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解决方案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大模型AI应用,正在企业级赛道迅猛爆发
量子位· 2025-05-07 09:33
明敏 杰西卡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大模型AI应用在消费级市场的爆发,已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不论是ChatGPT带动的第一波浪潮,还是DeepSeek之后更多中国大模型AI应用的涌现,从AI智能助手到AI陪伴应用,再到AI在各个领域的 产品,应用层在全面爆发。 但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易于忽略却刚需明确、广受看好的赛道,爆发得更迅猛—— 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市场 。 这一趋势已有诸多现实印证。 如AI、云计算、企服领域龙头玩家纷纷推出AI应用开发平台,满足企业拥抱生成式AI需求;IDC预测,中国生成式AI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35.4亿美元 。国家层面也进一步强调,要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 阔,市场空间巨大。" 近期,专注于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落地的专业服务商 滴普科技 正式 启动赴港IPO进程,更是直接体现行业热度。由此也揭示出企业市场新的 竞争规律 : 在企业市场,竞争焦点正在从"模型能力"转向"落地能力"。谁能驱动 "Data+AI" 双引擎,谁就能更快抢占潮头。 正在高速爆发的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赛道 过去一年时间, ...
北京AI明星公司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5-03 03:48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四十条资本 ,作者鲁智高 东四十条资本 . 聚焦股权投资行业人物、事件、数据、研究、政策解读,提供专业视角和深度洞见 | 创投圈有趣的灵魂 估值已达到68亿元。 作者丨 鲁智高 来源丨东四十条资本 智谱启动上市辅导后,又一家北京 AI 明星公司踏上 IPO 之路。 近日,滴普科技申请在港上市。在有华为和阿里背景的赵杰辉带领下,这家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为百丽等 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三年收入超过 4 亿元。 与此同时,在高瓴、 IDG 资本、初心资本、五源资本、 BAI 资本、光源资本、招商局创新投资基金、临港科创投、上海人工 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浦银国际、兴业国信资管、银盛泰资本、国泰君安国际、交银国际、中航信托等支持下,滴普科技的估值 不到 4 年便达到 68 亿元。 华为前员工创业,打造出一家北京明星公司 对于赵杰辉而言,创业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天津大学本硕毕业后,主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赵杰辉,于 2004 年加入华为从事路由器相关领域的工作。同年,杨 磊也成为华为的员工,做起了产品相关的工作。这番巧合,或许也为他们日后一起创业埋下伏笔。 2015 年,赵杰辉已经 ...
原阿里高管创业的AI公司,正在冲刺港股IPO
导语 :滴普科技在疫情期间业绩逆势上扬,因此受到资本方的青睐。 据滴普科技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内容,公司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国际等。 滴普科技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前沿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大规模高效整合数据、决策及运营。 其核心产品包括 FastData 企业级数据智能解决方案和 FastAGI 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前者利用自有的 AI-Ready 的 FastData Foil 数据融合平 台,帮助企业治理多模态数据、构建高质量知识库;后者基于 Deepexi 企业级大模型平台,为各行业企业提供多场景的 Agentic 人工智能应用。 从市场定位来看,滴普科技作为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有着明确的市场方向。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 2024 年的收入计,滴普科技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位,且其自有大模型是业界 首个完成深度合成算法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双重监管备案的通用企业运营决策大模型,这确立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在财务方面,滴普科技呈现出收入高速增长但仍亏损的态势。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收入 ...
永安期货每日报告-20250417
Market Performance -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rose by 0.26% to 3276 points, while the Shenzhen Component fell by 0.85% and the ChiNext Index dropped by 1.21%[1] - The Hang Seng Index closed down 1.91% at 21056.98 points, with the Hang Seng Tech Index declining by 3.72% and the 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s Index down by 2.55%[1] - The total market turnover in Hong Kong was 220 billion HKD[1] Economic Indicators - U.S. retail sal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March, with a month-on-month growth of 1.4%[1] - The U.S. 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for March showed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7%[19] - China's GDP growth for Q1 was reported at 5.4% year-on-year[19] Federal Reserve and Trade Relations -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Jerome Powell downplayed interest rate cut expectations, emphasizing the need to prevent tariffs from causing persistent inflation[1] - China expressed an open attitude towards trade negotiations with the U.S., contingent on the U.S. showing more respect and appointing a liaison for talks[1][14] Sector Performance - Precious metals and hotel sectors showed strong performance, while the technology sector faced declines in both Hong Kong and the U.S. markets[1] - Shenzhen Holdings reported a 83.5% year-on-year increase in contract sales for Q1, amounting to approximately 3.133 billion RM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