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WMOTOR(02333)
icon
Search documents
瑞银:升长城汽车(02333)目标价至19港元 予“买入”评级 上调销量及净利润预测
智通财经网· 2025-10-27 06:14
报告指,若剔除有关一次性因素,第三季净利润应为31亿元,在直营渠道扩张与新车型营销支出增加 下,仅同比跌8%,且据管理层讲法较上季轻微增长。剔除一次性因素影响的首三季净利润达到市场及 该行全年预期的70%至77%。基于管理层对魏牌的发展信心及新平台的能见度提升,该行将2025及26年 销量预测分别上调1%及9%,并将同期净利润预测上调8%及10%,因营运效率有所改善。 智通财经APP获悉,瑞银发布研报称,将长城汽车(02333)目标价由17港元上调至19港元,予"买入"评 级。第三季净利润为22.98亿元人民币(下同),因高基数按季跌50%,并因8亿元退税延迟导致同比跌 31%。 ...
瑞银:升长城汽车目标价至19港元 予“买入”评级 上调销量及净利润预测
Zhi Tong Cai Jing· 2025-10-27 06:12
报告指,若剔除有关一次性因素,第三季净利润应为31亿元,在直营渠道扩张与新车型营销支出增加 下,仅同比跌8%,且据管理层讲法较上季轻微增长。剔除一次性因素影响的首三季净利润达到市场及 该行全年预期的70%至77%。基于管理层对魏牌的发展信心及新平台的能见度提升,该行将2025及26年 销量预测分别上调1%及9%,并将同期净利润预测上调8%及10%,因营运效率有所改善。 瑞银发布研报称,将长城汽车(601633)(02333)目标价由17港元上调至19港元,予"买入"评级。第三 季净利润为22.98亿元人民币(下同),因高基数按季跌50%,并因8亿元退税延迟导致同比跌31%。 ...
大行评级丨瑞银:升长城汽车目标价至19港元 上调销量及净利润预测
Ge Long Hui· 2025-10-27 05:09
瑞银研究报告指,长城汽车(2333.HK)第三季净利润为22.98亿元,因高基数按季跌50%,并因8亿元退税 延迟导致按年跌31%。若剔除有关一次性因素,第三季净利润应为31亿元,在直营渠道扩张与新车型行 销支出增加下,仅按年跌8%,且据管理层讲法较上季轻微增长。剔除一次性因素影响的首三季净利润 达到市场及该行全年预期的70%至77%。基于管理层对魏牌的发展信心及新平台的能见度提升,该行将 2025及26年销量预测分别上调1%及9%,并将同期净利润预测上调8%及10%,因营运效率有所改善;目 标价由17港元上调至19港元,予"买入"评级。 ...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联合清博指数发布2025年三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
Xin Hua Wang· 2025-10-27 02:21
10月25日,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与清博指数联合发布第三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本季度汽车品牌格局呈现"乘用车市场激烈 演进,商用车市场稳健固化"的显著特征。 乘用车领域,本土品牌已占据影响力前十席位的七席,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其中,比亚迪以784.54分蝉联榜首,问界品牌凭借767.19分的成绩首次跻身 前五,成为本季度最具突破性的品牌。商用车领域则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竞争态势,其中,中国一汽以728.99分领跑重卡市场;江铃汽车在轻客领域以658.02 分稳居第二。 本次评估整合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乘联会的权威产销数据,结合清博智能全方位舆论相关数据与车300的保值率数据,通过包含传播度、美誉度、市场表 现和资产属性四大维度的科学模型,为行业提供了客观的品牌竞争力标尺。 乘用车市场格局深度调整 技术赋能与用户口碑成破局关键 三季度乘用车品牌影响力排名显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其中,比亚迪以784.54分的综合得分蝉联榜首,其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84.67万辆的销量规模,更 得益于98.82%的正面信息占比所形成的卓越用户口碑,这种销量与口碑的双重优势彰显出其在新能源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市 ...
