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大别山下,红色基因代代传(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41
"碑高13.5米,象征着大别山为革命牺牲的13.5万名在册烈士;碑座四周竖立着38根大理石立柱,是对岳 西为国捐躯的3.8万英雄儿女的纪念。"岳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新民介绍,当时岳西人口不足16 万,牺牲人数占到人口总数的近1/4,因此岳西也被称为"烈士县"。 八十载悠悠岁月,革命老区已换了新模样。近日,记者走进大别山腹地,探寻革命遗址,参观纪念场 馆,采访烈士后人。伟大抗战精神,回荡在大别山的山山水水间。 一封家书,映照家国情怀 一场雨过后,大别山间,苍翠如洗。走进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的大别山烈士陵园,沿着台阶拾级而 上,朱德同志亲笔题词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巍然矗立。 在大别山烈士陵园,操着各地口音的参观者瞻仰着、聆听着、触摸着、沉思着。 "这是1940年5月,岳西籍烈士程雄出征前写给家人的信,也是最后一封信。"讲解员在一块展板前娓娓 道来。 "儿这次为了民族,为了阶级,为了可爱的家乡,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儿不得不来 信辞别双亲大人。如果不能活着的话,双亲大人应保重玉体,抚育好弟妹。""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 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 声声叮咛,字字 ...
文化和旅游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美好生活
Jing Ji Ri Bao· 2025-06-25 21:54
本报北京6月25日讯(记者张雪)国新办25日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文化和 旅游领域的代表围绕"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古越是首批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11年来,他致力于传承红岩精 神,讲述红色故事。2024年古越和同事一起创建了红岩精神宣教劳模和工匠创新人才工作室,一方面推 动团队从"讲解服务型"到"学术引领型"转变,另一方面创新和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讲解路径。"我们是红 色文化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和英雄烈士的故 事,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的作用。" 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25年来始终如一做一件事情——用文化温暖城市的建设者。"文化馆 人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为全民普及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市民能够走近艺术,提升国民的艺 术素养。"现在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更多元、更潮流,更注重场景的体验感,黄晓丽认为这要求文化馆 要顺应时代变化,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馆"。"我们的秘诀是开门办馆,做大家的文化馆,办人民的文 化馆。我们已经构建起市镇村三级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分 ...
从红色基因到诗画乡村!察右前旗北疆文化的时代绽放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25 15:18
转自:草原云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我自幼酷爱文学,后来加入了察右前旗诗词协会,在会长以及诗友们的帮 助下开始创作诗词,部分作品曾刊发在一些网站以及报刊上,用笔记录真实的生活,做真实的自我,为 传承农村文化奉献自己微薄之力。"6月23日,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农民诗人贾文娥对记者说。 像贾文娥一样的农牧民诗人在察右前旗不在少数。这得益于察右前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 离不开该旗在北疆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方面的努力付出。 在内蒙古高原的广袤大地上,察右前旗如同一颗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这里,是北疆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出独特的人文魅力与时代 活力。 近年来,察右前旗在北疆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 加绚烂的光彩。 红色文化——北疆儿女的精神旗帜 今年,察右前旗聚焦本地革命历史,创作红色革命剧东路二人台《赤土青松》剧本,该剧已进入排演准 备阶段,将继续为戏剧舞台注入本土红色基因,让红色文艺之花在草原深处、田间地头持久绽放。 察右前旗是抗战时期绥东抗日游击区之一,有着深厚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底蕴。纪松龄、莫 ...
“红都”续写新传奇——解码“共和国摇篮”瑞金的文化自信样本
Xin Hua Wang· 2025-06-23 07:49
新华社南昌6月23日电 题:"红都"续写新传奇——解码"共和国摇篮"瑞金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记者沈锡权、赖星、闵尊涛 江西瑞金,被誉为"共和国的摇篮",铭刻着中国共产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 2024年5月,江西省瑞金市城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黎明 摄) 红旗漫卷处 青春再出发 "我要去瑞金,去走我哥走过的路……" 热播电视剧《追风者》男主角魏若来的深情独白,点燃了许多年轻人对瑞金的向往。 1931年11月7日,一批来自五湖四海、风华正茂的人们在此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改写民族命运的红色基 因。 2025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前游客云集,打卡留念。(受访者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在江西考察时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在新时代坐标里,瑞金既葆有鲜明的红色气质,又彰显出创新超越气魄——这座在传承中奋进、在革新中蜕变、在拼搏中突围的"红色故都",正 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续写永不褪色的精神传奇。 相隔千里,江西瑞金和上海瑞金医院从以前的对接不多,到近年来加深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注意到,现 ...
