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月球样品
icon
Search documents
建立月球研究的中国学派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10 02:0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短评】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例如,揭秘样品的物理、矿物和 地球化学基本特征;提出月球岩浆活动是月壳厚度以及源区物质组成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月海玄武岩分 布的"二分性"提供了全新认识;首次精确测定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让人类在了解太阳系 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方面有了更精确的"宇宙时钟"标尺…… "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建立月球研究的中国学派!"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福元说,"来自月球背面的样本,让 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月球。我相信,我们中国科学家一定能在月球研究上作出原创性、突破性贡 献!" 不止月球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认为,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稳稳的"三步走",随着更 多"一手数据"获取,中国行星科学也将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引领,为丰富人类知 识宝库特别是加深对宇宙的认识,作出中国贡献!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0日 08版) 听着这样的评价,怎能不让人有扬眉吐气之感! 在中国探月工程实施之前,我国月球研究总体而言处于"跟随"位置。原因很好理解,"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在中国探月计划实施之 ...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为人类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史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9 16: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嫦娥六号一年前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举世 瞩目,其采回月背样品的研究进展吸引全球关注。 首次揭开月球背面演化历史 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最新消息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地球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 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四项研究成果,分别揭示出月背岩 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 这四项被誉为月球及行星科学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7月9日夜间以封面文 章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中新网记者 孙自 法 摄 中国科学院当天早些时候在北京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并回顾自 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一年来,中国科学院统筹院内优势力量,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协同攻关的科研历 程。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表示,作为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一直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航天重大科技 任务。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后,中国科学院高度 ...
科学与健康|1935.3克“月背土特产”再出新成果!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Xin Hua She· 2025-07-09 15:29
月背是怎样形成演化的?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经历过什么?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差距有多大? 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带回1935.3克样品。2025年7月9日,中国科学 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四项重磅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首次系统揭示南极-艾特肯大型撞击的效应,让人们得以了解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进一步揭开月球背 面的神秘面纱。 月球科研重要方向!首次揭示南极-艾特肯大型撞击效应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星体,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由于引力和位置关系,月球永远只有一面正 对着地球,另一面到底什么样,仍有大量未解之谜。 在中国实施嫦娥六号任务之前,人类所有月球采样任务获得的样品均来自月球正面,科学界对于月球背 面的认识主要基于遥感研究。 "嫦娥六号样品的系列成果,首次系统揭示了南极-艾特肯大型撞击效应。"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告诉 记者,月球背面最重要的地质单元就是南极-艾特肯盆地,其形成时的撞击能量大约相当于原子弹爆炸 的万亿倍。这种大型撞击到底对月球演化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是未来月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撞击 ...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news flash· 2025-07-09 15:04
Core Viewpoint -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to announce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lunar samples from the Chang'e 6 mission, revealing significant findings about the Moon's evolution and geological history [1] Group 1: Research Findings - The research has uncovered insights into lunar back surface volcanic activity, ancient lunar magnetic fields, water content in the lunar mant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ntle evolution [1] - Four research results were published as cover articl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 "Nature" on July 9 [1]
“比黄金珍贵”!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抵达英国
Huan Qiu Shi Bao· 2025-05-09 22:53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比黄金更稀有的月球样品从中国抵达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9日以 此为题报道说,近50年来首批被带回地球的月球样品,已经以借用的形式抵达英国。这些微小的灰尘颗 粒现在被锁在英国开放大学一处高级别安全设施的保险箱内。该校教授马赫什·阿南德称,这一样品"比 黄金更珍贵"。 BBC提到,中国在2020年的嫦娥五号太空任务中采集了这些样品。当时嫦娥五号探测器降落在月球正面 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采集了约2公斤月球物质。这是自1976年苏联月球探测任务以来,人类首次成功 月球采样,"这让中国在新的太空竞赛中占据了领先地位"。现在,遵循全球太空科学家合作的悠久传 统,中国向全球6个国家7家机构提供月球样品,以供研究。 阿南德是英国唯一获得这种稀有材料的科学家,他说:"这是一份巨大的荣誉,也是一项特权。"阿南德 上月底在北京从中方人员手中接过月球样品,他告诉BBC,"这几乎就像一个平行宇宙,中国在太空项 目的投资方面远远领先于我们。"阿南德补充说:"我非常希望这是中国与国际科学家长期合作的开始。 我们很多人的职业生涯都建立在阿波罗任务带回的样品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希望其他国家也能效 仿。"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03 10:46
【文/观察者网 齐倩】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 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在此次获准借用月球样品的来自6个国家的7家机构中,包括了两所接 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美国高校——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但据香港《南华早报》5月2日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行星科学家蒂莫西·格洛奇无奈地透 露,与美国大多数涉及月球样本的研究不同,他的项目不会得到NASA的支持。 格洛奇称,他们将不被允许使用NASA资金来研究中国借用的月球样品,原因在于"沃尔夫条款"。 一直以来,美国都将中国排除在该空间站项目之外。2011年4月,美国国会批准的"沃尔夫条款",以所 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美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 动。该条款臭名昭著,也被称作对华"太空封杀令"。 去年10月,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月壤样品首次向全 球展出 IC Photo 格洛奇补充称:"我非常感谢我的机构为我提供前往中国的资金,也感谢研究合作伙伴的机构开展合作 工作。"他表示,虽然尚处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