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红色的足迹 奋进的力量
Ren Min Ri Bao· 2025-10-02 22:13
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涌起红色旅游热潮。从上海石库门前到浙江嘉兴南湖畔,从陕西延安宝塔山 到河北石家庄西柏坡,从莽莽太行到巍巍井冈……人们在回望中铭记,在行走中传承。 观红色展览—— 追寻革命记忆 红色印记遍华夏,精神薪火代代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把红色 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首都北京,永定河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对面,"卢沟醒狮"雕塑巍然耸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假期里,不少游客来到这里,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 "一部抗战史,是一部鲜血写就的英雄史,也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讲解员王欣站在抗战馆内 的"铜墙铁壁"雕塑前,向观众娓娓道来。 主题展览展厅里,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构筑起跨越时空的对话。"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来这里 参观特别有意义。"来自山东的观众李伟看得专注、听得仔细。 "这首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后来成为我们的国歌。"王欣向观众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 创作过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Liao Ning Ri Bao· 2025-10-02 01:06
殷殷嘱托,重若千钧。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厚重历史,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的时代价值,辽宁深度 挖掘红色资源,将"六地"文化标识打造为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让红色精神浸润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 活。 创新展陈重现红色历史 "太震撼了!不再是隔着玻璃看文物,像是直接走进了历史现场!"9月23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全景 画馆内,沈阳大学生王磊在光影交错间感受穿越炮火封锁线的艰险。暖黄色灯光下,巨幅画卷徐徐展 开,声光电精准烘托,将人瞬间拉回硝烟弥漫的战场。 红色血脉生生不息,英雄精神代代相传。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 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辽宁的"六地"底蕴,铸就了这片黑土地深沉而 辉煌的红色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辽宁的红色传承。2018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期间,先后走 进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与辽沈战役纪念馆。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雷锋的精神 和做法,将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在辽沈战役纪念 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确保红色江 山后继有人 ...
平谷区红色文化版图再添新地标,“铜南山峥嵘岁月”陈列室开放
Xin Jing Bao· 2025-09-30 05:42
陈列室的红色底蕴更延伸至临展区——平谷首家红色读物主题书店在此同步亮相。书店以"传承红色基 因,共读经典华章"为宗旨,汇集党史文献、革命回忆录、红色文学作品等千余种读物,其中《救国 报》相关研究文献、冀东抗战史料等特色读本,精准呼应展馆红色主题。书店设置"红色书房"阅读区 与"初心分享"活动角。 新京报讯 据"高大尚平谷"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庆将至,平谷区红色文化版图再添新地标——"铜南山峥 嵘岁月"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展陈以"烽火铸魂 薪传南山"为核心主题,串联起从远古文明到乡村 振兴的历史长卷,《烽火岁月》展区与平谷首家红色读物主题书店同步亮相。 作为陈列室的核心亮点,《烽火岁月》单元深度还原了"铜南山、铁北寨"的抗日传奇。展区通过捣毁南 独乐河伪警察所、营救美国飞行员等关键史实的展示,搭配张庆、刘文生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展板,生动 再现冀东军民协同抗日的壮阔历程。展柜中留存的抗战时期实物与影像资料,让"吓不倒、摧不垮"的革 命精神变得可触可感,成为展馆最动人心魄的红色记忆坐标。 ...
微视频|为了心中那抹红
Xin Hua She· 2025-09-30 02:19
映照山河 那抹红 沐韶辉 那抹红 因勇毅前行而飘扬 擎起自立自强的骨气志向 那抹红 一叶红船 点点星火 战火硝烟铸就赤诚底色 那抹红 因文脉赓续而鲜亮 那抹红 初心拳拳 矢志不移 红色基因融入民族血脉 托举追星逐日的梦想 那抹红 长相依 浸润你我心田 统筹:杨咏、杨云燕 编导:徐思远 记者:杨焱彬、张启明、韩赫 海报:徐宁、张宝亢 鸣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责编:袁晴 ] ...
校馆弦歌丨“我们汇聚成潮水的方向”——当弘扬红色文化成为青年中的新“时尚”
Ke Ji Ri Bao· 2025-09-29 08:20
喻伟本人的求学经历也有些特殊。他本科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刚走出高中校园的喻伟对人 生没有明确方向,就选择了当时看起来最热门的专业。 大三时,喻伟担任书院的"朋辈辅导员",负责本科新生的思政工作。在这过程中,他有幸与许多西迁的 老教授及其学生、亲属交流对话。1956年,交通大学6000多名师生员工听党指挥跟党走,从上海奔赴黄 土地。老教授身上的"西迁精神",深深触动了年轻的喻伟。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每次去北大红楼,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喻伟内心总会涌上一股感动。 这里是见证他青春成长历程的重要一站。 两年前,喻伟加入"觉醒年代"研学行项目。该项目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的重点活 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所高校研学团队合作,积极主动 开展相关研学。 来北大红楼,就是在进行一次错位时空的对话。喻伟刚一入学就加入了学校和学院的青年讲师团,几年 下来,他累计开展理论宣讲300余场,覆盖2万余名听众。在北大红楼,他看到前辈们也是前赴后继, 将"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乍听起来和中华民族毫无关系的理论传入中国,并把它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同中华优秀 ...
