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串级萃取理论
icon
Search documents
稀土曾论吨甩卖?老头摇漏斗算出“软黄金”!稀土之父当之无愧!
Sou Hu Cai Jing· 2025-06-29 20:08
你手机里藏着国家的腰杆?没错!就是那指甲盖大的芯片零件,新能源汽车里的电池,甚至高铁轨道的耐 磨涂层——全靠"稀土"这玩意儿撑着。可几十年前,咱中国的稀土是论吨甩卖的"土坷垃",外国人拉回去 提纯,转手就按克卖成"软黄金",价差能翻上万倍!这窝囊气,全靠一个戴眼镜的绍兴老头给咱挣回来了 ——他就是被称作"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今天咱就唠唠,这老头到底凭啥让中国稀土从"白菜价"逆袭 成"全球香饽饽",他那套"数学魔法"又藏着多少中国人的骨气。 一、稀土不是"土",是被当"白菜"卖的"金疙瘩" 先得说清楚,"稀土"这名字就透着一股子误会。它不是稀有到挖不着的"土",地球上到处都有,跟铁矿、 煤矿似的,算不上多金贵。但它难就难在"分家"——一堆稀土元素混在一起,就像把盐、糖、味精、花椒 面全撒进一个盆里,你要把它们一颗颗分开,还得保证每样都纯得能当药吃,这活儿别说几十年前,现在 都是技术活。 可那会儿中国不懂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咱刚建国,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别说分离稀土,连像样的实 验室都凑不齐。国外呢?美国、日本、欧洲早就摸透了稀土的脾气,知道这玩意儿是宝贝——导弹的制导 系统要它,雷达的天线要它,战斗机的发 ...
中美俄稀土储量差距,美国180万吨,中国稀土资源是多少呢?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20:31
稀土,这玩意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跟咱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手机、电动车、风力发电机,甚 至导弹、雷达,哪样离得开稀土?它就像现代工业的"维生素",量少但作用大。 先搞清楚稀土到底是啥。别以为它是啥稀奇玩意儿,其实稀土是一组17种元素的统称,包括镧系元素加 上钪和钇。名字叫"稀土",但在地壳里并不算真稀有,只是分布太散,提炼起来费劲。它的牛掰之处在 于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比如钕,能做强力磁铁,电动车和风力发电全靠它;镝呢,用在核反应堆 里,保证安全。正是这些特性,让稀土成了全球科技竞争的香饽饽。 美国呢,储量180万吨,听着不算少,但跟中国一比,确实有点寒酸。美国的稀土主力是加州芒廷帕斯 矿,以前是全球老大。可惜1998年因为环保问题和成本太高停了。2010年后,美国政府想重启,可进展 慢得像乌龟爬。 为啥停?环保是个大坎儿。稀土开采污染重,废水废渣一堆,美国环保标准严,企业扛不住压力。再加 上人工、设备成本高,开一座矿跟烧钱似的,谁干谁赔。 美国高科技和军工离不开稀土,但自己产量少得可怜,每年得从中国进口70%的需求。这依赖性太强, 一旦中国卡脖子,美国就得慌。比如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时,中国一暗示可 ...
这对科学夫妻,在北大锅炉房里撬动世界稀土格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6-15 05:33
在过去30年里,中国在稀土开采和提炼方面始终具有主导力。特别是稀土提炼方面,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关键矿产展望2025》预 测到,中国占全球稀土加工和精炼产量的比例将在未来15年内始终大幅领先。 (图片来源:《全球关键矿产展望2025》) 但仅仅在50多年前的上世纪70年代,我们面临的情况与现在截然不同。当时的中国有着世界最丰富的稀土宝藏,却生产不出世界需要的高纯度稀 土产品,只能将宝贵的稀土资源以原料的形式廉价出口,然后再以高昂的价格进口回已经提纯的稀土产品。 这种痛彻心扉的现实,成为一代中国科学家心中最深的刺。而一对科学家伉俪,也决定试图用科学的力量,撬动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世界格局。 让我们一起回到1972年的包头矿区,回望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伉俪怎样开启一段由屈辱走向荣光的历史征程。 1972年,内蒙古包头。北风呼啸的矿区里,一位从北京来的学者正弯腰捡起一块刚开采出来的稀土矿石,在手中细细端详。矿石在阳光下闪着微 弱的金属光泽,看起来毫不起眼,却让这位52岁的中年人眉头紧锁。 他叫徐光宪,身边陪伴他的是妻子高小霞。两人都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也都是化学界的翘楚。可此刻,面对这些蕴含着巨大价值的"工 ...
