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ay

Search documents
靠IPO“输血”?“伽玛刀王者”大医集团转道港交所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0 13:51
资本盛宴背后,实控人刘海峰团队也面临考验:若此次港交所闯关失败,可能触发与投资机构签订的回 购协议。在市场份额触顶、盈利未现、替代威胁加剧的背景下,留给大医集团的时间不多了。 王者面临产品小众烦恼 时隔4年,国内伽玛放射外科设备龙头企业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医集团),再次向 资本市场发起冲刺,此次目标转向港交所。 根据最新招股书,大医集团在中国伽玛刀(精准聚焦伽玛射线的放射治疗设备)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 位,2024年市场份额高达70%。需注意的是,领先的市场份额却未给公司业绩带来起色。大医集团2023 年和2024年营收不及4年前,净亏损还较4年前扩大了数倍。 细分领域王者却赚不到钱?这一巨大反差也令市场疑虑公司核心产品的未来成长性。业内分析指出,作 为癌症治疗手段之一的放疗设备,伽玛刀虽然精准度高,但受技术原理限制,治疗部位主要集中于头 部。相比之下,直线加速器等放射治疗设备可以实现全身多部位治疗,正在医疗机构采购中占据更大比 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资本对大医集团颇为看好。高瓴资本、方略资本、招商局创投领衔 十余家明星机构,长春市财政局、西安市财政局等国资平台均参与投资。大医集 ...
进入创新通道!具有实时影像引导功能的头部伽马刀
思宇MedTech· 2025-07-09 10:36
2025年7月2日,NMPA公布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5年第6号),宣布来自 深圳大 医伽玛刀科技有限公司 的 头部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 进入创新通道。 在技术层面,CybeRay 采用多束 钴-60 γ射线 ,通过几何聚焦实现高剂量精准照射,靶点定位精度达到 亚毫米 级(<0.5mm) 。系统搭载锥形束 CT(CBCT)或其他实时影像技术,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动态校正靶区位置, 显著减少因患者微小运动带来的治疗偏差。此外,其治疗规划软件集成了 AI 优化算法,可在短时间内制定个 体化剂量分布,提升治疗效率。 临床数据显示,CybeRay 的单次治疗时间通常在 30-60 分钟之间,治疗过程无创、无痛,患者无需开颅或住院 长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0.5%)。2023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国内多家医院已投入 CybeRay 使用,报道显示,患者五年生存率相比传统放疗提升 10-15%,术后恢复时间缩短约 30%。 在市场竞争层面,CybeRay 相较瑞典医科达 Leksell Gamma Knife,不仅在价格上更具优势(约低 30-40%), 也凭借头体两用和实 ...
大医集团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控股股东的认定情况等事项
Zhi Tong Cai Jing· 2025-07-04 12:16
7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6月27日—2025年7月3日)》,证监 会国际司共对5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在公示中,证监会要求大医集团补充说明控股股东的认定情 况、是否计划继续推进A股上市以及运营产品有无涉及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等事项。据港交所4月28日 披露,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医集团)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证监会请大医集团补充说明以下事项,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明确的法律意见: 一、请结合刘海峰、刘怡辰、王斌的一致行动关系,说明3人是否为你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并说明 备案材料对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认定标准,就控股股东的认定情况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 二、请说明提交备案申请前12个月内股权转让价格、定价依据及其合理性,并就你公司设立及历次股权 变动是否合法合规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 三、请结合上海汇育医学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部分股份办理股份转让及工商登记进展,说明 是否涉及"全流通"方案变化,并列表说明本次上市及"全流通"前后你公司股权结构变化情况。 四、请说明国有股东标识办理进展。 五、请说明你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及实际业务是否涉及外 ...
