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虚拟人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大胆预测:今明两年,若无异常情况,社会可能迎来“五大趋势”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00:08
这些趋势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藏在数据里的信号,是无数普通人正在经历的日常。 趋势一:房价"稳中有降",但别指望崩盘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房子。从2022年楼市调整开始,郑州、石家庄这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跌得早,到了 2023年,连上海、深圳这种一线城市也扛不住了。 政府为了稳住楼市,取消限购、降利率、减税费,能用的招儿都用了。但说实话,这些政策只能托底, 阻止房价暴跌,但扭转不了大势。2025年,楼市大概率会进入"稳中有降"的新常态。 过去几年,我带着团队走访了无数城市,调研了上百个行业,和无数专家聊过天。 今天,我想用最直白的话,结合最新数据和一线观察,和大家聊聊今明两年可能出现的五大社会趋势。 举个例子,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降了5%-10%,新开工面积跌了10%-15%,一线城市虽然可能先企 稳,但低线城市还得熬14。 为什么?因为供需关系变了。年轻人买房的热情肉眼可见地降温。90后、00后们算过账:月薪一万,房 贷就要七八千,再加上生活成本,谁敢轻易上车? 我团队调研发现,超过60%的年轻人认为"买房不是人生必选项",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旅行、学习或者 灵活创业上。所以,房价跌不一定是坏事,至少给刚需留了机会 ...
塑造文旅发展新图景
游客在海南陵水红角岭国际滑翔伞飞行营地体验滑翔伞飞 行。 新华社记者 郭 程摄 融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打造的大型歌舞《张家界千 古情》,拉动了湖南省张家界市夜间旅游经济发展。 吴勇兵摄(人民图片) 骑行爱好者在安徽省芜湖市水口村麦田间骑行。 肖本祥摄(人民图片) 今天是第15个"5·19中国旅游日"。全国多地推出主题活动、惠民措施,为游客奉上文旅盛宴。正如今年 的活动主题"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旅游已成为人们欣赏山河风光、感受发展活力、共享美好生活的重 要途径。 自2011年"中国旅游日"设立以来,15年间,中国旅游获得长足发展,呈现出诸多消费新趋势,成为反映 中国经济发展活力与韧性的窗口,也带动着许多地方转型发展。 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从4月21日持续至5月31日,各地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 场景,推出超6000项惠民、乐民措施。例如,结合"食"这个场景,各地开展美食展演、美食节等特色活 动,生活服务类平台企业推出"5·19百城千味"美食特惠活动,平台联合商家组织开展美食专题线上促 销,消费者凭电子消费券可享餐饮企业折扣优惠,共同打造"舌尖上的旅游日";结 ...
打造更多“数智+”文旅场景
Jing Ji Ri Bao· 2025-05-01 22:03
另一方面,运用"AI+大数据"技术支持网络的智能化升级。实时优化资源确保网络通畅,提供客流预 测、交通调度、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数智化保障。精准对接游客个性化消费偏好,优化"数字+旅游"营销 与智慧化管理,提高线上线下旅游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多维度、多业态、多品类的消费选项。通过虚 实融合的体验设计,增强对文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相关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政 策执行效力,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解锁新玩法、玩出新花样,打造多元文旅 产品体系,推动文旅消费"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努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数智技术有助于为文旅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挖掘多维融合的服务型消费,构筑线上线下并行、多产 业多业态融合的消费生态体系,打造智慧化感知场景、提质智慧文旅品牌营销与传播。例如,杭州市打 造文旅大模型AI旅游搭子"杭小忆",并向全市文旅企业延伸覆盖,强化产业集群效应,构建数字旅游体 验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导览、娱乐等"一键式"服务。又如,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打造"AI虚拟人+AR数 字游+景区权益卡"模式,AI虚拟人"唐小宝"能与游客社交互动,为其提供旅行服务,利 ...
喝点VC|a16z重磅预测:AI虚拟人将孕育众多市值达数十亿美元的行业巨头
Z Potentials· 2025-04-23 03:49
图 片来源: Youtu be Z Highlights 本文作者 Justine Moore 是风险投资公司 a16z 的合伙人,专注于消费领域,特别是 AI 公司的投资。她拥有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 位。这篇文章是 Justine Moore 关于 AI 虚拟形象的研究。 当 AI 不再仅仅局限于内容生成,而是迈向内容具身化时,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当下, AI 已熟练掌握生成高度逼真照片、视频及语音的技术,成功 通过了视觉与听觉维度的图灵测试。而其 下一个重大突破,正聚焦于 AI 虚拟人领域:将特定的人脸与独特的声音融合,塑造出能够自如交流的鲜活角 色。 或许有人会想,能否简单生成一张人脸图像,使其动起来并配上画外音?实际操作远非如此简易。其中的挑战,绝非仅停留在精准实现口型同步,更关键 的是要确保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协同一致,实现自然流畅的配合。试想,若一个人嘴巴因惊讶而大张,可脸颊与下巴却纹丝不动,这场景该是多么怪异; 又或者,声音满含激动情绪,可对应的面部却毫无波澜,那么精心营造的类人错觉瞬间便会土崩瓦解。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已然目睹这一领域取得了切实进展。 AI 虚拟人现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