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园区

Search documents
发改委等三部门: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设备
news flash· 2025-07-08 06:14
金十数据7月8日讯,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园区建立用能和碳 排放管理制度,深入推进企业能效碳效诊断评估,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和日常监管,淘汰落后产 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设备。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 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鼓励有条件的园区以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形式参与 电力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电力系统稳定性。 发改委等三部门: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设备 ...
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开启!科学配置储能,鼓励参与电力市场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07 10:37
文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开启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 各地区推荐园区数量 不超过2个 ,于8月22日前将推荐园区名单及建设方 案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对地方推荐园区的建设方案进行审核,统筹考虑 产业代表性、综合示范性、碳减排潜力 等因素, 确定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 《通知》明确了零碳园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在用能结构转型方面强调: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 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 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 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 等 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探索氢电 耦合开发利用模式。推动园区积极利用生物质能核能、光热、地热、工业余热等热能资源,实现供热系 统清洁低碳化。探索氢能、生物质等替代化石燃料和原料。 此外,《通知》指出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支持 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发电企业、电网企业、能源 综合服务商 等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围绕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探索路径模式。 鼓励 有条件的园区以虚拟电厂( ...
爱迪特(301580) - 301580爱迪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3
2025-07-04 00:32
证券代码:301580 证券简称:爱迪特 爱迪特(秦皇岛)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7 |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 | | 投资者关系 | □媒体采访 | □业绩说明会 | | 活动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 □现场参观 | | | |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 参与单位名称 及人员姓名 | | | | | 大成基金——邹建、陈泉龙 鹏华基金——李建国 | | | | 信达澳亚——李典点 | | | | 广发基金——周飞 | | | | 华安基金——戴杰妮 | | | | 平安基金——刘文平 | | | 时间 | 2025 年 7 月 2 日 | | | | 2025 年 7 月 3 日 | | | 地点 | 路演活动会场 | | | 上市公司接待 人员姓名 | 董事会秘书郜雨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投资者问答主要内容: 率? | | | 1. | 公司所处行业客户下游较为分散,如何不断增强市场渗透 | | | | 答: | | | 主要内容介绍 | 公司将资源重点投 ...
零碳园区迎建设热潮,项目落地诸多难题待解︱晨读能源
Di Yi Cai Jing· 2025-07-03 12:52
零碳园区不是"万能钥匙" 零碳园区是指在一个产业园区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清洁技术支持、碳回收技 术、能源存储交换等方式在一定周期内全部予以抵消,从而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减碳的工具和方式多种多样,为何零碳园区被认为是重要抓手而受到广泛关注? 近期在北京举行的"构建零碳园区: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专题研讨会上,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分析师 刘晶宁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经济贡献大和碳排放量占比大的双重属性。"目前全国有超过7.7万个 产业园区,广东省的园区密度最高,浙江、山东紧随其后。其中,工业园区约占三成。清华大学的研究 表明,这些工业园区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工业产值,以及31%左右的碳排放。"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零碳技术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工业减碳的转型问题,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主体 和场景的"万能钥匙"。 今年零碳园区迎来布局热潮,从政策引导到企业宣传,消息层出不穷。不过,距离这些项目真正落地还 有诸多难题需要应对。 张捷(化名)是国内某新能源企业从事零碳业务服务的负责人,从年初起,他接受到来自业内外的咨询 比以往多出数倍,其中零碳园区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个概念。究其原因,政 ...
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出台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30 06:23
中化新网讯 6月23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零碳园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江苏省 地方标准。公示期为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7月22日。 据悉,《指南》被列入2024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立项计划,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承担,联合江苏省战略 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等编制,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工作。 作为江苏省首个以"建设指南"形式发布的零碳园区地方标准,《指南》从能效管理、能源系统构建、基 础设施升级、绿色生产、循环经济发展、运营管理、绿色低碳创新等方面明确建设要求,为零碳园区建 设提供了全流程的操作路径。 《指南》将建设指标分为三类,一类指标为必须达到的关键指标(如碳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等),二类 指标为重要参考性指标(如绿色建筑比例、资源循环利用率),三类指标为激励性指标(如碳抵消量、 技术创新应用),以此明确零碳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改革举措、重大项目以及工作进度安 排,分阶段开展建设。 在清洁生产方面,《指南》要求,园区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广产业绿色招商,推动园区及园区内企 业开展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加快绿色工艺改造升级和"智改数转网联 ...
