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研学活动
Nan Jing Ri Bao· 2025-07-02 01:48
近期,市纪委监委在市委党校开设了《正风肃纪反腐永远在路上》警示教育展。展览聚焦违反中央 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重点领域,深入剖析近年来我市查处的典型案例,推动党员 干部受警醒、受教育。参观过程中,大家以案为鉴、以案明纪,认真分析案件背后暴露的问题,表示要 以上率下强化纪律意识,坚守廉洁底线,持续纠治"四风",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市委常委班子举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围绕 党章党史和党的作风建设开展专题研学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 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改进工 作作风上当表率、做示范,扎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南京落地落实。市委书记周红波主持并讲话,省 委第一督导组副组长缪毅,市委常委参加研学。 当天,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办的"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江苏巡展在南京 图书馆开幕。展览生动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创作和传播过程,深刻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提出"两个结合"重大命题的思想脉络和实践历程。参加研学的同志认真参观、听 ...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上海市第九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综述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0 02:53
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5年6月6日,上海市第九届马克思主义研究青年论坛在 市委党校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论坛由上海市委党校和市马克思 主义研究会共同举办。上海市委党校终身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王公龙出席并作学术致辞,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 授陈锡喜作主旨演讲,本市及全国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党校系统的专家和青年学者100余人与会。与会学者围绕重点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 理化的关键要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基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以及研究阐释中的若干热点议题等展开了深入讨论。 一、重点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关键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 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体系化与学理化不仅是当前理论研究和阐释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理论迈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Ren Min Ri Bao· 2025-06-13 22:01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陈云同志一生高度重视学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并坚持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诀"。这里, 我就学习这一思想方法谈点认识体会。 "十五字诀"的提出,源自延安时期陈云同志与毛泽东同志的三次谈话。当时,陈云同志对"怎样才能少 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向毛泽东同志请教。毛泽东同志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之所以犯 错误,"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并建议他学一点哲学。循着毛泽东同志的指导,陈云同志一 边学哲学,一边总结实践经验,逐渐把自己的认识体会概括为"十五字诀"。他说:"这15个字,前9个字 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对这15个字,陈云同志悟了一生,讲了一生, 用了一生。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精辟概括,其要义在一个"实"字。 陈云同志强调,"只有从实际出发"研究处理问题,"是最靠得住的";"一切工作不能靠装腔作势,不能 闭目塞听,而必须从实际出发"。陈云同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 ...
深刻理解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三重维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22:10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彰显了我们党强烈的历史 自觉、宏阔的理论视野、坚定的文化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两个结合"时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 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概念 和标识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形态,是中华文明在文化交流 互鉴中不断自我革新和超越所塑造的"新生命有机体"。从概念基点出发,循实践之迹、溯学理之源、答 世界之问,梳理明晰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我们从"点"到"线"、由"线"及"面",深入 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这一重要范畴。 实践维度: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中华文明发展更新与现代转型 新的文化生命体在"古今中西""旧邦新命"交汇交融中,在中华文明发展更新与现代转型的历程中生成,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形态上的重要标志, 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内含着文明形态的更新与转型,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生命和现代 ...
让文化流淌,让历史流芳(金台随笔)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22: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尘封在历史中,而是或隐或现地流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等待慧眼去发现,留 给慧心去造化。"实事求是"的传承发展,恰是一个生动案例,既清晰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 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 厚滋养",也有力佐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 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实事求是",源自汉代的思想火花,为何至今仍绽放光芒?笔者有幸跟随一个采访团造访湖南长沙岳麓 书院,在那里收获了文化传承创新的启示。 "实事求是"一词,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西汉时期的河间献王刘德,搜集整理先秦古书,后人评 价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实有是 理,故实有是物""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自汉以降, 无论宋明理学还是明清实学,都能找到实事求是的影子。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早在南宋时就因"朱张会讲"而闻名海内,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在近代以后备受 有识之士推崇。青年毛泽东曾寓居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受到"实事 ...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Xin Hua Wang· 2025-06-06 02:25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2022年10月16日) 习近平 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 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 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 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 ...
时代专论 | “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宝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Group 1 - The core idea of the article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wo combinations" in advancing the sinic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 which is seen as 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5][9] - The "two combinations" refer to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m with China's specific realiti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m with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the succ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6][7][12] - The articles highlight that the "second combination" is a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at reflects the original contributions and breakthroughs of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marking a new chapter i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13][15][16] Group 2 - The articles discus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Marxism in shaping the direction of human society and its enduring relevance in contemporary times, asserting that Marxism remains a guiding principle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2][3][4] - The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ness of Marxism is noted, indicating that it is a dynamic theory that evolves with changing times and practices, which is crucial for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4][5] - The articles also stress the necessity of rooting Marxism in the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China to ensure its effective application and to avoid dogmatism [6][10][11] Group 3 - The "two combinations" are presented a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Chinese path,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unique features derived from both Marxism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9][10][12] - The articles assert that the successful advancemen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s of the Chinese path, driven by the principles of the "two combinations" [12][16] -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m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portrayed as a means to revitaliz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ensure its relevance in the modern world, fostering a cultural identity that supports the goals of socialism [15][17]
全面准确认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Ren Min Ri Bao· 2025-05-29 22:21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 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学习党 的创新理论,必须熟知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其中的重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全面系统、准确深 入、融会贯通,继而用以指导做好工作、解决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不断深化对经 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 性变革,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并在实践中不断发 展。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创造性提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 ...
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扬光大
Ren Min Wang· 2025-05-22 08:28
班永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了新时代 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2021年7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 十大报告开宗明义点明大会主题,特意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真理, 扎根于中国具体实际,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文化 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精神的提出,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力量,将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推向了新高度。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 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 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 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着丰厚滋养。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驱在20世纪初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实践中创造的宝贵 精神财富 ...
中国社联成立95周年,《中国社联期刊汇编》等研究丛书出版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6 06:59
1930年5月2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团体——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中国社联)在上海成立,成为左翼文化运动 的重要骨干力量和新兴社会科学运动的领导组织。在鲁迅、瞿秋白、潘汉年、冯雪峰、茅盾、夏衍、洪深等人的引领和支持下,汇聚了一大批社 会科学家和进步青年,为社会进步与变革注入了精神动力。 恰逢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兴起和中国社联成立95周年之际,5月15日,市社联、市委党史研究室、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携手市档案 馆、上海图书馆联合发起的"创造时代的新文化——中国社联研究系列丛书出版发布"活动在上海社科馆举行。 "中国社联早期做的工作被称为'新兴社会科学运动',新兴在哪里?我们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史料发掘当中理出一条线索——如果对95年前中国社 联所做的事情进行概括的话,或许可以称之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早期探索",在中国社联研究系列丛书出版发布会现场,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 副主席王为松指出,95年前的先辈们为整个百年社会科学的发展开了好头。如今,为深入传承上海左翼文化运动的革命精神,弘扬中国社联的优 良传统和理论成就,市社联专门成立课题项目组,系统开展学术研究、考证寻访、宣传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