乱跳,游客坐上帆 船观海逐浪……蓝色大海,美丽富饶,机遇无限。我国海洋经济总量2024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10年间 增长75.9%,体量不断增加、发展势头强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等新兴产业 发展迅速,海洋第三产业成为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随着汽笛声响,从宁波舟山港出发、满载义乌小商品的"司马埃森"轮,17天跨越万里,于北京时间6月9 日0时36分顺利驶抵阿联酋杰贝阿里港。义乌—宁波舟山港—阿联酋,这条铁海快线+海运快航"双快"物 流通道实现贯通。 以宁波舟山港为枢纽,我国目前已成功贯通"合肥—德国威廉港"和"义乌—阿联酋迪拜"两组高效联运通 道,标志着"双快"物流模式已实现成熟应用。 "以前,义乌小商品发往中东需要25天左右,在海外还存在清关慢等问题。"浙江义迪通供应链服务有限 公司商务经理吕哲介绍,"双快"物流新模式构建起"义乌—中东"的贸易物流新通道,不仅大幅缩短货运 时间,还将物流成本降 ...
驻华使节辽宁行丨阿根廷驻华大使:中阿经济高度互补 未来合作前景巨大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3 09:22
人民网沈阳6月13日电 (殷韬)6月9日至13日,外交部组织来自阿根廷、圭亚那等13个国家的18位 驻华使节、外交官和代表赴辽宁,举办以"辽宁石化 链接全球"为主题的"驻华使节地方行"活动。在这 次活动中,阿根廷驻华大使马致远对辽宁石化产业的发展表示高度赞赏,认为中阿两国未来合作前景巨 大,并十分期待两国在未来继续深化合作。 在参观位于辽东半岛营口港的仙人岛港区时,马致远大使提到了中国与阿根廷在港口方面的合 作。"中国和阿根廷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港口也是其中之一。"他说,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COSCO)是一家大型海洋运输公司,在阿根廷开展了很多重要的业务和服务。"海洋和河流是我们国 家(阿根廷)贸易的关键。"他认为,阿根廷的开放经济政策对于港口的投资和合作十分利好。 阿根廷在2022年正式加入了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标志着中国和阿根廷将在更广泛的领域 进行合作。"我们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到阿根廷投资。阿根廷经济在过去一年更加开放了,这对投资者来 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方面,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马致远大使表示,阿根廷是中国可靠的食品 供应国,也是稀有矿产的供应国。他希望中国能够在阿根廷继续进行投资, ...
全景式展现中国海洋发展图景 《向海而行》今日开播
Yang Shi Xin Wen· 2025-06-08 07:41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也是"全国海洋宣传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自然资源部联合摄制的系列节目《向海而行》,将于6月8日—12日, 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18:20档开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 聚焦海洋强国建设 多维度呈现中国海洋发展图景 《向海而行》围绕"资源宝库""逐梦深蓝""耕海牧渔""碧海银滩""蓝色脉动"五大主题,全景式展现我国在海洋能源开发、深海极地科技突破、 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及海洋合作开放共赢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从南海"深海一号"能源站保障能源供应,到"蛟龙"号、"奋斗者"号深潜器数据共享彰显大国担当;从福建澳角村"耕海牧渔"的产业转型,到厦 门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生态守护;从辽宁大连LNG船建造突破国际技术壁垒,中国向全球开源海洋环境预报模型源代码……该片通过20余个 鲜活故事,串联起"人海和谐"的中国智慧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彰显中国以开放姿态推动海洋资源共享、守护全球海洋生态的大国责任。 科技赋能打造精品力作 摄制组深入码头、实验室、养殖工船、科考船等一线场景,调研并采访相关科研人员、一线海洋工作者、工程师、渔民等,以镜头记录海洋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