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

Search documents
“能源马兰花”在鄂托克前旗草原绽放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09 14:14
现场施工负责人李晋原指着远处的光伏区域介绍:"我们采用螺旋桩工艺,对草场几乎零破坏。现在板 下植被覆盖率反而提高了40%。" 这片曾经沙化退化严重的草原,如今已成了光伏治理的典型样板。光伏板的铺设不仅减小了风对植被的 影响,清洗面板的水还会下渗到草地里,加上光伏本身的遮蔽性,水分蒸发量下降,空气湿度增加,草 地涵水量大增,遏制了草场荒漠化进一步扩大。 转自:草原云 六月,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草原万亩马兰花迎来盛花期,蓝紫色的花瓣在阳光下鲜艳夺目。 同时,在鄂托克前旗的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GW新能源大基地,光伏矩阵如蓝色的潮汐凝固成 海,留白的土地上,一株巨型马兰花正以大地为绢布悄然绽放。 很难想象,这里原来是荒漠化草原和采煤沉陷区。如今,通过防沙治沙与新能源产业的有机结合,为这 片荒漠化草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GW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落地,当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蒙西鄂尔 多斯采煤沉陷区4GW新能源大基地。(资料图) 6月9日,上海庙农牧民贡格尔感慨地说:"自从这里建了光伏基地后,发现草反而长得越来越旺盛了, 光饲草料开支就节省了不少。"目前,贡格尔家靠养羊和土 ...
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Jing Ji Ri Bao· 2025-06-05 23:22
我国启动"三北"工程是基于什么考虑?整体规划和基本框架是怎样的?目前进展如何? 唐芳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三北"工程是与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20世纪 70年代末,三北地区森林稀少且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只有5.05%,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28万平方公 里,风蚀沙化十分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每年风沙天数超过80天,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 里风沙线。沙化土地以每年超15万公顷的速度扩展,三北地区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 量低而不稳,农村燃料、饲料、木料、肥料"四料"俱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限制。为从根本 上改变三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三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 大型防护林,开启了我国大规模治理风沙、改善生态的先河。 按照1989年编制完成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三北"工程建设范围包括13个省(区、 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期限73年,从 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力争到2050年,工程区 森林 ...
“三北”工程区 攻坚进行时(美丽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06-05 22:02
鄂托克旗2024年和2014年植被覆盖遥感图对比。 彰武县2024年和2014年植被覆盖遥感图对比。 于田县2024年和2014年植被覆盖遥感图对比。 数据来源 国家林草局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 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总书记强调,努力 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 得更大成就。 在"三北"工程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 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持续深入推进,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鄂托克旗还应用了容器苗、种植杯、种子绳等治沙"神器",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林草锁边带的稳 定性。 辽宁阜新市彰武县—— ——编 者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 新技术提升治沙效率 本报记者 董丝雨 帘状沙障制备机快速运转,将稻草、沙柳编织成一块块"帘子";自走式沙障机轰鸣而过, ...
内蒙古“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02 22:22
聚焦解决"钱从哪来"问题,内蒙古建立了"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配套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 入机制,成立防沙治沙基金会,已累计接收社会捐资达9150万元。为动员广大农牧民投身到防沙治沙中 来,内蒙古在"三北"工程建设中率先推广"以工代赈",组织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务工,由治沙"看客"变 为治沙"主角"。2024年全区累计发动6.3万名农牧民投工投劳,发放劳务报酬8.5亿元,人均增收1.3万元 以上。 科技治沙、机械治沙是内蒙古精准高效治沙的"法宝"。内蒙古积极推广滴灌、微灌、容器苗等高效节水 治沙技术,实施15个防沙治沙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项目揭榜挂帅攻关,破解防沙治沙技术瓶颈;全面 推广应用灌木平茬机、智能沙障铺设机械、无人机飞播等先进适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动防沙治沙 由"人海战术"加快向机械化作业、智慧化治理转变。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是我国治理荒漠化 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两个半"在内蒙古,沙化土地综合 治理60%的任务量也在内蒙古。两年来,内蒙古以当主攻、打头阵的实际行动自觉扛起打好"三北"工程 攻坚 ...
