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

Search documents
沿着纬度听中国|寻味安化:薪火茶语 酿出时光沉香
Yang Guang Wang· 2025-07-11 12:58
央广网益阳7月11日消息(记者 黄珂岚)神奇的北纬30°线掠过湘中大地,在资水之滨孕育出一片茶香秘境。7月 10日,由央广网特别出品的大型地理人文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第四集《茶之故乡》在央视十套播 出。本集镜头聚焦湖南安化,深入"中国黑茶之乡",解码一盏醇厚黑茶中蕴藏的千年时光与文明印记。 安化,地处北纬30°黄金产茶带南端,群山环抱,云雾缭绕。这里拥有全球85%的冰碛岩地貌,历经六亿年风化的 独特土壤,富含锌、硒等有益元素。茶树生长在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山间,生长缓慢,一年只采一季春茶。正是 这海拔带来的温度与光照差异,以及"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自然法则,赋予了安化茶叶内质丰厚、滋味甘甜清冽的 卓绝品质,自明清起便成为皇家贡品,在中国贡茶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云上茶园(央广网发 安化县委宣传部 供图) 在安化田庄乡高马二溪村,"90后"新茶人谌利的双手正在茶青间游走——时而匀翻快炒,让叶片在滚烫铁锅中翻 飞起舞;时而转滚闷炒,以掌心温度唤醒茶叶内质;紧接着轻压慢揉,细观叶色由鲜绿渐转暗润,指尖感知着茶 汁渗出时的微妙黏稠。 渥堆发酵(来源: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四集《茶之故乡》截图画 ...
重庆“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开班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9:27
7月9日,一场以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为主题的"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在 重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开班。本次培训由重庆市工商联主办,为期3天,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茶叶、农 旅、民宿、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50余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参加。在培训期间,主办方通过多样化的形式, 如政策解读、案例教学、实地考察、分组研讨等,为企业家们搭建了一个深入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探 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据悉,此次培训还搭建了政企沟通的桥梁,为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 合作平台。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有11605家企业与6034个村结成帮扶对子,8107家企业到乡村实施投资 类项目8858个,投资总额高达635.25亿元。 随着培训的深入开展,企业家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他们对乡村振兴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增强了投身乡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未来,将积极参与到 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为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贡献更多的力量。(工 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通讯员 杨孝永)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此次活动将课堂设置在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意 ...
千年茶韵遇上现代“链金术” ——建行乐山分行助力川茶“点绿成金”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7-11 09:10
近年来,乐山市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成功打造峨眉-夹江50万亩高质高效茶叶产业带、犍为-沐川-马边 80万亩绿色生态茶叶产业带,"竹叶青""峨眉雪芽"等品牌蜚声全国。产业链涉及茶叶种殖、加工、贸易 等众多环节,从业人数超15万。 "融资传统模式高度依赖抵押物、完善的银联交易流水或规范的纳税证明。"建行乐山分行相关负责人坦 言,"而这恰恰是许多处于'峨眉山茶'产业链前端的涉农主体难以提供的,融资瓶颈一度制约了产业发 展。" 转自:新华财经 作为四川千亿茶产业的核心腹地,乐山市绵延的茶园承载着产值逾150亿元的"峨眉山茶"金字招牌,更 托举着15万茶农生计与乡村振兴的希望。建设银行乐山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乐山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 认真研究地方优势产业,运用"圈链群"服务模式破解茶企融资痛难点,助力川茶"点绿成金"。 立足"全产业链"定制融资方案 图:峨眉山支行客户经理上门向茶农了解 春茶情况,并学习春茶采摘技巧。 为此,建行乐山分行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推出"建档立卡贷"。该行的"张富清青年突击队"深入田间地 头、茶厂车间,与乡村干部、产业带头人密切联动,逐户走访经营主体,实地采集并核实农户、个体户 的经营信息(茶园面 ...
