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考志愿填报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上海海关学院录取位次超上海交大,不必大惊小怪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12 05:46
一是这是考生自己的选择,还是父母的选择。当前考生高考填报志愿,存在"学生志愿"变"家长志愿"的 问题,即父母要求子女按自己的设想填报志愿。这样的志愿填报,是有很大隐患的。对于家长"求稳"的 安排,有的学生在志愿填报阶段接受了,但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不喜欢学校、专业,出现学业问题。 有的被定向委培项目录取的学生,也吵着要违约、退出。 近日,江苏省发布高考提前批投档线。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海海关学院05专业组在江苏省物理类的 投档最低分为657分,根据江苏省2025年高考一分一段表,物理类657分在江苏省排名2618名,超过2024 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录取位次2662名,引发社会关注。 据媒体报道,上海海关学院招生处工作人员回应称,该校学生考公上岸概率较高,公务员录取比例远超 社会平均水平。 考生有多元选择是好事,就业好的普通本科院校、专业录取分数,超过名校录取分数,不值得大惊小 怪。有的考生、家长更关注毕业后的就业,而选择考公、考编上岸率高的专业,或者直接选择毕业后就 有编制的定向委托培养项目,这属于自主选择。关键在于,选择要基于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长远的 职业发展规划,不能盲目跟风。 去年高考就有类 ...
高考选报什么专业 调查显示工学经济学理学最受青睐
32.6%受访考生家庭在填志愿时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 高考选报什么专业 调查显示工学经济学理学最受青睐 2025年各地高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中。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 对116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家有考生的受访者中,工学(26.9%)、经济学(14.8%)、理学 (14.7%)是填报最多的3个专业大类。32.6%的受访考生家庭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 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志愿。 填报志愿,工学、经济学、理学最受青睐 "路过的学长学姐,给点儿关于填志愿的信息!"几天前,来自河南濮阳的李彤彤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了 一个高考志愿填报求助的帖子,收到不少热心网友的回应。综合学长学姐的建议,再结合自己几天埋头 查找资料获得的信息,她终于结束了一轮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方向涉及电气自动化、大数据、会计、英 语等。 李彤彤是今年的高考生,在上高三的时候,李彤彤就萌生了想学英语专业的念头。她希望通过这一专业 的学习,能与外国友人建立沟通的桥梁,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在实际志愿填报中却事与愿违:在她能 报考的院校中,有英语专业录取名额的学校很有限。"对于大学和未来工作的 ...
夸克下沉,另类“买量”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09 13:03
阿里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高考志愿填报在夸克团队的所有业务中优先级最高,没有之一。夸克每年有且仅有的一次线下发布会就是专门为AI 高考志愿而办。同赛道的其他公司,不论从重视程度、资源倾斜还是最终的服务规模,都不会高于夸克。 "别家没有任何一个,会像我们这样重视。" 每年高考季,亦是夸克的"大考"季。 基于公司内部业务权重,和瞄准学生、青年等年轻群体的产品风格,夸克在过去七年里始终以高考志愿为核心切口,投入大量资源打造该领域的所谓"护城 河"。 高考季里的夸克,"霸屏"并不夸张。夸克先后推出了自研智能选志愿、测录取概率、模拟志愿表等一系列功能并多次升级;而在营销层面,2019年,夸克就 曾邀请业内顶流张雪峰作为"夸克首席志愿导师",2021年重金签约王俊凯作为代言人后,也曾在高考季内出镜祝福考生相关视频;夸克高考微博相关话题阅 读量目前已有38.6亿。 2025年,夸克再次高强度投入,推出了国内首个自研高考志愿大模型和垂类高考知识库,实现了从复杂问题询问、深度搜索到志愿报告输出的整个辅助决策 流程闭环。 从教育视角切入,这一布局通过技术为学生、青年等年轻群体,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及偏远地区信息匮乏群体消除 ...
