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

Search documents
欧洲央行管委:经济不确定性高企 不应承诺也不应排除进一步降息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09 13:32
在谈到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战略评估时,Joachim Nagel表示,他"赞赏"这样一个明确表述,即当通胀率 明显高于2%时,政策制定者也会以同样的决心作出反应,而不仅仅是在通胀过低时。据悉,在确认2% 的对称通胀目标的同时,该战略评估强调,当出现大幅且持续的偏离时,欧洲央行将使用"适度有力或 持续"的政策回应——而2021年的战略评估则更侧重于通胀过低的问题。 此外,Joachim Nagel还重申,"大规模资产购买应始终是绝对例外",理由还包括其对央行资产负债表构 成的风险。尽管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保留了包括量化宽松在内的所有工具——作为欧洲央行政策工具箱 的一部分,但并未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应使用这些工具。然而,从评估报告和部分官员的评论来看,未来 量化宽松的使用可能会更为谨慎,因为其带来的连锁影响包括央行亏损和资产泡沫。 随着通胀率已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且欧元区经济迄今为止表现出对来自贸易和战争等因素的逆风的 韧性,欧洲央行官员们已暗示目前为止已实施的八次每次25个基点的降息行动可能接近尾声。但至少部 分官员仍对进一步宽松持开放态度。市场则预计欧洲央行今年至少还会有一次降息。 包括法国央行行长Francoi ...
张晓慧、李宏瑾:现代中央银行起源、财政货币政策分化与协调|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6 10:59
文/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 张晓慧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研究员 李 宏 瑾 本文深度解析了现代中央银行的起源,系统梳理了各阶段宏观调控实践经 验及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 中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密相连,都是国家权力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但两者界限分明,在最终目标、工具手段、传导机制、功能效果、资金性质和决策 机制等方面,差异明显,政策缺位、越位都会引发严重问题,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自主决策至关重要。应在守住政策边界的基础上,始终维护各自的首要 目标并按规则自主决策,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考虑政策相互影响并为对方提供充足政策空间,在危机应对时各有侧重地采用非常规手段,在适时考 虑非常规政策退出和正常化路径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在上述原则下,根据一国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具体 方式,处理好短期宏观调控与中长期深层次改革的关系,有效熨平经济波动,更好地提升增长潜力,这对当下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今后,应大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在明确财政货币政策界限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财政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切实提升政策合 ...
“影子联储主席”沃什:纵容财政挥霍、误判经济形势,美联储的困境都是“咎由自取”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4-29 03:26
在美联储与总统特朗普关系紧张之际,4月25日,备受关注的美联储主席潜在继任者、特朗普盟友凯文· 沃什(Kevin Warsh)在华盛顿出席"三十国集团"(Group of 30)活动并发表演讲。 然而这份警示终被漠视。如今的美联储已深度介入美国政府的各项经济决策,其角色定位愈 发模糊。在我看来,这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权力扩张,正在引发宏观经济政策的系统性 偏差。当央行试图扮演"经济总规划师"而非专注本业时,职能错位导致双重恶果:既未能履 行维持价格稳定的法定职责,又助推了联邦支出的无序膨胀。更严重的是,这种越位表现正 侵蚀着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正当性基础。 当前美国财政正走向危险境地,特别是疫情后的支出狂潮堪称失控。在此过程中,美联储难 辞其咎:经济寒冬时鼓动财政发力,却在复苏期对财政纪律保持缄默。货币政策制定者本应 谨守本分,若执意对财政政策置喙,至少应保持立场的连贯性。 作为量化宽松(QE)政策的设计参与者,我始终认为其在危机时刻的应急价值。2008年我 们将利率压至零区间,创新采用资产购买工具为冻结的市场注入活水——这在当时是必要且 明智的抉择。 作为前美联储理事和曾被特朗普考虑担任财政部长的人选,沃什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