中国稀土往事,尊严与梦想!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3 04:28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商韬略 ,作者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 . 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 "一代人的冲锋"。 编者荐语: 中国稀土,是制造永磁体的关键材料,对高速电机等产品有决定性作用。资源换资源,资源换技术,可 以打的牌很多,一定要用好。 作者:朝暮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2013年,84岁的周光召突发脑溢血,住进北京医院,昏迷不醒。老下属王震西走进病房,前来探望。 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原院长。 28年前,1985年4月9日中午12点半,在院长办公室,周光召正一边吃着家里带的盒饭,一边听王震西关于 稀土研究的汇报。 彼时,44岁的王震西,研制出的烧结"钕铁硼"磁体,磁能积达到38兆高,一举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该产品主要由稀土元素制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美国、加拿大等地的研究机构,纷纷向王震西抛来橄榄 枝。恰巧,他的爱人,也正在美国进修。 周光召三顾茅庐,力劝王震西留下来创业,"事关国家发展战略,不能再等了。" 王震西应了下来。 他带领中科三环,从中科院一间25平方米的实验室开始,在稀土永磁体领域拼杀,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商 之一。 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显示,在2023 ...
美国稀土库存即将耗尽,军工巨头面临停工!特朗普向中国紧急求助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05:43
特朗普政府近日大肆抓捕国内非法移民,为此不仅派出军队镇压抗议,甚至准备"逮捕"加州州长。然而如此"强势"的特朗普,却不得不放低姿态寻求中国的 帮助,其"窝里横"的特点暴露无遗。 据观察者网6月10日的报道,中美代表团9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经贸谈判,美财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全部与会,可见美方对此次会 晤的高度重视。为什么说此次中美经贸谈判,是美国在向中国"寻求帮助"?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此次中美谈判是在特朗普输掉"关税战"的背景下举行 的;另一方面,据《纽约时报》9日的报道,由于中国的严格管控,美国的稀土库存即将耗尽。 正是在这两大背景下,中美代表齐聚伦敦,商谈"经贸问题",很显然,特朗普政府除了向中国推销美债之外,就是希望中国在稀土出口问题上"高抬贵手", 否则美国的战争机器就要"打滑"。根据美媒的报道,今年4月特朗普对华发动关税战之后,中国对7类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了出口管制,其中就包括钐,这是 一种"特别不为人所熟知"的稀土金属,但却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几乎全部用于军事用途"。 按照《纽约时报》分社社长基思·布拉德舍的说法,钐金素是制造导弹、战斗机、智能炸弹的关键,只有钐磁体能够在 ...
一对科学夫妻如何撬动世界稀土格局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10 00:23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心智观察所】 在那个西方技术封锁如铁幕般严密的年代,中国虽然拥有世界约37%的稀土储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这些宝贵资源以原料的形式廉价出口,然后再以高昂的价格进口回已经提纯的稀土产品。这种荒诞的贸 易循环,就像是把自家的黄金按废铜烂铁的价格卖掉,再花十倍的价钱买回金首饰。 我们有着世界最丰富的稀土宝藏,却生产不出世界需要的高纯度稀土产品。这种痛彻心扉的现实,成为 一代中国科学家心中最深的刺。 而徐光宪夫妇此行包头,正是要用科学的力量,撬动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世界格局。 被技术锁链束缚的"工业维生素" 要理解那个时代中国稀土工业的屈辱处境,就必须先了解稀土究竟意味着什么。 稀土,这个听起来有些神秘的名词,实际上是17种化学元素的总称。它们被科学家誉为"工业维生 素"——就像人体需要各种微量元素来维持健康一样,现代工业也离不开这些"维生素"的滋养。一点点 稀土,就能让普通的钢铁变得坚韧如神兵利器,让磁铁的威力成倍增强,让激光器发出更加纯净明亮的 光束。 1972年,内蒙古包头。北风呼啸的矿区里,一位从北京来的学者正弯腰捡起一块刚开采出来的稀土矿 石,在手中细细端详。矿石在阳光下闪着微弱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