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制造

Search documents
易点天下兰向辉:出海企业要抱团,共同寻找、解决本地用户需求
Bei Ke Cai Jing· 2025-07-11 13:26
他认为,面对出海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出海企业需要抱团,不仅需要彼此之间抱团,也要与中国本地企 业抱团,共同寻找、解决本地用户的真正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期生存,实现盈利可能,并在 当地获得新的生命力。一家企业没有那么多能力、时间和人才做到一条产业链才能做到的事情。" 当前,中国企业走向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对此,兰向辉表示看好企业深耕某一区域市场的做 法。"当企业深耕某一个市场,并且能做到产品可以解决当地用户实际需求时,它的产品就会生长出浓 厚生命力。即使遭遇贸易战等因素影响,当地用户仍愿意为你的产品买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7月10日,在2025贝壳财经年会"中国企业出海:开放世界,共生共 融"闭门沙龙上,易点天下联合创始人兰向辉表示,今年中美关税政策波动对游戏、短剧等服务贸易企 业影响较小,恰好是这些品牌、产品、公司在海外获得增长的有利时机。同时,全球地缘环境快速变化 也推动了更多业已出海的企业,积极地向非美区的广阔市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据兰向辉观察,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企业越来越愿意倾听本地需求,并以当地市场数据反馈作为科学 决策的依据。并且,除传统外贸企业,电商、游戏等互联网公司外 ...
转内销观察丨耳机企业如何在内外贸市场奏响 “双强音”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5-12 14:06
直播现场的五款产品是专门针对内需市场生产,包括首款搭载气传导定向传声技术的产品。这款产品从研发设计到技术创新,再到生产制造,都紧紧围绕国 内消费者的需求。 广东眷蜀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泽浩:AI方面的植入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跟我们之前投到美国的产品是完全不同的,其中包括面对面的翻译、同声传译, 还有会议录制。 这两天,广东东莞本土知名电商平台特别设置了一场"出口转内销"的专场直播,这款新品耳机正是选品之一,一旁观看的生产企业负责人吴泽浩既期待又紧 张。 随着这几款耳机陆续投入国内市场,车间里8条生产线的几百名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组装,流水线上一天能生产2000副蓝牙耳机。 美国滥施关税扰乱全球国际贸易秩序,越来越多的中国外贸企业通过打造内销品牌对冲风险。在广东东莞有一家耳机企业,曾经靠着美国"大单"过日子,如 今开始抢抓内销机遇,实现从"单腿跳"到"两条腿走路"的转型升级。 "危"中寻"机" 破局重生 成立于2015年的这家耳机外贸企业是美国知名音频品牌供应商,每年订单量超11亿元人民币,外贸占比超95%,其中美国市场占比高达80%。面对突如其来 的美国滥施关税政策,从品牌方到供应商一开始都有些措手不及,不过 ...
从“单腿跳”到“两条腿走路” 多方发力为外贸企业“撑腰杆”托举企业“外转内”
Yang Shi Wang· 2025-05-12 03:20
央视网消息:美国滥施关税扰乱全球国际贸易秩序,越来越多的中国外贸企业通过打造内销品牌对冲风险。在广东东莞有一家耳机企业,曾经 靠着美国"大单"过日子,如今开始抢抓内销机遇,实现从"单腿跳"到"两条腿走路"的转型升级。 这两天,广东东莞本土知名电商平台特别设置了一场"出口转内销"的专场直播,这款新品耳机正是选品之一,一旁观看的生产企业负责人吴泽 浩既期待又紧张。 直播现场的5款产品是专门针对内需市场生产,包括首款搭载气传导定向传声技术的产品。这款产品从研发设计到技术创新,再到生产制造, 都紧紧围绕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这几款耳机陆续投入国内市场,车间里8条生产线的几百名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组装,流水线上一天能生产2000副蓝牙耳机。 "危"中寻"机" 破局重生 企业负责人吴泽浩介绍,他们一直在做海外市场,现在重新为中国市场做了一批产品,投到中国市场来。人挪活、树挪死,挪一下试试看。 成立于2015年的这家耳机外贸企业是美国知名音频品牌供应商,每年订单量超11亿元人民币,外贸占比超95%,其中,美国市场占比高达 80%。面对突如其来的美国滥施关税政策,从品牌方到供应商一开始都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凭借着自身全球化 ...
在深圳做「AI耳机」这一年,我看到的10个行业真相
创业邦· 2025-03-09 10:06
以下文章来源于极客公园 ,作者苏子华 极客公园 .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最不可错过的科技圈。欢迎同步关注极客公园视频号 图源丨极客公园(ID:GeekPark) 作者丨苏子华 编辑丨靖宇 图源丨midjourney 2024 年初,Penny 从北京某自动驾驶公司的工程师岗位离职,回到深圳接班家里的耳机工厂。 那时,恰逢「AI 耳机」的概念开始兴起,Penny 顺势投身新的科技浪潮,见证并参与了,被视为下一个 风口的品类,如何以惊人的速度被推向市场。 在这里,生存与创新的辩证法变得赤裸、清晰。 商业模式不清晰?软件功能不完善?没关系,先卖了再说,不能等。——这是她看见的、与北京职场里 截然不同的生存文化。 当国际品牌还在讨论何为「AI native」硬件时,华强北已经用百万套的订单完成了国内外的市场教育。 「虽然没完全想清楚,但不耽误人家敢卖。」 这里的人都明白出货单上的生存法则:「先上车,边走边看」。 她感受到,技术生命需要野蛮繁衍而非精致豢养,谁能帮它更快占领市场,谁就能收割进化红利。 当年轻人抱怨时代红利几近消失的时候,这里依旧能为普通人腾出一些上升通道。 这个行业变了,不再像之前那样,从上往下传导。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