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电子信息
icon
Search documents
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和海洋博物馆统筹布局 深圳三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7-02 17:01
科技创新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动力。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和海洋博物馆一体化建设项目如火 如荼进行中;深圳积极探索多方位人才培育及引进模式,推动海洋领域专业人才集聚,并瞄准国际海洋 前沿领域,积极培育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力量,力争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 三个项目统筹布局,相关设施用房共建共享 同年11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出台《深圳市促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共计3项政策涉 及人才培养,包括加快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推动海洋领域人才评选和职称评审、建设人才培养载体等方 面。在《若干措施》中,同时提出鼓励在海洋领域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创新载体,探索创新载 体可持续、高端化发展支持机制。 面向海洋产业中试、试验需求,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每年安排不超过2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建设海洋能 源与矿产、海洋电子信息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测试平台和运营服务平台,支持围绕海洋药物发现、分析 测试与评价、研发、中试、孵化、临床研究等建设海洋药物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积极构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海洋博物馆正在开展前期报批报建。作为深圳市新时代 ...
透视广东海洋城市版图:广深抢跑新兴产业,临港县域寻路转型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13:35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 6月26日,广东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现场,广州、深圳、东莞、湛江等14座沿海城 市均发布2024年海洋经济发展"成绩单"。作为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的海洋经济大省, 广东"蓝色经济"版图也在沿海14城的转型探索中进一步清晰。 其中,广州、深圳两市海洋经济规模仍然保持大幅领先,2024年两市海洋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979.00亿 元和5409.00亿元。而更进一步看,立足海洋科技创新优势,以高技术船舶、海洋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 海洋新兴产业正在广深两座核心城市产业结构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也成为两城下一步政策焦点。 除两大"蓝色引擎"外,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还有一个关键词:县域。在广东长达4084.5千米的大陆海岸线 上,大大小小的县城、渔港星罗棋布,这批"蓝色细胞"正发力寻求发展模式转型。会议现场,多地县委 书记向南方财经记者提到,近年地方政府正加大力度推动海洋渔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完成以核心技术升 级、产业链延伸、多元业态拓展等为特点的结构性升级。 会议现场,广东省委书记、省海洋强省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黄坤明也强调,要优化海洋生产力布局,大 力发展湾区经济,坚持港产城联 ...
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五海并举”发展海洋经济|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五省经验交流摘登之广东篇
广东是海洋大省,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港湾优良滩涂广布,发展海洋经济自然条件得 天独厚。 2024年,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领跑全国,以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国五 分之一、占地区生产总值七分之一的成绩,坚定扛起海洋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 加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023年,广东省委将"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作为"十大新突破"之 一,强调要做大做强做优现代海洋产业。省委成立省海洋强省建设工作委员会,出台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意见、海洋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面统筹"向海"规划、协同"耕海"要素、打通"下海"通道、疏 通"亲海"平台、构筑"护海"体系,推动海洋经济和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持陆海统筹,统筹"向海"规划。精准布局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一是空间规划定格局。广 东率先出台《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合理布局"城、湾、岛、岸、堤",促 进形成点上开发、适度聚集、优近拓远的海洋空间格局。二是融合联动发展规划。充分对接制造业、港 口、科技、能源、金融等发展规划,将海洋产业落在空间规划"一张图"。出台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Guang Zhou Ri Bao· 2025-06-06 19:18
今年6月8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海洋日"暨第十八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6月6日,省自然资源厅在深圳举办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并召 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与此同时,广东的蓝色生态底色不断擦亮。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08万平方千米,持续推进海洋生态 保护修复"五大工程",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超160千米(项目均已验收通过)、修复滨海湿地超56平方 千米,建成3个国家级美丽海湾,获评"和美海岛"7个,建成各级涉海自然保护地124个,保护面积3900 平方千米,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0.6%。 2024年是广东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一年。海洋三次产业持续上扬,三次产业结构比3.4∶31.0∶65.6。 实体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海洋制造业增加值超5000亿元。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4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8%,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持续增强。 现场书面发布了《2025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统计显示,2016—2024年,广东省海洋经济运行总 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