现金告急,“伽玛刀王者”大医集团再冲IPO:70%市占率为何赚不到钱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4 06:41
时隔四年,国内伽玛放射外科设备龙头企业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医集团),再次向资 本市场发起冲击,此次目标转向港交所。 根据最新招股书,大医集团在中国伽玛刀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高达70%。但要注意 的是,领先的市场份额却并未给公司业绩带来起色。2023年和2024年大医集团营收不及4年前,净亏损 还较4年前扩大了数倍。 细分领域王者却赚不到钱?这一巨大反差也令市场疑虑公司核心产品的未来成长性。业内分析指出,作 为癌症治疗手段之一的放疗设备,伽玛刀虽然精准度高,但受技术原理限制,治疗部位主要集中于头 部。相比之下,直线加速器等放射治疗设备可以实现全身多部位治疗,正在医疗机构采购中占据更大比 重。 不过,此前资本对大医集团颇为看好。高瓴资本、方略资本、招商局创投领衔十余家明星机构,长春市 财政局、西安市财政局等国资平台均参与投资,公司已累计完成7轮融资,总额达15.71亿元,最后一轮 投后估值高达51亿元。 资本盛宴背后,实控人刘海峰团队也面临考验:若此次港交所闯关失败,可能触发与投资机构签订的回 购协议。在市场份额触顶、盈利未现、替代威胁加剧的背景下,留给大医集团的时间不多了。是 ...
大医集团转战港交所:累亏7.77亿经营指标显著恶化 估值走高IPO前投资者集体套现离场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30 01:2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医集团")再次递表港交所,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 际、浦银国际、民银资本。此前,公司曾于2021年6月递表上交所科创板,但在半年后主动申请撤回上 市申请。 细分赛道市场空间有限 累亏7.77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大幅延长 大医集团主营业务是创新放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按照销售额计算,大医集团在中国伽玛 放射外科医疗设备市场的所有参与者中以75.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被称为"伽玛刀之王"。 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 度,大医集团研发开支分别为9790万元和1.13亿元,分别占当期毛利润的76.45%和81.71%,而研发开支 的走高主要与大医集团试图扩展业务天花板有关。 资料显示,肿瘤放疗治疗方式主要有直线加速器、伽马刀、托姆刀、质子重离子等,它们的主要区别在 于应用部位和治疗效果上。直线加速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放疗设备,众成数科在《2023年国内 放射治疗设备市场洞察》报告中指出,2023年医用电子加速器 ...
技术狂人的“放疗革命”:烧光15亿融资,难破增长魔咒
凤凰网财经· 2025-05-18 12:33
01 技术豪赌下的"增收不增利":研发吞噬利润 大医集团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癌症治疗的医疗器械企业,灵魂人物是核物理专家刘海峰,曾 主导中国首座核电站安全系统研发,誓言"用智能化改写放疗规则"。 作者⎪DW 来源⎪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美国医学会杂志》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将大幅增加,与2022年相比,全 球癌症病例或将激增77%,癌症死亡人数将飙升90%。根据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五年存活期癌症患 者中约40%现正接受放射外科的治疗。而伽玛刀作为精准放射外科的代表技术,尤其适用于脑部肿 瘤等局部病灶的治疗。 2024年,在中国每10台售出的伽玛放射外科产品中,有7台来自大医品牌。西安大医集团(以下简 称"大医集团")——这家自称"中国放射市场排名第一"的企业,曾以伽马刀的叙事吸引高瓴、方略 等资本押注15.7亿元,却在商业化与治理漩涡中屡屡碰壁。 "梦碎"A股之后,4月28日,中国放疗设备明星企业大医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以51亿元估值 叩击资本市场大门。从科创板折戟到港股背水一战,头顶国产替代光环,手握FDA认证的"放疗机 器人"CybeRay,却在招股书中暴露出一场技术 ...
大医集团IPO:估值超50亿元,放射外科国产替代中会“填空”就有胜算?
Sou Hu Cai Jing· 2025-05-17 04:01
文 | 医药研究社 所谓"时势造英雄",医疗行业高精技术国产替代的风口,已涌现出大批优质企业。隔段时间就能看到某细分赛道的头部企业冲刺IPO,这些公司也成为我们 了解特定行业的切入口。 比如,最近递表港交所的大医集团,其实就是国内放射外科行业的一个写照。 据招股书,大医集团是创新放射外科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和引领者,致力构建新一代智能放射外科生态系统。自2011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开发一套全 面的治疗矩阵,其中包含多个已获批准及/或处于开发阶段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大医集团也是"由A转H"。2021年6月,大医集团曾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但同年12月又因为上市情况不明朗撤回 了A股上市申请。 如今,为了继续"圆上市梦",大医集团赶赴港股也正值机遇期——搭上了国产替代快车,并卡准了全球放疗市场格局重塑的节点。 放射外科国产替代势头越来越足 怎么判断一个行业的国产替代潜力?看市场缺位。 聚焦医疗设备领域,不难发现国内企业的参与度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先进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和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进口商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50%。在以高端放射治疗医疗设备为代表的 ...