“老师因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发表不当言语”,校方致歉
券商中国· 2025-07-07 16:53
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发生了一起因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引发的争议事件。 该校一名老师在微信群中因3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而愤怒解散群聊,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随着事件 的发酵,瑞昌市第一中学对此发布情况说明: 同时,学校进一步强调家校沟通纪律,要求老师强化考试招生正面宣传引导,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不得以任何 方式干预学生的志愿填报。目前,学校和漆某芳老师已向学生及家长表达了诚挚歉意,争取他们的谅解。三名 学生已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瑞昌市第一中学将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进一步加强师 德师风教育,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编:汪云鹏 校对: 王锦程 7月6日,网帖反映瑞昌市第一中学22209班班主任漆某芳老师"对学生填报志愿发表不当言语"。瑞昌市第一中 学立即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高考成绩公布后,漆某芳老师根据3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与家长 沟通的情况,建议填报"清北"相关专业志愿。 7月5日,在得知3名学生未填报"清北"志愿后,漆某芳老师在微信群内发表了不当言语。针对这一情况,瑞昌 市第一中学立即召开教师会议,漆某芳老师在会上作出了深刻检讨,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的 ...
调度算力鏖战高考志愿,互联网大厂为少年指路
7月2日清晨,鲁西南一座小村庄,张驰手里拿着提前从夸克生成的志愿报告,和他的朋友们,早早就与 家长一同驱车前往县城。高考结束短暂的轻松之后,人生更重要的课题需要被加倍认真对待——报志 愿。 不同于更早些年报志愿靠"蒙",花钱请专业人士帮忙报志愿的风,终究是吹到了土地的褶皱里。"事关 孩子终生大事,我们也不懂,就花钱让人家专业的人报吧。"张弛家长说。 他们选择的这个小机构,主力只有3个工作人员,每个学生收费2000到4000元不等,报志愿耗时约几个 小时。小机构已经做了好几年,乡镇生源们打听报考机构的信息途径有限,这种模式依然是"时髦生 意"。 咨询流程与AI提供的大体相似,确认过考生的专业偏好、职业倾向、地域偏好、目标院校、优先策 略、毕业规划、学费倾向及家庭附加因素等信息后,结合考生成绩,给出志愿建议。 志愿"落槌"之前,上千万高考生对于人生走向,已经有了大致认知。这部分信息差的弥补,并不花钱, 而是由AI大模型完成。 今年,夸克、百度、腾讯借助AI大模型,进一步完善了AI志愿工具,耗费在志愿填报上的算力着实庞 大,但互联网大厂们在这件事上的决策出奇地一致——很重视,但不追求商业价值,免费提供咨询服 务。 ...
填报高考志愿谨防陷阱
Jing Ji Ri Bao· 2025-06-30 23:59
面对混乱的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考生和家长需要擦亮双眼。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省教育考 试院官网等官方平台提供了全面且权威的高校招生信息,包括招生计划、历年录取分数线、专业介绍 等,这些都是考生和家长进行志愿填报的可靠依据。部分地区还成立了专业志愿填报辅导团队,如北京 市组织志愿填报专家进校支招填报技巧、高招网220人专家团队的线上咨询与线下校园活动形成互补, 让高考学子在人生关键时刻作出理性判断。 高考志愿填报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最终还是考生对自身特长、兴趣爱好以及生涯规划的综合考 量。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生应立足自身兴趣爱好挖掘特长潜质,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 人才需求结合起来,从而作出正确选择。(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丹) 志愿填报的复杂性在于不仅要考虑分数与院校的录取线匹配,更是个人兴趣、职业与人生规划的综 合考量。很多填报机构多采取流水线式服务,面向不同考生,很难给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指导,不仅 可能浪费考生和家长的时间与金钱,还有可能影响考生的未来发展。 高考志愿填报是学子迈向理想大学的关键一环。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和学校,影响着学子们未来的人 生发展。然而,一些所谓"填报机构"的套 ...
高考志愿填报乱象呼唤更专业的数据服务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30 15:47
自从某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网红横空出世以来,与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服务渐成泛滥之势。不仅各种合法 机构打着"科技公司"的名号收取咨询服务费,而且掺杂了许多不明来历的网络博主也在从事收费服务。 志愿填报服务市场乱象丛生,有些考生和家长特别依赖网红效应和"AI智能"噱头的引导,花了钱却没有 得到满意的服务。 除了"货不对板"之外,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某些服务宣扬缺乏长远眼光的短期、功利选择。缺乏长远眼 光的价值宣扬最大的问题是使考生放弃人生价值的生命性思考,或者说丧失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当前,高校各专业历年录取情况都是公开的,就业率也是公开的。大学及社会机构里有专门从事就业问 题研究的学者,他们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和调研报告也都是可以查询到的。至少这些材料都可以整合到平 台数据库中。数据库也可以开发出一些免费的或收费的综合信息服务,比如大学及各专业的排名、各专 业的师资与成就、某专业的就业趋势、大学生就业去向、行业就业预警之类的网络服务信息。 平台搭建和使用过程中,也不妨用上AI工具,使平台更方便地获取和整合资料,这些资料又可以方便 家长和考生运用AI提取。这种服务远比当前社会上杂乱无章的服务更靠谱、更专业、更贴合实际需 ...
