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日战争
icon
Search documents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日军当年在此开始走向败亡——重访深河桥
Xin Hua Wang· 2025-06-27 01:00
新华社贵阳6月26日电 题:日军当年在此开始走向败亡——重访深河桥 新华社记者杨三军、杨欣、齐健 尖锐的防空警报在肃静的展厅中突然响起,令人惊惧。"这是当年日军轰炸时,同胞们听到的防空警报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 深河桥抗战遗址陈列馆内,讲解员杨燕林讲述着贵州各族人民团结抗敌的历史。深河桥,这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桥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 逐渐清晰。 1944年12月2日下午,美军军官弗兰克·亚瑟·格里森率领执行任务的美军一支小分队自广西来到深河桥。一声巨响中,深河桥被炸毁。 2008年,格里森曾重返独山,参与深河桥抗战陈列馆布馆的工作人员龙毓虎全程陪同。"格里森向我们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执行炸桥任务时,桥上 还有大量难民在撤离,为了让更多难民过桥,炸桥任务延迟了5个小时。"龙毓虎告诉记者,由于独山县城有机场,飞虎队员在此驻扎数月,与当 地群众感情深厚。"格里森老人很激动,这是他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宝贵回忆。" 随着深河桥的炸毁,日军没能再北上,此后节节败退,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间再无力发动大规模战役。李天和告诉记者,独 山深河桥阻止了日军北上的步伐,成为侵黔日军不可逾 ...
马本斋:抗战楷模 民族脊梁(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Ren Min Ri Bao· 2025-06-26 22:00
他带领的队伍被毛泽东同志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转战冀中平原、渤海之 滨、冀鲁豫敌后战场,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建起"敌后抗日堡垒",沉重打 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他是马本斋,1902年生于河北献县一个贫苦回族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 马本斋誓以热血卫中华,组织青壮年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1938年1月,马本斋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 "拿起枪,保家园!"他振臂一呼,唤起回族同胞抗日热情。1938年3月,他率队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重 要区域河北河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编为回民教导队,后与另一支回民抗日武装合编 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1938年10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心甘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 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早年投身行伍的经历,锤炼了马本斋卓越的军事素养。1939年7月,马本斋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 司令员,炸桥梁、破公路、打伏击,屡创日伪军。 1940年初,冀中平原斗争形势严峻。马本斋奉令率部保卫深(县)南(部)(今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 ...
新疆:抗日战场上的国际物资重要通道
Xin Hua She· 2025-06-24 08:58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东部对外交通线路陆续被日军切断,通过新疆与苏联联系的西北通道成了中国与 国际的重要陆上通道。为了保证国际援华物资运输顺畅,新疆各族群众积极投身筑路运动,或捐款捐 物,或参与筑路,为支援前线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援华物资经西北国际通道的主要运输路线为:从霍尔果斯进入新疆,一路向东运至迪化(今乌鲁木 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再出星星峡陆续运往抗日前线。新疆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搜集的史料记载,在 新疆各族群众的努力下,从1937年到1944年,新疆建成可通车公路5301公里,抗战时期包括飞机、坦 克、弹药、汽车、汽油、药品等各种物资,通过西北国际通道送达抗日前线。 新疆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抗战爆发时新疆交通条件落后,道路崎岖难行,难以通行载重汽车,保障物 资运输的任务异常艰巨。《新疆通史》编委会专职副主任苗普生说,当时疆内有的地方还未通公路,有 的地方道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一些国际援华物资为重型武器装备,对公路要求高,因此修路护路成 为首要任务。 为了抗日救国,当时新疆各族群众积极投身到筑路修路运动当中。有些路段要穿过戈壁沙漠或高原山 区,还有些路段要建在天山山脉的群山峻岭之中,在修筑和养护公路的 ...
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news flash· 2025-06-24 03:29
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智通财经6月24日电,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在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直接的 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的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 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抗战在战略上策应和 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亚洲其他地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 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 响。 ...
吉鸿昌:“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Ren Min Ri Bao· 2025-06-23 22:10
吉鸿昌像。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供图 河南周口扶沟县鸿昌大道东段,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宏伟肃穆,一座7米多高的铜像矗立在馆前的广场 ——抗日名将吉鸿昌身穿戎装、目光如炬。 "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贼杀我,即我杀贼。半壁河山,业经改色。是好男儿,舍身报国。"纪念馆 内,讲解员张婧向观众介绍吉鸿昌出征前的动员讲话。 1933年5月,在中共北方组织的领导与帮助下,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抗日武装"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 军"在张家口建立。吉鸿昌任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率部进攻察北日伪军。 在纪念馆"浴血奋战 收复河山"展厅,展示柜里陈列着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旗、军衣、军帽、臂章等珍贵 实物。穿越历史长河,它们向参观者诉说着英雄情怀。 1934年,吉鸿昌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 抗日。当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逮捕并引渡到北平军分会。 面对敌人的迫害逼供,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 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 大!"1934年11 ...
