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for Science

Search documents
北京将打造具全球竞争力科学智能产业集群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1 11:53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陈杭)11日发布的《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北京力争到2027年,搭建共性服务创新平台,引进培育一批复 合型创新人才,构建多渠道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开源开放生态,推动形成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刘卫华说,北京将针对科学智能关键技术、基础设施、领域应用等方面,布局一批重大项目群,鼓励生 态上下游企业及优势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完善科学智能创新生态。(完) 北京市当天就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卫华在会上表示,行动计划围绕 关键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用落地、创新生态营造四个维度,提出17项具体任务,是未来三 年北京发展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路线图,也是全国首个面向科学智能的专项地方政 策。 行动计划提出,北京将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科学智能峰会、中关村论坛科学智能平行 论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建设科学智能开源社区,广泛吸引全球科研人员参与共建及成果共 享。 根据行动计划,北京将推动AI加速基础科学 ...
AI赋能科学研究,北京发布全国首个科学智能专项地方政策
Xin Jing Bao· 2025-07-11 09:25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news is the official release of the "Beijing Action Plan for Accelerating AI Empower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2025-2027)", marking a strategic roadmap for AI for Science in Beijing and the first local policy in China focused on this area [1] - AI for Science is recognized globally as a new paradigm to accelerate scientific research, with Beijing positioning itself as a leader in this field by establishing the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tific Intelligence in 2021 [2][6] - The Action Plan aims to integrate AI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focusing on breakthroughs in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with goals to build at least 10 high-quality scientific databases and serve over 10 million users by 2027 [3] Group 2 - The Beijing Municip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plan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systematic layout of scientific intelligence, targeting key disciplines such as materials and life sciences to develop specialized models [4] - The Beijing 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reau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I in accelerating scientific innovation across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biomedicine and new materials, while acknowledging existing challenges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intelligence [5] - The Haidian District aims to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by supporting advanced research elements and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support system for scientific innovation [6] Group 3 -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AI for Science include the "Bohler Research Space Station," which integrates literature review, comput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currently utilized by over 900,000 users across more than 40 universities and companies [7] - The "DPA Large Atom Model," developed by over 30 organizations, aim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atomic interactions, achieving world-leading stability and predictive performance while reducing data computation costs by 90% [8] - The "Uni-Lab-OS" intelligent laboratory operating system transforms traditional labs into autonomous "AI scientists,"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data sharing among instruments [9] - The "DeepFlame" software enables comprehensiv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rocket engines, significantly reducing development costs and time by allowing for virtual testing of extreme conditions [10]
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科学智能时代,要打破学科界限培养人才
Xin Jing Bao· 2025-07-11 09:15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作为加速科学研究的新型范 式,将对未来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要如何进行人才培养?中国科学院 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鄂维南表示,在科学 智能时代,要打破学科界限培养人才。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第一性原理思维能力,要打破现在的学科界限。"他说,学科界限很有可能在未 来的5年、10年消失。目前,学科界限对老师来说是根深蒂固的,整个科研体系、教育体系都是围绕着 学科来的。但是AI for Science时代的到来,让学科界限变得不重要了,将拓展出非常大的科研探索新空 间。 7月11日,《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新闻发布会举 行。《行动计划》提出,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加强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培养一批既懂AI技术又懂 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AI for Science带来的科研效率提升是"量"的变化,打破学科界限带来的探索空间延展是"质"的飞 跃。"这需要在教学体系上下功夫,思考如何把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最基础的知 ...