阿拉善盟构筑“绿色防线”遏制沙漠“握手”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5-16 02:00
为有效遏制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蔓延汇合,阿拉善各族干部群众连续40多年在大 漠戈壁植树造林种草,累计防沙治沙近1亿亩。特别是2024年,阿拉善盟以防沙治沙为重点,全面推进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用1年时间完成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 理二期项目两年治理任务,全年完成治沙551.65万亩,已在三大沙漠边缘构筑起一道"绿色防线",形 成"合围"之势。其中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形成了两条总长460公里,宽3—20公里 的大型防沙、阻沙"锁边"立体防护林草带,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今年,阿拉善盟接续实施"六个工程"、扎实开展"六个行动",以"三北"六期工程为引领,统筹山水 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计划建设"三北"六期工程项目11个,总投资37.25亿元,建设任务343.77万亩,涵 盖"河塔"片区和黄河"几字弯"片区。 沙海起伏,机械轰鸣。初夏时节,阿拉善盟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交汇处的九棵树治沙区现场 一派繁忙,一辆辆满载着稻草的运草车来往穿梭,将稻草源源不断地运到沙漠中,治沙工人们将稻草铺 设整齐后,手扶式沙障机快速在沙中压固成一圈圈草方格。 ...
新闻分析:为何沙尘天气近期频频“返场”?
Xin Hua She· 2025-05-13 22:00
并且,西北地区前期降水偏少和阶段性增温过程造成土壤失墒干燥、黏性降低,为扬沙、浮尘天气的发生创造了起沙条件。张强介绍,蒙古国南 部的沙尘在途经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时,沿途沙尘得到补充,强度进一步增强。 虽已立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仍多次出现扬沙浮尘天气,局地出现沙尘暴。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张强介绍,今年春季以来,西北地区沙 尘天气呈现多发态势,局地沙尘天气较历年同期偏多。 沙尘天气频频"返场",引起公众关注:沙尘天气频发的状况是否正常?出现沙尘天气的原因有哪些?今年沙尘天气呈现哪些特点? 兰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伏晶介绍,从成因来看,今年春季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甘肃省气象局气象信息专报显示,截至4月中旬,影响甘肃 的寒潮为193站次,为近30年最多。张强介绍,从短期来看,蒙古气旋进入活跃期,冷空气活动有增加趋势,且强度偏强。 伴随冷空气活动,阶段性风速偏大,为沙尘天气创造了动力条件。甘肃省气象局统计,今年春季以来,约12000米高空风速偏大2到8米每秒,约 5000米高空风速偏大1到6米每秒,有利于外源性沙尘输送。并且,地面风速明显偏大,有利于本地起沙。今年春季以来,甘肃地面风速平均值为 2.4米每秒,比 ...
从“沙窝子”到“聚宝盆” 墨玉县防沙治沙工作火热进行中
Yang Guang Wang· 2025-05-11 12:56
在新疆墨玉县喀瓦克乡墩库勒村企业防沙治沙点位,一场"绿色战役"正火热进行。河南全林有限公司通过科学治理、产业带动,正将该村的1.27万亩沙地变 为孕育防沙"金宝"的沃土。 目前,该公司在喀瓦克乡防沙地的平整和育苗工作已完成65%,已育种250万株灰枣苗,预计5月10日开始将育苗基地育好的苗移栽至该片防沙田。 防沙治沙项目现场,大型机械正在平整沙漠 (日孜完古丽·买吐地 摄) 近日,在喀瓦克乡墩库勒村的防沙治沙项目现场,推土机平整后的沙地连绵成片,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灰枣育苗工作。 "从播种到移栽仅需一个月,但每一步都要精细管理。"河南全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灰枣耐旱、耐盐碱,根系发达,兼具生态固沙与经济价值,是治沙与产业结合的优选树种。河南全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本地育苗、本地栽种"模 式,既降低运输成本,又提高成活率,为后续规模化治沙打下基础。 沙漠中的绿色生命 (日孜完古丽·买吐地 摄) 治沙现场,育苗工作有序推进 (日孜完古丽·买吐地 摄) 在防沙治沙作业现场,河南全林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腾飞的身影频繁出现。从土地平整到拱棚育苗,他全程参与技术指导,手把手教周边群众如何育苗。在他 的 ...