“两新”引领,推动节能生产低碳生活
Xin Hua Ri Bao· 2025-06-25 21:44
□ 本报记者许愿 6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当天,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节能宣传周及低碳日启动仪式在南京举办,今年 主题是"节能增效,焕'新'引领",将以能耗、排放、技术、安全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 费品以旧换新,让更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更新应用到企业中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让更 多节能、环保、高质量的耐用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十四五"前四年,我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3.4%,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序时进度,可再生能源装机历 史性突破1亿千瓦。绿色日益成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眼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 旧换新,是进一步推动节能增效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 实现"双碳"目标,企业是主力军,青年参与同样不可或缺。当天,场外的江苏青年绿色低碳市集汇聚了 20余家绿色低碳社团,吸引不少人驻足。 孙先鋆是河海大学溯源保护母亲河协会的志愿者,他告诉记者,社团聚焦"河小青巡河""节水护水科普 宣讲""水文化宣传"三个方向开展多项志愿公益项目,在黄河、长江、秦淮河等地进行水质检测、水样 采集等实验,已完成水质调研报告17份,巡河公里数累计600余公里。 可再生发电量占实际 ...
中金:消纳政策密集出台,“负荷为王”时代开启
news flash· 2025-06-25 00:32
中金研报称,限电压力再起,我们认为新能源行业竞争转向用户的争夺,优质负荷成为稀缺资源,政策 引导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绿电直连"打破电网主导模式,帮助减轻电网调节压力、满足出口型企 业绿色用能需求,并为稳定中长期电价、向远期PPA过渡奠定基础。同时,政策着眼于减碳潜力大的工 业领域,要求重点高耗能行业承担绿电强制消费责任,开拓零碳园区试点,鼓励自愿消费绿电。 ...
绿色金融助推降碳转型
Jing Ji Ri Bao· 2025-06-23 22:07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一方面,覆盖降碳全链条的创新 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成为一大趋势;另一方面,围绕零碳园区建设场景涌现更多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金 融模式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形成良性互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服务降碳全链条 今年以来,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部署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相关 文件。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 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还提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质效进一 步提升"。1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 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绿色金融业务在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规模中的比重明显提升"的目标。 大公国际首席宏观分析师刘祥东认为,当前,绿色金融已从单一环节支持转向全周期服务。金融机构通 过全链条金融方案与场景化产品设计,实现资金流与碳减排的深度耦合,推动金融模式创新与产业转型 升级的双向赋能。 支持零碳园区建设 在降碳行动中,推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是其中的关键举措。2 ...
洋口化学工业园:为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添活力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20 02:20
Core Viewpoint - The Yangkou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in Jiangsu, China, has transformed from a saline wasteland into a vibrant chemical hub, focusing on high-end, intelligent, innovative, and green development, aiming to create a competitive new materials industry chain [1][2]. Group 1: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The park leverages the ric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ourc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o integrate innovation, talent, and industry chains, establishing a high-standard innovation incubation center [2]. - The fine chemical new materials industry chain focuses on high-end specialty chemicals, attracting quality enterprises such as Jiatuo Energy and BASF [2]. - The park has introduced multipl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 with over 80% of its output coming from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hosts three Fortune Global 500 companies [2][3]. Group 2: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 The park has established various innovation platforms, including an electronic chemicals industrial park and a green energy incubator, to foster future industries like green hydrogen and new energy storage [3]. - A chemical pilot base has been set up to provide a practical platform for new materials research,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pilot phase [4][5]. - The first batch of pilot projects includes a high-end nylon project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50 million yuan, aimed at applications in aerospace, defense, and medical fields [5]. Group 3: Green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 The park aims to become a zero-carbon industrial zone by 2025, focusing on green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leveraging a complete green energy industrial system [6][7]. - It is developing clean energy projects, including LNG facilities with a capacity of 20-30 million tons per year, and promoting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rojects among chemical enterprises [6]. - The park collaborates with Envision Group to build a carbon emission visu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enhancing carbon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aiming to meet Jiangsu's zero-carbon standards by 2030 [7].
双良节能携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亮相SNEC 2025 拿下4.5亿元绿氢订单
Xin Hua Cai Jing· 2025-06-13 12:56
新华财经北京6月13日电(康耕甫)近日,SNEC PV+ 2025国际光伏储能两会(以下简称"SNEC 2025")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余家企业参展。双良节能以"零碳智慧共生"理 念,携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亮相本届展会,并与闳扬新能源签订了金额为4.5亿元的绿电制氢系统销 售合同。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清洁能源发展将迎来新跨越,以"双碳"目标 为引领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零碳园区作为工业碳中和的路径之一,将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推广, 成为产业绿色升级的关键载体;碳排放标准与绿电交易市场的完善,也将让零碳园区成为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之一。 双良节能依托在光伏、氢能、储能、电能利用等领域的制造实力,形成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打造零碳园 区内部共生;同时,通过产业链融合,双良链动外部资源,为客户提供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 期解决方案,打通外部共生;此外,通过融合数字化技术,也让园区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 动"。 据了解,双良节能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在发电端,使用定制"光-氢-储"系统,屋顶光伏发电,直供生 产办公,以绿电制绿氢,既可做工业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