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安全

Search documents
1.7万名英国富豪“大逃离”
虎嗅APP· 2025-07-09 09:10
陪跑中国家族办公室行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家办新智点 (ID:foinsight) ,作者:foinsight,题图来自:AI生成 一夜之间,英国从世界上最受富人青睐的移民目的地之一,变成了富人们纷纷想逃离的地方。越来越 多的高净值人群选择离开这个曾经是全球财富"避风港"的国家。这不仅削弱了英国国家的税基,也对 伦敦金融中心地位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一、他们纷纷"逃离"英国 以下文章来源于家办新智点 ,作者foinsight 家办新智点 . 英国正在经历一场财富大规模的外流。 2025年6月,在英国生活了20年后,全球艺术画廊豪瑟沃斯 (Hauser&Wirth) 的老板伊万 (Iwan) 及曼努埃拉沃斯 (Manuela Wirth) 夫妇将其永久居留地从英国迁至瑞士。 英国第九大亿万富翁、拥有137亿英镑的航运大亨约翰·弗雷德里克森 (John Fredriksen) 将其位于 斯隆广场的伦敦总部私人航运公司Seatankers Management迁出了伦敦,部分业务转至阿联酋。据说 他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营他的商业帝国。 BlueCrest资本管理公司联合创始人、亿万富翁迈克尔·普拉 ...
马来西亚贸易部长:正在审查现有法律,寻找可以在经济安全领域加强的方面。
news flash· 2025-07-09 04:40
马来西亚贸易部长:正在审查现有法律,寻找可以在经济安全领域加强的方面。 ...
1.7万名英国富豪“大逃离”
Hu Xiu· 2025-07-09 04:0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办新智点 (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题图来自:AI生成 一夜之间,英国从世界上最受富人青睐的移民目的地之一,变成了富人们纷纷想逃离的地方。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选择离开这个曾经是全球财富"避风 港"的国家。这不仅削弱了英国国家的税基,也对伦敦金融中心地位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一、他们纷纷"逃离"英国 英国正在经历一场财富大规模的外流。 2025年6月,在英国生活了20年后,全球艺术画廊豪瑟沃斯(Hauser&Wirth)的老板伊万(Iwan)及曼努埃拉沃斯(Manuela Wirth)夫妇将其永久居留地从 英国迁至瑞士。 英国第九大亿万富翁、拥有137亿英镑的航运大亨约翰·弗雷德里克森(John Fredriksen)将其位于斯隆广场的伦敦总部私人航运公司Seatankers Management迁 出了伦敦,部分业务转至阿联酋。据说他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营他的商业帝国。 BlueCrest资本管理公司联合创始人、亿万富翁迈克尔·普拉特(Michael Platt)也将其主要住所和家办迁至到阿联酋。 5月,净资产约为15亿美元的CVC Capit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我们正努力就一个涵盖广泛问题的一揽子协议达成一致,包括扩大在贸易、非关税壁垒以及在重要经济安全问题上的合作。
news flash· 2025-07-08 06:14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我们正努力就一个涵盖广泛问题的一揽子协议达成一致,包括扩大在贸 易、非关税壁垒以及在重要经济安全问题上的合作。 ...
加拿大渡轮运营商下单中国船厂,加国会决定展开调查
Guan Cha Zhe Wang· 2025-07-08 00:55
加拿大自由党籍众议员威尔·格里夫斯(Will Greaves)也赞成调查,但鼓励该委员会成员不要急于下结 论,而是等待证词。他补充说,渡轮服务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沿海社区至关重要。 BC Ferries客渡船 加媒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当地时间7月7日报道,加拿大国会众议院交通委员 会当天开会决定,就该国渡轮运营商卑诗渡轮公司(BC Ferries)从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Canadian Infrastructure Bank)获得的10亿美元贷款展开调查,这笔贷款用于从一家中国造船企业购买四艘新的油 电混合动力船舶。 据报道,该委员会将传唤加拿大交通部长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基础设施部长罗伯逊(Gregor Robertson)以及BC Ferries和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作证,这场听证会将在未来30天内举 行。 加拿大保守党籍众议员、众议院交通委员会联合主席丹·阿尔巴斯(Dan Albas)要求于当地时间7月7日 召开这场会议,他宣称,在加美贸易战持续以及中国对部分加拿大农产品加征关税之际,加拿大政府为 何要动用10亿美元的公共资金资助海外造船 ...