未来50年最具突破潜力的方向是什么?这些科学家共话科学发展趋势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9 13: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表示,未来20年,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的融合将成为重塑人类文明 的关键方向。在量子计算领域,目前超导量子计算相对更具优势,但未来可能是光和超导结合的路径。 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7月8日在上海举行。多位科学家围绕"未来20年最具颠覆性的科学变革""未来 50年最具突破潜力的方向"等前沿领域,共话科学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指出,2022年12月5日,美国实现了净能量增益的惯性约束核聚变 反应,标志着人类首次掌握了可控核聚变能技术,对人类社会向非碳基终极能源的变革具有极其深远的 影响。张杰预计20年内聚变能将走进千家万户,为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革。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指出,从未来时间维度看,20年内最具颠覆性的当属通用量子计 算机,未来50年则要聚焦AI for Science。 在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看来,大模型是一个涵盖技术、商业、治理等多要素的概念,将赋能 千行百业,而多模态是大模型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涉及算力、算法、数据等多方面因素。未来,增强 模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是融合多模态数据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同时,如何发展以人为本的机 ...
第四范式:AI4S赋能化学研发,中国力量引领万亿蓝海(附投资标的)
材料汇· 2025-07-08 15:14
点击 最 下方 "在看"和" "并分享,"关注"材料汇 添加 小编微信 ,遇见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 | 市场规模 | 研发支出 | AI 渗透率 | AI 渗透率 | AI 渗透率 | AI 渗透率 | | --- | --- | --- | --- | --- | --- | --- | | | ( 2025E ) | 足比 | 1% | 2.5% | 10% | 25% | | 化工 | 58,182 | 3.86% | 22 | 56 | 225 | 561 | | 医药 | 16,232 | 7.77% | 13 | 32 | 126 | 315 | | 新能源 | 23,310 | 4.82% | 11 | 28 | 112 | 281 | | 半导体 | 7,189 | 15.18% | 11 | 27 | 109 | 273 | | 合金 | 3,349 | 2.53% | | 2 | 8 | 21 | | 显示 | 1,955 | 7.20% | | ব | 14 | રૂટ | | | 合计市场规模(亿美元) | | 59 | 149 | 595 | 1,486 | | 企业名称 | ...
Jinqiu Spotlight | 深度原理创始人贾皓钧:AI for Science的中国机会
锦秋集· 2025-07-06 15:02
以下文章来源于Michelle于超 ,作者Michelle于超 Michelle于超 . 长风万里 秉道而行 锦秋基金参与了AI for Science(AI4S)赛道明星企业深度原理 Deep Principle 亿元级Pre-A轮战略融资。 锦秋基金,作为12 年期的 AI Fund,始终以长期主义为核心投资理念,积极寻找那些具有突破性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的通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近期,锦秋基金早期投资项目「深度原理Deep Principle」创始人贾皓钧接受了媒体访谈,结合自己的科研与创业经历, 系统讲述了AI for Science的三阶段发 展逻辑, AI4Science的"DeepSeek时刻"的前提条件,为什么这场科研革命在中国更具落地优势,中美生态对比,行业融资环境变化,也分享了AI时代,最关键 的创始人能力。 当 AI scientist、自动化实验与科研生态的飞轮真正启动,我们距离下一个重大科学发现,或许比想象中更近。 以下为此次访谈的内容: AI for Science(AI驱动科学发现) 正在改写科学发现的底层逻辑,逐步改变人类探索世界的方式。当 AlphaFold 团队摘得 2024 ...
论道AI:从AGI破界到机器人新纪元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7-03 03:56
这场变革没有旁观者,80亿人已置身其中。 当机器人数量即将超越人类,当"硅基生命"开始重塑地球法则——我们离智能革命的奇点还有 多远? 中国AI领域旗帜人物、三院院士张亚勤,深度对话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首席战略官杨燕青 揭秘 更多精彩内容,锁定节目《两说》——论道AI:从AGI破界到机器人新纪元,与两位嘉宾共赴 一场智能未来的"思想远征" 。 AGI 五年破壁? 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科学家们乐观预测通用人工智能(AGI)或在5年内突破。实现AGI需融合三大智 能浪潮:处理信息的生成式AI、操控物理世界的机器人技术,以及探索生命奥秘的AI for Science和脑机接 口。目前产业焦点仍集中在信息智能层面——处理文字、图像、视频的能力。张亚勤院士认为,这类技术 有望5年内通过新版图灵测试,达到"类人"水平,如ChatGPT已展现对话智能,但自然图像/视频生成还需 4-5年沉淀。 然而,AGI发展面临核心挑战:大语言模型存在"边界认知缺失",导致混淆已知与未知,产生"幻 觉"(虚构信息)。 虽然幻觉率大幅下降,新型模型的问题引发新担忧。关键在于场景化应对:艺术创作 需保留幻觉激发创意,而信息检索、自动驾驶等则必须1 ...
