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
icon
Search documents
香江观澜:航母编队访港引全城轰动 展国家力量促国安家好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7 03:31
在人民海军舰艇向公众开放的历史上,香港拥有多个"首次"和"唯一",数个最新型舰艇都是在香港首次 对公众开放,包括2017年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据统计,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人民海军舰艇便 以多种形式,先后8次到访香港,充分体现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和关爱。 对香港民众而言,山东舰航母编队来访是一堂深刻而直观的"国情课"。作为国家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 航母,山东舰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之际抵达访问,能让香港民众近距离体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 设的成就,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中新社香港7月6日电 题:航母编队访港引全城轰动 展国家力量促国安家好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3日抵达香港并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山东舰首次赴港,也是其 首次向公众开放参观。山东舰航母编队的抵达,在香港再度引发"航母热"。 编队抵达当日,成百上千香港市民在岸边驻足围观。香港媒体争相播发消息,抵达翌日,香港各大报纸 以头版或专版形式大篇幅展示编队到访。开放参观期间,许多民众一早前往排队,也有民众乘坐船务公 司的主题航班隔海远眺山东舰、湛江舰等。编队开放参观的前两天,已吸引近两万人次参观。 7月3日,由 ...
“石榴籽图书室”揭牌,诉说杭阿故事
Hang Zhou Ri Bao· 2025-07-07 02:46
杭州市网络作协石榴籽图书室的落成是杭州文艺界文化润疆行动的具体举措之一。以烽火戏诸侯为 代表的杭州文艺家们来到阿克苏,开展为期一周的"杭阿携手 共创美好"采风创作活动。 活动期间,文艺家们走进阿克苏的田间地头、学校社区,感受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用艺术语言讲 述杭阿故事。届时,文艺家们还将为阿克苏人民带来网络作家分享交流活动、名家讲堂、文化惠民演出 等。两地文艺家还将开展深入交流,携手同行,共同探索文艺交流长效机制,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 神、彰显民族团结的精品力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艺力量。 该图书室由杭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知名网络作家烽火戏诸侯捐资援建,于2025年6月落成,旨 在为边疆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揭牌仪式上,巴格其小学师生用热情的掌声表达感谢,学生代表说:"图书室建成之后,每天课 间,我们都会迫不及待跑到这里,翻开书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烽火戏诸侯激励孩子们好好 学习,从这间图书室出发,打开探索世界的窗口,同时,他也希望孩子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巴 格其小学党支部书记赵瑛说,这间图书室为寄宿在校的孩子们在课余时光、在思念家人的夜晚开辟了一 ...
“国宝故事可歌可泣,中华文化日月光华”
Nan Jing Ri Bao· 2025-07-07 02:29
一束追光刺破黑暗,太和鼎的纹路在斑驳光影中浮动,80多年前故宫文物南迁的一段难忘往事在 舞台缓缓呈现。 7月5日晚,由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制作、演出的 原创话剧《朝天宫下》在江苏大剧院戏剧厅迎来2025年复排后的首场演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话剧 《朝天宫下》在此重要时刻上演。 "文化之根永在,中国必将复兴"的台词铿锵有力,在全场回响。舞台下,观众数次报以掌声,热泪 盈眶。 "'九一八'烽烟骤起,北平岌岌可危;紫禁城风声鹤唳,故宫文物何去何从?"在故宫人的倡导和组 织下,1.3万余箱国宝级文物,从北京到南京,从故宫到朝天宫。 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南京城、风云涌动的明伦堂、暗淡的朝天宫地下库房,觊觎中华文物的侵略 者,手无寸铁的文物守护人…… 话剧《朝天宫下》截取了故宫文物南迁往事的重要一环: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城,南京沦 陷,存放在南京朝天宫库房的部分故宫文物危在旦夕!危急关头,以祝同礼为首的故宫人不惜以生命守 护文明之火。 舞台上,翠玉白菜、东坡肉石、西周颂壶、宋代黑釉盏,无数文物映射古今,串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是一家人
Guang Xi Ri Bao· 2025-07-07 02:22
在南宁市蟠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族居民合唱歌曲《幸福嘹嘹啰》。随着社区活动设施不断完善,打破居住壁垒,推动各族同胞共居共学、共建共 享、共事共乐。雅兰 摄 隆林各族自治县倡导移风易俗,引导社区各族群众在操办红白事时,摒弃大操大办等陋习。这是该县的一场集体婚礼,几对青年带头婚事新办,约定结 婚零彩礼或低价彩礼。 覃文武 李静 摄 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就有"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的优良传统。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一场规模浩大又润物无声的民族大交融在南疆大地上演:各族群众从大石山区搬迁到城镇,各族客商从全国各地前来 扎根,各族旅居者从天南海北汇聚这里康养…… 社区,如同一方温暖的港湾。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宛如一朵朵浪花在此交融,聚起奔腾之势,融入多元一体、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长河。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到民族地区考察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同社区各族群众亲切交流 ...
