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具

Search documents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临湘:全国八成浮标来自这座湖南县城
Xin Hua She· 2025-07-10 05:17
新华社长沙7月10日电 题:临湘:全国八成浮标来自这座湖南县城 新华社记者余春生、陈思汗 竿尖倏地一甩,钓线划出弧线破空而去,铅坠带着鱼钩疾速入水,浮标缓缓立于水面。经验老到的钓 手,通过观察浮标的细微颤动,便能精准掌握鱼情,钓起大鱼。 2024年,临湘钓具浮标产业总产值突破85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 区。 从早期的"折苇作标"到如今的智能浮标,历经多年深耕,临湘浮标特色小镇已成功锻造出一条高度成 熟、配套完备的产业链闭环:从原材料供应源头,到钓具(浮标)精密生产,再到精细的油漆美工、包 装印刷,直至高效的电商物流网络。 临湘市浮标协会会长彭建荣告诉记者,目前当地企业已开发出涵盖智能浮标、3D打印渔具等在内的 4000余种产品,累计拥有专利540项。其中,9家企业跻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的"行业领跑者"名 单。 临湘市副市长姚铁军表示,目前临湘市已汇聚钓具浮标市场经营主体3130余家,直接带动6万从业者就 业增收。 从家庭小作坊到机械化生产、从芦苇浮标到智能浮标、从地方特产到畅销海外……临湘崛起的秘笈是什 么? 年产浮标超2亿支 一年生产浮标超2亿支,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 ...
浙江大哥卖钓鱼装备:年入5.73亿,港股上市,全球第一
3 6 Ke· 2025-07-02 12:24
Company Overview - Lexin Outdoor International Co., Ltd. is seeking to list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aiming to become the "first fishing stock" in the market [2] - The company specializes in fishing equipment, including rods, reels, lines, baits, and various fishing accessories [2] - Lexin Outdoor is based in Hangzhou and is a subsidiary of Zhejiang Taipusen Holdings, the largest leisure manufacturing and export enterprise in China [2] Market Position - Lexin Outdoor is the largest fishing equipment manufacturer in China with a market share of 25.4% and the largest globally with a market share of 20.4% [3] - The company's revenue model is primarily based on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with over 90% of its revenue coming from clients like Decathlon and Pure Fishing [3][12] Financial Performance - Revenue figures for Lexin Outdoor from 2022 to the first four months of 2025 are as follows: RMB 818 million, RMB 463 million, RMB 573 million, and RMB 223 million,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16.29% [3] - Gross profit for the same periods was approximately RMB 190 million, RMB 123 million, RMB 153 million, and RMB 47 million, with a CAGR of -10.39% [3] - Net profit figures were RMB 114 million, RMB 49 million, RMB 59 million, and RMB 20 million, with a CAGR of -27.77% [4] Industry Trends - The global fishing tackle market is projected to grow from RMB 137.8 billion in 2023 to RMB 181.9 billion by 2028, with a CAGR of 5.7% [9] - The number of fishing participants globally exceeds 200 million, with approximately 140 million in China [9] - The North American fishing tackle market is the largest, with an estimated sales figure of USD 8.78 billion in 2023 [9][10] Competitive Landscape - Shimano is the largest fishing tackle brand globally, with a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JPY 1.8 trillion (approximately RMB 895 billion) and a revenue of JPY 105 billion (approximately RMB 52.2 billion) in 2024 [5] - Other notable competitors include Guangwei Composite Materials, which is recognized for its carbon fiber fishing rods and had a revenue of RMB 2.45 billion in 2024 [8]
“千人千钓” “轻垂钓”成年轻人心头好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6-25 02:33
记者了解到,想玩"轻垂钓"一般需要竿、线、饵、摘钩器、观鱼盒等装备,几十元就可以凑齐全套装备。但越来越多钓友不仅仅满 足于入门,"多巴胺配色""风格化""DIY"这些看似跟钓鱼装备毫不沾边的字眼已经突破了"次元壁"。 彭先生介绍,他身边很多"轻垂钓"爱好者在不钓鱼时都会把装备放在显眼位置当装饰品,因此更看重精致的外观。比如选择了某品 牌推出的胶囊竿,在鱼漂上也会选择该品牌推出的形似胶囊的鱼漂;选择了紫色系的"轻垂钓"包,就会在选竿和线组上倾向紫色。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证实。"去年'轻垂钓'刚流行那会儿,大家会购买百元左右的'新手大礼包'快速入门。如今大部分人会 在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设计理念、配色相近好搭配的装备,而且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北京市石景山区某钓具店老板范先生告诉记 者,同时,儿童也是新晋消费群体,目前店里在拿货时会优先考虑高颜值重设计可爱风的产品,比如campfish的糖葫芦鱼竿、来福 乔尼的"童年之梦"钓竿、小黄蜂的黄黑配色旋转夜光浮漂等,上个月末有一些家长买来当儿童节礼物。 "拿起一根与胳膊等长的钓竿配上鱼线,再拎一个好看的透明小鱼箱,即刻就出发。"又到了垂钓好时节,不少钓友早已拿上钓竿 ...
