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icon
Search documents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锐财经)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点明显 国家统计局6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比上月增长 0.61%。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5月份,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消费 品制造业稳定增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关于5月份工业生产数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分析,5月份,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工 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看总体增速,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保持较快增长;剔除季节因素后,环比 增长0.61%。 看三大门类,制造业增长6.2%,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4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5.7%,电力、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 看行业和产品,在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5.4%;在统计的623种主要 工业产品中,326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2.3%。 "5月份,装备制造业夯实工业基本盘。"孙晓说,5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 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
5月经济动能积聚韧性彰显 消费增速超市场预期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6 17:36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继续保持较快 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 称"社零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1~5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速也比1~4月加 快。 市场机构普遍关注到,5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速明显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一致预期值。中国民生银行首席 经济学家温彬表示,5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速达到2024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季调后环比增长0.93%,是 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从累计增速看,1~5月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5.2%,较1~4月加快0.1个百分 点。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用五个关键词概括5 月国民经济运行特点,即增长稳定、运行平稳、持续改善、动能积聚和韧性彰显。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社零总额增速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是,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 力扩围在支撑居民商品消费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付凌晖表示,支撑消费增长加快的因素包括以旧换新政策带动、"6·18"网购促销、消费新动能持续释放 等。 对于5 ...
阜新:“倍增行动”促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Liao Ning Ri Bao· 2025-05-15 00:53
机械臂挥舞,运输车穿梭……5月14日,国核(辽宁)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的建设景象。"生产车间钢结构基础施工已完成,力争今年11月底投产。"项目负责人谢立军介绍,产出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将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助力阜新产业向新、向绿发展,打造更具竞争 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项目建设起势有力,为工业经济稳增长、增后劲筑牢"压舱石",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夯实 根基。阜新市大力开展新型工业化暨工业倍增攻坚行动,出台支持新型工业化66条政策及送策入 企、"三调度"等创新举措,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 为改善工业经济,阜新市系统规划,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质量,推进新能源、农产品加工、装备制 造、精细化工4个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聚焦重点企业,壮大工业经济总量;聚焦项目攻坚,增强工业发 展后劲;聚焦园区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聚焦科技赋能,释放创新驱动潜能;聚焦企业培育,打造 优质成长梯队;聚焦政策落实,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多措并举之下,阜新市工业经济量质齐升。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4%,增速全省 第二。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7.4%,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规 ...
持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底色
Jing Ji Ri Bao· 2025-05-06 21:55
当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线上的效率变革,中国制造就从规模优势转向"技术溢价",实现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加快融合。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3个百 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0.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 资增长28.5%。高技术产业投资的良好增势,与新动能的持续壮大同向而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 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逐步畅通。 "三新"经济重塑增长逻辑。一季度,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49.6%、25%。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稳步提升,目前已 接近20%。这些产业的爆发,既是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投票,更反映了中国经济正努力摆脱传统路径依 赖。 今年以来,各地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从生成式AI到人形机器 人,再到民用航空、量子信息等多个领域,民营经济均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 力。DeepSeek大模型、宇树人形机器人等产品的亮眼表现,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