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场内外指数基金
icon
Search documents
易方达基金:以投资者为本,探索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Xin Lang Ji Jin· 2025-05-08 01:13
在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方面,将持续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推出更多含权中低波动型、资产配置型 基金,完善适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的产品谱系,促进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协调发展。加大对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打造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持续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 继续实施顾问式客户服务转型,大力开展基金投顾业务,努力实现资产管理和综合财富管理能力双提 升。 易方达基金将根据相关要求,增加发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进一步强化业 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同时更加广泛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帮助客户理解掌握费率结构、费率变化规 则以及相关风险,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了关于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加 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守牢风险底线等一系列具体要求,易方达基金将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投资者最佳 利益原则,并将其贯穿于公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基金运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 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促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在考核机制方面,将按照《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体 ...
强化利益绑定,让公募基金真正为投资者服务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07 16:09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公开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证监 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用"基金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等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了这一方 案。向来备受诟病的资管行业"旱涝保收"生态,有望迎来质变。 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股票型、偏股型基金,考验的是基金经理的主动选股能力。此 前无论基金业绩好坏,甚至不少亏损严重的基金,管理费照收不误,无疑给了投资者"双杀",心理上更 是添堵。毕竟,受人之托得忠人之事,这也是资管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客户不挣钱,自己管理费一毛 钱不少,这个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的方案落地,无疑是正本清源之 举。具体而言,就是对于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将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的业绩表现来适用差异 化的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比较基准的,基金公司必须少收管理费。这一举措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与投资者的利益更加紧密地绑定在了一起。 针对当前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行动方案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如优化基金 注册安排,推出更多场内外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动含权型产品,促进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等。其中强化基 ...
中国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与业绩表现挂钩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11:35
行动方案还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优化基金注册安排,推出更多场内外指数基金和中 低波动含权型产品,促进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强化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力,充分发挥其体现 产品定位、衡量产品业绩的作用,对基金投资业绩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提升公募基金投资行 为稳定性,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平衡发展。(完) 与此同时,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 将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引入考核体系,相应降低产品管理规模 排名、基金公司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权重。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跟投本公司管理产品的比例 和锁定期要求。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产品中长期业绩差的基 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 在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引导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围绕投资者最佳利益, 全面优化投资研究、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市场推广等资源配置,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 资,努力给投资者带来更优回报。加快推出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便利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基金投 资。 中新社北京5月7 ...
公募重磅改革落地!这三大核心举措重塑行业格局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07 09:40
在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却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的背景下,5月7日,证监会重磅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一系列直指行 业痛点的改革措施正式落地,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此次改革旨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为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 打破"旱涝保收" 长期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存在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管理费收取与业绩表现脱节,投资者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此次《方案》直击这一顽疾,通过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重构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关系。 《方案》明确,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若投资者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 基准,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则适用升档费率。 为确保这一机制有效落地,监管要求未来一年内,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除了浮动费率机制,《方案》还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明确业绩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