五大工程铸就“苏韵伊情”援疆工作品牌江苏“助攻”,伊犁高质量发展“进球”
Xin Hua Ri Bao· 2025-07-06 23:26
7月4日晚,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2025伊宁县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决赛阶段小组赛第一轮最后两场 比赛,在伊宁县体育中心火热进行。4支球队带来两场酣畅淋漓的足球对决,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 足球盛宴。这场由江苏援伊·南通工作组鼎力支持的体育盛事,已然成为江苏援伊"苏韵伊情"五大工程 的生动缩影。 "苏韵伊情"是第十一批江苏援伊团队创建的援疆工作品牌。1997年,党和国家吹响了对口支援新疆 工作的号角,江苏省是首批对口支援省份之一,援疆干部不远万里奔赴伊犁州,开启了援疆的新篇章。 2010年后,江苏省每批次派出了14个对口支援县市(含兵团四师、七师)工作组。1997年以来共派出中 组部计划近3000名干部人才,投身援疆伟业。 人才中场:从绿茵场到产业园的援疆智慧 2023年4月,第十一批江苏援伊和兵团四师、七师干部入疆以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 线,积极打造"苏韵伊情"援疆工作品牌,系统实施"苏韵伊情"产业引导、教卫提质、干部培训、民族交 融、文化润心五大江苏援疆工程,投入援疆资金63.36亿元、实施援疆项目401个,构建起"产业筑基、 民生固本、文化铸魂"的立体援疆体系,为伊犁州和兵团四师、七师高质量发展 ...
与舰载战机合影留念,和海军官兵同唱歌曲,“山东舰停在家门口激发香港青年爱国情”
Huan Qiu Wang· 2025-07-06 23:11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由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及湛江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7月3日起 访问香港5天,并于7月5日起一连两天开放给成功预约的市民参观。很多香港市民登舰后参观各种武器装备,与停泊在甲板上的战机合影打卡,并 与军乐队合唱爱国歌曲。 据香港《大公报》6日报道,最令参观市民兴奋的是有大半个篮球场大小的"航母升降梯"。数百位市民站在上面,随着一声哨响向上升起,出现在 眼前的是宽阔的飞行甲板和多架战斗机,引起现场一片欢呼。其中,甲板停放的多架歼-15及歼-15T战机可谓全场焦点,吸引众多市民上前观摩和 拍照。还有人专门穿着毕业服,只为拍张航母毕业照。现场多名海军官兵与市民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军乐队则在舰上高层位置演 奏,十分热闹。"航母上每个参观场景,都洋溢着港人对国家军事现代化的骄傲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大公报》报道称。 加开 40 班 " 观舰游 " ,一日爆满 连日来,山东舰航母编队访港引起全城热潮,各界人士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畅谈亲睹国产航母的震撼与感动。立法会议员尚海龙5日与众多市 民一同登上山东舰,"大家踏上甲板后无不惊叹,现场停泊有 ...
