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电池复合材料

Search documents
中外对话 | 中国引领智能绿色转型,合作是唯一通路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9 04:58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题:中国引领智能绿色转型,合作是唯一通路 "人类正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我们需要用智能化、绿色化驱动新一轮技术演进。"南开大学前校长、中 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教授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向"中外对话"栏目 表示。 本次论坛于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举行,世界经济论坛《2025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也在其间发布。协同 感知、绿色固氮、结构电池复合材料等多项前沿技术入选榜单,令"新兴技术"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中外对话"栏目特别邀请龚克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赛博研究院院长凯瑟琳·丹尼尔教授及瑞士《前 沿(Frontiers)》期刊首席执行总编弗雷德里克·芬特,共论技术趋势与全球协作。 技术融合:智能与绿色的双重变奏 专家们观察到,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产业肌理,并与绿色技术加速融合。 通过技术融合实现突破性创新的例子,还有结构电池复合材料。丹尼尔进一步指出,"这种技术将储能 功能直接嵌入材料结构(如汽车车身),可大幅减轻重量、提升能效。" 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办期间,《2025十大新兴技术报告》正式发布。中新网林卓玮摄 她特别指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和绿 ...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
机器人圈· 2025-06-27 10:05
详细会议介绍参看往期文章: (点击蓝字跳转) 报名开启|顶流期刊征+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盛会将至! 展览展示|抢位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高曝光商务合作虚位以待,共赴解锁新机遇 9大期刊联合征文|投稿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年底正刊发表! 绿色固氮技术(艺术图) 协同传感(艺术图) 据世界经济论坛网站6月24日报道,在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 报告》。这十大技术有望在未来3至5年内取得实效,助力人类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战。 ▍结构电池复合材料:交通领域新能手 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等结构电池复合材料集机械承载性能和电化学储能于一体,正在改写功能材料的定义。这种"一 材双用"的特性,将为电动汽车和航空工业带来质的飞跃:车身变轻的同时自带"电力仓库",甚至未来飞机机身都 可能成为巨型电池。尽管目前这类材料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挑战,但一旦建立完善的安全标准体系,其推广将大 幅提升能源效率。 ▍ 渗透发电技术:盐度差异催生清洁电力 图③ 纳米酶(艺术图) 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网站 仅凭两种不同水源的盐度差异就能产生电能,这正是渗透发电技术的魅力所在 ...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
Ke Ji Ri Bao· 2025-06-26 23:36
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路径:压力延迟渗透技术通过半透膜引导淡水向高盐度区域自然渗透,利用产生的 液压驱动涡轮发电;反向电渗析技术则借助离子交换膜分离正负电荷,通过离子定向移动直接产生电 流。这两种方式各有千秋,正在共同绘就盐度差能源利用的美妙图景。 核能技术革新:开启清洁能源新纪元 经历短暂沉寂后,全球核能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随着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创新技术的涌现,核 电站建设正朝着降低成本、优化设计的方向大步迈进。从冷却燃料革新到反应堆小型化,各国科研人员 正在多维度推动核能技术升级。而这一切努力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可控核聚变。这项突破性技术一旦实 现,将为人类能源困境带来革命性转机。 细菌变身"活体药厂":体内治疗革命即将到来 据世界经济论坛网站6月24日报道,在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5年《十大 新兴技术报告》。这十大技术有望在未来3至5年内取得实效,助力人类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战。 结构电池复合材料:交通领域新能手 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等结构电池复合材料集机械承载性能和电化学储能于一体,正在改写功能材料的定 义。这种"一材双用"的特性,将为电动汽车和航空工业带来质的飞跃:车身 ...
从达沃斯论坛新兴技术报告看未来科技走向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26 18:08
日前,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布了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 告》,包括结构电池复合材料、工程化活体疗法、自主生化传感、绿色固氮、协同感知、生成式水印等 涵盖能源、生物医药、低碳环保以及人工智能多个领域的技术成功入选。这些新兴技术有望在3至5年内 取得实际成效,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战。 这份持续发布13年的权威报告,通过持续追踪最新科技前沿,识别出众多对世界发展产生突破性影响的 技术,旨在提供前瞻洞察。今年入选的技术,集中体现了互联世界中的信任与安全、可持续产业重构、 新一代健康生物技术、能源与材料融合四大核心趋势,直指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数字安全漏洞等 时代命题。 跨学科融合成为此次入选技术的鲜明特征,许多入选的技术并非单一学科的成果,而是多学科交叉融合 的结晶。例如,结构电池复合材料融合了材料科学和能源技术;工程化活体疗法整合了合成生物学与精 准医疗;协同感知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城市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这种跨学科融合打破 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汇聚了不同领域的智慧和资源,为解决复杂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 和方法。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蒋睿杰指出, ...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5年度十大新兴技术,哪些将颠覆未来生活?