碎片信息凑不出未来,年轻人亟需提升“文化体力”
中国青年报社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喜欢刷短视频,且受访者年龄段越低,刷短视频 兴趣越高;近七成受访者感到自己过度刷短视频。 飞旋的温烙歌 碎片信息凑不出未来,年轻人亟需提升"文化体力" 我们并非不爱阅读,而是"电量"告急——那股支撑我们读完长篇的"文化体力",正在悄悄流失。打卡式 阅读、碎片化分享已然成为常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从图书馆借回厚厚的研究专著,但现实是,只看完前两页就感到疲惫,转而选 择在网上搜索具体的知识点,直接获取"现成答案",跳过了原本需要的深度学习和整体理解过程。高考 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大学后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然而进入大学后,却发现现 实与想象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即便在课程不紧张、时间相对自由的情况下,也很难再像过去那样静下心 来读书。 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便捷——搜索引擎、短视频、社交媒体几乎可以在几 秒钟之内满足我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内容被压缩为几秒钟的视频、几百字的推文,或者是可以直接检 索到的"现成答案"。 这种高效率、低门槛的获取方式,使我们习惯于"浅尝辄止",却逐渐失去了面对长文本、长时间阅读时 所需要的耐力。我 ...
【省文化和旅游厅】2536场文旅活动邀您畅游三秦
Shan Xi Ri Bao· 2025-09-27 00:00
Group 1 - The provincial cultural and tourism department of Shaanxi is inviting national tourists to experience various cultural and tourism activities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and Mid-Autumn Festival, emphasizing the region's rich history and vibrant development [1] - A total of 946 cultural tourism theme activities and 2,536 performances will be organized, covering areas such as artistic performanc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xperiences, and themed tourism [1] - The department will issue cultural tourism consumption vouchers worth 40.8 million yuan to enhance visitor engagement and promote tourism [1] Group 2 - Various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ctivities will be held, including 141 events that combine exhibitions, food tastings,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to showcase the charm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 - The 13th Shaanxi Reading Culture Festival will take place from September 28 to October 28, featuring over a thousand activities aimed at providing quality cultural services to the public [2] -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sectors is being emphasized, with new consumption scenarios being developed to enhance visitor experiences [2] Group 3 - The provincial cultural and tourism department will distribute 2.2 million yuan worth of cultural tourism vouchers, offering discounts on performances and admission fees to attract visitors [3] - Additional discounts and benefits totaling 18.8 million yuan will be provided through various local initiatives, including electronic consumption vouchers and ticket discounts [4] - Safety measure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o ensure a secure travel environment for tourists, including inspectio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hotels [4]
第四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今日在宁乡开幕
Chang Sha Wan Bao· 2025-09-26 03:38
秋天的长沙,叠翠流金,五彩斑斓。从刚刚过去的暑假,到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长沙都发挥顶流 效应,上榜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今年上半年,长沙接待入境游客23.82万人次,实现入境游客总花费1.4 亿美元,同比增长54.19%、49.25%。 通过承办首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望城切实放大了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铜官窑成 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承办第二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的浏阳,以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为目标,形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双 强的新格局。浏阳市蝉联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高位再进位排名全国第3。"相约浏阳河 周末 看焰火"火爆出圈,"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魅力令人沉醉。 天心区成功举办第三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天心阁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光影公园让南来北往的客人 流连忘返,其抗战纪念设施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名录。 如今,氤氲康养福韵的宁乡持续接力。今年以来,宁乡成功举办2次产业招商推介会,共推出43个特色 文旅项目;铺排了17个需加快建设运营的文旅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超32.86亿元,社会投资占比超过 98%。 办一次会,兴一座城。自首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以来,一年一度的市旅发大会,已经成 ...
“何以中国·理想都城”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
Ren Min Ri Bao· 2025-09-25 23:46
人民日报北京9月25日电 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9月25日,"何以中国·理想 都城"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 活动现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分别发布了北京最新考古成果和金秋时节北京的生态 文化活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络平台等发布重点网络宣传项目。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人民网主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 委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协办,人民视频、人民科技承办,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理事会、吉祥大戏院共同支持。(人民网记者董兆瑞 李世奇) 启动仪式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青年榜样、长城保护员、文旅博主等,通过AI视频、微戏剧、情 景讲述、众筹纪录片等方式,生动呈现北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 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 ...
以水为邻 与绿同行:豆各庄谱写新时代“安居乐业交响曲”!
Xin Jing Bao· 2025-09-24 07:20
秋日里,萧太后河碧波轻漾,马家湾湿地绿意铺展,"滨水廊下分茶话 邻里檐前拾新秋"邻里文化节在 此悄然拉开帷幕。露天音乐大厅的幕布缓缓开启:波光为灯、草木为景,居民的笑脸与欢语化作灵动音 符,"运河桃源"的民生长卷伴着悠扬旋律徐徐展开,既藏着生态之美,更透着人文之暖,生动诠释着新 时代基层治理的活力与温度。 底色共鸣:运河桃源的青绿交响 "水脉" 则是这曲交响中跳动的灵魂,萧太后河穿境而过,水鸟不时掠过粼粼水面,游船划过,潺潺水 声入耳。闲暇时分,街坊邻里相约滨水廊下,手捧热茶话家常,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话题从柴 米油盐的琐碎,聊到社区日新月异的变迁。这样的日常里,"宜居" 二字不再抽象 —— 是推窗见绿的惬 意,是临岸观水的悠然,更是出门遇见熟邻的暖心问候。 若说豆各庄的宜居生活是一场恢弘交响,那 "运河桃源" 的生态底色,便是乐团奏响的第一组温润和 弦。这里的 "绿脉" 宛如灵动的弦乐,是居民心头最踏实的慰藉:水域面积 26 万平方米、景观面积达 71 万平方米的马家湾湿地,将水的静谧、湾的婉转融于一体;花园城市的宏观景致与花园社区的精致 细节相映成趣,"半城青翠半城景" 的盎然绿意,稳稳托住了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