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Search documents
从那艺娜到单依纯,年轻人为何爱上这种“癫”?
3 6 Ke· 2025-06-27 01:49
最近的华语乐坛,彻底"癫"了。 那艺娜巡演现场,台下观众齐喊"退票",台上的她却笑得花枝乱颤,伴奏响起,台下画风突变成大合唱,原来这是《爱如火》独特的应援方式; 《歌手2025》舞台上,者来女演唱《侠客令》时把划拳搬上了大舞台,她用西北口音陶醉地喊着"五魁首,六六六",把GAI看得目瞪口呆; 单依纯演唱改编版《李白》,一句阴阳怪气、似醉非醉的"如何呢,又能怎"魔性洗脑了网友半个月,连奥运冠军全红婵都把签名改成了这句话。 那么,从那艺娜到单依纯,年轻人为何爱上这种"癫"? 从那艺娜到单依纯,华语乐坛"癫"向何方? 武汉的农村妇女那艺娜,她的人生可谓一部励志的荒诞剧。 最初,她在网络上冒充俄罗斯人娜娜,被平台封杀后摇身一变成为"大中国娜娜",带着土味歌曲《爱如火》横扫短视频平台,后经过一系列运作,那艺娜 成为了Gay圈Icon和亚文化圈的抽象女王,把巡演开成了大型玩梗现场。 假唱《苹果香》时直接放童声版,观众不责怪反而笑翻;现场被观众追着喊妈妈,粉丝戏称她是"前苏联留给世界最后的遗物","美国有Lady Gaga,中国 有Russian nana",各种乐子层出不穷。 人气火爆的同时,其商业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根 ...
对于音乐人而言,现在还是一个靠作品说话的时代吗?
3 6 Ke· 2025-06-18 00:13
音乐产业的复杂图景中,资源分配、发展路径、市场期待、个人表达相互交织。蔡徐坤与单依纯,一个从风暴中心用重金砸开一条音乐通路, 一个在天赋基础上借综艺舞台展现棱角,他们的不同轨迹,恰是当下音乐人寻求身份认同与艺术突破的两面镜子。 沉寂已久的蔡徐坤带着新单曲《Deadman》归来,评论区不再是一眼看不到头的粉丝认可,取而代之的是许多人"刮目相看"的感叹。半个月后,实力唱将 单依纯在《歌手2025》舞台翻唱《李白》却引发争议——是惊艳突破还是用力过猛?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在热搜上碰撞。 而更深入分析这首歌能够走出粉丝圈层引起音乐市场的关注,核心还是"强反差"的叙事在支撑。 毫无疑问,在《Deadman》出现之前,路人眼中的蔡徐坤更多是梗图角色,是被资本捧出来的流量,是粉丝口中专业实力突出的偶像,不混圈的人几乎不 会主动去听偶像推出的新歌,因而也无从感知所谓的音乐实力与音乐梦想。 1 曾经的蔡徐坤,是网络热梗风暴的中心,"唱跳rap篮球"的标签曾如影随形,然而《Deadman》的推出,似乎成为了一次无声却有力的正名。这首作品最突 出的特质是高度的工业化完成度:氛围营造精准,编曲层次丰富,蔡徐坤演唱水准达标,整体制作毫无 ...
从一首改编歌曲引发的争议说起(锐见)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22:13
对年轻人的文化表达既要给予包容空间,也要积极引导,让青年文化和网络文化在保持活力的同时,能 够实现精神的升华和价值的沉淀 这些日子,一档音乐综艺节目中,年轻歌手对流行歌曲《李白》的改编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改编版强 化了电子国风的特色,歌词中加入"游戏梗"念白"我本是辅助,今晚来打野","如何呢,又能怎"的反 问,一声尖过一声。 对此,有人认为"魔性"恣肆,充满了"玩音乐"的自在感,也有人认为太过另类、不知所云,听得尴尬; 有人认为这种音乐语言背后的洒脱态度,让年轻人有共鸣,也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种"态度消费主 义",迎合大众情绪,空洞低俗。很多人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一首改编歌曲会引来如此多的争议? 曾经,人们对音乐的评价往往仅聚焦于音乐性,例如一首歌是否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但随着互联网时 代的到来,年轻人的音乐审美逐渐从"听音乐"变成了"听自己"——他们不再仅仅追求旋律的悦耳或技术 的精湛,而是渴望找到音乐与自身的关联性。人们从一首歌曲中可以听出来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自身的年龄、阅历和生活处境。这样一来,音乐作品在艺术审美之外,也成为一种情感的调色盘。 正如在评价《李白》这首歌曲的翻唱时,可以谈论音乐的 ...
从单向输出到共情共鸣 中式舞剧全球圈粉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5 14:33
乘着政策和需求的东风,跃跃欲试的文化"出海"者正加力突破海外市场的语言翻译、渠道控制、文化理 解、法律政策等诸多壁垒。和网络游戏、影视剧等网络文艺形式不同,舞台演出的生命力在于现场,这 让它在出海的过程中充满挑战,也让它讲述的中国故事足够独特。以舞剧《咏春》为例,当在世界各地 的舞台上,五大掌门对打的精彩比武告一段落,剧院内观众无不爆发出长久的欢呼声与掌声。跨越国界 和语言,唤起异国观众情感共鸣的生动写照。 原创孵化 成功"破圈"海外 当演唱会成为"时尚单品",中国演出市场也走到海外。2023年,周杰伦吉隆坡演唱会门票线上开 卖,"票仓"刚一打开,瞬间秒空。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了周杰伦新加坡演唱会,35公顷的新加坡国家体 育场可以容纳5万多名观众,即便这样,连开两场仍旧是座无虚席。 除了已有较高知名度的音乐人外,不少较为小众的演出也走到海外。4月25日起,中国原创舞剧《咏 春》在莫斯科大剧院拉开俄罗斯巡演的帷幕并连演三场,这也是该剧蛇年海外巡演的首站。在结束莫斯 科演出后,演出剧团深圳歌剧舞剧院转至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继续三场演出。该剧团也将成为首支 在俄罗斯"双一流"艺术殿堂完成演出的中国舞团。 舞剧《咏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