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Search documents
两部门:开展航天器在轨运行、卫星遥感与通信、空间探测、商用飞机智能制造、低空航空器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
news flash· 2025-07-09 06:56
智通财经7月9日电,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 (2025—2030年)》。其中提出,围绕宇航重大工程、商业航天、商用飞机、航空发动机、低空经济等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开展航天器在轨运行、卫星遥感与通信、空间探测、商用飞机智能制造、低 空航空器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研制空间用量子自然基准的原理样机并开展典型实验验证,解决空 间站长期在轨真空泄漏和材料放气率测量难题,攻克低空航空器智能感知、定位导航、能源动力等关键 参数测量校准技术,研究商用飞机、商业遥感与卫星互联网领域综合参数智能化检测和在线校准技术, 形成典型应用示范,带动航空航天技术协同创新。 两部门:开展航天器在轨运行、卫星遥感与通信、空间探测、商用飞机智能制造、低空航空器等关键共 性计量技术研究 ...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昌专场 以三大核心优势发展商业航天产业
Si Chuan Ri Bao· 2025-07-09 00:24
7月8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昌专场举行。西昌市市长 杨川在发布会上介绍,西昌正锚定"建设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昌"目标,聚焦"四川攀 西中心城、凉山极核引领区、中国康养旅居地"三大定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西 昌贡献。 "西昌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占天时、得地利、拥人和。"杨川介绍,西昌具备近、多、长三大核心优 势。"近"指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近,为商业航天提供了独有优势。"多"体现在资源富集。"长"则突出产 业链长,西昌聚集了500亿级钒钛稀土产业集群,有利于发展宇航级钒钛金属新材料。 在推动延链补链过程中,西昌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近年来,成功招引北京华 腾西昌华腾新材料宇航级钛合金及衍生产品、宁波创润高纯钛等重大项目,让产业发展链条更完整、更 具竞争力。 未来西昌将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行动",梯次打造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全力推动钒钛产业高质 量发展。(记者 李天锐 何勤华) 当前,西昌市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卫星基地工厂已建设完成70%,预计年底前实现首颗卫星下线;陆 海空间"西昌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等项目已投入试运营;星河动力"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商业航天企业迎来上市新通道!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23:59
产业发展迎来关键节点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运营转换的关键时期。2024年,"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相继发射首批组网卫星,标志着大规模星座建设序幕 的正式拉开。这些项目计划形成超过1万颗卫星组成的巨型星座,将带动高频次火箭发射和批量化卫星生产需求的快速增长。 火箭技术领域的突破尤为显著。多款可回收商业火箭将在今年完成首飞任务,这意味着行业即将从前期投入积累阶段迈向投资收获期。深蓝航天等企业已完 成火箭回收的主要技术攻关,进入最后工程验证阶段。星云一号火箭预计年底前完成首飞入轨任务,明年将全面启动商业化运营。 卫星制造端同样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微纳星空已成功发射24颗卫星,建立了覆盖研发到交付的全流程服务体系。该公司通过批量化生产模式,将部分卫星 制造成本降低至数百万元规模,显著提升了行业竞争力。类似的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能力,正在成为商业航天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适用范围扩大,直接解决了商业航天企业的核心痛点。此前,多数商业航天企业仅能依靠第二套标准寻求上市机会,即年收入2亿元且 市值不低于15亿元的要求。这一门槛对火箭企业而言几乎无法达成,卫星企业也 ...
NASA依赖加深,SpaceX载人“龙”飞船难被替代
Huan Qiu Shi Bao· 2025-07-08 22:46
在载人航天领域,NASA多年来更是一直依靠SpaceX。自从航天飞机在2011年退役后,美国在很长时间 内失去了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能力,不得不依靠俄罗斯载人飞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载人"龙"飞船服 役后才算结束。原本NASA本着"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同步推进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和波音公司 的"星际客机"载人飞船,但后者不但研制进度严重推迟,一直到去年才进行首次载人试飞国际空间站测 试,而且任务期间暴露重大缺陷,最终NASA决定放弃该飞船载人重返地球任务。尽管波音公司今年年 初表示不会放弃"星际客机"飞船,将在完成修改后尝试新的太空任务,但何时能够重返太空依然没有定 论。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NASA想要靠本国力量将宇航员送往近地轨道,就只能依靠SpaceX的载 人"龙"飞船。 更大的麻烦来自美国"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根据当前NASA公布的计划,除了搭载宇航员的"猎 户座"载人飞船由SLS重型火箭发射升空外,SpaceX的"星舰"超重型火箭将扮演关键角色:"猎户座"载 人飞船抵达环月轨道后,宇航员需要换乘月球着陆器抵达月面,而后者就是基于"星舰"飞船改装而来。 此外,在距离地球上空数百公里的近地轨 ...
