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会化服务
icon
Search documents
服务到地头 增收不用愁——“打赢这一战 底气从何来”系列观察之五
He Nan Ri Bao· 2025-05-31 23:46
5月28日,阳光正好。获嘉县大新庄乡帅庄村,种粮大户王三留站在麦田旁,拿起手机"要"了两台收割 机。不大一会儿,两台收割机就到了田间,开始机收作业。 "这些零星地块先收了,等到成片的麦田大规模成熟时,能腾出更多精力。"王三留说。 自2014年流转土地以来,王三留流转的土地从1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亩,让他有底气的便是随叫随 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耕、种、管、收、销的每一个环节,他都可以随时喊他们"搭把手"。 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关键问题,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或小农户的合作中, 得到了有效解决。 目前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12.7万个。各地探索出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全省已形成"百千万"市场化服务格局,各经营主体联动效果显著,"平急两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潜力无 限,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通过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力度,加强服务指导和政策支持,不断发 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获嘉县农村土地与合作经济指导服务站站长李欣说。 如今,获嘉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288个,服务土地面积达62万亩次,服务农户4万户。 走进邓 ...
农技护航、智慧种田 三夏时节各地都在抢农时 忙耕种
Yang Shi Wang· 2025-05-29 08:04
在朔州市朔城区野狐涧村千亩蔬菜种植基地,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菜农们将一颗颗嫩绿的甘蓝苗栽入土壤中,有序地进行秧苗移栽工 作。 近年来,当地持续发展家门口的特色蔬菜品种,主要种植胡萝卜、甘蓝菜、牛椒、青椒等,不仅丰富了周边市民的菜篮子,也装满了当地 村民的钱袋子。 湖北大悟:新农人"智慧种田" 农业生产更高效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山西朔州多个大田开启蔬菜播种季,当地抓紧农时,种植蔬菜。 如今,水稻插秧、施肥等田间作业已经实现了智能化。61岁的农户殷绍红的稻田里,两台无人驾驶插秧机正在有序作业。 湖北孝感市大悟县大新镇八口塘村村民 殷绍红:他们搞得可以,我家里十几亩田,交给他们都可以种的。中间我基本没管。平时空闲的 时候,可以出去打打工。 殷绍红口中的他们,指的就是由80后张博牵头成立的农机服务联合社。2018年,在外务工多年的张博返乡时,看到了村里年轻人大量外出 打工,家乡很多土地被闲置,从小生长在农村的他,由此萌发了回到家乡,投身农业的想法。于是他返乡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 他发现当地小型农业合作社较多,购买农机重复率和农用机械闲置率较高。于是他积极联系当地其他种粮大户,整合农机资源,共同发展。 2 ...
田野上的希望——农业农村领域代表分享拼搏故事
Xin Hua Wang· 2025-05-23 23:47
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邹德海等5位农业农村领域代表围绕"稳产增产显担当乡村振兴立新功"分享 经验、畅谈感想。 "大型农机具配备让我们的种植方式和种植模式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种粮大户邹德海介绍,他们成立了农机合作 社,配备多台(套)大型农机具,从整地、播种、植保到收获都实现大型机械化作业,14年来累计生产粮食达3亿多斤。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海波说:"我们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农友生产服务模式,帮助小农户解决他们做不了、做不好、做 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通过统筹各类资源,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合作社带动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江苏省镇江市果牧不忘农场总经理华梦丽是一名"95后"。毕业后,华梦丽扎根乡村创业,"以科技兴农带领农户深挖土地价值",将种养紧密结 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累计带动农户就业400余人次。 "我们蹚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党总支书记刘连云通过发展"富硒+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实现了显著增 收。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突破11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较2018年增 ...