山东威海钓具“钓”起百亿元产业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08 22:20
在山东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块块碳纤维浸润料经过裁布、贴布、烫芯、卷管等工 艺流程后,一支支钓竿随即走下生产线。每天有大量的钓竿从这里发往全球,企业订单已经排产到7月 份。 作为"中国钓具之都",威海市现有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全行业年产值100 多亿元,主导产品有钓竿、鱼线轮、导环、仿生饵、鱼线等。目前,威海已建立起涵盖原材料、制造设 备、配件、成品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钓具研发、制造基地。 在威海钓具企业不断加速全球布局的同时,威海海关实施"一企一策"打通出口动脉,通过智能审单、绿 色通道等政策,让产业链与国际航道无缝衔接。"去年,威海市753家钓具企业向30个国家出口了35.4亿 元的产品,同比增长16.9%。今年一季度延续增长势头,出口值达10.6亿元,同比增长21.2%。"威海海 关副关长王鹏说。 作为全球钓具行业综合产能最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占据着全球1/8的市场份 额,去年出口渔具达到860万支,出口额同比增长18.7%。另一家大型渔具生产企业--山东环球渔具股份 有限公司,去年出口钓竿800万支,出口额同比增长23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一“业”成名|小钓竿“钓”起百亿元大产业
Xin Hua She· 2025-06-07 06:22
上世纪90年代前后,威海的钓竿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生产工艺简单、原料相对低 廉,这个市场很快变成了"一片红海"。当时,制作钓竿最重要的碳纤维原料只能依靠进口。 统筹:刘佩、杜瑞 位于山东威海的民企力破"通知性涨价、赏赐性供给"的受制格局,不仅从无到有,实现碳纤维自主研发 生产,还打通上下游,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一款7.2米的钓竿约重150g,相当于3个鸡蛋的重量。除了轻便,威海的钓具企业还不断创新,在钓竿平 衡性、调性等方面下功夫。 目前,威海市现有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140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全行业年产值100多亿元,主导产 品有钓竿、鱼线轮、导环、仿生饵等。当地已建立起涵盖原材料、制造设备、配件、成品等全产业链发 展体系,成为全球重要的钓具研发、制造基地。 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力",历经40多年的发展,威海钓具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不仅领跑国内钓具行 业,也成功走出国门,产品已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钓竿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 相信未来,小小钓竿在"智造"加持下,将走向更远的新世界,开拓更广阔的新天地。 0:00 / 5:06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家门,享受户外时 ...
坚实制造业基础推动进出口持续增长 外贸企业以“新”为“帆”加速“出海”
Yang Shi Wang· 2025-05-23 02:24
在山东西部的济宁市,记者在一家推土机企业的"矿山魔方"数字可视化平台上看到,针对远在海外的一处露天矿山,"智慧管家"通 过5G网络实时回传矿石数据,让远在济宁的工程师们可以同步调整设备参数,使推土机群的作业精度始终维持在98%以上。 青岛海关所属威海海关企业管理科副科长王超介绍,威海渔具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集群让企业"出海"的勇气更足。2025年1—4 月,威海市钓具企业共出口钓具产品13.8亿元,同比增长19.6%。 随着出口的不断增长,又促使企业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目前,这里已形成了包括钓鱼竿、鱼线轮、导环、鱼饵等与垂钓相关的 全产业链集群。 威海市钓具行业协会会长单位负责人苏屹介绍,现有700余家钓具企业已在海外布局产业链,质量过硬、科技含量高、性价比优越, 都是他们"走出去"的"名片"。 央视网消息:2025年前4个月,黄河流域9省区进出口2.05万亿元,同比增长8.8%。以流域内的外贸大省山东为例,出口方面,2025 年前4个月,农产品出口530.7亿元,再创新高,并且继续保持农产品出口全国第一的位置。山东不仅有农产品,多个地市还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从海工装备、工程机械到智能家电、运动器材 ...