一起给腾格里沙漠“织围脖”
Xin Hua She· 2025-05-03 12:57
春光正好,治沙正忙,开沟、铺草、覆沙……数十道工序依次进行。当地农户俯身将麦草铺入沟槽后,来自广东省珠海市的江来动作娴熟地种下 一棵梭梭苗。 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收成镇的腾格里沙漠边缘,一片片整齐的草方格沙障如金色渔网般向远处沙区延伸。和江来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 者,与民勤当地农户一起,在沙漠边缘编织"绿围脖",保卫赖以生存的绿洲地带。 此外,为了帮助像江来一样的志愿者,当地政府协调全县23家宾馆将房价下调10%至20%。民勤县文化旅游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干部刘倩介绍,有 关部门还赠送给志愿者当地景区门票和"文旅大礼包"等伴手礼。目前,享受文旅优惠政策的志愿者近5000人次。 据了解,近年来,民勤县持续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实现"双缩 减"。截至2024年6月,当地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230多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2.08%提高到18.28%。 来自全国多地的志愿者,正在开展防沙治沙活动。新华社记者 郭刚 摄 在民勤多个治沙点,当地政府和爱心企业还捐赠了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我们有时候品尝烤全羊,有时候一起吃火锅,晚上还 ...
赤峰市2025年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全面打响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4-28 03:26
4月27日上午,赤峰市2025年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在克什克腾旗全面打响。 在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萨岭河项目区,连绵起伏的沙漠上,黄柳方格沙障一望无际。 治沙工人拿铁锹、插黄柳、栽柠条,筑牢"阻沙网",扎紧"防沙衣"。 赤峰市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全部分布在克什克腾旗,总面积866万亩,占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的 11.1%,主要分布在全旗11个苏木乡镇。自两大沙地歼灭战全面启动以来,克什克腾旗坚持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因地制宜的原则,累计投资5.42亿元、实施7个生态工程,治理沙化土地89万亩。 "我们将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开展防沙治沙,全力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 固。"克什克腾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百川说。 萨岭河项目区位于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天太永村萨岭河西岸,总治理面积达1万亩。"我们将采取工 程固沙+灌木造林+人工种草的综合治理模式进行治理,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联农带农治沙模 式,吸纳更多群众参与到治沙工作中来,在完成治沙任务的同时促进群众增收。"红山子乡党委书记魏 湘霖说。 今年,克什克腾旗计划投入7.8亿元,通过加强科学防沙治沙、大力培育特色林草产业、拓宽多元 化治沙投入 ...
云种希望树 数字公益为万里沙漠添绿意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27 00:08
在腾格里沙漠边缘,一场沙漠锁边行动正在开展,当地的农牧民们在草方格中种下沙拐枣、梭梭等防风 固沙苗木。不同于以往的植树活动,这些树苗全部来自互联网平台的爱心捐助。 中新网4月27日电(记者 左雨晴) "我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种梭梭树,谢谢你为我的家乡云种希望树。" "云希望种树"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场数字与公益的生动实践。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 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 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云种希望树"通过数字平台,让无数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跨越地域限制,与当地农牧民共同投入到这场 防沙治沙的战斗中。一个个10元汇聚起来,组成对抗荒漠化的有力武器——8586棵希望之树在腾格里沙 漠深深扎根,这些树组成的锁边林,向沙漠深处推进了4万多平方米,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挡住荒漠 化脚步。 "5月上旬,内蒙古阿拉善项目区已圆满完成为期一个半月的锁边林集中造林工作,并在5月中下旬开启 第一轮的管护和灌溉,接下来请爱心伙伴'云验收'春季集中造林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