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宽松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球宽松预期升温,上海这类资产有望率先反弹
华尔街见闻· 2025-11-25 06:50
我们正处于全球货币与财政双宽松周期,聪明资金已经悄悄布局把握新周期的机遇。 前 9 个月内地人在港买房总额近 1000 亿港元,其中香港豪宅新买家超 8 成为内地人。阿里巴巴前 CEO 张勇更是豪掷 5354 万港元买入一套四房豪 宅。 楼市依然是大部分人关心的核心资产,乃至投资消费和经济信心的先行指标。香港豪宅市场的反弹和复苏,正是聪明的 "大钱"提前布局的强烈信号。 一轮新的周期正在人群迷惘之际悄悄酝酿。 全球宽松周期信号显现 数年后回过头看, 2025 年是新一轮宽松周期的开始,但很多人都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根据美国银行的统计显示,过去两年全球央行的降息次数已超过了 2007-09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尽管当前中性利率仍然在较高的位置,但 2026 年仍 有较强降息空间和预期。机构预计美联储在未来 12-18 个月降息空间还有 100BP ,中性利率有望回归到 3%-3.25% 昨夜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 12 月 1 日起美联储将结束量化紧缩,停止对市场抛售资产,甚至在 2026 年可能重启量化宽松,来对冲美国如今的就业下 滑压力。 QE 对全球资产来说都是一件好消息,这意味着流动性宽松的利好将助推资 ...
法兴银行预警:AI狂热将迎来大清算,结局或比2008年更惨烈!
Sou Hu Cai Jing· 2025-11-24 12:41
来源:金十数据 法国兴业银行的全球策略师阿尔伯特·爱德华兹(Albert Edwards),这位自称"永远的大空头"的重量级 人物,坚信当前由科技和人工智能(AI)狂热驱动的美国股市,正深陷一场危险的泡沫之中。 爱德华兹近日警告,尽管历史总是相似,但这次泡沫破裂的"善后"环境与过往根本不同,其对经济和普 通投资者的清算将更深、更痛。 "我总认为存在泡沫,现在依然,"爱德华兹在彭博播客中表示。他指出,每个周期都充斥着"一个非常 合理、极具诱惑力的叙事"。但他结论坚定:"结局只会是一地鸡毛,这一点毋庸置疑。" 来源:市场资讯 "AI泡沫更让人担忧的是,"爱德华兹说,"整个经济对这个主题的依赖程度高得惊人,"而且高收入阶层 (前五分之一)的消费增长在整体消费中占据了远超正常比例的主导地位。他解释,这些在股市中重仓 的富人主导了太多消费,经济比1987年股灾时更脆弱。股市一旦回调25%或更高,消费支出势必"遭受 重创"。 爱德华兹对散户的广泛参与感到忧虑,他们被"逢低买入"的理念裹挟入市。他警告,"股市永不下跌"的 信念极其危险,股市暴跌30%甚至50%并非不可能。他指出,美国财富分配不均,高收入人群的财富 被"股市 ...
高盛:2026年投资展望报告:在复杂环境中捕捉新契机(英文版)
Sou Hu Cai Jing· 2025-11-24 04:33
今天分享的是:高盛:2026年投资展望报告:在复杂环境中捕捉新契机(英文版) 报告共计:57页 高盛2026年投资展望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市场结构方面,美股集中度显著,前十大企业占标普500市值近40%,科技股估值受AI热潮推动上涨,但收益可持续性取决于盈 利表现。信用市场近期波动属个别事件,整体企业信用状况稳健。投资催化剂方面,降息周期有望利好债券、小盘股等资产; AI资本支出持续超预期,推动半导体、软件等领域增长;全球并购活动回暖,2026年美国并购交易预计将显著增加。此外,美 国税收与监管政策调整、各国对经济安全的重视以及数据中心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也成为推动投资的重要因素。 私人市场方面,私募股权估值虽处于高位,但优质资产仍具吸引力,不同时期投资组合回报差异明显。私人信贷整体基本面健 康,但部分借款人面临利息支付压力。房地产市场有望回暖,核心优质资产与办公类资产表现分化。基础设施投资聚焦电力网 格升级、新能源等领域,除AI相关资产外,循环经济、物流转型等领域也存在机遇。 高盛《2026年投资展望报告》以"在复杂环境中捕捉新契机"为主题,指出2026年投资环境将受央行政策、贸易秩序、财政风 险、地缘格局及 ...
