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高质量发展
Search documents
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11-27 03:05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面、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素质人力资源,必须推 动人口工作由调节数量为主向提升素质、稳定总量、优化结构、畅通流动转变,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 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一体考虑,立足 基本国情,平衡社会利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国事也是家事。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新的时期,呵护"一老一小"的重要性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十五五"规划建议对优化生育支持 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重点任务作出部署。落实好这些重点任务,需要多措并举,群 策群力。不仅要倡导积极婚育观,发挥育儿补贴和个人所得税抵扣等政策作用,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加 强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还要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 给,促进健康老龄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实现最终需求的消费主体。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 人民性。只有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良好健康根基和人口根基——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
Xin Hua She· 2025-11-18 00:54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良好健康根基和人口根基——访国家卫生健康委 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 问:"十四五"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哪些成效?这些成效对"十五五"时期发展有何意义? 答:"十四五"以来,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水平和公平性、可及性 明显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109万所, 卫生人员达1578万人,省市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健全发展,基本实现居民在15分钟内可达 最近的医疗卫生服务点。 "十四五"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哪些成效?这些成效对"十五五"时期发展有何意义?扎实 推进"十五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有哪些重点任务?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 海潮。 人均预期寿命跃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二是公共卫生防护网更加牢固。我们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实施健康中 国18个专项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20年的23.2%提升到2024年的31.9%。国家面向居民提供15种 疾病的免疫接种服务,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10. ...
推动卫生健康和人口高质量发展——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
Ren Min Ri Bao· 2025-11-17 23:19
记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中,如何找准卫生健康工作的定位? 雷海潮: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发挥着 重要支撑作用。"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准确把握当前的历史阶段,结合自 身定位,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夯实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健全维护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 口发展服务体系,健全相关的运行保障、治理机制,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确 保各项举措与整体目标保持同向而行、取向一致。 科学认识形势,主动服务大局。"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 素增多的时期。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我们要坚定信心信念,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卫生健康的优质服务、安全保障能力、高效治理水 平,响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应对国际环境变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共 同富裕 ...
推动卫生健康和人口高质量发展——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Ren Min Ri Bao· 2025-11-17 22:45
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卫生健康服务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标志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 展作出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健康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 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事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何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和人口根基?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 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 坚持把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不断缩小城乡间、区域间、人群间服务差距 记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中,如何找准卫生健康工作的定位? 雷海潮: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发挥着 重要支撑作用。"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准确把握当前的历史阶段,结合自 身定位,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夯实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健全维护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服务, ...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良好健康根基和人口根基——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
Xin Hua She· 2025-11-17 16:04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对"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部署。 "十四五"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哪些成效?这些成效对"十五五"时期发展有何意义?扎实推 进"十五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有哪些重点任务?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 潮。 人均预期寿命跃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问:"十四五"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哪些成效?这些成效对"十五五"时期发展有何意义? 答:"十四五"以来,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水平和公平性、可及性明显 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109万所,卫生 人员达1578万人,省市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健全发展,基本实现居民在15分钟内可达最近 的医疗卫生服务点。 二是公共卫生防护网更加牢固。我们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实施健康中国18 个专项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20年的23.2%提升到2024年的31.9%。国 ...
省政协举办委员讲堂活动
Liao Ning Ri Bao· 2025-11-12 00:59
11月11日,省政协举办第十六期委员讲堂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 人口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履职能力。省政协主席周波主持活动。 会议指出,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与实践要求,积极推动落实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推动人口高质量发 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省政协副主席余功斌、温雪琼出席活动。 活动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作专题辅导报告。贺丹从"党中央关于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认识、适应、引领人口新常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积极生 育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解读。 ...
省政协举行“建立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
Liao Ning Ri Bao· 2025-11-12 00:59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周波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 把握人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切实增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 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辽宁实际,聚焦关键环节,细化政策举措,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 好降低生育成本、完善托育服务体系、保障女性就业权益、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等相关工作,确保各项 生育支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落实,有效减轻群众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11月11日,省政协举行"建立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省政协主席周 波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和丹东、朝阳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通报了我省建立完善生育支 持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贺丹、李宇鹏、卜兰杰、张淑华、蒋爱国、杨楠等政协委员和 专家学者先后发言,提出坚持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健全青年 发展与家庭支持体系;将生育支持政策深度融入我省"十五五"规划;完善生育受限群体生育保障政策; 降低教育成本,提升生育意愿;深化托幼一体化,筑牢我省 "幼有所育"根基等建议。 省领导吴春耕、余功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持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Xin Hua She· 2025-11-11 13:44
Core Points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romoting high-quality and sufficient employment as par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efforts, with a focus on improv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and enhancing people's livelihoods [1][2][3] Employment Achievements -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China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employment stability, with a total of 60.32 million new urban jobs created by September 2023, exceeding the target of 55 million [2] - The average urban survey unemployment rate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 was 5.3%, which is below the expected control target [2] -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has improved, with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labor rights [2] Social Security System - China has established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comprehensiv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ith a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coverage rate exceeding 95% [2] - The total scale of pension, unemployment, and work injury insurance funds reached 70.8 trillion yuan, with a cumulative surplus of 9.8 trillion yuan [2] Employment Strategies - The government plans to implement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promote high-quality employment, focusing on creating more quality jobs in emerging sectors such as digital economy and high-end manufacturing [4][5] - There is a commitment to address structural employment issues by enhancing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matching of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5] Social Security Reform -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need for 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enhance its sustainability, equity, and accessibility [7][8] - Plans include developing a multi-tiered pension system and increasing the coverage of social insurance for flexible workers and new employment forms [8]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The government aims to transform demographic advantages into talent advantages by enhancing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a skilled workforce [9][10] - There will be a focus on improving the relevance of talent training and implementing reforms in talent development mechanisms [10][11]
以主动健康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Xin Hua Ri Bao· 2025-11-10 21:25
作者简介沙勇,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人口研究院院长,教授(二级)。现任农 工党中央人口均衡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政协常委、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 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应天人口安全与健康管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价研 究院教授。长期从事人口发展、人口老龄化研究。学术专著《人口发展与区域治理》《社会企业与中国 养老》等荣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学术奖励。主编《人口高质量发展评价蓝 皮书》《人口发展战略》系列丛书;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主持多项国家级重 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编制多项省部级相关规划、国家有关项目的专项评估与第三方评价;多项研究成 果获党和国家领导批示肯定、有关部委采用。 □ 沙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部署,其 中对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把握人口发展 大势,树立主动健康新理念,将其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对于支 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我国人 ...
陈众议:“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大国工匠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11-10 04:41
Core Viewpoint - The proposal to explore extend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reflects a people-oriented and pragmatic approach, receiving widespread support from the public [1] Group 1: Education Policy - The suggestion to implement twelve year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ims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Zhongkao) on students [3] - The current system of Zhongkao is seen as prematurely determining students' futures, causing anxiety for millions of children and parents [3]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elve year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believed to enhance national quality and support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4] Group 2: Workforce Development -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workers, as the demand for general craftsmen h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due to rapi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3] - The focus should be on developing skilled workers with a broa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high qualifications [3] Group 3: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 The proposal includes flexible retirement systems to address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provide more job opportunities for the youth [4] - As of the end of 2021, over 14% of the population was aged 65 and above, indicating a shift towards moderate aging [4] Group 4: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 There is a call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line with population changes, promoting quality in basic education and expanding free education [5] - The emphasis is on enhancing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and after-school services while promoting multi-child enrollment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