大医集团港股闯关:高瓴临阵撤退、家族控股权集中与财务失血三重绞杀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16 06:13
4月28日,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医集团)递表港交所,中信建投国际、浦银国 际、民银资本为联席保荐人。 长期以来,大医集团深耕放射治疗领域。按照其说法,在中国,2024年每10台售出的伽玛放射外科产品 中有7台来自大医品牌,集团在中国伽玛放射外科医疗设备市场中排名第一。 即便头顶"市场第一"的光环,仍抵挡不住大医集团深陷亏损、持续失血等多重财务风险。 财务可持续性与现金流压力 国内放疗设备市场85%份额由进口厂商主导,大医集团虽在伽马刀领域领先,但面临联影医疗(2024年 营收超百亿元)等综合型巨头的挤压。政策端对医疗器械审批严格,产品注册周期长且存在不确定性, 如TaiChiB多模式放疗系统尚未完成临床试验,若获批失败将影响市场拓展。此外,行业技术迭代加 速,若未能持续创新或适应监管变化,可能丧失先发优势。 公司曾于2021年撤回A股上市申请,多次融资后估值达51亿元但盈利能力未获验证,叠加高瓴等机构减 持,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其长期价值及管理能力的质疑。若此次港股IPO未能改善资金状况,持续亏损可 能进一步削弱市场信任,加剧融资难度。 大医集团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及2024年分别净亏损 ...
大医集团转战港交所:高瓴突击转股,刘海峰家族企业套现近5亿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2 10:47
文|创业最前线 王亚静 编辑|蛋总 "梦碎"A股之后,大医集团又一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4月28日,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医集团)递表港交所,中信建投国际、浦银国际、民银资本 为联席保荐人。 图 / 大医集 团招股书 不过,真正支撑起企业规模的只有两款主打产品。其中,CybeRay是全球首个实时影像引导伽玛放射外科系统, 也是公司的核心产品。 长期以来,大医集团深耕放射治疗领域。按照其说法,在中国,2024年每10台售出的伽玛放射外科产品中有7台来 自大医品牌,集团在中国伽玛放射外科医疗设备市场中排名第一。 即便头顶"市场第一"的光环,仍抵挡不住大医集团深陷亏损的现实。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高达 7.77亿元。 就在大医集团递表港交所前3天,高瓴突然抛出转让部分股权的计划。4月25日,高瓴旗下的上海汇育拟将149.12 万股股份转让予星辰轻承风,代价5000万元。 高瓴透露出来的"紧急撤退"态度,或多或少会给大医集团的上市路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1 依赖两款主要产品,累亏近8亿 大医集团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提供创新放射外科解决方案的医疗器械企业。 IPO前,大医集团的产品 ...
新股前瞻|医疗器械国产替代加速,大医集团能否撑起50亿估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02:12
港交所于近日又迎来一家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公告显示,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大医集团) 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浦银国际、民银资本为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大医集团历经七轮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方略、长安汇通、高瓴、璟沃投 资、深圳角度、聚贤德医、Honesta等。在2022年12月29日至2024年2月5日期间的最后一轮融资中,投 资者按每股33.53元的价格认购共计2251.69万股股份,以此计算,大医集团的最新投后估值为51.35亿 元。 2020年,大医集团曾申请科创板上市,后因文件超过有效期被上交所中止审核,2021年公司撤回了上市 申请。如今转道港股上市,大医集团是否能够向资本市场讲出新故事? 应收账款增长较快拖累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大医集团成立于2011年,是创新放射外科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和引领者,致力构建 新一代智能放射外科生态系统。公司的核心产品CybeRay是全球首个实时影像引导伽玛放射外科系统, 分别于2021年3月及2022年7月获得FDA及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目前正处于适应症扩展的研发阶段;另 一款旗舰产品TaiChiRT Pro则是全球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