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目标

Search documents
降息门槛之争撕裂欧洲央行 鸽派警告“增长拖累通胀” 鹰派驳斥“经济韧性犹存”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2:07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欧洲央行官员就利率政策表态呈现分歧。管理委员会成员法比奥·帕内塔认 为,若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并过度拉低通胀,应进一步降息。执行委员会成员施纳贝尔则强调降息门槛极 高,仅当通胀中期显著偏离目标时才需考虑,称当前利率合适,经济有韧性。值得一提的是,两者均认 可需依经济与通胀态势决策,只是对宽松必要性看法不同。 鸽派帕内塔:增长疲软拖累通胀时应进一步降息 意大利央行行长、欧洲央行管委帕内塔表示,若经济扩张不及预期、导致通胀过度下行,欧洲央行应进 一步下调利率。 他在周五的演讲中重申:"若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加剧通胀放缓趋势,继续实施货币宽 松政策将是恰当之举。" 帕内塔的言论并未暗示欧洲央行需在7月24日的会议上采取行动。目前外界普遍预计,欧央行官员将在 此次会议上维持借贷成本不变。 政策制定者们即将暂停为期一年的降息行动。在这一年中,存款利率累计下调200个基点至2%。暂停降 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欧洲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前景不明,而乌克兰和中东的战事则加剧了这种不确定 性。 投资者仍预计年底前将再降息一次。帕内塔承诺,官员们将保持"灵活务实"的态度,根据现有信息及其 对通胀前景的影响,根据具体情 ...
【环球财经】巴西央行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重返通胀目标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1 00:45
"经济活动表现超出预期,劳动市场持续过热;同时,2024年下半年起的通胀预期偏离显著,反映出价 格机制传导的粘性和惯性因素增强。"加利波洛在信中写道。 巴西央行行长加布里埃尔·加利波洛10日致函巴西财政部长费尔南多·阿达,承认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 巴西通胀水平连续六个月超出政府设定目标,预计至2026年第一季度末方可重回通胀目标区间。 根据巴西国家金融体系的最高机构国家货币委员会(CMN)设定的通胀目标,自2025年起,消费者价 格指数(IPCA)应维持在3%的中值水平,允许上下浮动1.5个百分点,即容忍区间为1.5%至4.5%。 然而,巴西国家地理与统计局(IBGE)数据显示,2025年6月巴西通胀率达到5.35%,远超通胀目标上 限。 在致财政部的公开信中,加利波洛指出,通胀失控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活动持续强劲、家庭消费和投资 增长快于预期、市场通胀预期脱锚以及服务类、燃料和食品类商品价格上升。此外,近期巴西货币雷亚 尔对美元贬值也推高了进口成本,加剧输入性通胀压力。 面对物价上行压力,巴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Copom)自2024年9月起重启加息周期。当前基准利率 已上调至15%,为近年来高点。巴西央 ...
关税大棒当头 日本汽车制造商坚持在美价格战
news flash· 2025-07-10 04:04
关税大棒当头 日本汽车制造商坚持在美价格战 金十数据7月10日讯,鉴于特朗普对汽车征收高额关税,日本汽车制造商正以创纪录的幅度削减出口到 美国的产品价格,以牺牲利润换取市场竞争力。根据日本央行周四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报告,6月份运 往北美的车辆出口价格指数以合同货币为基础同比下跌19.4%,创自2016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这 项数据进一步表明,尽管特朗普自4月初开始对汽车实施25%的关税,日本车企仍在尽力避免在美市场 大幅提价,以保持竞争力。然而,这种策略的另一面是,企业盈利能力面临更大压力,进而可能影响它 们继续加薪的能力——而工资增长正是日本央行实现可持续通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
欧洲央行管委:经济不确定性高企 不应承诺也不应排除进一步降息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09 13:32
在谈到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战略评估时,Joachim Nagel表示,他"赞赏"这样一个明确表述,即当通胀率 明显高于2%时,政策制定者也会以同样的决心作出反应,而不仅仅是在通胀过低时。据悉,在确认2% 的对称通胀目标的同时,该战略评估强调,当出现大幅且持续的偏离时,欧洲央行将使用"适度有力或 持续"的政策回应——而2021年的战略评估则更侧重于通胀过低的问题。 此外,Joachim Nagel还重申,"大规模资产购买应始终是绝对例外",理由还包括其对央行资产负债表构 成的风险。尽管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保留了包括量化宽松在内的所有工具——作为欧洲央行政策工具箱 的一部分,但并未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应使用这些工具。然而,从评估报告和部分官员的评论来看,未来 量化宽松的使用可能会更为谨慎,因为其带来的连锁影响包括央行亏损和资产泡沫。 随着通胀率已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且欧元区经济迄今为止表现出对来自贸易和战争等因素的逆风的 韧性,欧洲央行官员们已暗示目前为止已实施的八次每次25个基点的降息行动可能接近尾声。但至少部 分官员仍对进一步宽松持开放态度。市场则预计欧洲央行今年至少还会有一次降息。 包括法国央行行长Francoi ...