宏观金融类:文字早评2025/11/24星期一-20251124
Wu Kuang Qi Huo· 2025-11-24 02:26
文字早评 2025/11/24 星期一 宏观金融类 股指 【行情资讯】 1、美国政府据称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对华出售 H200 芯片; 2、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并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3、长鑫存储发布 DDR5 新品,最高速率达 8000Mbps,最高颗粒容量 24Gb,并同步推出覆盖服务器、工 作站及个人电脑全领域的七大模组产品; 4、高盛合伙人:美股出现多头缴械迹象 企稳前抛售将继续。 期指基差比例: IF 当月/下月/当季/隔季:0.62%/-0.57%/-1.26%/-2.32%; IC 当月/下月/当季/隔季:0.84%/-0.70%/-3.11%/-6.16%; IM 当月/下月/当季/隔季:0.88%/-0.70%/-3.75%/-6.98%; IH 当月/下月/当季/隔季:0.50%/-0.32%/-0.58%/-0.77%。 行情方面:周五,TL 主力合约收于 115.570 ,环比变化-0.26%;T 主力合约收于 108.430 ,环比变 化-0.05%;TF 主力合约收于 105.855 ,环比变化-0.08%;TS 主力合约收于 102.460 ,环比变化 0.00% ...
跨境支付破局成功,美元被动放水,人民币升值藏关键底气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23:41
哈喽大家好,老张今天带大家聊聊咱们的人民币的影响力。年末岁尾,外汇市场直接上演 "神仙打架"—— 人民币对美元今年已累计大涨,可美 联储官员们接连放鹰,市场瞬间吵翻了天。 人民币的底气 最近人民币对美元一路涨,好多人以为是短期跟风,其实不然——这背后是人民币憋了好几年的"硬实力爆发",尤其是跨境支付这块,直接 摆脱了被别人"卡脖子"的风险! 以前大家总担心,美国掌控着SWIFT和CHIPS,万一搞制裁,人民币跨境结算就会断档。 但现在完全不用慌了:咱们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经有187家直接参与者和1559家间接参与者,境外参与者占比高达63.7%,业务 覆盖122个国家和地区,还能通过5000多家法人银行辐射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 更牛的是"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靠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实时清算,直接绕开了SWIFT报文。2022年试点就完成了164笔交易,结算 超1.5亿元,数字人民币占比46.6%;2024年沙特央行直接加入,还有30多个国家当观察员,同年10月国际清算银行宣布项目由参与央行接手, 相当于给人民币跨境支付上了"双保险"。 再加上中俄贸易99.1%都用本币结算,2024年3 ...
三台“抽水机”吸干市场!华尔街资金荒重现,背后藏着什么?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05:46
大家好,小编我呀,是一个爱扒关于美国时政的热心博主,今天就来聊聊华尔街缺钱的事情,可以说绝非偶然,而是三台 "超级抽水机" 同时发力的结 果。 第一台是马力最足的美国财政部,为填补巨额开支,国家债务已突破历史高位,2025 年第三季度就发行了超 2 万亿美元新国债。这些国债被银行、基金 疯抢,大量现金从市场流入财政部金库,直接抽干了流动性 "池水"。 第二台抽水机竟是美联储自己。为对抗此前的史诗级通胀,美联储从 2022 年起启动 "量化紧缩"—— 与 "量化宽松" 放水相反,它让此前购买的国债、 MBS 等资产到期后不再续投,相当于持续从市场回收资金。 两年多下来,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准备金从峰值 4.3 万亿美元降至 2.85 万亿美元,看似庞大的数字,对美国庞大的金融体系而言,已逼近危险临界点。 第三台则是国会的 "猪队友" 行为。不久前的政府关门闹剧虽草草收场,但期间大量联邦支出暂停,本应流向企业和个人的资金被卡在财政部,给本就紧 张的流动性雪上加霜。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I不可史意 编辑I不可史意 前言 进退两难的危机 财 ...
A股市场暴跌缘由找到了,高盛总结九大因素,前两轮回调皆现历史大底
Sou Hu Cai Jing· 2025-11-21 17:03
华尔街巨头高盛在A股市场遭遇了戏剧性一幕。 2025年9月的数据显示,其重仓持有的26只A股龙头股在牛市背景下全部下跌,其中13只跌幅超过20%。 ST 汇科暴跌69%,ST双成下跌57%,这些个股的表现远远跑输大盘。 这一情景与高盛在美股市场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其第二季度持仓总市值高达7400亿美 元,重仓的英伟达持仓市值达252亿美元。 这种反差揭示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联动性与独特性并存。11月21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斯达克指数重挫2.15%,科技股全军覆没。 AMD暴跌超7%, 英伟达即便业绩超预期,仍从盘中大涨5%到收盘下跌3.1%。 这种"利好出尽"的走势严重打击了市场情绪。 高盛对此给出了九大理由解释美股下跌:英伟达利好出尽、私人信贷风险上升、就业数据未能明确降息路径、比特币跌破9万美元引发风险资产抛售、CTA 加速卖出、空头重新入场、亚洲科技股走弱、标普500流动性枯竭、ETF宏观交易主导导致市场对个股基本面敏感度下降。 美股暴跌迅速传导至A股市场。 截至11月21日,A股跌幅创下4月7日以来单日最大纪录,成交量明显放大。 全市场上涨个股仅300家左右,跌幅3%以上近 2500家。 科技板块 ...
