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文旅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宁夏打造六大“宁字号”品牌 绘就乡村文旅振兴新图景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1 08:24
中新网银川7月11日电 题:宁夏打造六大"宁字号"品牌 绘就乡村文旅振兴新图景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宁景百村、宁味千碗、宁选好礼、宁韵百宿、宁遗百坊、宁艺好戏……最近,宁夏正以六大"宁字号"乡 村文旅品牌为笔,饱蘸地域特色之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挥毫泼墨。从生态村落的绿意盎然,到非遗 工坊的匠心传承;从特色美食的烟火氤氲,到文艺演出的欢声笑语,一幅产业旺、生态美、文化兴的塞 上乡村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宁夏民宿 一景。 宁夏文旅厅供图 八宝茶。 宁夏文旅厅供图 产业赋能 点燃乡村发展"新动能" 产业兴则乡村兴。"宁字号"品牌以"一村一品"为锚点,从多维度深挖乡村文旅价值,全链条赋能乡村文 旅发展,在贺兰山阙下、六盘山深处正书写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 宁选好礼,以创意设计激活农产品的文化属性,打造"可带走的宁夏记忆",给农产品披上文化霓裳。石 嘴山市东永固村的枸杞田,如今变身"杞动田园"景区。游客坐着彩绘枸杞主题的观光小火车穿梭田间, 在生态餐厅品尝枸杞宴,临走时还能拎走"会讲故事"的枸杞礼盒。这种"农产品+文化+体验"的模式,让 当地枸杞售价提升3倍,2024年带动500余名村民参与种植、加工、导游等全链条工作, ...
特写:马蹄叩响大地,是草原心跳的节拍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7 10:54
6月17日,2025鄂尔多斯乡村文化旅游季暨苏布尔嘎珠拉格那达慕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 旗的苏泊罕草原开幕,一大早,来自吉林省的李蕊琦就随着朋友驱车赶往这里。 中新网鄂尔多斯6月17日电 题:马蹄叩响大地,是草原心跳的节拍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当一匹匹骏马从苏泊罕草原疾驰而过,李蕊琦忙不迭地拿起手机,录下一段段视频。她形容,"那一 刻,自己激动到心也要跳出来似的。" "太震撼了,这是我第一次在草原上看到这么多的马在奔跑。"李蕊琦告诉记者,这也是她今年以来外出 旅行中最为难忘的一个瞬间。 图为一匹 匹骏马在苏泊罕草原疾驰。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摄 "看!远方扬起金色尘雾,骏马踏云而来!鬃毛在猎风中翻涌如浪,四蹄腾空似踏碎星辰,这是草原儿 女最好的生灵伙伴。"李蕊琦告诉记者,当天上午10点左右,在现场解说声中,一匹匹骏马从苏泊罕草 原深处疾驰而来,那一瞬间,全场有种炸裂的感觉。 但她还是来晚了,待到把车停好时,她才发现,现场早早聚集了天南海北的游客。"这些游客多为山 西、陕西、宁夏等周边省份的,不少人戴着墨镜防晒,但在骏马出场时,大家几乎一个动作,拿出手机 拍拍拍。" 苏泊罕大草原是鄂尔多斯保留较为完整 ...
阳信县创新古树修复保护转化机制助力梨产业“老树发新芽”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5-20 07:35
建设循环养护系统。结合阳信绿色肉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百年梨园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为古梨 树引来粪肥沼液,配套应用智能微灌系统、微生物复壮等12项技术,改良百年梨园土壤,土壤有机质含 量提升20%,修复古树平均冠幅恢复率达35%。 完善数字监测体系。对百年梨园693株老梨树全部录入"一树一档"电子数据库,记录生物性状、文化基 因、病虫害情况等3大类16项指标信息,生成信息录入二维码,统一悬挂保护标牌,形成古梨树"电子身 份证",加强保护监测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关注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富裕增收情况,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作出重要部署。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 阳信县梨树种植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鸭梨之乡"。近年来,阳信县聚焦特色农 产品和乡村文旅品牌建设,建立梨园古树"诊、修、养、测"修复体系,探索"政、企、众"多元保护模 式,创新"生态、文化、产业"价值转化路径,全面鉴定百年梨园古梨树,确认三级古树558株,修复古 梨树112株,助力成功举办第三十六届梨花会暨第十五届黄河三角洲民俗文化节,节会期间接待游客超 35万人次。 建立"诊 ...
