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医疗

Search documents
报名!读者福利!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7-11 07:57
思宇往期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 报名链接及读者福利 附文末! ★ 协办单位:启迪之星, 禾芫科技孵化器, 中关村科学城CGT产业孵化中心 五、大会议程 左年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 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 10:55-11:15 《医疗器械行业 2025 产业趋势和投资策略》 王在存,中信建投证券医疗器械与服务行业 首席分析师 11:15-11:35 《国产 CT 影像设备创新之路》 刘圣慧博士,赛诺威盛 CSO 首席科研官 11:35-12:15 圆桌环节 一、会议地点 : 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 二、会议时间 : 2025年7月17日(周四) 三、参会规模 : 约500人 四、主办单位: 思宇MedTech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 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主任 10:15-10:35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探讨》 赵阳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 生物科技部副主任 10:35-10:55 《可穿戴脑机接口与精神疾病诊疗》 时间 主题和喜宾 14:00-14:15 《多模态数据基 ...
议程持续更新!读者福利!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7-10 10:13
思宇往期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 报名链接及读者福利 附文末! ★ 协办单位:启迪之星, 禾芫科技孵化器, 中关村科学城CGT产业孵化中心 五、大会议程 一、会议地点 : 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 二、会议时间 : 2025年7月17日(周四) 三、参会规模 : 约500人 四、主办单位: 思宇MedTech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 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主任 10:15-10:35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探讨》 赵阳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 生物科技部副主任 10:35-10:55 《可穿戴脑机接口与精神疾病诊疗》 左年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 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 10:55-11:15 《医疗器械行业 2025 产业趋势和投资策略》 王在存,中信建投证券医疗器械与服务行业 首席分析师 11:15-11:35 《国产 CT 影像设备创新之路》 刘圣慧博士,赛诺威盛 CSO 首席科研官 11:35-12:15 圆桌环节 时间 主题和喜宾 14:00-14:15 《多模态数据基 ...
半年盘点|上半年4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国产设备向高端化迈进
Di Yi Cai Jing· 2025-07-10 04:53
今年上半年,我国获批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再创新高,国家药监局出台了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 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10项举措,包括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心脏三尖瓣器械、血管内超声(IVUS) 导管等技术集成度高、研发难度大的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AI医疗器械、医疗机器人、植入式医疗器械等技术集成度高,属于高端医疗器械的典型产品,是塑造 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据国家药监局最新统计数据,我国今年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 和87%,改革政策红利正在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毕马威中国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行业税务主管合伙人肖鑫在近日举办的毕马威首届健康科技50报告发布 会上指出:"AI医疗器械、医疗机器人、植入式医疗器械等技术集成度高,属于高端医疗器械的典型产 品,是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介入治疗迈向精准化 在这些获批的医疗器械中,本土医疗器械创新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崭露头角。近日,深圳北芯生命科技 自主创新研发的一款外周IVUS(血管内超声)导管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打破了进口产品垄断 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外周血管精准介入的全新突破。 在传统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中,DSA ...
生物医药ETF(512290)涨超1.1%,短期调整释放风险或迎布局窗口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30 07:14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东海证券指出,本周医药生物板块回调显著,年初至今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积累较大涨幅,局部存在 过热炒作,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创新药始终是医药生物板块最核心的投资方向,短期调整释放风 险,有利于中长期布局。国家药监局发布征求意见稿,提出"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 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加快审评审批速度,进一步从政策上鼓励创新药研发上市。医保目录调整即 将启动,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丙类目录/商保目录)纳入调整方案,建议关注后续商保目录的 遴选原则、价格协商等支持政策。国家药监局部署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针对医用机器人、高端 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支持政策,高端器械迎来发展新机遇。 消息面上,2025 6月25日《学习时报》刊文强调创新药战略意义,建议完善资本市场支持及知识产权保 护机制;6月26日江西省发布生物医药行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针对中药特色技术及研发数据等核心环 节提出系统性保护方案。 生物医药ETF跟踪的是CS生医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生物科 技、医疗设备与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 ...
