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物质文化遗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海口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Hai Nan Ri Bao· 2025-06-17 01:25
当天下午,商场六楼中庭接连上演了三场精彩的非遗主题快闪演出。《戏歌·乡月长悬照往还》的 悠扬、《酒狂·桃花庵歌》的婉转以及琼剧《张文秀》选段的经典韵味,为市民的休闲购物时光增添了 意外的文化惊喜。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快闪节目结束后,现场都设置了3个非遗知识有奖问答环节。答 对问题的幸运观众可与身着古风服饰的NPC合影留念,让市民在参与中学习非遗知识,推动传统文化入 脑入心。 活动在广场主舞台迎来压轴环节。海南狮舞龙舞、海南八音依次登场,热闹的氛围聚拢人气,随 后,非遗展演正式拉开帷幕,少儿琼剧《为了多情的李公子》、琼剧说唱《八仙八仙》、公仔戏《张文 秀》、长流方言民歌《夫妻生活》等节目轮番上演,更有草编走秀、太极拳表演等,全方位展现非遗的 独特魅力。 海南日报海口6月16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习霁鸿)6月16日,由海口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海口友谊·阳光城举办。此次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 春"为主题,通过"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播"的非遗体验形式,为市民打造一场全年龄层共享的非遗盛 宴。 活动现场,广场两侧的"烟火海口・非遗有约"市集热闹非凡。在非遗市集展示区,16 ...
与时间赛跑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十年纪录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16 05:04
照片墙和名单墙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记者注意到,一进展厅,就看到一面巨大的照片墙,田苗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这面照片墙是所有已经完成记录的1279位 传承人的照片,按照开展工作的时间顺序,由远至近从右至左排列。"你会发现,右边的照片黑白的多,左边的照片彩色的多。这就证明我们在记录工作开 展之后,有些传承人已经不幸离世了。同时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这个工作的必要性和及时性。"田苗动情地说。 和这1279位传承人照片墙相对应的是一个10米长大名单,这是十年来全国参加记录工作的4470位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名单。"他们有各地非遗保护中心的 工作人员,有来自各个专业、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他们担任访问学术专员,负责给传承人提问,指导摄录人员进行拍摄。还有两千多位记录工作者, 他们是摄像师、录音师、导演、剪辑师。还有几百位验收评审专家,他们做好守门员的工作,保证记录工作的成果是有价值的,是规范的,是有意义 的。"田苗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 "记录的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森林" 截至到2025年5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3997人,目前健在的传承人3107人,十年,已开展 ...
天天学习丨总书记赞许这项非遗“弥足珍贵,实属难得”
Yang Shi Wang· 2025-06-15 12:01
总书记赞许 = > 这项 "弥足珍贵,实属难得" t - 天天学习"总书记一进门就注意到这幅画,感叹这么大一幅画,很像《清明上河图》,问我描绘的是哪里。我告诉他,画的是沈从文笔下的大 美湘西。" 听闻如此宏愿,总书记肯定道:"非遗传承之路非常艰辛,你们做得很好。" 总书记的这番勉励让潘能辉深受感动、倍感振奋。他说:"创作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总书记是懂我们的。" 作为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我国共有23项木雕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多年来,这项被喻为"以刀笔生花,让枯木逢春"的非遗技艺,一直备受总书记关注。 2017年初秋,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陪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厦门参观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在非遗展现场,曾于福建工作过的习主席亲自担任"讲解员",在一件名为《事事如意》的红木雕琢作品前向普京总统作介绍。普京总统则拿起 放大镜,仔细欣赏作品细节。 "这个叫莆田木雕",只见山林层峦叠嶂间,56只相貌威严却又形态各异的狮子正在嬉戏。这样一个栩栩如生、层次丰富、景深高远的微观世 界,正是运用了莆田木雕闻名于世的"精微透雕"技法雕刻而成。 回忆起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 ...