福建:乡村旅游成文旅新风尚
Xin Hua She· 2025-05-04 08:49
新华社记者董建国 新华社福州5月4日电 题:福建:乡村旅游成文旅新风尚 "五一"假期,记者走访福建文旅市场发现,除传统热门目的地外,乡村旅游成了不少旅游爱好者的"心 头好",成为文旅市场新风尚。 五月的福州闽侯竹岐乡,山色如黛,湖水潋滟。走在西榄湖趣露营地,帐篷间飘散着咖啡与烤面包的香 气,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这个曾经的寂静山村,如今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热门地标,吸引着五 湖四海的游客,在绿水青山间寻找"诗与远方"。 "客房早被预订满了。"小渔村中的"拾间海"民宿主理人陈蜀曼告诉记者。走进"拾间海"民宿,游客或在 书吧翻翻书,或在茶吧聊聊天,或在露台看看海,可以拥有住宿以外的多层面休闲体验。 村民林木顺曾是渔民,如今经营着7间海景民宿,这几天入住率满额。"去年收入20多万元,比打渔稳定 多了!"他乐呵呵地说。 为提升体验,东壁村建成5.3公里环海栈道,串联起山海风光。夜色中,民宿灯火与渔舟星火交相辉 映,一位游客说:"这里既有自然的壮美,又有生活的温度。"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特色化、品质化、品牌化是乡村文旅发展的关键。当前,丰富多元的乡村文旅业态 让游客愿意更久地停留,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文旅市场的新风尚。 ...
传统文化碰撞现代创意 浙江探索乡村文旅融合新路径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3 00:29
原标题:传统文化碰撞现代创意 浙江探索乡村文旅融合新路径 当船拳的招式化登上短视频社交平台,当飞天仙子乘着威亚掠过千年古街的夜空,当传统野米饭的 柴火香与电子音乐节拍在青山绿水间碰撞——这个"五一"假期,浙江乡村用一组组充满想象力的文旅方 程式,解开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深度融合的密码。 从大运河畔到天台山下,一场以非遗为底、创意为笔、科技为墨的乡野叙事,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 新路径。 "船在河中行,人在水上翻!"5月1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大运河泛着粼粼波光。随着"小 拳师"们一声清亮的呼喝划破古镇宁静,船拳传承人陶新卫带领弟子在摇晃的船头腾空劈叉,激起两岸 游客的惊叹。这项始于唐宋的水上武术,如今在00后传承者手中焕发新姿——练市小学五年级学生王梓 轩的"脱铐拳"视频,已在抖音收获3.2万点赞。 当下,浙江乡村的实践,揭示了文旅融合的深层逻辑:非遗不是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而是通过场 景再造、技术赋能和商业转化,构建可持续的文化生态系统。而当传统文化成为Z世代追捧的"社交货 币",当绿水青山变身为创意经济的试验场,一幅关于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也正在之江大 地的乡野间徐徐展开。(胡丰盛 宋豪亮) ...