A股市场下跌原因找到了,高盛给出9大理由,前两次均为历史大底
Sou Hu Cai Jing· 2025-11-21 16:31
Core Viewpoint - The recent market crash has raised concerns among investors, with Goldman Sachs providing nine reasons for the capital storm, suggesting that similar panic events in the past have marked historical bottoms [1][4]. Market Performance - On November 21, 2025, the A-share market experienced its largest single-day drop since April 7, with over 2,500 companies declining more than 3% [4]. - The Nasdaq index fell over 5%, with major tech stocks, including Nvidia, suffering significant losses [4]. Investor Sentiment - The sell-off was driven by a fragile emotional foundation among investors, exacerbated by worries over domestic policies and geopolitical tensions, leading to a negative market sentiment that spread from offshore to onshore markets [4][11]. - Despite the downturn, there is a perception among some investors that this could represent a rare buying opportunity [3]. Comparison with Global Markets - A-shares exhibit valuation advantages compared to global markets, with many companies trading below book value and offering dividend yields exceeding 4% [7]. - The decline in the U.S. market was more severe, with concerns over AI bubbles and the Federal Reserve's interest rate decisions adding to market uncertainty [7]. Historical Context - Historical parallels are drawn with past market crashes, such as those in April 2020 and April 2025, which were triggered by various global events and led to significant market corrections [9][12]. - The current market conditions share similarities with previous "diamond bottoms," characterized by prolonged declines, low price-to-earnings ratios, and widespread pessimism [12]. Foreign Investment Trends - Despite the negative market atmosphere, foreign capital, represented by northbound funds and QFII, continues to show strong interest in A-shares, with net inflows reaching 161.6 billion yuan from January to July 2018 [14]. - The sectors most affected by the recent downturn include consumer electronics, photovoltaics, lithium batteries, and AI applications, while defensive assets like rare earths, agriculture, and pharmaceuticals have performed well [14]. Investment Strategy - In the current market environment, professional investors are focusing on fundamentally strong companies with sustainable growth potential,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atience in identifying undervalued assets [14][15].
有色金属周度报告-20251121
Xin Ji Yuan Qi Huo· 2025-11-21 10:57
有色金属周度报告 新纪元期货研究 20251121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国内主要金属现货价格走势 | 品种 | | | 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格 | | | | 现货价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力合约 | 2025.11.7 | 2025.11.14 | 周变动 | 周涨跌幅 | 现货指标 | 2025.11.7 | 2025.11.14 | 周变动 | 周涨跌幅 | | 铜 | CU2601 | 86900 | 85660 | -1240 | -1.43% | 平均价:1#铜:上海现货 | 87070 | 85870 | -1200 | -1.38% | | 铝 | AL2601 | 21840 | 21340 | -500 | -2.29% | 平均价:A00铝:上海现货 | 21900 | 21370 | -530 | -2.42% | | 锌 | ZN2601 | 22465 | 22390 | -75 | -0.33% | 平均价:0#锌:上海现货 | 2248 ...
鲍威尔要下课?特朗普选新人,缩表和低利率的矛盾摆上台面
Sou Hu Cai Jing· 2025-11-20 08:17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场掌门争夺战里,最热闹的话题居然是"要不要限制美联储的资产规模",这跟特朗普一直念叨的低利率诉求,看着就像拧巴到一起的 绳子。 特朗普对低利率的痴迷,懂点美国经济的人都知道。 特朗普要换掉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这事最近被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给扒了出来。 他多次公开表达对鲍威尔的不满,就等着明年鲍威尔任期结束,选个跟自己经济理念合拍的新人。 他总说希望抵押贷款利率再低点,这样联邦政府还债务利息能轻松点,普通老百姓买房买车也能少花点钱。 而美联储那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当初就是为了压低长期利率才搞起来的。 现在倒好,一群人喊着要缩减这个"压利率神器",这操作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美联储的资产规模能冲到6万亿以上,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早年间遇到经济危机,光把短期利率降到零还不够。 为了让购房者、购车者能拿到更便宜的长期贷款,美联储就开始大规模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这种操作叫量化宽松,说白了就是往市场里砸钱,让借钱的成本降下来,刺激大家投资消费。 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每次都是这套打法,资产规模也跟着一路涨。 客观说,量化宽松在危机时刻确实顶用。 就拿新冠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