热干面、木偶戏都是非遗 武汉这场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15 03:52
"武汉居然有这么多有意思的非遗项目,长知识了!"6月14日上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武昌区斗级营 街区举行。活动现场,40余个非遗主题展位汇聚布艺堆绣、武汉杂技、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热干面制作技艺等传统项目,吸引众多 市民游客驻足体验。不少游客流连忘返,直呼"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武汉杖头木偶戏展位 本次活动通过非遗展演、展销、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琳琅满目的非遗展位,湖北小曲、汉 剧、杖头木偶戏、古琴艺术等非遗节目也轮番上演,现场掌声不断。 游客张梦莹原本计划打卡长江大桥,却被汉阳门花园内的非遗活动吸引。她兴致勃勃地逛了近两小时,不仅品尝了非遗美食热干面和 酸梅汤,还收获了中药香囊、京剧变脸玩具、楚剧钥匙扣等文创周边。"没想到热干面和酸梅汤也是非遗技艺,味道确实不一样!"她笑着 说。 最令张梦莹惊喜的是,活动还发布了十条非遗旅游线路,涵盖"知音江城"传说之旅、"烟火江湖"美食之旅、"非遗有戏"戏曲之旅等五 大主题,串联黄鹤楼、晴川阁、古琴台等50个非遗打卡点。作为首次来武汉的游客,她决定按照"路线1"游览,从黄鹤楼出发,探访晴川 阁、古琴 ...
关注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非遗展风采 生活韵更浓
He Nan Ri Bao· 2025-06-14 23:58
非遗是解锁乡愁的钥匙,更是现代人找寻精神原乡的温暖寄托。喝一碗热乎乎的胡辣汤,品一杯香气四 溢的信阳毛尖,当乡愁以具象形态融入生活,便是非遗对一方水土最深情的告白。 "香的本源是自然,自然中的植物与人类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线香制作技艺郑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 彦妍点起一根香,为游客讲解。李彦妍团队将典籍中的香方和地域符号结合,制作出贴近当代审美的产 品。"比如这款以香为主体制作的冰箱贴,是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联名的特制款,特别选用了河南的 土、小麦,加入太行崖柏、南阳玉兰等多种河南香料,调配出'老家河南'的味道,卖得格外火爆。"李 彦妍介绍。 一城启幕,多地同燃。除了主会场的精彩活动,河南各地的分会场也亮点纷呈,以多元形式展现非遗魅 力。 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是"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围绕 这一主题,我省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全新活力。 6月13日晚,河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鹤壁浚县古城启动。作为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当天晚上的浚县古城成了"非遗大观园",以"一街一景、一步一韵"的设计理念,精心策划 ...
濠江吹起陇原风 甘肃非遗展演亮相澳门
Xin Hua She· 2025-06-14 12:45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品牌活动2011年首次举办,以国家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 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拓展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澳门6月14日电(记者齐菲、刘刚)6月14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5根与魂——甘肃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澳门博物馆揭幕。 在郑观应纪念馆和冼星海纪念馆,非遗传承人将现场教学,包括山丹烙画、河州蛋雕技艺、兰州刻葫 芦、麦秆画制作等,市民旅客可以亲自动手体验非遗魅力。 "这是一门朴实的艺术,原材料就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麦秆画非遗传承人唐彩萍第一次携麦秆画技艺 来澳门展示。她说,希望这项艺术能被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和欣赏。 系列活动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主办,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甘肃省文化和旅 游厅承办,将在澳门展开,持续至7月13日。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多元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孕育出地域特色浓厚、民族 风情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涵盖专题展览、舞台表演、技艺展示及体验工作坊等内容,立体 展示陇原文化与丝路风韵。 专题展览6月15日起在澳门博物馆展 ...
广州全面展现非遗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6-13 10:17
中国发展网讯 叶致楷 、记者皮泽红报道 6月12日晚,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2025年"文 化和自然遗产日"广州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在陈家祠广场盛大启幕。本次盛会汇聚演出、市集、展 览、手作体验、打卡集章等丰富活动,让非遗可观、可赏、可玩、可品、可学。 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办事 处承办,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 持。 国匠新锐共擎旗 视听盛宴引新潮 广州非遗开放日自2017年来已举办多届,今年全市各区开展了活力社区(非遗在社区开放日)、武术强 身(非遗武术开放日)、寻味烟火(非遗美食开放日)、漫游羊城(非遗在景区开放日)四类活动,活 动总数达250余场,创历年度之最。 本次开幕式晚会将非遗经典焕新编排,新老传承人共同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时尚张力的视听盛宴。 活动伊始,省级非遗项目鳌鱼舞"游"上舞台,国家级非遗狮舞(广东醒狮)与市级非遗广府龙舞联袂上 演《夜光狮、夜光龙》,将传统醒狮与 ...