Huan Qiu Wang· 2025-06-25 07:39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6月25日消息,在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正式发布2025年 度十大新兴技术。协同感知、生成式水印、绿色固氮、纳米酶、工程化活体疗法、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的GLP - 1类药物、自主生化传感、结构电池复合材料、渗透能发电系统、先进核能技术这十项技术成 功入选本年度榜单。 这些看似复杂的技术名词背后,蕴含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会专家指出,入选的各类技术预计在三至五 年内就能取得实际成效,为应对交通拥堵、污染、疾病以及气候压力等全球性风险提供有力支持。 以"协同感知"技术为例,在城市交通管理领域,该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由互联传感器构成的网络能够 实现交通工具与城市应急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进而增强交通安全性、减少拥堵状况,并提高 对交通事故的响应速度。 在人工智能(AI)迅猛发展的当下,互联网信息愈发繁杂,普通用户难以辨别信息是否由AI生成。 而"生成式水印"技术为此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它能够为AI生成的内容添加隐形标签,帮助用户轻松识 别真实信息,从而在网络环境中更好地应对错误信息,增强信息信任度。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杰里米·尤尔根斯表示,全球领导者可通过此次研究成果, ...
2025最具突破性影响的新兴技术
news flash· 2025-06-25 01:18
2025最具突破性影响的新兴技术 金十数据6月25日讯,6月24日,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通过持续 追踪最新科技前沿,该报告自问世以来已识别出众多对世界发展产生突破性影响的技术。通过考察技术 新颖性、影响力、成熟度等因素,今年入选的新兴技术包括:结构电池复合材料、渗透能发电系统、先 进核能技术、工程化活体疗法、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GLP—1类药物、自主生化传感、绿色固氮、纳 米酶、协同感知、生成式水印等,这些创新技术反映了信任与安全、可持续产业、人类健康、能源材料 融合领域的新兴趋势。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新兴技术有望在3至5年内取得实际成效,将极大助力交通拥 堵、污染、疾病和气候压力等问题的解决。 (经济日报) ...
新兴技术展现巨大应用潜能
Jing Ji Ri Bao· 2025-06-24 22:08
生物技术成为焦点领域。在本届论坛发布的十大新兴技术中,多项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或与其密切相 关。韩国科学技术院高级研究副校长李相燁认为,生物技术的进步将显著降低各类疾病的治疗成本。他 以工程化活体疗法为例说明,该技术能帮助患者开发个性化、定制化诊疗方案,有望改善众多慢性病治 疗方式,显著降低患者治疗成本,并减少副作用。 新兴技术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计算与控制论学院教授凯瑟琳·丹尼尔表示, 新兴技术将对产业发展与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例如,协同感知技术可将行驶车辆接入城市交通网 络,实现流量管理与事故预警,提升城市交通治理与安全水平;生成式水印技术可在文本、图像中嵌入 水印标记,确保信息真实、可追溯,有效防范各类虚假消息。 6月24日,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在该报告发布会上,与会专家 围绕新兴技术的发展前景、应用场景和风险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 自首次发布以来,《十大新兴技术报告》通过持续追踪最新科技前沿,识别出众多对世界发展产生突破 性影响的技术。今年入选的新兴技术包括结构电池复合材料、工程化活体疗法、自主生化传感、绿色固 氮、协同感知、生成式水印等,涵 ...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年度十大新兴技术,生成式AI打水印入选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4 09:27
南都讯记者刘嫚杨文君发自天津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 斯论坛")在天津举行,论坛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协同感知、生成式水印、绿色固氮等技 术入选,报告称,这些新兴技术有望在三至五年内取得实际成效,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战。 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 本年度新兴技术凸显了技术融合的趋势。比如,结构电池复合材料将能源融于存储设计,而工程化活体 疗法则将合成生物学与精准医疗相结合。这样的技术融合代表着从独立创新到一体化、系统化解决方案 的转变,有望重塑未来技术发展前景。 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 互联世界中的信任与安全: 1.协同感知 由互联传感器组成的网络能帮助汽车、城市和应急服务部门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进而增强安全、减少 拥堵和提高对危机的响应速度。 2.生成式水印 这项技术能为AI生成的内容添加隐形标签,从而更加轻松地识别真实信息,有助于在网络世界应对错 误信息、保护信任。 可持续产业重构: "即便在全球创新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科技突破仍然在快速推进,"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Jeremy Jurgens表示。"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全球领导者能够清晰了解哪些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