乌蒙山下 文旅跃动新机遇
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梯子岩渡口和大塘渡口之间的大塘渡大桥。金沙县委宣传部供图 露营基地与乌江百里画廊风光相映成趣。袁德志摄 万花丛间,赏花人闲庭信步,从事旅拍工作的摄影师老张却忙个不停。"近期接待的基本都是银发游 客,他们对杜鹃花,那是真爱!"老张告诉记者,进入赏花季,他每天服务的旅拍客人都有十多个,在 一些景观好、视野佳的热门机位前,等待拍照打卡的客人时常排起长队。 为了丰富游客体验,景区还推出"花仙子巡游""祭花神"非遗展演、花海穿越精英赛等文体活动。在不久 前的世界读书日,百里杜鹃景区推出"书香百里·一路生花"主题阅读推广活动,歌舞、朗读、飞花令诗 词接龙等活动与花海美景相融合,让游客在如画美景中体会阅读的快乐。 2024年,百里杜鹃景区接待游客超769.78万人次,经营餐饮、住宿等业态的主体有1000家以上,带动当 地就业超1.4万人。今年清明假期,百里杜鹃景区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成为美团旅行2025年清明十大 县域热门景区之一。据测算,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景区内的普底等片区将迎来新一波赏花热潮。 红色记忆 鲜活传承 金沙县内,乌江流深。这里曾是中央红军南渡乌江、进行老木孔伏击战等战役的战场,也是" ...
【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搭建为民、惠民、乐民、育民的文化平台
Shan Xi Ri Bao· 2025-04-29 22:34
"都是咱爱看的戏,嫽得很!""能和省戏曲研究院的老师同台,我也是专业票友咧!"……4月18日 上午,铿锵激昂的旋律在兴平市冉庄村响起,随着《三滴血》《祝福》等秦腔经典剧目的接连上演,现 场掌声、叫好声不断。许多戏迷登台与艺术家联袂献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在家门口欣赏高水平的演出、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对陕西群众来说早 已不是稀罕事。 近年来,陕西积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搭建为民、惠民、乐民、育民的文化平台,让 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据统计,仅2024年,全省就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6.45万余场次,惠及 群众1.3亿人次。 "四季村晚",从台下看到上台演 从听闻到参与,从台下看到上台演,陕西每年上千场"四季村晚"让村民走上舞台,站"C位"、唱主 角,让劳动现场变成展示平台,秀特色、促发展。 传统婚礼、千人挂面流水宴,"神奇神木·魅力古堡"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首开"流动式"实景舞台演 出模式,让市民和游客走进生动鲜活的乡村生活;与商州花灯非遗传承人共挑花灯,"大地欢歌 和美柞 水"2024年全国秋季"村晚"成为商洛非遗项目的大型体验现场,向全国观众推介陕南的好景好物 ...
逛古城、寻百味、品非遗,“五一”假期延庆大集“花式”开集
Xin Jing Bao· 2025-04-29 10:38
玉皇阁处,3D灯光投影将非遗技艺、民俗风情投射在城墙上,配以高跷、扭秧歌等花会展演增添节日 氛围。据悉,为方便游客游玩,"五一"期间,永宁大集停车场地将免费开放。 永宁古城墙化身3D非遗光影剧场,刁千营大集的灶台飘出火勺香,刘斌堡乡山南沟80项非遗技艺待游 客"指尖传承"……4月29日,记者从延庆区获悉,"五一"假期,延庆多个乡村大集将"花式"开集,推出 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动,让市民沉浸式感受乡村大集的烟火气。 集市"活化石",永宁大集"五一"持续至晚9点 踏入位于延庆区永宁镇的永宁大集,一幅徐徐展开的民俗长卷在眼前铺陈。永宁古城建于明朝,以玉皇 阁为中心,四条主街呈"田"字格局巧妙分布,427家商户如繁星般汇聚。其中,北街的大集堪称延庆区 现存集市的"活化石",它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大、活跃度也最高,已被列入延庆区第三批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每天清晨,大集便热闹开场,一直持续到晚上七八点,节假日更是延长至九点。漫步在大集之中,游客 可以尽情品尝延庆特色小吃,可以驻足观赏南关竹马非遗项目,也可以漫步于"明清风格"商业老街。当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客还可以身着华美汉服,手提灯笼,沉浸式夜游古城。 刁千营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