重庆启动智慧医疗“双十”项目
Ke Ji Ri Bao· 2025-06-30 00:50
据了解,重庆市科技局围绕重大医疗装备实现国产化的目标,紧扣智慧医疗装备"高端化、智能 化、精准化"发展趋势,聚焦重大产品开发和前沿关键技术突破,编制形成了《重庆市2025年智慧医疗 装备技术创新实施方案》。该方案围绕重点领域,以快速响应机制启动实施智慧医疗装备与前沿技术专 项,每年分别组织十大重大装备研制和十大前沿技术研发。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记者日前获悉,2025年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与前沿技术专项项目启动会 近日在重庆大学举行,首批十大重大装备研制和十大前沿技术研发专项项目(以下简称"'双十'项目") 在会上签约。项目计划在未来3年到5年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带来新产品,推动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 高质量发展。 其中,重大装备研制项目突出产业化,每个项目支持500万元到1000万元,重点支持研发高端化、 智能化等重大产品与装备;前沿技术研发项目突出产品化,每个项目支持100万元,重点支持预期3年至 5年可转化、产品化的新兴技术项目。 此次启动的首批"双十"项目,主要聚焦高端医疗装备、高效体外诊断、高值医用耗材、人工智能医 疗器械四大领域,进一步凸显企业创新主体。 "我们将针对现有5T及以下磁共振成像系统分 ...
AI儿童全科医生来了,如何补足儿科基层医疗短板
Di Yi Cai Jing· 2025-06-28 15:23
孙锟表示,我国基层医疗资源存在明显短板,儿科医生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商汤医疗方面介绍,AI儿童全科医生大模型除了加入海量数据训练之外,还通过医学任务专项训练实 现大模型的临床思维深度模拟,有效提升复杂临床推理的精度。 新华医院院长孙锟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最新发布的AI儿童全科医生实际上是一个经过严格测试 和验证的AI智能体,在内部及第三方专业测评中均表现优异,尤其在儿科医学知识问答方面展现出专 业性。 "他有两个用处,一个是充当虚拟的家庭儿科医生,可以帮助儿科疾病的分诊,患儿家长可以直接向它 提问,或者上传图像,通过人工智能的计算,AI医生可以给出建议。"孙锟解释称,"第二个是它可以用 来辅助基层儿科医生,提升他们的诊治水平。" 孙锟表示,我国基层医疗资源存在明显短板,儿科医生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强调,AI儿童 全科医生并非取代医生,其核心价值更在于为这些资源薄弱地区的医生提供有力的辅助工具和知识支 持。 在孙锟看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包括专业知识不足和较 为严重的"幻觉"问题。"它经常会犯迷糊,这与模型训练数据的广泛性和非专业性有关。我们最新 ...
新一轮融资!国产眼底设备公司完成C轮
思宇MedTech· 2025-06-25 09:06
即将召开: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2025年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在中国高端眼科设备格局尚未完全打开之际,一项源自天文观测的光学技术,正在被一家中国医疗科技企业带 入诊疗一线。 近日, 南京博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博视医疗) 宣布 完成 C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南京新工投资、欧 普康视与泰煜投资,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在眼科诊疗设备领域的产品迭代、市场拓展 和全球化布局 。 博视医疗成立于2017年,核心团队具备国际眼科影像工程背景, 长期专注于将 光学工程、自适应光学、人眼 追踪与AI算法融合应用于眼科设备 开发。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此次融资延续了公司在2024年底启动的全球商业化进程。早在一个月前的 ARVO 2025年会 期间,博视医疗 自 适应光学眼底影像系统 "星镜 ® " 获得超过800万美元的意向订 单 ,成为国产眼科高端设备出海的重要信号之 一。 # 自适应光学的革命性跨界 起源于天文观测领域的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 ...