同仇敌忾赴国难 众志成城卫山河(山河显影)
Ren Min Ri Bao· 2025-07-06 22:5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撕裂长夜。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 生死存亡之际,经过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 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广泛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并发展起来。 河北曲阳县十二区的妇女自卫队。 河北省曲阳县委党史办供图 平山青年踊跃参军。 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香城固战役中群众向前线运送物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图 新加坡各界人士在码头欢送南侨机工回国。 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供图 民生公司的船只经过激流险滩,将战略物资运送到后方。 湖北省宜昌市档案馆供图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中华各族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 力。 "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激动人心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成了激励全民族抗 战的号角。在河北平山,青年群起响应,纷纷表达"参加八路军,赶走东洋兵"的决心,1500多名平山青 年积极参军参战;回族抗日将领马本斋组织青壮年奋起抵抗,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 知识分子以笔为枪,郁达夫发表大量文章鼓舞抗战士气,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吼出民族魂魄; 华侨领袖陈嘉庚募捐筹款 ...
历史转折处的那“一夜之间”(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Ren Min Ri Bao· 2025-07-06 22:52
如果没有战争,在人们的记忆里,这将是一个宁静的夏天。 不过很快,这虚幻的平静就被彻底打破了。 烽烟 父亲要求官兵在吃饭前和睡觉前必须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金天愚(金振中之子) 7月7日深夜,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夜空。 在宛平城附近进行非法演习的日军,以丢失一名士兵为借口强行要求进城搜查,遭到拒绝。之后,日军 向中国守军开枪,并炮轰宛平城。 "清风徐来,吹散了午后的暑气,刮得玉米叶子唰唰作响,夕阳照耀在地平线上,缕缕炊烟四起,衬托 满天彩云。眼前一幅多么美好的大自然风光!" 1937年7月7日黄昏,时任宛平县政府秘书的洪大中望着城外的玉米地,心生感慨。 曾在喜峰口战斗中立下战功的金振中,此时正作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3营营长,率部驻 守宛平城和卢沟桥。 1933年春,日军在长城一带制造事端发动进攻。29军的战士们手握大刀,在喜峰口战斗中血刃日寇,歼 敌5000余人,一战成名。 "父亲每天给士兵讲话,用历代的英雄楷模给他们作报告。另外要求官兵在吃饭前和睡觉前必须高呼'宁 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来激励士兵的斗志。"金振中之子金天愚回忆说。 面对如潮水般扑来的日军队伍,金振中果断下达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汇聚民族复兴力量
Ren Min Ri Bao· 2025-07-06 22:52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抗日战争》。 肖思加摄 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 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 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伟大抗战精神,如巍峨的丰碑,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如不熄的火炬,照亮伟大复兴征程。它是中国人 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荡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胸膛,化作无坚不摧的意志,引领我们跨越一切艰难 险阻,向着民族复兴奋勇前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外景。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编 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本报记者 张 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枪声撕裂夜空,铁蹄踏碎山河。在这民族存亡时刻,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空 前高涨,筑起一道不屈的精神长城。 长白林海,朔风如刀。弹尽粮绝时刻,杨靖宇将军仅以枯草、树皮、棉絮果腹。殉国的身躯被剖开,胃 中那团无法消解的草絮,使日军军医惊骇失刀。草絮无言,却比任何呐喊更灼烫:为了革命,坚持到 底,就是死,也不能向敌人屈服。 狼牙山巅,硝烟蔽日,5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转移 ...
一门课如何让“Z世代”紧抱成“石榴籽”
陕西师范大学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各族青少年交流成长营结营仪式,来自边疆的各族小学生身着民 族服饰共舞。受访者供图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海热打小在鄂尔多斯草原长大。最初,她眼中的"中华 民族共同体"是爷爷烟斗下飘出的故事。"小时候,爷爷总念叨,以前放牧时,汉族邻居会帮我们修理勒 勒车,蒙古族阿爸阿妈则教他们辨认草场。春种秋收、婚丧嫁娶,两家人永远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后来,中学历史课本中"茶马古道"的驼铃声、"土尔扈特部东归"的马蹄声,让海热对民族交融有了更壮 阔的想象。可那时的她,总把这些当作泛黄书页里的"传奇"。直到来到中央民族大学求学,一门名为中 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课程,让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真正深入——古往今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 融的历程,像长卷一样铺展开来,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跨越时空展现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如何融 为一体。 族共同体发展历程为主线,史论结合,全面呈现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课程采用有形、有 感、有效的历史叙述方式,通过大量鲜活的历史素材,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广阔历 史画卷。此外,课程还突破了传统的"中原王朝史观"和单一民族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