四川推进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11 01:20
近日,四川省启动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双培"行动,启动会上发布了四川千亿级优势特色 农业产业建圈强链支持政策,推介了培育产业、培优企业"双培"行动项目。聚焦产业链重点,四川储备 了465个"双培"项目,总投资达1994.1亿元,涵盖畜牧、粮油、经作、水产等四大类全产业链。会上重 点推介了329个项目,总投资达1072.6亿元。 四川省是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13项农产品产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聚焦农业强省建设目标,四川提 出推进"1+1+8"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并打出政策"组合拳"。会上发布了省级系列支持措 施,包括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建圈强链专项、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银行贷款进行贴息、对链主企业实施 上市辅导等。 据了解,四川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九,油菜籽、薯类产量全国第一。围绕这一优势,会上明确,要加快打 造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和川东北、川南、川中丘陵、安宁河谷4条粮食安全产业带,做优做强优 质水稻、"天府菜油"等8条特色产业链,力争粮油全产业综合产值尽快突破5000亿元。 作为畜牧业大省,四川生猪出栏量以及兔、蜂养殖量多年全国第一。会上提出,将以生猪、家禽、牛 羊、兔、蜂五大产业为重 ...
日本抹茶短缺,贵州小城能否成为下一个“宇治”?
3 6 Ke· 2025-07-11 00:47
今年,"日本抹茶短缺"的新闻引起了全球注意。 6月初,BBC的一名作者来到日本宇治——这个几乎和日本抹茶划上等号的城市。她在宇治著名的抹茶店"中村藤吉本店",亲眼见证了抹茶粉在开业5分钟 内快速售罄的盛况。这家店没有限制购买量,而有些宇治抹茶品牌为了保证对寺庙、神社等重要场所的供应,已经开始限制游客购买了。 作者拍摄 抹茶的种植与加工工艺决定了其产量无法在短期内大幅提升,而日本的旅游热潮以及海外社交媒体对于抹茶的追捧极大地拉升了需求量。根据日本国家旅 游局统计,2024年赴日游客人数为3687万,同比增长47%,达到历史新高。而在Google Trends上搜索"抹茶",其在2025年的热度值相比2019年的高峰时期 也增长了33.3%,达到了历史巅峰热度。 供需两端的增速不匹配,导致日本抹茶开始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中国正悄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抹茶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贵州省铜仁市,贡献了全国四分之一的抹茶产量,被称作"中国抹茶之都"。 在日本抹茶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贵州铜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超越宇治的世界抹茶之都吗?高速发展的国产抹茶原料,在中国的茶饮消费市场又产生了哪些 连锁反应? "这一次,我要夺回属于我的 ...
(乡村行·看振兴)河源紫金县龙窝镇:蝉茶生“金”富农家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0 16:04
清晨的阳光漫过茶园,紫金县龙窝镇彭坊村的茶山上便热闹起来,茶农们指尖翻飞间,带着露水的蝉茶 嫩芽便落进篓中。 "以前采了茶得自己扛去镇上卖,现在合作社直接来收,'绿叶子'成了'金叶子'。"65岁的采茶人邓阿婆 挎着竹篓穿梭在茶垄间,采撷鲜嫩芽尖。 据介绍,近年来,龙窝镇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将3000余亩零散茶山、闲置地块"串珠成 链",19家茶叶企业和合作社连片扩张释放规模效应。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力量的技术加持,推动金 萱、翠玉等品种改良升级,让茶叶品质与售价同步提升。 龙窝镇多措并举打造优质"茶罐子",推进农户与企业连接、产品与市场对接,持续扩大销售市场版图。 此外,龙窝镇建设河源市首家镇级茶文化展示中心,为散户拓宽茶叶销路打通"最后一公里"。6家茶企 主动"触网"拓市,借力电商平台与流量资源,让龙窝蝉茶香飘大湾区。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步入龙窝圩镇,11面墙体连成的巨型山水茶园墙绘映入眼帘。画中云雾缭绕的茶园层层叠叠,采茶女的 身影点缀其间,与远处真实的茶山相映成趣,成了"中国蝉茶之乡"最鲜活的名片。 近年来,龙窝镇立足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茶产业。目前,龙窝镇茶叶种植面积约3.5 ...
36个精品新时代电气化村“电”亮县域产业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0 07:18
夏日炎炎,车辆行驶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上,沿途美丽的风景 让游客心旷神怡。位于公路龙门段的郭前村,以崭新、现代的村容村貌吸引着过往的游客。该村看不到 地面上有一根电线杆,房屋之间也没有横穿天空的各色线缆。原来,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在该村开 展了杆线布局优化等改造工作,通过设施电力设施隐蔽化改造,实现电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推动电力设施与乡村风貌协调发展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全方位助力环"两山"示范区建设的其中一项 举措。广东电网坚持"向县而兴",积极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下称"环'两 山'引领区")等重点区域南网特色典型示范村居建设,助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助推广东"两 山"背后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电网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 乡村旅游更"绿"更美 在广东惠州博罗县柏塘镇罗塘万亩茶园,连片种植茶树超1万亩。在这个粤港澳大湾区连片种植茶叶面 积最大的生态茶园,一座"村咖"立于茶山上,游客不仅可以喝到浓香的咖啡和当地特色茶饮,还能享受 到茶园主题旅拍服务。这种新颖的"轻旅游"体验让柏塘镇百万茶园成功"出圈"。 6月26日,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博 ...