欧美贸易谈判冲刺:10%关税“停火协议”本周或敲定,关键行业寻求豁免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23:18
智通财经APP获悉,欧盟正寻求本周与美国达成初步贸易协议,以便在8月1日最后期限之后锁定10%的关税税率,同时双方继续谈判一项永久性协议。 知情人士透露,欧盟正寻求让某些关键产品免于10%的关税,包括飞机、飞机零部件以及葡萄酒和烈酒。作为原则性协议的一部分,预计将提供某种形式的 减免。为欧盟处理贸易事务的欧盟委员会周一向成员国通报了谈判的进展情况。 美国周一宣布,原定于7月9日实施的普遍关税将至少推迟到8月初。对欧盟来说,如果在此之前不能达成协议,那么欧盟几乎所有对美出口商品的关税都将 从8月1日起跃升至50%。 欧盟正寻求避免对关键行业征收更高的关税 特朗普对几乎所有美国贸易伙伴都征收了关税,称他希望重振国内制造业,需要为减税延期买单,并阻止其他国家占美国的便宜。 知情人士称,欧盟还敦促美国实行配额和豁免,以有效降低华盛顿对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收的25%关税,以及对钢铁和铝征收的50%关税。但这些税项不会 立即取得突破。 知情人士表示,不过,双方正在讨论一种所谓的补偿机制,该机制将允许在美国生产汽车的公司出口一定数量的免税汽车。彭博新闻社此前报道称,一些官 员担心,这样的安排可能会导致投资和生产转移到大西洋彼 ...
日本2026年1月试采南鸟岛海域稀土
日经中文网· 2025-07-01 06:30
调查海底的地球深部探测船"地球号" ©JAMSTEC 日本将使用探测船从海平面下5500米处回收含有稀土的泥土。如果成功将成为全球首例。中国在全 球稀土生产中占到大半,日本希望开发国产资源。日本还需要开发从泥土中提炼稀土的技术…… 2027年度,将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采。计划把作业时间延长1个多月,目标是回收1000吨泥土。计划在南鸟岛 建设一个简单的处理设施,以便更容易运输到日本本土。稀土的回收成本将通过2027年度的试验进行计 算。 需要解决的课题是回收和运输的成本以及开发实现实用化所需的技术。即使从海底回收泥土,但由于距离 陆地较远,运费也会增加。此外,还需要开发从泥土中提炼稀土的技术。 中国掌握全球大部分稀土生产,其出口管制影响了世界局势。尽管目前尚不确定在南鸟岛海域回收稀土泥 土是否会成为盈利的项目,但其在经济安全保障上具有意义,这是仅仅通过经济效益无法衡量的。推动项 目的JAMSTEC主题负责人川村善久表示:"日本拥有独立回收稀土的技术至关重要"。 在日本国内,东京大学和日本财团也在推进回收"锰结核"(含有稀有金属的岩石)的计划。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
日本讨论成立“国家造船厂”,由政府主导建设和装备造船厂
Huan Qiu Shi Bao· 2025-06-23 21:38
《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自民党这份提案的核心是"国家造船厂",即由政府主导建设和装备造船厂。 该构想拟由政府新建或收购造船设施,并根据现行经济安全保障相关法规——《防卫生产基础强化法》 及《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将设施运营委托给私营部门。《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使日本政府能够直 接支持那些被认为对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行业。 提案还建议将船体列为"特定重要物资",旨在使船舶及军舰作为需要稳定供应的物资从而获得财政援 助,强化整体供应链。另据时事通讯社报道,提案同时强调了加强与美欧等盟国合作的重要性,包括在 提升美国造船厂技术实力方面的协作,以及在日本船厂维修美军舰艇等举措。该计划预计需要约1万亿 日元(100日元约合4.9元人民币)的公私领域投资,日本政府正考虑设立可用于资本投资的基金。该基 金可能被纳入2025财年补充预算。 该提案同时旨在解决造船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数据,包括外籍劳工在内,日本造船业 从业人数较5年前减少逾万人,2024年降至7.1万人。 "重振造船业对我们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城内实上周五在记者会上表示,"我 们将与国土交通省合作强化供应链,确保船舶稳定供应。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还没有安排与美国的后续磋商日程 我可能会去加拿大
news flash· 2025-06-13 21:50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表示,分别会见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财长贝森特。深入理解了(日美双 方的)关税和经济安全。拒绝置评是否有望(在未来)达成关税协议。还没有安排后续磋商日程。我可 能回去加拿大。加拿大6月份举办七国集团(G7)会议之前,这次日美会谈显得至关重要。与卢特尼克 和贝森特就细节进行了讨论。贝森特没有提出延长7月9日的截止日期。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还没有安排与美国的后续磋商日程 我可能会去加拿大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在讨论供应链时并未针对特定国家,与美国的观点一致,认为两国都需要加强经济安全和供应链韧性。
news flash· 2025-06-11 09:11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在讨论供应链时并未针对特定国家,与美国的观点一致,认为两国都需要 加强经济安全和供应链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