首个AI儿科医生落地北京基层医院
Yang Guang Wang· 2025-06-11 08:18
Core Insights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rst AI pediatric doctor in Beijing marks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healthcare, particularly in primary care settings [1][2] - The AI pediatric doctor operates in a dual collaboration model with human doctors, providing preliminary diagnose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patient symptoms [1][4] Group 1: AI Pediatric Doctor Features - The AI pediatric doctor has four main functions: proactive questioning, recommending tests, suggesting diagnoses, and proposing treatment plans [1][2] - It utilizes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simulate evidence-based thinking of professional pediatricians, allowing for personalized medical advice through multiple rounds of inquiries [4] Group 2: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and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the AI pediatric doctor integrates clinical expertise from over 300 renowned specialists and high-quality medical records [2] -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will provide ongoing technical support to ensure the AI pediatric doctor meets the needs of primary care facilities, with plans to expand to 12 additional pediatric care units in Beijing [4][5] Group 3: Impact on Healthcare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I pediatric doctor is expected to enhance pediatric specialty development in Fangshan District, addressing the shortage of pediatricians and uneven diagnostic capabilities in primary care [4] - The dual model of "real doctor + AI doctor" aims to improve pediatric diagnostic capabilities across various healthcare settings, including regional medical centers and community hospitals [5]
AI还不会独自问诊,o3准确率仅为51.12%,上交大×SII开源高难度复杂疾病诊断测评集
量子位· 2025-06-04 07:04
Pengfei Liu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AI能够 独自完成 医疗场景下的诊断任务吗? 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医生需要 综合分析 大量的患者信息——包括主诉症状、既往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各类辅助检查结果,才能 逐步构建出对病情的全面认知。 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更涉及复杂的推理判断。随着大语言模型在复杂推理能力上的不断突破,AI在应对各种 科学挑战的前景也愈发广阔。那么, 在高度依赖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的医疗领域 ,AI是否也能胜任"诊断"这一关键任务? 为系统评估AI在临床诊断任务中的实际表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SPIRAL Lab与GAIR Lab共同构建了 DiagnosisArena —— 一个用于严格评估AI在专业医学诊断中能力水平的基准测试。 研究团队在DiagnosisArena上对现有多个大语言模型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 即使是o3,在此项高挑战性诊断任务中也只达到了51.12%的准确率 ,而其他开源模型甚至难以取得25%的准确 率。此项结果反映出当前模型在复杂医疗推理任务中仍面临诸多瓶颈。 构造过程:如何打造一个考验医学诊断推理能力的基准?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 ...
质子大模型领航!美中嘉和(02453.HK)开启肿瘤诊疗智能新纪元
Zhong Jin Zai Xian· 2025-05-28 02:03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of Meizhong Jiahe (02453.HK) in the field of tumor precis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articularly with the launch of its self-developed proton therapy vertical large language model [1][4] - The deployment of this model at Guangzhou Taihe Tumor Hospital marks a milestone in the intelligentization of tumor medical services, showcasing the company's strong technical capabilities and immense commercial potential [1][4] Company Developments - Meizhong Jiahe's subsidiary, Beijing Hexin Kang Technology Co., Ltd., established in 2015, focuses on improving medical services throug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1] - The proton large model is a pioneering achievement in the proton therapy vertical field, establishing industry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filling a gap in the market [1][3] Application and Impact - The proton large model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at Guangzhou Taihe Tumor Hospital, which is the first clinical center in South China equipped with the Varian ProBeam proton radiation therapy system [2] - The model's training data is sourced from the hospital's clinical processes, ensuring accuracy and relevance, which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of "human-machine collaboration" in treatment [2] Future Plans - The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proton large model extends beyond proton therapy, aiming to create an AI diagnostic matrix covering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tumor screening,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3] - This approach allows Meizhong Jiah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its medical services while also enabling diverse collaborations with other medical institutions through technology licensing and remote diagnostic support [3] Market Position - As the first company in Hong Kong to engage in proton therapy, Meizhong Jiahe has established a strong competitive barrier in the tum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ector [4] - The launch of the proton large model elevates the company's advantages, redefining industry standards and accelerating the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tumor medical industr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