稳产增收绘新篇 乡村振兴展活力——多措并举助力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3 14:52
Core Insights -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sector i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grain production expected to reach 1.4 trillion jin in 2024, marking an increase of 5.1 kg per mu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with over 80% of this increase attributed to improved yields [2] Group 1: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has led to enhanced mechanization and improved crop quality, with one cooperative reporting a cumulative grain production of over 300 million jin over 14 years [2] - The use of high-quality crop varieties, such as high-oil and high-protein soybeans,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in stabilizing and increasing production [2] - 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s have expanded, covering over 2.14 billion mu and benefiting more than 94 million small farmers, leading to increased rice yields by an average of 200 jin per mu for those utilizing these services [3] Group 2: Economic Impact and Employment -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resources and industries has created new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with one village reporting an annual tourism income exceeding 50 million yuan and attracting over 1 million visitors [4] - The cooperative model has generated over 8 million yuan in income for surrounding farmers by providing competitive land rental prices and variou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5] - The total employment scale for the rural population that has escaped poverty reached 33.08 million, with rural residents'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rising to 16,740 yuan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24 [4] Group 3: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 Over 4 million agricultural personnel have received training through national platforms, enhancing their skills and knowledge [6] - Innovative practices in aquaculture, such as the shift to using compound feed, have improved the economic benefits for over 3,300 farmers by more than 10% [6] - Collabora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local agricultural sectors has led to breakthroughs in breeding and farming techniques, driv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industries [6]
从跨区机收看农业现代化关键密码
Jing Ji Ri Bao· 2025-05-21 22:41
跨区机收的成功实践,得益于我国构建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信息平台、维修站点、油料保障、 金融服务的支持,让分散的农机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流动成为可能。 进入五月,麦浪翻滚,大地流金。一年一度的"麦收战役"悄然打响。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首季重头戏, 夏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五分之一,其中小麦占九成。这场夏收攻坚战关系当季收成,更牵系粮食 安全、农民增收。做好跨区机收,奋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能为全年粮食丰产夯实基础,为经济持续回 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应对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添底气。 农谚云:麦熟一晌,龙口夺粮。小麦成熟期极短,从蜡熟到完熟不过三五日,若收割稍有延误,有可能 遭遇风雨侵袭,导致麦粒发芽、霉变或倒伏,给农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收大 战中,跨区机收是保障夏粮颗粒归仓的关键举措。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我国小麦种植遍及西 南、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北等冬小麦产区和东北春小麦产区,从南到北梯次成熟。每年夏收时节, 30多万台收割机循着麦浪北上,开展全球最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有效破解了小麦抢收难题,更彰 显出中国现代农业的协同智慧与共享发展理念。 跨区机收的成功实践,得益于 ...
安徽农垦夹沟农场:为产出小麦良种“加油”
Huan Qiu Wang· 2025-05-21 06:56
来源:农民日报 在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夹 沟农场第二生产区,指针式喷灌机在进行抗干热风作业。 付保保 摄 近日,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安徽农垦集团下属的夹沟农场1.1万亩小麦原种陆续进入灌浆 期。夹沟农场采取精准灌溉、营养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措施提升小麦籽粒的千粒重,力争高产、优 质。 抓好"一喷三防" 夹沟农场社会化服务专班副组长童士贤一刻也不敢放松:"灌浆期一定要抓好'一喷三防',尤其要防 范'干热风'对产量造成的影响。一旦气温高于30摄氏度,风速达到三级以上,空气湿度30%以下,就要 果断采取措施。" 在农场第二生产区,职工把卷盘式喷灌机连接上田间的灌溉井,一股股水流均匀地向四面八方散去,雨 滴般的小水珠降落在田间。在水压的驱动下,喷头可以自主转动,灌溉机也正自动向前行进。 近年来,夹沟农场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4个生产区共建有18个灌溉井,机井、沟渠等基础设施较 为完备;农场还在大田间组建智慧农业监测站,可监测苗情、土壤墒情、温度、湿度、病情、虫情,这 些信息实时上传到智慧农业平台,就能及时预警,为应对各种天气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底气。 在田间,时常能看到人员往来穿梭,仔细检查小麦植株,发现变 ...
浙农股份(002758)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2:07
证券代码:002758 证券简称:浙农股份 浙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1 |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媒体采访  业绩说明会 | | 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 | |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其他 | | 参与单位名称及 | 全体投资者 | | 人员姓名 | | | 时间 | 年 月 日 2025 5 13 15:00-17:00 | | 地点 | 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采 | | | 用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 | 上市公司接待人 | 总经理曾跃芳先生;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刘文琪 | | 员姓名 | 先生;独立董事郭德贵先生 1、你好,请问公司在智慧农业和乡村振兴上做了哪些工 | | | 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您好!智慧农业是公司数字浙农战略中产业数字化的落地 | | | 方向,以公司下属浙农现代农业公司嘉善县"浙农耘"粮油未 | | | 来农场为例,项目聚焦粮油全产业链,通过数字化支撑和社 ...