一枚印章见证山东安陵88年乡村蝶变
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安陵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柜中,陈列着一枚镌刻有"农民抗日互助会"字样的印 章。1937年夏,鲁西南地区抗日运动的火种在此点燃——从秘密成立"抗日救国自治会",到发展为燎原 冀鲁豫边区的革命力量,这枚印章见证了烽火年代的铮铮誓言。 1946年9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定陶战役中取得大杨湖战役重大胜利,毛泽东亲致贺电嘉奖全军。刘伯 承、邓小平于当年9月10日在安陵集马姓祠堂召开纵队级干部会议,既总结作战经验,更以刀刃向内的 勇气剖析问题:针对部分官兵因连胜滋长的骄傲情绪、忽视群众纪律的苗头,旗帜鲜明提出"克服骄傲 自满""严明群众纪律"要求,强调"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是一切胜利的保证"。 八十八载光阴流转,硝烟早已散去。今日的鲁西南热土,正赓续红色基因,擘画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安陵村绝非寻常村落。1934年,菏泽首个农村党支部在此诞生;抗战时期,它跃升为冀鲁豫边区鲁西南 地委专署驻地,邓小平、刘伯承、杨得志等将领在此运筹帷幄,被誉作"鲁西南的莫斯科"。 这场被称作"不握手会议"的整风式总结,成为我党我军在胜利中保持清醒、在辉煌中坚守初心的典范。 如今,战火硝烟虽已散去,但旧址斑驳的砖墙、复原的会场陈设 ...
红船启航地  丹青铸精神
Ren Min Ri Bao· 2025-06-21 21:47
历届"红船颂"展览也为各类主题性美术作品展览提供了一定借鉴。比如,叙事逻辑的重构、非线性叙事 的启发、跨地域的共同精神映照、对精神源头的追溯等。这样的展览让观众带走的不是纪念品,而是精 神鞭策。这种将审美体验转化为精神动能的机制,对今天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也有着重要参考意义。不 过,从大美术角度来讲,数智技术为艺术创造、审美表达等开辟了新空间,不仅延展了审美维度,也可 以激起观众更强烈的共鸣共情。若能将数智技术与美术创作进行深度融合,将会使美术在弘扬红色文化 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 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20年来,聚焦"红船精神",美术工作者通过实地写生、参与创作工程等方式, 推动相关主题创作不断拓展、深化。近期,"红船颂"嘉兴美术成果展举办,从红船领航、文脉绵长、创 新发展三个维度,以68件画作生动诠释"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南湖红船,这艘从暗夜驶向黎明的精神之舟,早已化入嘉兴城市文化血脉之中。它不只是一种意象,更 是一种信念。早在2001年,嘉兴市委市政府便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合作,启动第一届"红船颂"全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马本斋:抗战楷模 民族脊梁
Xin Hua She· 2025-06-21 08:37
他带领的队伍被毛泽东同志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转战冀中平原、渤海之 滨、冀鲁豫敌后战场,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建起"敌后抗日堡垒",沉重打 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他是马本斋,1902年生于河北献县一个贫苦回族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 马本斋誓以热血卫中华,组织青壮年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1938年1月,马本斋组建回民抗日义勇队。 "拿起枪,保家园!"他振臂一呼,唤起回族同胞抗日热情。1938年3月,他率队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重 要区域河北河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编为回民教导队,后与另一支回民抗日武装合编 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1938年10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心甘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 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早年投身行伍的经历,锤炼了马本斋卓越的军事素养。1939年7月,马本斋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 司令员,炸桥梁、破公路、打伏击,屡创日伪军。 为纪念抗日英雄马本斋,献县本斋回族乡本斋东村建成纪念馆,并面向公众开放。在马本斋纪念馆,北 ...