非遗新韵曲子戏 传承不息在白银
Xin Hua Wang· 2025-06-13 03:50
新华社兰州6月13日电(记者郭刚、程楠)仲夏时节,黄昏时分。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文化馆的小舞台上,一幕曲子戏《西厢调》正在盛装演 出,朱弦三叹,悦耳悦目。 舞台上,"唱把式"的小曲唱起来,珠圆玉润,声情并茂;舞台下,伴奏乐队"轻拢慢捻抹复挑",抑扬顿挫,声乐铿锵。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被 演绎得酣畅淋漓。 作为当地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曲子戏,在长期的传唱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目前已发展成白 银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标志性文化之一。 白银市白银区西厢调艺术团演员在演出曲子戏《西厢调》。新华社记者 郭刚 摄 "近年来,白银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国家级非遗保护 项目曲子戏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科长张志平介绍。 "目前白银市已建成两个曲子戏传习所和一个传承基地,培育专业演职人员60余人,建立完善了传承人梯队,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传承人队 伍。"张志平说,白银曲子戏是源于清同治年间的民间小曲,具有元杂剧的风格特点,通俗易懂,便于传唱,是集演、说、唱于一体的民间 ...
吴桥杂技:“耍”出国家级非遗魅力
Ke Ji Ri Bao· 2025-06-13 01:11
原标题:吴桥杂技:"耍"出国家级非遗魅力 戏法演员凭借眼疾手快,让三个海绵球穿梭于两碗间,观众瞪大双眼却难窥其秘;杂耍演员将盘 铲、水壶等顶立于额头之上演绎"千顶记",引得满堂喝彩……吴桥杂技大世界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表 演,向世界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吴桥,"缩骨功"传承人王保合的经历更令人震撼。为将身体缩进童装,他从小练习关节错位。前 些年,王保合还能表演"身中藏瓶"绝技。"我爷爷、父亲都会缩骨功。"王立刚说。 "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练,构成了吴桥杂技人的日常。"吴桥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延江告诉记者, 如今在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学员们正依托运动医学监测系统助力日常训练,使千年苦练变得更科 学。"我们已成立14家非遗研习所和23家非遗工坊,通过'家族传习+学校培养'双轨模式,让古老技艺在 科学训练中焕发新生。"李延江说。 旋转、腾跃、高空接力……在江湖大剧院《江湖·秀》舞台上,声光电技术正将"蹬技""绸吊"等传 统杂技节目推向高潮。"这种新型表演形式,让杂技从'炫技'升华为'叙事'。"吴桥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杨俊红介绍,剧院年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一票难求的盛况印证了"技艺+科技"的独特魅力。目前 ...
大阪世博会广西活动周开幕 展现八桂风韵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21:59
在中国馆一层绿水青山非遗展区,每天进行非遗技艺、产品展示,现场展示制作木偶、团扇,刺绣,陶 艺等传统手工艺,举办漓江画派精品展,组织拓印制作、民族服饰体验等互动活动,让观众近距离感受 广西的非遗魅力。在中国馆外的开放区域,每天进行2—3场暖场小型文艺演出,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与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曲相结合,展现广西璀璨的民族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 营造热烈欢快的氛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中国贸促会领导、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代表、世博园区有关国家馆政府代表和馆 长、日本当地政府官员及工商会领袖、广西党政代表团有关成员、广西企业代表、各界友好人士近100 人出席开幕式系列活动。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南宁6月12日电 (记者庞革平)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6月11日,2025年日本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西活动周在日本大阪梦洲人工岛世博园中国馆隆重开幕,广西组织了精彩的特色文 艺演出、非遗技艺互动,生动展示了"秀甲天下壮美广西"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获得了出席嘉宾的高度赞 誉和现场观众的广泛关注,成为此次世博会中国馆的一大亮点。 开幕式由广西文化旅游数字推广大使"刘三姐数字人"担任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