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红利
icon
Search documents
厚植现代化建设人才基础
Jing Ji Ri Bao· 2025-07-02 22:41
加快释放人才红利,是一项系统工程。横向上覆盖公共教育、职业培训、卫生健康、人才环境等多个领 域,纵向上贯穿人才培养、激励、保障等多个环节。要围绕国家所需、社会所期、人才所盼,聚焦人力 资本提升的重点领域发力,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全方位的人才支持生态,让各类人才享有更 优质的教育、更娴熟的技能、更健康的身体、更舒心的环境,写好人才量质齐升这篇大文章。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才是经济社会 发展的第一资源,其数量质量关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发展潜能,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 业的战略基石。现在,新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正在积极培育壮大,这些都对现代 化人力资源提出了要求。要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坚持量质齐升,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 优化、分布合理的人才队伍,加快释放人才红利,厚植现代化建设人才基础。 随着我国人口发展发生趋势性变化,传统数量型人口红利有所减弱但并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其作用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8亿多人,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突破2.5亿人,未来有巨大的 资源转化潜力。在这一过程中,要高度关注 ...
从高考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评论员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7-01 22:01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赢得教育才能赢得未来。这是国家战略所向,也是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不可 撼动的信念和共识 近段时间,高考密集"放榜"。考生查分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广为传播,付出终有回报的故事频上热搜, 勾起了笔者10多年前高考查分的回忆。 出分那天,掐着点来到镇上一个网吧,小心翼翼输入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反复核实,随着页面加载, 心跳骤然加速。十几秒的大脑空白过后,分数出现、石头落地。片刻之后,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又随之浮 现:好友考得怎样,排名能报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比较好…… 先说两个故事。从云南保山施甸县的小山村一路走来,桂海潮用汗水与拼搏,实现了去天上"摘星星"的 梦想,成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跨越大山的沟壑,高考正是关键一跃。出生在河北 衡水枣强县一个小村庄的王心仪,通过高考来到北京大学,从大学校园走进军营成为一名航母操舵手。 见识更广阔的世界,高考是重要阶梯。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而科技创新的背后是教育事 业、人才培养跑出加速度。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将推动我国"人口红利"加快向"人才红利 ...
中部大省,拼命“抢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30 14:32
一场"事关长远发展"的阳谋 又是一年毕业季。5月28日,长沙市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推介活动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现场发布长沙市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 被视为是一份"从落地到上市,一条龙培养创业者"的超级攻略。 长沙的最新动向背后,是湖南将大学生创业提升至"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以系统性思维破解人才困局的谋划。 早在2024年9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互联网岳麓峰会上发出邀请,广邀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到湖南创新创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沈晓明 再次"喊话":"大学生只要有创业的'好点子',背着双肩包就可以来湖南创业。"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行动。就在不久前,湖南启动名为"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的系列行动。5月12日,湖南决策层再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促进高 校毕业生留湘来湘工作。 如此"超常规重视",湖南究竟有何考量? 01 破局 "抢人"不是新鲜概念。 从2017年开始,不少城市通过放宽落户、给予补贴等,送出"政策礼包"。比如武汉启动雄心勃勃的"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天津"海河英才"曾 引发"北漂"排队落户;西安抢人的热情一度传出"去西安旅游结果在火车站办好落户"的段子……整体来看,这些举措主要目的都是吸引人 ...
普华永道:从全球商业视角看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优势与投资机遇
Xin Hua Wang· 2025-05-23 09:38
原标题:普华永道:从全球商业视角看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优势与投资机遇 在今年3月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普华永道(PwC)提交了《从全球商业视角看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优 势与投资机遇》主题报告。报告指出,面对技术革命迭代加速、全球绿色治理深化等挑战,中国通过生 产要素升级、全产业链智能化转型、敏捷决策体系构建以及超大规模场景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新质生 产力"竞争新优势,正为全球投资者释放结构性增长机遇。 全球变局下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崛起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普华永道第28期全球CEO调研数据显示,42%的受访企业高管认为, 若继续沿用当前商业模式,企业将难以在未来十年生存。在此背景下,中国凭借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突 破,展现出区别于传统工业化国家的商业进化路径。 一是从人口红利升级到人才红利,商业数据积累产生跨越式红利。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中国软件开发者 数量已占到全球三分之一,中国STEM专业毕业生规模已突破500万人,持续为人才红利输送资源。中 国企业广泛采用的"技术中台"战略体系,积累了一套将商业数据迅速产业化的升级模式,通过"即插即 用"将新技术快速应用到各行各业。 二是中国强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了中国全 ...