上民办本科还是公办二本?给压线生最中肯的一些建议
Hu Xiu· 2025-06-30 12:52
7月1日就要开始填高考志愿了,对于成绩在本科线边缘徘徊的家庭来说,或许此刻就十分纠结。 有人可能不乐意了,虽然小城市读的是公办"二本",但毕竟有个"公办"名头,听起来也好听,社会认可度也似乎会高一些。 因为,摆在面前的就两条路:一个是去三四线甚至更小城市,读个公办的二本大学;另一个则是咬牙去大城市(比如省会、一线/新一线),读个民办本 科(或者叫独立学院)。 但问题是,去大城市读民办,学费不菲,一年动辄数万元起,四年下来不是一笔小数目;可去小城市读个本科,又担心孩子未来实习和就业,甚至校友资 源都不一定能用上。 而大城市的民办大学,本来就是"民办",学费还特别高,每年动辄两三万甚至更高,四年下来少说也要十多万。 确实,相比公办本科统一5000元左右的学费,大城市的民办大学的学费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需要搞清楚的关键是,选择大学,不仅仅是学校性质,更是一个家庭未来四年的"隐形资源包",以及孩子未来人生的"规划清晰度"。 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鸡头凤尾"该怎么选? 经济成本:大城市VS小城市 先说观点:孩子刚过本科线,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让孩子去大城市读民办大学。 这账要真算明白,得把眼光放长远 ...
实测近十款AI高考志愿填报产品:存在定位偏差、信息失实等硬伤
Xin Jing Bao· 2025-06-30 11:23
2025年全国高考分数已经公布,各地已陆续开启高考志愿填报环节。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季,AI技术的深度介入成 为显著亮点,多家教育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都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智能志愿填报产品和服务。 用AI填志愿靠谱吗?它是否能针对考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个性化的志愿填报方案?对于使用AI辅助填报志愿,多位 家长向记者表示,他们真正担心的是,看似智能的服务会不会让孩子"踩坑"。"毕竟志愿填报是关系到人生走向的 重要决定,不知道算法背后会不会有隐藏的风险。"一位家长说道。 新京报记者选取了市面上近10款热门产品,包括夸克高考志愿填报、百度高考AI助手、腾讯元宝高考志愿咨询服 务、讯飞AI填报助手、豆包志愿填报功能、作业帮志愿填报功能、靠谱AI等,从多个维度进行测评。 从测评结果看,AI志愿填报产品在不同维度仍然存在一些"硬伤"。图/IC photo 智能志愿填报产品涌现,主打功能各有差异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9.5亿元,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 务,2025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为10.9亿元。 在过去一年多来大模型技术的迅速成熟和用户使用普及背景下,202 ...
AI填高考志愿,靠谱吗?
Xin Hua Wang· 2025-06-30 09:18
Core Viewpoint - The rise of AI-assisted college application tools has sparked interest among students and parents, with various products emerging in the market, but concerns about their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remain prevalent [1][2][5]. Group 1: Market Trends - Numerous AI college application products have recently launched, becoming popular in the market, with significant engagement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2]. - The demand for AI tools is evident, as many students and parents are actively trying these products, with some institutions promoting AI as a key feature of their services [3]. - Prices for AI-assisted application services vary widely, from free offerings by educational departments to paid services costing hundreds to thousands of yuan [3]. Group 2: Product Reliability - The effectiveness of AI-generated application suggestions is questioned, with some users reporting discrepancies in the results provided by different AI tools [6]. - Concerns about the accuracy of AI recommendations stem from the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ness of the data used, with some tools lacking cri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admission rankings and regional adjustments [6]. - Experts highlight that while AI can streamline the process, it may not fully account for individual circumstances and preferences that are crucial for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6][8]. Group 3: Expert Recommendations - Experts suggest a "human-AI collaboration" approach, where users leverage AI tools while also applying their judgment and verifying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7][8]. - It is recommended that users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 underlying data and logic of AI tools before relying on them for important decisions [8]. - Educational departments are actively providing support and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navigate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official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