山东:培新“链”群 现代化产业体系筋强骨壮
Xin Hua Wang· 2025-05-23 00:45
山东打造现代船舶海工产业体系,培育青烟威船舶与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图为在青岛完 工交付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资料图) 枣庄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施工现场,18栋单体建筑每天都在"长高",一批 龙头项目延链铺展,带动"煤城"蝶变"锂电之都";胶东半岛的绵长海岸线上,青烟威携手竞逐海工装 备,"设计—配套—总装"的全产业链优势加速形成,一艘艘"山东造"从这里扬帆远航…… 山东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努力在"大有可为"的征 程上"大有作为":26个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抢占制高点,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电池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胜新赛道,高质量发展迸发强劲动能。 毛衫出海火箭上天 滨海小城藏着产业升级密码 买毛衫、看火箭,这两件听起来毫不相干的事,却是山东一个滨海小城同时拥有的特色名片。 在位于海阳碧城工业园区的壹线衣制衣车间,一体成型的全电脑横编机有序运转,从"吃"进一根纱 到交付一件成衣,最快一个小时即可完成。毛衫是海阳市有着50余年历史的特色产业,如今数字技术牵 动着这个传统产业从劳动密集转向智能制造,九成以上产 ...
多维度观察“金三银四”招聘旺季 火热细分数据折射中国经济向新向好
Yang Shi Wang· 2025-04-30 03:52
央视网消息:2025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对高技能人才的强劲需求。眼下,正是"金三银四"招聘旺季,制造 业发达的广东东莞就派出580家企业前往浙江跨省招人,具体情况如何? 此次,东莞带来的14790多个岗位,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一些招聘企业介 绍,他们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期,所以把揽才目标瞄准了数字经济人才云集的浙江。 这家从事化工仓储物流的企业拿出20多个岗位,招聘数字化产品总监、AI开发工程师等复合型人才。 产业转型升级,让制造业重镇东莞的用工结构悄然发生变化。2025年一季度,全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中,技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超过3万 人,接到简历投递量环比增幅已超70%。 留得住用得好 拓宽技能人才就业空间 2025年以来,不仅是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加大引才力度,中西部地区和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在围绕特色产业,加快搭建高技能人才队伍。一系 列扶持举措,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在山东威海一家生产钓具的车间,处于试用期的潘磊正在各个生产车间轮岗,由老师傅带着熟悉产品生产全过程。 威海是国内最大的渔具生产基地之一。2025年以来, ...
留得住用得好 拓宽技能人才就业空间
Yang Shi Wang· 2025-04-30 00:20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不仅是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加大引才力度,中西部地区和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在围绕特色产业,加快 搭建高技能人才队伍。一系列扶持举措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在山东威海一家生产钓具的车间,记者见到了处于试用期的潘磊。他正在各个生产车间轮岗,由老师傅带着熟悉产品生产全过 程。 看到了企业的需求,当地加快搭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培育人才提供资金、平台等支持。 大连、衡水、烟台等地也陆续出台引才新举措,对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发放各项补贴,给予科研等方面的支持。 不仅是引进来,还要能留得住、用得好。最近,全国启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对技能人员给予针对性职业培训,畅通他 们的职业发展通道。 在重庆高新区一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车间里多名技工师傅正在学习编程技能,34岁的王陈已经是第5次参加培训了。 经过系统专业的技能培训,王陈取得了五种专业技能证书,他也从原来的四处打零工,变成了每月7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和王陈一样,不少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转型为现代产业工人。在汽车凸轮轴机加车间,记者见到了高级技师何根浩,在他的工 资条上,记者发现有一项"技能津贴",他说,自从厂里推行"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