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诈骗防范
icon
Search documents
银行取款出现新变化,6月开始执行了,存款超过十万一定要注意
Sou Hu Cai Jing· 2025-05-24 15:50
过去提取10万元以上的大额现金只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就可以了。而现在至少需要提前3个工作日预约,预约较之前大幅延长。此外,储户还需要提供资金的 用途信息。 为了加强对提取大额现金的管理力度,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于2025年4月15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大额现金管理优化银行服务的通知》,明确规定从6月 1日起,个人在银行柜台办理大额取现业务时,需履行更加严格的身份核验和资金用途说明程序。 第一,大额现金的取现时间延长了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项新规主要是针对单笔或累计提取现金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业务,旨在防范洗钱风险,保障金融系统的安全。 从目前情况看,银行大 额现金取款新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根据新规的规定,对于3个月内从其他银行转入大额资金(超过10万),后又在短期内再提取大额现金的客户,银行将对其实施为期一周的"资金监测期", 期间客户的取现行为会受到严格限制。此项新规就是要防范一些不法分子的洗钱行为。 第四,对于储户提取大额外币也在加强管理 之前储户提取大额外币是1万美元(约等于7万元人民币),而现在新规将大额外币取现标准统一为等值5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新规将提取大额外币的标 准下调了。显然,在当前复 ...
【5.15投资者保护日】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天天基金网· 2025-05-17 04:27
Group 1 - The article does not provide any specific insights or analysis related to companies or industries [1][2]
日本讨论降低75岁以上人士ATM单日交易限额
日经中文网· 2025-03-30 02:35
迄今为止,设定ATM交易限额是各金融机构的自主性活动。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将取款上限定为50万日 元(约合24180元),转账上限定为100万日元(约合48360元)。根据以所有金融机构为对象的法律实 施统一限制将是首次。 正在讨论的方案规定,7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在ATM取款和转账的上限均为30万日元。考虑到养老金 的平均领取额等,警察厅认为这一水平既可以防止巨额诈骗,又能保持一定的便利性。 与此同时,还讨论将可能因业务而产生巨额转入转出的个体经营者作为例外排除在限制对象之外。警察 厅计划为修改相关规定而公开征求意见。 资料图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目前很多金融机构的ATM单日取款上限为50万日元,转账上限为100万日元。日本警察厅考虑将75 岁以上老年人的两种上限均定为30万日元。此举主要是为了防止巨额诈骗……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3月25日获悉,日本警察厅正在朝着将75岁以上用户的ATM 每日交易限额设定为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510元)的方向展开讨论。在特殊诈骗激增的背景 下,希望 ...
【防骗】守住钱袋子,蓝E卫士来支招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3-13 07:22
下反诈"两招"护身 哥护钱袋不被( 针对不法分子伪装成熟人或官方 客服实施诈骗,通过诱导转账等手段 诈取钱财,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下 面就让蓝E卫士带您一起去探索吧! 新型诈骗"套路" *【AI假冒客服】:不法分子利用AI生成语音和视频 伪造成客服身份,并以"账户异常""自动续费扣 费"等理由诱骗受害人泄露信息或者转账。 AI换险启动中 ● *【核实信息】:接到客服电话或者收到不明链接,不 要轻易泄露信息或点击链接,尽快联系官方客服进行核 实,妥善保管好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i *【可疑速报】:发现疑似诈骗等情况,沉着冷静, 保留证据,必要时联系公安机关获得帮助。 *【积分兑换】: 不法分子冒充官方发送虚假"积分 兑换"短信,诱导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利用泄露的 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实施欺诈。 【蓝E宝典】 仔细辨别"客服"来电,如有疑问立 刻挂断;不点击不明链接,妥善保管好个 人信息。让我们共同提高警惕,一起筑牢 资金安全防线,共享安心金融生活。 ...
申万宏源西部证券莎车齐乃巴格路证券营业部走进喀什职业技术理工学院
Group 1 - The core focus of the event was on financial fraud prevention, particularly targeting common scams among students such as online fraud, campus loan scams, and gaming transaction fraud [2][3] - The speaker, Adilaimu, provided detailed analysis of fraud tactics, psychological traps, and key oversights that students often mak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vigilance and not shar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2][3] - A principle called "Three Nos and One More" was introduced, which includes not clicking, not believing, not disclosing, and verifying information [2][3] Group 2 - The interactive session saw students actively engaging with questions about identifying fraudulent calls and whom to contact in suspected fraud cases, creating a lively atmosphere [3] - Adilaimu shared information on national and local policies and achievements in combating financial fraud, enhancing students' confidence in fraud prevention [3] - Students were encouraged to remember and share the anti-fraud knowledge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to build a robust social financial safety net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