四川西昌全力打造西部商业航天港 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8 21:11
2025年初,四川省印发《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明确以成都都市圈和凉山州 为"双核引领",将西昌定位为"西部商业航天港"和"商业航天聚集区"。在这一战略推动下,西昌航天高 端智造产业园全面启动,规划面积达5200亩,现已完成整体规划,多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杨川介绍,目前深圳魔方卫星落地建设卫星工厂完成建设进度70%,预计年底前实现首颗卫星下线;陆 海空间"西昌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等项目已投入试运营;星河动力"星箭一体交付中心"、地卫二和中科 宇航火箭卫星项目加速推进,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杨川表示,西昌一方面将精准引进科研与生产并重的领军企业,发展卫星、火箭及组件制造、卫星应用 服务等核心产业;同步推进清华大学暗物质实验室、天府邛海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火箭 卫星原位制造,打造火箭制造到发射"一小时交通配套圈"。另一方面,将挖掘航天科普、航天文创等资 源,培育太空生物制药、太空育种等航天新业态。 杨川说,到2026年,西昌商业航天港将初具规模,航天制造、总装测试能力初步形成,初具发射能力; 到2030年,形成千颗星的年发射能力和千亿元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同时,我们还 ...
低空经济聚力打造“天空之城”
Ren Min Ri Bao· 2025-07-08 19:29
"滴——",身份证轻触取票机,一张印着"你好,天空旅行家"的参观票滑出闸口。穿过玻璃幕墙构成的 登机厅,眼前豁然开朗:黑白两色的EH216-S无人驾驶航空器静卧在停机坪中央,流线型机身映着天 光,小巧玲珑的同时极具"未来感"。随着起飞指令下达,航空器便轻盈离地,平稳升至50米左右的空 中。白色机身与湛蓝天空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科技感十足的画面。 近日,记者走进被喻为低空经济"超级实验场"的安徽合肥骆岗公园,切身感受到无人机载人飞行正加速 从愿景走向现实。 要让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城市上空畅飞无阻,拥有一张运营"通行证"是关键。今年3月28日,合翼航 空收到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目前,合翼航空运 营的EH216-S为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三证齐全"——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 证(AC)和生产许可证(PC)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 可别小看这张证的"含金量",这意味着,持有运营合格证的企业可以在获得批准的区域内进行商业运 营,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在不远的未来,市民或游客将有机会在合肥上空体验一场'云端之 旅'。"章 ...
科创板新政护航商业航天产业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7-08 17:53
■科创板包容性改革回响 科创板新政护航商业航天产业 2024年9月22日,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高空回收飞行试验 ■科创板包容性改革回响 天仪研究院涪城一号SAR卫星与张掖星座空间公司神启号SAR卫星的双星重轨干涉案例 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 ◎记者 刘怡鹤 "我们从去年开始准备上市事宜,今年券商已进场开展各项上市准备工作,第五套标准的新政一方面为 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有望加快我们的上市进程。"天仪研究院副总经理吴兴贵说,新政 出台后,公司和辅导券商已开始评估第五套标准对公司的适用性。 由于上市退出的预期明确,一级市场的投资热情也再次被调动。记者采访的几家公司反映,一方面原有 股东提出了追加投资意向,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不断有新机构来和公司接洽。 长期研发投入高昂、盈利节点尚未到来,更缺乏行业先例……自2015年我国最早一批商业航天公司诞生 以来,政策导向逐渐清晰,产业蓬勃发展,但上市的曙光始终不明朗。 最新发布的《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将商业航天纳入第五套标 准,精准化解商业航天企业的盈利痛点,商业航天科创企业紧锣密鼓地开始行动起来。 近两年来,商业航天连续被写入 ...
双湾联动,双向奔赴,无锡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发力科技创新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8 15:41
未来,无锡和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7月8日,"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无锡行"活动启动。来 自粤港澳大湾区20余家媒体近30名记者走进无锡,开启为期三天的走访,聚焦产业创新、人文经济、生态宜居等 领域,记录双湾共舞、共创未来的精彩新篇章。 无锡主动融入大湾区携手实现科技创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无锡探索建设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无锡)试验区的第四 年。 近年来,无锡紧扣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动"拥抱"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深化两地在产业、科创、人才等领域 的协同合作,推动形成了"双湾联动、双向奔赴"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无锡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资源富集区,积极承接创新要素溢出。"在媒体见面会上,无锡市发展 改革委战略处四级主任科员钱怡静介绍,无锡市先后推动无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中心成立运营、无锡深 港协同创新中心升级扩容、无锡香港科创中心高效运行等。同时加快无锡经开区作为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 创产业融合发展区核心区的建设,太湖湾信息园一期启动区建成,黄金湾科技园正式开园。此外,深圳市大数据 研究院无锡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无锡未来技术学院也建成投运 ...
2025空天信息大会在合肥开幕 业界“论剑”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8 12:47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星图)董事长许光銮说,中科星图致力打造天基能力和空基能力,向商业航 天全产业链拓展,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让空天信息能力赋能千行百业。面向未来,中科星图将加速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空天信息技术更好赋能城市治理、应急救灾等领域,打造全球合作 网络,让中国的产品方案走向世界。 大会主论坛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以"商业航天 推动空天信息快速发展"为题作报告表示,卫星"千里眼"守护青山绿水,构建生态修复智慧监管体系; 低轨卫星互联网筑牢通信"天网",破解应急与覆盖难题,卫星+遥感+云+人工智能,构建"天地人"一体 化应急网。空天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商业航天则促进空天信息应用进入数智地球时代。 蓝天实验室主任向锦武在题为"无人机引领智慧低空"报告中指出,针对低空经济多样化应用场景,推动 有人/无人系统深度融合和异构多无人系统协同应用,是实现低空空域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一环,无人 机系统的体系化应用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建立统一的空地智联管理平台,打造低空智联网,将助力 未来城市低空通航。 在"一体两翼,构建中科星图战略新格局"主题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