欧央行“鹰派”管委Vujcic:不必担忧通胀短暂偏离 切勿急于推进降息步伐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09 02:13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Boris Vujcic表示,欧洲央行无需过度担忧通胀暂时低于2%的目标,也不应急 于进一步调整利率。 这位克罗地亚央行行长在周二发表的采访中称:"对于短期内可能出现的小幅偏离,我们不必忧心。"欧 洲央行预计,通胀率将在18个月内低于目标水平,到2027年才会回升至2%。 当被问及市场对2025年至少再降息一次的预期时,Vujcic表示,"我对他们的观点没有异议,但这并不 意味着年底前一定会降息"。 他补充道:"正如我所说,在9月再次召开会议前,我们会充分参考所有新数据,10月和12月的会议也是 如此。" 作为管理委员会中相对鹰派的成员之一,Vujcic表示,欧洲央行有"从容等待的余地",后续数据将"决定 我们的行动方向——是继续调整利率,还是维持当前水平"。 他的部分同僚,包括芬兰的Olli Rehn和法国的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近期纷纷对通胀长期低于2% 表达担忧,尤其担心欧元进一步走强可能加剧这一状况。 在一年内连续八次降息25个基点后,官员们已暗示宽松周期即将结束。目前通胀处于目标水平,且经济 面对贸易、战争等多重阻力仍表现出韧性,投资者预计本月 ...
巴西财政部副部长Galipolo:通胀目标为3%,这不是建议,而是根据法令规定的要求。
news flash· 2025-07-08 16:59
巴西财政部副部长Galipolo:通胀目标为3%,这不是建议,而是根据法令规定的要求。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 货币政策应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7 18:18
对于货币政策转型方向,张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短期货币政策需摒弃以GDP增速为目标,盯住物价和 就业;二是加强与全球宏观政策的协调,避免政策过度错位;三是推动政策工具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 变。 由证券时报社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2025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论坛"近日在武汉举行。在论坛上,复旦 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货币政策转型应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张军表示,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建议关注名义GDP增速而非单纯实际GDP增速。今年政府工作 报告将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目标从过往的3%降至2%,这一调整体现了政府对物价问题的重 视,因此,政策需围绕该目标进行相应调整。 对于物价,张军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关注:一是受国际环境影响,需要警惕供应链断链风 险;二是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地产投资相对几年前明显下滑,地方政府收入减少致公共资本支出未完全 恢复,总需求增长乏力;三是家庭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不足。 张军认为,过去几年,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开,诸如美国此前加息时,中国因资本流出问题而难以大力 降息,因此,货币政策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偏向数量型政策(如信贷政策)。 张军表示,数量型工具 ...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7月7日
Xin Hua Cai Jing· 2025-07-07 00:22
【资讯导读】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 ·特朗普签署了"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欧洲央行行长重申通胀目标 ·印度计划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 【市场资讯】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聚焦全球卫生健康、贸易投资与发展融资、气 候变化应对、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安全架构改革及金砖机制建设等六大议题。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该法案已于前一天在美国国会众 议院以218票对214票通过。 ·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鉴于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影响其出口,印度拟对美国实施报复性 关税措施。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确认,当前利率水平适宜,并重申实现2%通胀目标的决心。不过,管委维勒鲁瓦 指出,随着欧元汇率显著上升,欧洲央行可能难以达到其通胀目标。 ·韩国总统李在明主持国务会议,批准了新政府首个补充预算案,将向国民发放最高达55万韩元的惠民 消费券。 ·德国5月份工厂订单环比减少1.4%,为四个月来的首次下滑。德国经济部表示,由于贸易和地缘政治不 确定性增加,订单波动预计将持续。 【全球市场动态】 ·周五美股因节假日休市一日。 ·COMEX黄 ...
美联储要改规矩了!通胀目标大转弯,你的钱包扛得住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10:51
美联储又要搞事情了!这两天财经圈炸了锅,都在聊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评估那点事儿。说白了,就是这帮掌管全球"钱袋子"的人,觉得以前的规矩不好使 了,想换个玩法。你可能觉得这跟自己没关系——美联储在美国,咱在中国搬砖,他改不改政策关我屁事?醒醒!你银行卡里的余额、房贷利率、甚至楼下 菜市场的猪肉价,都可能被这波操作悄悄拿捏。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扒开美联储的底裤,看看他们到底想干啥,以及这事儿能把咱普通人的生活搅和成什么 样。 一、从"灵活通胀"到"认怂通胀":美联储被现实扇肿了脸 先聊第一个大瓜:"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可能要凉了。这词儿听着绕,其实就是2020年疫情时美联储拍脑袋想出来的骚操作。当时美国通胀低得像 一潭死水,美联储急了,说:"这样吧,咱别死盯着2%的通胀目标了,允许它在一段时间内超过2%,平均下来够2%就行!" 听起来挺灵活,对吧?结果 呢?2021年通胀直接飙到9%,创40年新高,老百姓上街骂娘,美联储这才手忙脚乱加息,差点把美国经济干崩。 现在回头看,这政策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当时美联储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允许通胀超标,就能名正言顺地维持低利率,刺激经济。可他们忘 了,经济这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