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轴距GLE SUV
icon
Search documents
燃油车市场阶段性回暖!多家跨国车企暂缓全面电动化,加速燃油车智能化升级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4 02:27
今年以来,包括通用汽车、梅赛德斯-奔驰、Stellantis、马自达、斯巴鲁、丰田等多家跨国车企相继暂 缓全面电动化战略,转而继续投资内燃机技术研发。不少中国自主车企也同样采用了这种"双路径"的发 展策略,如长城汽车(601633)在2025上海车展上发布了"泛内燃机战略",一方面布局Hi4智能四驱电 混技术,另一方面推出4.0T V8发动机,持续深耕传统动力领域。 在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攀升的趋势下,燃油车市场却迎来阶段性回暖。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在告别4月同、环比双下滑后,5月燃油乘用车市场出现回暖。数据 显示,今年5月,传统燃料(包括汽柴油、天然气、甲醇等)乘用车国内销量为85.4万辆,环比增长 2.2%。与此同时,新能源乘用车5月销量为109.5万辆,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4.7%。这一市场表 现,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和区域差异性。 根据J.D.Power调研显示,西北地区燃油车保有量占比高达68%,而混动车型在三四线城市的销量增速连 续18个月超纯电车型20个百分点,这种区域差异反映出能源转型的梯度性特征。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调研显示,不同消费群体对燃油车仍保持较高偏 ...
透过2025上海车展,看外资汽车企业的反击
近年来,随着中国品牌汽车的崛起,外资汽车的市场份额被压缩。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品牌乘用车 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8.4%提升至2024年的65.2%。2020年外资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64%左 右,2024年下降至37%~39.5%。两者几乎是掉换了位置。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每年3000多万辆的销量,全球找不到第二个单一市场能够消化这 么大的销量。失去中国市场,外资汽车企业将失去一大块利润。近段时间以来,外资汽车企业随着中国 市场的变化也在调整。 外资汽车品牌势微 若干年前,外资品牌汽车不愁销路,每款新车上市都受到不少消费者的热烈追捧。然而,随着中国 品牌汽车崛起,外资品牌市场份额被压缩,有的甚至关门大吉,撤出中国市场。整体上,外资汽车品牌 势微已是不争的事实。 大众汽车是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外资汽车企业,不仅有合资的南北大众,还有与江淮汽车共同出资 的合资汽车企业,多年来,大众汽车销量占据中国市场头把交椅。中国市场对大众汽车而言,极为重 要,不仅为大众汽车输出了大量的利润,也为大众汽车占据全球销量榜单前列做出了贡献。 据大众汽车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销量为902.74万 ...
2025上海车展:“含华量”提升,跨国车企反击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4-27 07:32
一场特别的"奶茶时间"在2025上海车展上演,上汽大众的中方与德方高管亲自下厨,分别烹饪德式香肠与中式奶茶。其中,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 经理范必欧更用流利的中文表示:"尝尝德国人做的中国奶茶。"对此,有网友称:"这波中德CP的双向奔赴,磕到了。" 打破语言与文化隔阂的交流背后,也透露出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的深刻变化。2025上海车展上,跨国车企对外释放"本土团队主导研发、与本土供应链深度 融合"的信号,不止"在中国,为中国",还要进一步提升"含华量"以适应中国速度,正如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 欧福最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中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中国研发"成关键 2025上海车展上,跨国车企提速本土化转型步伐。面对自主品牌的"弯道超车"和中国汽车市场消费需求的改变,以中国需求为原点,重塑研发、平台架构与 产品定义,成为跨国品牌重夺话语权的必然选择。 其中,打破固有研发体系,建立由中国团队主导的本地化开发体系,成为跨国车企的首要动作。本届上海车展上,丰田带来多款由中国工程师主导研发的纯 电动车型。"丰田正以中国的思维方式进行产品研发,以打造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