万亩玉米“吨粮”计划,助力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
Xin Jing Bao· 2025-05-13 06:05
侯家营子地处黄河"几字弯"地带,年均降水量不足340毫米,灌溉节水是这里农业生产绕不开的"底 线"。2022年,陈玉亮和中化农业MAP即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的同事们来到达拉特旗建立示范农场种 植玉米,他们尝试通过"土壤检测、选种播种、精准灌溉、高效水肥、综合机收、数字化管理"的玉米种 植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提高当地玉米单产。 侯家营子示范农场就成了他们的"综合试验田"。当地缺水,那就先从水资源利用上下功夫。今年春播一 开始,播种机、滴灌带协同运行,种子落入田间后,灌溉随后"跟上脚步"。 "一亩地浇多少水,施多少肥,不是凭经验拍脑袋,而是数据在说话。"陈玉亮介绍,侯家营子农场率先 引进国际先进滴灌系统,结合中化农业MAP创建的玉米灌溉决策模型,在北方规模化农田中率先实现 小流量精准灌溉,能定时定量将水送到作物根部。"我们会为每块田定制施肥方案,根据它们不同的生 长期,以及墒情、苗情和天气变化等,动态调整水肥补给节奏。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我们还会通 过'一喷多促'精准补充微量元素和调节剂,为玉米稳产增产提供充足养分支撑。" "在玉米生长的5个关键环节,我们集成了16项技术,可以精心把控每个细节。预计7天左右,就能 ...
渔民专享礼包来了!全省首家互保渔业服务中心在湛江揭牌成立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09 06:33
渔民专享礼包来 了!全省首家互 保渔业服务中心 在湛江揭牌成立 _南方+_南方 plus 在湛江市民政局 注册成立的民办 非企业单位。 湛江市互保渔业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近年来,渔业社 会化服务在现代 渔业高质量发展 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广 东省委省政府高 度重视渔业社会 化服务建设,省 农业农村厅制定 了支持渔业社会 化服务业发展的 系列政策文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 省委"1310"工作 部署和省农业农 村厅有关文件精 神,广东省渔业 互保协会主动担 当、积极探索互 保协会主导下的 渔业社会化服务 业。经三个多月 的积极谋划和充 分调研论证,省 协会在湛江市开 展渔业服务中心 试点工作。 5月8日,广东首 家互保渔业服务 中心(以下简 称"服务中心") 在湛江市揭牌成 立。记者了解 到,该服务中心 是由广东省渔业 互保协会(以下 简称"省协会") 发起并全额出 资,由湛江市海 洋与渔业局作为 业务主管单位、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 果,是全省渔业 互保领域的先行 试点,也是贯彻 落实省委省政府 推进渔业高质量 发展工作部署的 有力体现,是提 省农业农村厅二 级巡视员罗一心 表示,我省作为 全国渔 ...
“田管家”上手 增产又增收
Liao Ning Ri Bao· 2025-05-09 01:04
近日,鞍山海城市耿庄镇土台村的一块中试田上,33台播种机一字排开,一年一度的"拉练会"拉开 序幕。随着号令发出,播种机轰鸣前行播下玉米种子。 播种机驶出一段距离停下后,农机手赵志凯跳下驾驶室走到垄间,开始用一把小铲边刨土边 说:"我们试播50米,取第35米处重点检查垄距、株距、下种深度、种肥间距和化肥深度,都得按公司 的技术规范来,发现问题立即调整或检修,以便正式作业时不出差错。" 作为海城万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机手,赵志凯等人要经过十次培训、十次考试、一次检修和 一次拉练才能正式上岗作业。海城万盈在12年前就开展代耕代种服务,服务面积从最初的800余亩增长 至现在的2.3万亩。 "我们大都是学农业出身,相较普通农民,学习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快,就想着通过自己的专业 技术帮助农民多产粮。"海城万盈负责人王焕廷解释"田管家"的创业由来。 "田管家"种地,效果就是不一样:2013年即启动宽窄行密植技术,将保苗平均亩株数从3500株提高 到4500株;在老百姓尚没听过叶面肥概念时,率先实施叶面肥作业。而最终体现在收益上,是亩产提高 100至200公斤。 王焕廷回忆,2014年和2015年,他们代管的农田大面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