AI+出海时代,哪种人才更被需要?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17:40
朋友们,我先声明一下,这是一期有争议的播客,有的人听完受益良多,也有的人感觉被冒犯,但我认为这是时代交替中不可避免的思想碰撞。 美吉:很多人都觉得我应该是个猎头。但我每次都跟别人说我不是猎头。但如果你非要认为我是猎头,我希望你叫我"高管猎头"。他们说有什么区别?我 会告诉他们,高管猎头和猎头是有重大区别的。大家如果看过胡歌演的《猎场》这部电视剧的话,里面的就是高管猎头,更多的就是出入在五星级酒店、 高尔夫球场等等一些上层的这种环境里面,你所聊的都是CXO级别的,西装革履的这些谈吐非常优雅的这些人。 我自己做高管猎头,做了将近十年的时间。2004年入行,到2012年其实算是从高管猎头转型到一个职业经理人,管了一家高管猎头公司。这20年其实都是 在做跟顶级人才交易的事情。所以我自己从不认为我是个高管猎头,我说我是个"做人的生意"的人。在圈子里,创始人们给我一个外号,就是"创业圈最 强妈妈桑"。就是你要什么样的人,我这儿都有,只要你说的出来,就能给你找得到。 我自己其实最喜欢的是"超级链接者"这样的一个定义。我认为高管猎头和猎头是有绝对差异的。或者这么说,我觉得猎头在中国其实不太是个好词儿。因 为大多数创始人或大多 ...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减少,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16:21
与此同时,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峰值9.2亿后持续萎缩,预计2050年降至7亿,相当于减少了 整个巴西的人口规模。 这种剧烈的人口断层,正在撕开社会保障体系的口子。2024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已达1.2万亿元, 到2035年累计结余将耗尽。 联合国最新预测显示,中国人口将在2050年锐减至13亿以下,这不仅是中国的挑战,更可能成为全球经 济格局重构的导火索。 这个曾以14亿人口为傲的东方大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结构崩塌。 2023年,中国新生儿数量跌破900万,仅为2016年的60%。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虽然比2023年反弹了 52万,但专家直说这不过是"龙年效应"和疫情积压需求的短暂释放,长期趋势依旧向下。 更严峻的是,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3,远低于人口更替所需的2.1,甚至比以低生育闻名的韩国还低0.2。 这种断崖式下跌背后,是育儿成本的疯狂攀升——中国家庭育儿成本与人均GDP之比高达6.9倍,全球 第一。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相当于三套小户型房产的总价。 人口结构的"两头塌陷"更为致命。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8亿,占总人口20% ...
太仓:青春之城与“才”同行
Su Zhou Ri Bao· 2025-05-07 00:13
只需一张车票、一张与企业门牌的合影,最高500元的城市考察补贴秒到账;打破唯学历、论文、 职称的传统框架,推出"人才特贴"计划,将人才认定权交给企业和高校;围绕青年人才社区布局共享自 习室、主题沙龙吧、主理人社群,重构青年社交场景,建立人与城的情感链接…… 近期,《太仓市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十条措施》(简称"青十条")发布,围绕城市体验、生活 保障、发展支持等各个方面,拿出多个"全国首创、全省率先"的扶持举措,向青年人才发出春天的邀 约。 突破城市能级"天花板"的扶持体系,底层逻辑是太仓对青年人才与城市关系的认知思维在升级—— 不求"人口红利",但求"人才红利";要"拼政策",更要"拼生态";要让青年走向城市,城市先要走 向青年。 与"才"同行,太仓正蜕变成一座青春之城。 引才、育才是基础,留才、用才是关键。"相比刚进园区的时候,我们的机器人在视觉大模型、语 音交互大模型方面已经实现了功能的大幅提升。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操作大模型的训练和完善,将我 们的机器人推向更大的市场,执行更多任务。"江苏云幕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得益 于太仓及周边配套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以及双元制教育链的支持,云幕智 ...
人民日报社论: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 创新创造 ——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
Xin Hua She· 2025-04-30 13:54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在"五一"这个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的节日里,我们向 全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 的敬意!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 带来的挑战,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 增长5.4%,我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成果全球瞩目,背后是广大 科技工作者潜心攻关;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引领转型升级,凝结着无数产业工人智慧汗水; 粮食生产季季紧抓、茬茬接续,靠的是种粮农民辛勤劳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人阶 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挺膺担当、顽强拼搏,奏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汇聚成新时代中 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 的事。"当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面对国际形势变乱交织、 国内经济运行承压的复杂严峻环境,尤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 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人民是 ...
汇聚起劳动创造的磅礴力量
Jing Ji Ri Bao· 2025-04-29 22:10
今天,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经贸斗争、技术封锁、极限施压,需要挺膺 担当的奋斗者去赢得战略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趋势,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精神的力量鼓舞更多人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应对各 种风险挑战中勇担重任,就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发挥好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是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 大局、体现价值彰显作为的重要途径。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工会,又一次站在历史潮头。各级工会要坚 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多做 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引导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坚定不移听党 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促进职工全面发展。要找准工会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把党和国家重大战略 部署转化为工会工作的具体安排和实际行动。 奋进中国的脚步里,劳动和奋斗始终是最强音。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庆祝中华全国总工 会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