国防军工行业周报(2025年第26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提升估值,季报预期逐步落地促发反转-20250623
国防军工 行 业 研 究 / 行 业 点 评 证券分析师 韩强 A0230518060003 hanqiang@swsresearch.com 武雨桐 A0230520090001 wuyt@swsresearch.com 穆少阳 A0230524070009 musy@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达邵炜 A0230124030001 dasw@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达邵炜 (8621)23297818× dasw@swsresearch.com 2025 年 06 月 23 日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提升估值,季报 预期逐步落地促发反转 看好 —— 国防军工行业周报(2025 年第 26 周) 本期投资提示: ⚫ 本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下跌 2.01%,中证军工龙头指数下跌 2.83%,同期上证综指下 跌 0.51%,沪深 300 下跌 0.45%,创业板指下跌 1.66%,申万国防军工指数跑输创 业板指、跑输沪深 300、跑输上证综指、跑赢军工龙头指数。1、从细分板块来看,本 周国防军工板块 2.01%的跌幅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17 位。2、从我们构 建的军工集团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马本斋:抗战楷模 民族脊梁
Xin Hua She· 2025-06-21 08:37
他带领的队伍被毛泽东同志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转战冀中平原、渤海之 滨、冀鲁豫敌后战场,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建起"敌后抗日堡垒",沉重打 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他是马本斋,1902年生于河北献县一个贫苦回族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 马本斋誓以热血卫中华,组织青壮年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1938年1月,马本斋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 "拿起枪,保家园!"他振臂一呼,唤起回族同胞抗日热情。1938年3月,他率队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重 要区域河北河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编为回民教导队,后与另一支回民抗日武装合编 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1938年10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心甘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 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早年投身行伍的经历,锤炼了马本斋卓越的军事素养。1939年7月,马本斋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 司令员,炸桥梁、破公路、打伏击,屡创日伪军。 为纪念抗日英雄马本斋,献县本斋回族乡本斋东村建成纪念馆,并面向公众开放。在马本斋纪念馆,北 ...
岁月不曾模糊英雄身影 白山黑水间铸就中国人挺立的精神丰碑
Yang Shi Wang· 2025-06-20 06:04
央视网消息: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民族精神的伟大体现。14年浴血奋战,青山处处埋忠骨,功勋长存史册中。岁月不曾模糊英雄的身影,铁血依旧震撼人民的心灵。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这是郭沫若先生所作《咏杨靖宇将军》中的诗句。从学生时代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到参加确山 农民起义,从转战东北领导工人运动再到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杨靖宇将军用男儿血性和钢铁意志,在白山黑水间铸就中国人永 远挺立的精神丰碑。 "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是85年前,面对劝降人员,杨靖宇将军给出的回答。那一刻,他已经6天没有进食,阔别家 乡更是长达12年。 1932年秋,杨靖宇被派往所谓"南满",即松辽分水岭以南地区领导抗日武装斗争。他灵活运用游击战术,驰骋在辽吉两省,成为日 寇在东北的噩梦。第一批集体进入靖国神社的所谓关东军"肉弹十勇士",就是在1936年初,由杨靖宇将军指挥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 一军歼灭,结束了他们罪恶的生命。 杨靖宇,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杨靖宇从河南奔赴东 ...
“牺牲是光荣的,我参军就不怕死”(时空对话)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图①:孙文秀接受采访。 本报记者 刘以晴摄 图②:孙文秀年轻时的照片。 受访者供图 在吉林通化的家中,百岁老兵孙文秀坐在轮椅上,身着军装,佩戴党员徽章,脊背笔挺。老人颤巍巍地 拿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70周年的两枚纪念章,操着一口浓浓山东口音:"抗战胜利,不容易 啊,不容易。" 为何从"七十一"改叫"文秀"? "不光要能打仗,我们还要学文化、有知识,建设国家" 1924年2月,山东文登,在祖母71岁时,孙文秀出生,因此"七十一"成了他的名字。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山东烧杀抢掠,民不聊生。当年秋天,年仅14岁的孙文秀毅然扔下放猪的鞭子, 找到附近的抗日队伍,请求加入八路军。"你们能打赢鬼子,又保护老百姓。"当问及参军原因时,孙文 秀这样回答。 "牺牲是光荣的,我参军就不怕死。"孙文秀加入的队伍八路军115师686团,是1928年组建的红军队伍, 改编后走上抗日战场,在当地赫赫有名,被许多老百姓亲切称为"老六团"。 1939年,部队换发军装,营里郝教导员听闻"七十一"的土名,目光温和地落在这个小战士身上:"你姓 孙,叫孙文秀咋样?不光要能打仗,我们还要学文化、有知识,建设国家。" 咋突围?肥城的山看似连 ...
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山河显影)
Ren Min Ri Bao· 2025-06-17 22:10
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乔沟。 图为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提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等部 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向敌后挺进。 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 115师战士伏击日军。 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提供 115师独立团向灵丘以东的腰站地区开进。 图为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提供 为配合友军作战,9月24日,八路军第115师确定在平型关东北方向的关沟经乔沟至东河南镇长约13公里 的公路旁采取一翼伏击的战术。25日拂晓,日军第5师团辎重联队和第21旅团主力等部队沿灵丘至平型 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7时许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地域。第115师抓住战机,突然发起全线攻击。经过 激烈战斗,全歼被围日军。 此战,八路军第115师以自身伤亡4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0余人,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平型关大 捷是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 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本报记者徐雷鹏、郑洋洋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8日 11 版) (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