转换科研范式 探索医学奥秘
Ke Ji Ri Bao· 2025-06-30 00:50
一直以来,中医、西医对生命认知的理念和方法均自成体系。但随着各类生命数据的聚集、人工智 能(AI)分析技术的加持,中医、西医的研究范式正在趋同。 "要进行以价值为导向、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中医科学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 誉校长张伯礼认为,临床问题是中医研究要牢牢抓住的重点。要通过开展具体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因经典理论的'抽象性'及经典名方、针灸等的'复杂性',中医现代化研究更需要在临床与基础相结 合的大数据模式下,借助AI等先进技术开展多维多层面的系统研究。"陈忠说,如开展中药复方微观分 子在不同时域和空间下如何宏观起效等"宏微"跨界问题研究。 "多种组学技术获取的信息已经在连接中医和西医了。"在日前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新时代医学研究 范式学术讨论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德培表示,国际学术期 刊《细胞》杂志2012年以来刊登的论文,反映出西方学者医学研究思维不断从微观向系统性、宏观化转 变。 "西医的分子解析为中药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医的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方案为复杂疾病治疗 提供系统解决思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说,在学科融合、数据科学以及A ...
政务培训| 未可知 x 浙江省级机关党校: 领导干部AI专题培训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5-06-29 08:01
近日,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杜雨博士受邀前往浙江省省级机关党校,为浙江省某省级机 关的领导干部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人工智能主题培训课程, 深入剖析了当代人工智能的发 展趋势及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助力领导干部们紧跟时代步伐,拥抱智能科技,注入新 活力。 培训中,杜雨博士详细介绍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态势,指出生成式 AI 正在重塑全球经 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模式,并展示了其在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生成等领域的强大生产力。他 还着重分析了生成式 AI 在资讯、影视、电商、教育、金融和医疗等行业的具体应用,以及中 国 AI 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杜雨博士分享了深度求索( 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的崛起历程。作为 国产 AI 大模型的代表, DeepSeek 以其全栈开源、高性价比的特点,成功构建了性能卓越的 国产 AI 模型 ,其训练成本显著低于国际同行,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DeepSeek 的快速 崛起不仅重构了 AI 产业格局,还推动了企业服务智能化变革。 合作联系微信:duyuaigc 合作伙伴 | ]]1 字节剧坛 | a新浪财经 信息不对新 | | | | ...
FutureHouse 联合创始人:AI Scientist 不是“全自动化科研”
海外独角兽· 2025-06-26 12:25
编译:shiling 编辑:Siqi 海外独角兽原创编译 转载请注明 FutureHouse 是由 Google 前 CEO Eric Schmidt 资助创立的、专注于 AI for Science 方向的的 AI Lab, 团队的长期目标是打造可自主提出问题、规划实验、迭代假设的 AI 科学家 体系。 今年 5 月,FutureHouse 推出了四个 AI 科研 agent,分别是 Crow(通用智能体)、Falcon(自动化文 献综述智能体)、Owl(调研智能体)以及 Phoenix(实验智能体),这些 AI agent 可访问完整科学 文献全文,还具备信息质量评估能力,一个月后,FutureHouse 又宣布自己的 AI 系统 Robin 成功发 现了新药。 AI 推动生物科学 可以分为两层视角,一层视角是以 AlphaFold 3 、ESM3 到 Evo 2 等模型为代表,把 分子-细胞-系统的设计空间瞬间打开,另外一层则是 FutureHouse 在探索的科研自动化,agent 系统构 成的 AI Scientist 把实验室变成"黑灯实验室",进一步变成可编排的软件流水线。FutureHo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