白热化竞争下逆势突围!长城汽车2025年三季度营收超612亿元,高端化与全球化双线突围
Zheng Quan Shi Bao· 2025-10-27 00:12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关键分水岭"式的残酷洗牌,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远超往年。 从市场层面看,价格战硝烟未散,头部车企为争夺存量份额,动辄推出数万元优惠,部分品牌甚至以"成本价"抛售入 门级车型,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承压;技术赛道上,新能源领域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功能成为竞争焦点,多家 车企密集发布自研芯片、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加码,中小品牌面临"不投入就落后,投入又难回本"的两 难困境。同时,市场结构加速分化,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持续萎缩,新能源市场虽保持增长,但渗透率已突破45%, 增速逐步放缓,存量博弈特征愈发明显。 新品的市场爆发力成为高端化的重要支撑。魏牌全新高山在9月以8560辆的销量登顶中国MPV市场冠军,凭借全场景 适配能力重塑细分市场格局;全新坦克500通过智能化进阶,打造"全家适用"的豪华越野体验,上市即成为现象级产 品。 更值得期待的是,10月推出的两款重磅产品进一步拓宽增长空间。其中,魏牌高山7作为30万元内唯一标配智能四驱与 激光雷达的中大型插混MPV,精准切入家庭市场蓝海,全新坦克400开辟潮酷越野赛道,这些都可为长城汽车四季度 的增长注入强预期。 在如此复杂严峻的 ...
白热化竞争下逆势突围!长城汽车2025年三季度营收超612亿元,高端化与全球化双线突围
证券时报· 2025-10-27 00:07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关键分水岭"式的残酷洗牌,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远超往年。 从市场层面看,价格战硝烟未散,头部车企为争夺存量份额,动辄推出数万元优惠,部分品牌甚至以"成本价"抛售入门级 车型,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承压;技术赛道上,新能源领域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功能成为竞争焦点,多家车企密集 发布自研芯片、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加码,中小品牌面临"不投入就落后,投入又难回本"的两难困境。同 时,市场结构加速分化,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持续萎缩,新能源市场虽保持增长,但渗透率已突破45%,增速逐步放 缓,存量博弈特征愈发明显。 在如此复杂严峻的行业背景下,长城汽车于10月披露的2025年三季度报告,却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答卷:营收、销量 双双创下同期历史最佳,新能源与海外业务多点开花,在白热化竞争中展现出强劲的战略定力与增长韧性,成为行业内卷 中的"突围样本"。 20万+车型占比提升,新品矩阵构筑壁垒 在自主品牌加速冲击高端市场的浪潮中,长城汽车的品牌向上战略迎来关键突破,20万元以上车型成为增长核心驱动 力。根据相关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达101337辆,同比大幅 ...
营收销量双创新高 长城汽车三季度提速“品牌向上”
营收销量双创新高 长城汽车三季度提速"品牌向上" 证券日报之声 油箱加满油,电池充满电,长城汽车在第三季度以亮眼业绩驶入发展快车道。 10月25日,长城汽车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长城汽车实现营收612.47亿元,同比提升20.51%,环比提升17.07%,创下历史最佳第三季度营收表现。同期 细分数据更显增长质量:新能源车型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三季度销售11.80万辆,同比激增49.21%,环比增长20.64%,增速远超整体销量水平,展现出新能源战略转型的显著成效。海外市场表 拉长时间维度看,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营收达1535.82亿元,同比增长7.96%,连续六年保持增长态势并创下同期历史新高。销量方面,前三季度累计销售92.34万辆,同比增长8.15%;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波动,但这主要源于公司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研发与品牌宣传投入。短期投入换取的是长期竞争力的提升,从营 品牌向上见质见效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在规模增长的同时,长城汽车品牌价值提升与产品结构优化的成效更为显著,成为区别于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核心优势。根据相 ...
