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益诉讼
icon
Search documents
最高法发布指导性案例,明确生态环境案裁判、审查、程序规则
Di Yi Cai Jing· 2025-05-29 02:39
人民法院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当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何判断建设项目是否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申请撤诉的, 法院应如何审查处理?跨行政区划生态环境案件如何衔接? 针对当前生态环境案件审判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疑问,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裁判规则、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相关审查规则和跨行政区划案件相关程序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5月28日公开发布第46批共5件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 例,涵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放射性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尾矿库污染,严惩长江流域非法采 砂等不同类型。 最高人民法院在公布这批指导性案例时强调,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 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人民法院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当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项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制度,在司法理念、程序规则及责任方式等方面, 均与传统的私益诉讼有明显不同。最高人民法院明确,原告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起诉讼属于公益活 动,依法应予鼓励和保护,但同时 ...
最高法发布指导性案例 明确生态环境侵权责任裁判规则
Yang Shi Wang· 2025-05-28 05:16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法,5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发布第46批共5件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 例(指导性案例257-261号)。为进一步统一法律适用,明确裁判规则,严格公正司法,切实维护国家 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也为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积累有益司法经验,在全国人大 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最高人民 法院组织编选了本批5件指导性案例。 一是明确生态环境侵权责任裁判规则,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人民法院审理环 境资源案件,应当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已经依法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 险"?指导性案例257号 "北京市昌平区某环境研究所诉某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 案"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建设项目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已经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最 大程度预防或者减轻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应当依法认定不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风险。为避 免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针对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 ...
甘肃酒泉加强农作物种子领域公益诉讼 守护田间粒粒种
Ren Min Ri Bao· 2025-05-19 21:47
在酒泉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里,检察部主任吴晓阳正在筛选"种子安全法律监督模型"里的线索信 息。这个模型是酒泉数字检察建模管理平台的一部分。运行一年半来,借助该模式,第六检察部已经成 功协助办理涉农作物种子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近70件。 "模型里的信息源多样,提高了对比分析的可靠性。"吴晓阳介绍,模型里的基础信息来源于市场监督管 理、农业农村部门等。通过提取企业注册信息、许可台账和备案台账等,进行大数据分析,检察机关得 以分类处理刑事立案、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民事检察监督和公益诉讼监督等4类线索。 在此基础上,酒泉市人民检察院还建设了公益诉讼检测实验室,装配近40套快速检测设备,能对发现涉 农作物种子案件线索中的空气、水体和土壤等进行基础检测。"大数据分析加人工核查,我们能更高效 地办理案件,减少监管盲区,保障种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吴晓阳说。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有一个200多亩的种子晾晒场,将近5000吨玉米种子正在此晾晒。制种企业负 责人王永明很自信:"我们自研的'敦玉606'品种,外地的种植户很认可。" 酒泉市是全国重要的玉米、蔬菜和花卉制种基地。"制种育种时,播下去到长好需要好几个 ...
海岛“伤疤”修复记
Ren Min Wang· 2025-05-16 01:02
木榄树新芽初绽,秋茄树花穗低垂,白鹭掠过霞光染红的海面……南海之滨的珠海淇澳红树林保护 区,在盎然春意中焕发着勃勃生机。日前,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检察院与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的公益诉 讼检察官再次来到这里,见证新种植的250棵木榄树为这片湿地增添的绿色生机。这片由司法智慧浇灌 的绿意,正生动诉说着一个关于法治守护生态的故事。 生态修复责任谁来担? 跨区域盗挖催生司法难题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森 林、野生动植物、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栖息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种 群,更保存着海岛黄杨、罗汉松等珍贵天然红树林群落。但近年来,受"海岛盆景"收藏热影响,不法分 子盯上了这些被称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群落。 2024年初春,一起野生树木盗窃案引起了珠海市香洲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的注意。戴某等7人 在珠海担杆岛盗挖206株珍稀植物,运输途中被江门海警截获。经鉴定,涉案植物包含海岛黄杨、罗汉 松等珍稀物种,价值达到了盗窃罪起诉标准。案件随后被移送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生态受损地在珠海,案件管辖权在江门,依据法律规定,如果案子判了 ...
人工智能立法将视情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公布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4 08:05
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5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公布,根据立法计划,全 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继续审议的法律案共14件,计划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共23件。南都记者关注到,生态 环境法典、检察公益诉讼法均列入计划初次审议法律案,而对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立法项目,立 法计划称将由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视情安排审议。 生态环境法典、检察公益诉讼法列入初次审议项目 根据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继续审议的法律案共14件,分别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改)、民营经济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 (修改)、原子能法(已通过)、仲裁法 (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 (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 (修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国家公园法、海 商法(修改)、法治宣传教育法、渔业法(修改)、金融稳定 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计划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共23件,分别为生态环境法典、国家发展规划法、金融法、 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社会救助法、托育服务法、检察公益诉讼法、企业破产 法 (修改) 、招标投标法 (修改)、农业法 (修改) 、民用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