搭建网络课堂 促进“指尖学习”
Ren Min Wang· 2025-06-20 01:31
为进一步丰富民兵网络课堂,该警备区还联合当地宣传、教育、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将"英雄花 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国防教育暨征兵宣传进百校"活动,一并在网络课堂推广。 令人欣喜的,远不止此。系统后台显示,民兵网络课堂约20%的注册用户是普通市民,他们通过平 台分享、扫码推广课程链接等方式参与学习与国防、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民兵网络课堂上线国防教 育融媒体平台,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展了教育阵地。"该市国防教育中心副主任姚加兴感慨道。(旷斌 陈美) 进入民兵网络课堂,点击打开《自觉遵守纪律规矩 做新时代好民兵》微课……近日,广东省广州 市花都区基干民兵黄家楠,利用午休时间用手机打卡学习。这种"指尖学习"方式,是广州市军地运用网 络课堂,推动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生动一幕。 针对民兵流动分散、聚少离多、教育落实难的实际,去年9月,广州警备区联合市委宣传部,在"广 州国防教育"融媒体平台开设民兵网络课堂,设置"专题授课""国防公开课""融媒体视频"3个板块。每月 必修微课收纳在"专题授课"板块,由"三会一好"优秀政治教员和民兵骨干录制上传,其他两个板块大都 为选学内容,有红色纪录片、红色故事会和国防主 ...
红色故事激励奋进步伐(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大悟山下,暑气正浓。一位80岁老人来到湖北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在一间陈设简单的房间 前站定。仔细端详后,老人说道:"这就是当年我父母住的屋子。" 老人名叫任全胜,是新四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的儿子。任全胜抚着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的砖 墙,缓缓行走。80多年前,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进驻大悟山下白果树湾。在全民族奋起抗战的年代,大 悟山的故事就此展开……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走进当地的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任全胜对不少老照片如数家珍。 纪念馆收藏了一张小战士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合影。小战士叫盛国华,当时只有十一二岁。史沫特莱 曾提出收养盛国华,想带他去读书,询问盛国华后,却得到了这样的答复——"所有的战士都必须留在 前线。"盛国华说:"等打跑了敌人,我们胜利了,我再读书。" 遗憾的是,盛国华后来在战斗中牺牲了,没能等来安静读书的那一天。抗战期间,新四军第五师伤亡 1.32万人,在大悟的山林间留下了英勇壮烈的故事。 在一张蒋家楼子会议旧址的照片前,任全胜停下脚步。1943年初,鄂豫边区党委扩大会议在大悟山蒋家 楼子举行,参加会议战士的马匹沿着峡谷拴了足有两里路。当时下大雪,参加会议的战士们用柴草打地 铺,靠 ...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塞垣此地擅繁华——解码乌鲁木齐的文化自信样本
Xin Hua Wang· 2025-06-16 00:43
天山北麓,美丽绿洲,四通八达,人文荟萃。 新疆乌鲁木齐,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枢纽重镇,见证了多种文化、族群在此汇聚、交流、碰撞、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好好研究新疆历史,真正认识到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从而也更有力地证 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从千年前守护丝路安宁,到近代蒙受国难不屈不挠;从抗战时中国共产党播撒革命火种,到新中国发展引来无数建设者……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浸 染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 开放风劲,潮涌天山。进入新时代,乌鲁木齐凝心聚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向西开放新高地,绘就开放自信万千气象。 多元一体贯古今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5日电 题:塞垣此地擅繁华——解码乌鲁木齐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潘莹、王菲 清晨,第一缕曙光透过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照亮乌鲁木齐市。市中心西大桥上的石刻虎头狮纹兽双目圆睁,在霞光映照下显得更加威武勇 猛。 市民从乌鲁木齐市中心地标性建筑西大桥上的石刻虎头狮纹兽旁走过(2025年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这些石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距市区300多公里的阿拉沟墓葬出土的2400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