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咏春》

Search documents
有文化特色,更有情感共鸣(艺海观澜)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22:13
不久前,舞剧《咏春》在俄罗斯巡演一票难求,谢幕时观众掌声长达20分钟。至此,《咏春》已在全球 49座城市演出超200场,打动了国内外众多观众,赢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咏春》以戏中戏的叙事 策略,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讲述咏春拳宗师叶问的故事。作品将广东两大非遗"咏春拳"和"香云纱"融 入整体情节叙事,一代宗师的传奇在粤韵风华中娓娓道来。 随着"国风国潮"崛起,近年舞剧纷纷探索传统非遗的舞台转化。比如《唯我青白》以舞者不停旋转模拟 制瓷拉坯,《一扇百年》用队形构图呼应扇骨展开的状态,《永和九年》以黑衣水袖的抛甩抖转寓意书 法的笔走龙蛇。这些创作着力挖掘非遗项目在节奏、空间、力度、造型、线条、运动轨迹等方面与舞蹈 契合的要素,使之脱离"物"之实体,以舞蹈的动静形态再度诠释非遗的审美特征,塑造崭新舞台形象。 这类跨媒介转化的难点在于使非遗项目与舞剧的立意、结构、语言有机融合,避免成为装饰性元素;更 在于把具有地域性特点的非遗项目,创造性地转化为突破地域圈层、产生普遍共情的艺术实践。可以 说,舞剧《咏春》给出了不一样的"答题"思路。 《咏春》挖掘非遗的特质,巧妙将三组关系融入舞剧结构,丰满了人物形象。第一组是叶问的咏 ...
“出海”如何更出彩(人文茶座)
Ren Min Ri Bao· 2025-06-08 01:08
需要对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自身的优长有深入的认识。中华文化拥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 韵;此外,中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历史的更是现代的。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挖掘更多 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形象和智慧,以文传声、以文交心,获得认同与欣赏。 如今,文学、戏剧、影视剧、游戏等,都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不同肤色的观众既被独具特 色的东方美学感动,也与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产生了共鸣。比如,外国观众被李子柒视频中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的表达所触动,感受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从舞剧《孔子》中看到"对理想的坚守"; 从"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中体悟到"和合共生"的时代价值;在《哪吒》系列电影里看到"我命由我不由 天"的人生观和英雄主义……由此,传统基因与现代语境深度交融,东方价值与全世界人民的期盼同频 共振,走出去便能够"走进去"。 近期,有两则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出圈"的新闻受到关注: 舞剧《咏春》5月初在俄罗斯演出一票难求,谢幕时观众鼓掌长达20分钟。这部舞剧已在全球49座城市 演出超200场。 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项世界街舞决赛上,两名中国少年将醉拳、太极拳等融入街舞表演,国内外好评 ...
从单向输出到共情共鸣 中式舞剧全球圈粉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5 14:33
乘着政策和需求的东风,跃跃欲试的文化"出海"者正加力突破海外市场的语言翻译、渠道控制、文化理 解、法律政策等诸多壁垒。和网络游戏、影视剧等网络文艺形式不同,舞台演出的生命力在于现场,这 让它在出海的过程中充满挑战,也让它讲述的中国故事足够独特。以舞剧《咏春》为例,当在世界各地 的舞台上,五大掌门对打的精彩比武告一段落,剧院内观众无不爆发出长久的欢呼声与掌声。跨越国界 和语言,唤起异国观众情感共鸣的生动写照。 原创孵化 成功"破圈"海外 当演唱会成为"时尚单品",中国演出市场也走到海外。2023年,周杰伦吉隆坡演唱会门票线上开 卖,"票仓"刚一打开,瞬间秒空。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了周杰伦新加坡演唱会,35公顷的新加坡国家体 育场可以容纳5万多名观众,即便这样,连开两场仍旧是座无虚席。 除了已有较高知名度的音乐人外,不少较为小众的演出也走到海外。4月25日起,中国原创舞剧《咏 春》在莫斯科大剧院拉开俄罗斯巡演的帷幕并连演三场,这也是该剧蛇年海外巡演的首站。在结束莫斯 科演出后,演出剧团深圳歌剧舞剧院转至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继续三场演出。该剧团也将成为首支 在俄罗斯"双一流"艺术殿堂完成演出的中国舞团。 舞剧《咏春 ...
DeepSeek、宇树科技等AI新秀与“悟空”“哪吒”顶流IP齐登场 还有满满国际范儿⋯⋯本届文博会还有哪些看点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2 10:23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董兴生 5月22日上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门前人头攒动,10点刚过,人潮便朝馆内涌去。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 在此启幕。本届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展期定于5月22日至26日。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本届文博会共组织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 另有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届文博会亮点满满,展出的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参展产品品类 创历史之最,包括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创意、新闻出版、艺术品、非遗产品、工艺美术品等品类。今年还首次设立了人工智能(AI)展区,60多家 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亮相,呈现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消费的结合。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多家知名公司迎来文博会首秀 设立8大展馆、16万平方米展陈空间⋯⋯本届文博会不仅规模宏大,还汇聚行业"顶流",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 据悉,参展的国内国际头部品牌 ...
民心相通助中俄关系从容前行(环球热点)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07 22:27
建交近76年来,人文交流始终是推动中俄关系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两国关系奠定了深厚的民意基 础。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期间,中俄双方举办了数百项人文交流活动。双方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 更加稳固,为两国关系高水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俄人文交流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呈现扩展态势。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关注度和好感度不断提升。" "Bravo!""《咏春》,哈拉少!(俄语"谢谢"之意)""再来一次!""感谢你们带来了如此美妙的艺 术!"当地时间5月1日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落下帷幕。观众长 时间的欢呼声与掌声为《咏春》在俄罗斯的6场演出画上了圆满句号。 这是中俄人文交流的又一生动例子。自去年5月"中俄文化年"开幕以来,双方举办了一系列接地气、连 民心、有热度的人文交流活动,进一步释放两国文化合作潜力,为中俄友好的世代传承、两国人民的相 知相亲注入新动力。 作为中俄电影领域最新合作成果,合拍影片《红丝绸》于今年2月20日在俄罗斯上映,取得了6.88亿卢 布(约合6000多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该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1927年,中国和苏联两 国革命者并肩作战,成功安全护 ...
特稿丨人文交流拉紧中俄人民相知相亲纽带
Xin Hua Wang· 2025-05-06 08:00
新华社北京/莫斯科5月6日电 特稿丨人文交流拉紧中俄人民相知相亲纽带 新华社记者耿鹏宇 从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在俄热映创票房佳绩,到两国艺术家携手打造的新版歌剧《叶甫盖尼·奥涅 金》在华震撼登场,从中国春节庆祝活动"走红"俄首都莫斯科,到中国多地举办俄罗斯传统谢肉节迎春 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蓬勃发展的中俄人文交流活动,已成为深化两国关系、推动文明互鉴、促 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 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数百项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国蓬勃开展,一场场文化盛宴架起 一座座沟通的桥梁,有力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 语言学习架起深入沟通桥梁 "我叫玛丽亚,我正在学习中文,很高兴认识你。"在莫斯科河河畔,一名女孩迎面走来,用俄语确认记 者是中国人后,便切换中文做起自我介绍。 玛丽亚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大二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她笑着说,自己的中文还 不是很好,只会一些日常用语。在她看来,中文文字优美、充满魅力,中国文化丰富多彩,能够在中文 领域继续深造是她的梦想。 如今,走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经常能听到一声声亲切热情的中文问候。"你好""是中国人吗""欢 迎""再见"……看到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