黄山市徽州区:加快政策落地 助力企业转型加“数”跑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4:11
自2024年6月,徽州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以来,徽州区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 转型,建立"政策引导+资金撬动+样板引领"推进机制,推动一批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为中小企业转 型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目前,徽州经济开发区已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12个,省级智能工 厂3个,25家企业入选2025年黄山市基础级智能工厂,另有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黄山赏友花业有 限公司入选安徽省数字农业工厂。 下一步,徽州区将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力度,通过组织现场观摩、集中培训等形式,全 方位展示样板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在降本增效、创新突破方面的显著成效。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以"真金白银"增强企业获得感,形成"改造一家、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以政策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积 极性,进一步提升园区数字化水平。(陈真) "这笔政府奖补资金如同及时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注入了强大动能。借助奖补资金,我们顺利引 进先进的数字化设备与前沿技术,驶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安徽新远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黄健说 道。7月1日,该公司与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MES生产制造系统、能源管理 系统、质量 ...
扎根塞外,放眼俄蒙!英德红茶呼和浩特推广中心揭牌成立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7-05 14:05
扎根塞外,放眼 俄蒙!英德红茶 呼和浩特推广中 心揭牌成立_南 方+_南方plus 塞外青城茶香漫 卷,英德红茶的 市场战略版图再 落一子。7月5 日,英德红茶呼 和浩特推广中心 在内蒙古呼和浩 特揭牌成立。这 是英德红茶在全 国范围建立起的 第五个营销战 略"根据地",也 是英德红茶区域 公用品牌价值首 登中国红茶品牌 价值第一后建起 的第二个省 外"大本营" 。 中心正式揭牌,推动英德红茶进一步深耕三北、俄蒙市场。 作为英德红茶展 团参展第十三届 中国(呼和浩 特)茶产业博览 会的同期活动, 该中心的揭牌, 是英德红茶进一 步扎根塞北,加 快开拓华北、东 北、俄罗斯、蒙 古等"三北俄 蒙"市场的关键 一步。 据悉,英德红茶 产业是清远市贯 彻省委"1310"具 体部署、推 进"百千万工 程"三年初见成 效的重要抓手。 自2022年清远提 出以工业思维打 造五大百亿级现 代农业产业以 售24.78万元, 达成意向订单 116.5万元。7月 4日举行的中国 红茶品牌价值第 一——英德红茶 品茶斗茶会上, 呼和浩特茶文化 与英德红茶再次 碰撞,捕获茶客 和采购商的芳 心。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会长乌兰娜与外商大赞 ...
行进中国|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Ren Min Wang· 2025-07-05 02:03
"微信到账500元!"听着收款提示音,王菊茹开心地将包装好的手工茶,递到游客手中。 王菊茹是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和茹手工茶坊"的女主人。 毛纳村坐落在海南腹地五指山主峰下,村子不大,常住人口167户659人;景色很美,村里就能看到壮美 的五指山。曾经,"守着金山讨饭吃"是这里真实的写照:2021年,村里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000元, 超过一半人口是脱贫户。 "那时候能挣钱的路子少,只能种点茶叶和水稻,卖不上价格不说,还不好卖。"王菊茹说,变化发生在 2022年。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毛纳村调研,在手工茶坊参与炒茶劳动,并买下两袋茶叶。 俯瞰毛纳村。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五指山脚下的毛纳村。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总书记勉励我们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王菊茹回忆说,总书记的到访,给毛纳村的发展 指明了方向,让毛纳村走上了一条"农旅融合"的生态发展之路。 游客多了。以黎族文化和生态资源为主题,毛纳村在不拆房、不砍树、不占田前提下,大力发展乡村旅 游业,积极探索"茶旅文"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2024年毛纳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万元,实现了大幅增长。 毛纳村的黎族妇女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