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冬枣
icon
Search documents
【渭南】大荔冬枣园里来了AI采摘机器人
Shan Xi Ri Bao· 2025-07-13 00:10
"用机器人采摘冬枣,能不能行?"2024年8月,这个想法便在渭南市大荔县东城街道畅家村党总支 书记马红丽心中萌生。 转机出现在2024年11月。马红丽前往深圳,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教授王勃然探讨冬枣产业 发展难题。"用机器人采摘冬枣,能不能行?"想法一出,立刻得到回应。 一场科技助农"接力赛"就此展开。 今年全国两会上,马红丽提交建议,希望通过AI采摘机器人等推动农业"火花技术"赋能果业可持续 发展。 冬枣产业是大荔县的主导产业。目前,该县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红丽经 常听到群众反映:每到采摘季,大家就犯愁。 为啥犯愁?大荔县两宜镇果农申红钢说:"天不亮我们就得进大棚,赶在太阳升起前多摘些冬枣。 到了中午,大棚里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根本待不住人。雇人采摘冬枣的成本也越来越高。熟果得抢 收,晚了就落果。" 像这样的话,马红丽听了无数遍。她想:"周边家家户户都种冬枣,要是有更高效的采摘办法,果 农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7月4日,在大荔县绿丰源种植农场的冬枣大棚里,马红丽激动地说:"从全国两会建议到AI采摘机 器人进大棚,我兑现了对乡亲们的承诺。" 冬枣大棚里,一台白色机身、配有精密视 ...
【省气象局】黄河流域气象工作会议在陕西召开
Shan Xi Ri Bao· 2025-07-01 22:31
6月30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工作 座谈交流会暨2025年黄河流域气象工作会议近日在延安召开。 会议总结了2024年黄河流域气象保障服务进展及成效以及《"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气象保障规划》贯彻落实情况,并对2025年黄河流域气象保障和汛期服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黄河流 域9个省(区)气象部门围绕深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进文化铸魂,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工作的做法、经验进行交流发言。 近年来,陕西各级气象部门不断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方位开展黄河流域陕西段气象监测预 报预警和联合会商,构建"13161""政府明电"等递进式多层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风险预警联动机制; 建强国家级苹果、猕猴桃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杨凌种业、大荔冬枣等"农业气象科技小院";开展苹果花 期防霜减灾试验和延安苹果产业气象保障示范区试点和冰雹源头防御体系建设,每年雹灾冻害损失由20 多亿元降低到不足1亿元。 陕西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气象局将对标流域气象保障能力提升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流域 监测预报服务技术能力,与其他沿黄省份的气象部 ...
“好品山东”入湾区,2025港澳山东周诚邀您共品齐鲁风味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0 10:00
"好品山东"入湾 区,2025港澳山 东周诚邀您共品 齐鲁风味_南方 +_南方plus 山东,中国农业 大省,坐拥黄河 与海洋的双重馈 赠,孕育出"粮 棉油之库、水果 水产之乡"的丰 饶物产。 5月21日上午, 由山东省委统战 部、山东省委港 澳工作办公室、 山东省农业农村 厅等联合主办的 山东农食产品香 港分销供应链基 地建设签约暨鲁 港直通车启动仪 式(以下简 称"活动")将在 香港举行,以进 一步推动鲁港农 食产业合作迈向 新高度,为"好 品山东"国际化 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山东以 乡村振兴为引 领,打造"好品 山东"品牌矩 阵,大力实施农 业品牌提升行 动,着力推动乡 村富民产业高质 量发展,推动特 色农业标准化、 产业化、国际 化。培育省知名 农产品区域公用 品牌108个,其 中21个品牌入选 国家农业品牌精 品培育计划,数 量位居全国首 位。今年,24个 农业品牌纳 入"好品山东"品 牌名单,总数累 计达到171个, 初步构建起"好 品山东+区域公 用品牌+企业产 品品牌"体系。 市级抓区域公用 品牌培育,16市 分别打造了"泉 水人家""青岛农 品""产自临 沂"等区域品 牌。县级抓单品 类 ...
【渭南】金融业助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Shan Xi Ri Bao· 2025-05-11 22:46
"过去,往村口一站,远看一片水,近看全是碱,种啥啥不长。如今,地里的科技大棚一栋连一 栋,家家户户的收入连年增长。我和媳妇商量着,这次回家就再不出去了,安心在家发展。"看到家乡 的巨变,在外打工10多年的大荔县安仁镇伏坡村村民秦立鹏感慨。 大荔县、蒲城县等地常年受地下水位高、蒸发强烈以及土壤盐分迁移等因素影响,土地盐碱化问题 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交口抽渭灌区排水工程、卤泊滩排水工程、洛惠渠灌区排水工程等多个项目的 建成投用,渭南市盐碱地总面积已从2011年的80.1万亩降至2024年的46.2万亩。 面对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盐碱地,近年来,人行渭南市分行持续指导辖内各金 融机构,主动与当地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对接,深入了解盐碱地恢复保护的融资需求。 "得益于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这些过去的'不毛地'正逐渐变为充满希望的'新粮仓',不仅实现了生 态和经济的双赢,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力量。"5月8日,大荔县红枣产业 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说。 在优化金融服务方面,陕西农信大荔联社组织金融服务小分队深入冬枣产业生产一线,优化工作流 程,制定覆盖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微企业的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