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创新

Search documents
上海电信引领双万兆时代,5G-A与F5G-A共筑全球领先网络之城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14:10
而在陆地上,5G-A的应用同样广泛。上海电信携手久事公交集团与华为,利用5G-A网络和AI技术,实 现了公交车的灵活调度,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地铁车厢内也实现了5G-A网络满格覆 盖,乘客们在乘坐地铁时也能享受到流畅的网络体验。 F5G-A技术则让家庭网络焕然一新。基于50G PON技术,F5G-A不仅大幅提升了网络速率,更通过全光 连接和边缘AI增强,确保了家庭网络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如今,上海居民在家中就能轻松享受8K超 高清视频、极速云电竞等高端应用,智能家居设备也组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智能生态系统。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正悄然迎来一场网络革命。在黄浦江的波光粼粼中,游客们惊喜地发现,游轮上 的网络体验竟与陆地无异,8K视频流畅播放,直播江景毫无压力。这一切,得益于上海电信与华为携 手打造的5G-A技术。 不仅如此,走进上海的居民区,你会发现,即便是8K电影、云游戏、AI管家等高带宽需求的应用,也 能在家中同时流畅运行。这背后,是F5G-A技术的强大支撑,让家庭网络迈入了万兆时代。光纤直接入 户,全屋Wi-Fi无死角,上海电信的这一布局,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在刚刚落幕的2025 MWC上海 ...
武汉都市圈服装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19 02:03
武汉纺织大学专家用玄武岩超细丝织出的五星红旗,随嫦娥六号探测器登月,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 天门在泰国曼谷、美国洛杉矶开设海外仓,让"天门衣尚"可72小时到达海外客户手中;汉川通过机器 换人,纺织服装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迈进……作为湖北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产 业,在武汉都市圈正焕新发展。6月10日至12日,长江日报记者深入武汉都市圈相关城市,对纺织服装 产业进行了探访。 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走进天门市永佳服饰公司的智能车间,悬挂式生产线如同精密运转的神经网络。每个衣架都搭载物联 网芯片,实时向"云端"传输200余项生产参数。数字孪生系统在虚拟空间构建着与实体产线完全同步 的"镜像工厂",AI算法以每秒百万次的计算速度,将纽约客的修身版型、曼谷买家的热带面料需求、 迪拜商的奢饰工艺,拆解成9条产线的并行指令。 "过去完成一个生产周期需要3天时间,如今这一周期已压缩至4小时。"该公司生产主管陈建波感慨地 说,这种"即需即造"的"敏捷生产体系",让生产效率与响应速度大幅提升。 在汉川市马口镇的名仁纺织二厂生产车间,数十台进口自动络筒机隆隆作响,忙碌的纱锭在固定的轨 道上穿梭,到达预络筒位置,通 ...
全国首个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在吉林启动建设
Ke Ji Ri Bao· 2025-05-23 02:20
作为人参科研核心阵地,吉林农业大学汇聚了丰富的科技资源,为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 展注入动力。该校人参研究团队与吉林抚松人参科技小院等多个科技小院形成了紧密合作,并积极携手 辽宁、黑龙江等产区科研团队及高校院所,共建共享人参科研平台与示范基地,在人参基因测序、功能 基因挖掘、新型制品研发等前沿领域协同创新,成果丰硕。同时,研究团队与云南、贵州等新兴中药材 产区交流合作,拓展人参产业发展新思路与新业态,并提升产业的全国影响力。 原标题:全国首个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在吉林启动建设 各科技小院聚焦人参全产业链难题,加强协同攻关,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例如,作为全国首个 国家级人参加工领域的科技小院,吉林集安人参科技小院创新人参食品加工的关键技术,提高稀有皂苷 含量,提升人参产品质量。该科技小院还开发了系列生理活性强、食用方便、口感风味易于接受的人参 深加工产品,申请了7项企业标准,获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中国农技协人参科技小院集群落地后,将依托现有优势科技小院协同发力,聚焦人参产业瓶颈与前 沿需求,集中优势科研资源深度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依托科技小院实战环境推动"育训用"相结 合,打造产业急需多层次人才梯队 ...
硬联通+软衔接 房山打造京津冀产业协同“强磁场”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5-22 08:06
5月18日至20日,以"新材料 新'烯'望 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北京新材料大会暨第七届京津冀石墨烯大 会在北京房山召开。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本届大会不仅是对新材料领域前沿成果的集 中展示,更是房山区以石墨烯产业为纽带,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创新驱动:石墨烯产业集聚释放"协同动能" 转自:新华财经 政策协同的创新更显深意。近年来,房山区会同河北涿州、涞水共同编制《房涞涿协同发展行动计 划》,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资源共享。例如,房涿涞高精尖产业园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吸引 保定电力及新能源装备集群企业入驻,实现京津冀储能产业互补发展。 产业融合方面,房山区积极融入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协同,聚焦绿色能源、新材料、低空产业等领 域,着力打造优势产业经济廊道,大力推动卫蓝固态锂电池等重点项目建设,发挥海博思创、新源智储 等新型储能企业的引领作用,做大做强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集群。 生态赋能:从单一材料到全产业链生态 据介绍,本届大会在历届大会基础上全面升级为涵盖领域更为广泛的新材料大会,从单一材料迈向多维 度新材料生态协同发展,以更广维度、更高站位、更强合力,推动北京新材料产 ...
马一德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5-19 08:48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知识产权也迎来快速发展。2021年至2024年底,我国汽车 产业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79.31万件,公开总量为131.13万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专 利公开量分别占总公开数的25.79%、25.53%,汽车行业的知识产权也更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 的发展。"从新能源汽车全球知识产权布局来看,虽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前20企业中我国企业占据10 位,但在全球专利分布上我国企业的优势却并不明显。"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马一德在接受《中国汽车报》专访时提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海外市场的拓展,我国新能 源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同时,加快新业态、新领域 的知识产权制度完善,抢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布局存在明显短板 总体上,新能源汽车技术正进入多头竞争格局,日本、美国、中国、德国成为主要竞争者,但在混 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种技术路线上差异较大,其中,日本在三类新能源汽车及通 用技术方面专利均居全球第一,中国优势主要在纯电动汽车,德国优势主要在混合动力汽车 ...
新华社经济随笔:“一张膜”畅销海内外的启示
Xin Hua She· 2025-05-09 15:54
新华财经北京5月9日电(记者张辛欣、唐诗凝、周圆)近日闭幕的广交会上,一则新闻引人关注:一家 中国手机膜企业在5天参展中,现场完成1000多万元交易额,来自更多国家的订单已在路上。据介绍, 这家企业的钢化膜产品占据全球市场30%的份额,凭借"一张膜",已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 人"。 一张好膜供全球。记者调研发现,中国的手机膜产品畅销海内外,有的企业年产销高达6亿片;从裸眼 3D膜到液态纳米膜,推陈出新的速度超乎想象,售价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一些手机膜品类在各大 电商平台销量数以百万计,广受海内外消费者的好评。 手机膜的"膜力"蕴藏着发展"魔力"。不起眼的小商品孕育出大市场,其背后逻辑引人深思。 手机膜研制需要多少工序,就意味着涉及多少行业。有的手机膜产品辐射上下游企业达500多家。正是 各环节齐头并进、产业链协同创新,"一张膜"才能精准适配市场需求,"小买卖"才能做成"好生意"。安 徽太湖、湖南永州……一些地方依托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分工打造"膜都",由此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 力。 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添彩",主导产业带动关联产业壮大。"一张膜"打开数百亿元产值的市场空间,离 不开手机产业的牵引带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