众泰、保时捷、特斯拉、长城、广汽等车企公布三季度财报!捷途纵横G700、新款比亚迪秦L、宋Pro等新车上市!丨一周大事件
电动车公社· 2025-10-26 16:05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以下是上周新能源圈的新闻: 新车上市: 捷途纵横G700上市, 售价 32.99-42.29万元; 方 程豹豹5长续航版上市,售价 26.98-32.98万元; 方程豹豹8五座版上市,售价37.98-39.98万元; 埃尚A100C上市,售价3.98-5.28万元; 新款比亚迪宋L DM-i上市,售价13.98-15.68万元; 新款比亚迪宋Pro DM-i上市,售价10.28-12.58万元; 新款比亚迪秦L DM-i上市,售价9.68-10.68万元; 新款极氪7X开启预售; 新款坦克400智享版开启预售,预售价30.98-32.98万元; 公司动态: 仰望U9 Xtreme通过纽北圈速认证,成为纽北最速量产电动车; 腾势首款概念跑车现身纽北; 多家车企宣布为购置税兜底; 文远知行携手Uber,在沙特开放Robotaxi运营服务; 众泰汽车公布三季度财报, 净亏损2.23亿元; 长城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增长,利润下滑; 广汽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销量均下滑; 特斯拉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再创新高; 保时捷发布最新财报,前三季度利润下滑99%; 新车上市 ...
营收销量双创新高 长城汽车三季度“提速”品牌向上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10-26 12:01
Core Insights - Great Wall Motors reported impressive performance in Q3 2025, achieving revenue of 61.247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0.51% and a quarter-on-quarter increase of 17.07%, marking the best Q3 revenue in its history [1] - The company sold 353,600 new vehicles in Q3,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0.20%, also the highest Q3 sales performance ever [1] - New energy vehicles (NEVs) emerged as a key growth driver, with sales of 118,000 units in Q3, a significant year-on-year increase of 49.21% [1] Financial Performance - Cumulative revenue for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25 reached 153.582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7.96%, maintaining a growth trend for six consecutive years [1] - Cumulative sales for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reached 923,400 units,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8.15% [1] Product and Brand Development - The average selling price of vehicles surpassed 180,000 yuan for the first time in Q3 2025, indicating an improvement in brand premium capability [3] - High-value models priced above 200,000 yuan saw sales of 101,337 units in Q3,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40.83% [3] - The launch of new models, such as the Tank 500, has contributed to the brand's upward strategy and market recognition [3][4] Market Expansion - Great Wall Motors' global strategy is evolving from "product export" to "ecosystem export," with over 1,400 overseas sales channels and cumulative overseas sales exceeding 2 million vehicles [10] - The opening of the Brazilian factory i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the company's global strategy, aiming to enhance local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market penetration in Latin America [10][11] Future Growth Prospects - Upcoming models like the Wei brand Gao Shan 7 and the new Tank 400 are expected to drive future growth, with strong market anticipation [7][8]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a robust product launch cycle, ensuring continuous market engagement and penetration across various segments [9]
第三季度汽车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乘用车格局生变 商用车头部稳固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10-26 10:56
本报讯 (记者刘钊)10月25日,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与清博指数联合发布第三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 报告显示,本季度汽车品牌格局呈现"乘用车市场激烈演进,商用车市场稳健固化"的显著特征。 乘用车领域,本土品牌已占据影响力前十席位的七席,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其中,比亚迪以784.54分蝉联榜首,问界 品牌凭借767.19分的成绩首次跻身前五,成为本季度最具突破性的品牌。商用车领域则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竞争态势,其中,中 国一汽以728.99分领跑重卡市场,其4.73%的主流媒体声量占比彰显出在国计民生领域的重要地位;江铃汽车在轻客领域以 658.02分稳居第二,其82.54%的网民声量占比与99.60%的正面率展现出卓越的用户口碑,同时在轻卡领域也凭借99.59%的正面 信息占比保持稳定表现。 乘用车市场格局深度调整 技术赋能与用户口碑成破局关键 第三季度乘用车品牌影响力排名显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其中,比亚迪以784.54分的综合得分蝉联榜首,特斯拉则以 780.22分位居第二,通过ModelY在国内市场的价格调整实现了销量回升,特斯拉展现出跨国品牌在本地化运营上的灵活应变能 力。 本季度最大的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