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平权

Search documents
千亿扶持背后,拼多多迭代“电商底层逻辑”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3:06
作者/李彦 编辑/木鱼 出品/壹览商业 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见证新消费的异军突起:看似小众的LABUBU盲盒,在潮玩圈掀起跨国抢购热潮,一条"古法金"项链,让年轻人甘愿排队2小时一试。仅 数月内,两家企业股价翻了10倍,这是情绪消费催生的商业奇观。 背后反映了当下消费趋势的真实切面:人们并未停止消费,真正稀缺的从来不是"购买力",而是供给端是否足够新鲜、足够贴近情绪、足够懂得"打动人"。 就像近年突然回潮的CCD相机,尽管技术早已被淘汰,仍因其"朦胧复古感"契合了年轻人对氛围感的追求而再度流行。在拼多多上,KOMERY这个从代工 厂转型而来的品牌,正是踩中了这波趋势:通过性价比、简化操作和社交互动的组合打法,一款定价几百元的CCD相机,年销量超30万台。 拼多多是KOMERY品牌销售额最高的单一电商平台。陈振豪 展昭/摄 换句话说,需求并未减少,而是在持续进化,并朝着更具分层、更具情境化的方向裂变。用户并非不愿花钱,而是更挑剔地选择"为谁花""为什么花"。 比如,一位保温杯商家曾尝试推出一款多功能保温杯,设计贴合户外场景,原材料、模具投入加上首批生产花了将近10万元。但新品刚上线,平台建议的投 放预算高达日均千元 ...
电商平台新战事:新需求呼唤新供给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07:14
中国消费格局,正在发生新变化。 同样做新茶饮,5元一杯的蜜雪冰城,一年卖90亿杯,一年净利润44.5亿元;而霸王茶姬20元一杯的"伯牙绝弦",也累计卖出了6亿杯,一年净利润25.15亿 元。 同样是外卖,京东通过强调"品质"打开了外卖机会,而美团强调"低价不低质"的拼好饭吸引了5000多个餐饮品牌"自降身价"。 他发现,中国电商的发展在深刻重塑中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 首先是,消费机会平权。 在传统的城乡交易模式下,大多数商业活动局限于单一地方,大品牌只会出现在高档的商场,边缘地区的人们只能在当地的集贸市场挑选有限的商品。 然而,电商的兴起,让大量跨地域的小额交易迅速涌现。村民面对的商品价格、质量和品种多样性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电商 平台的崛起,通过社交和视频等更加大众化的方式,让更多下沉群体,接触到了电商这个购物渠道,享受到了物质发展的福利。 其次是,发展机会平权。 同样是电影,十几部电影五一档总票房才7.47亿元,但已经上映90多天的《哪吒2》就贡献了6362万元,总票房已经突破158亿。 众多的案例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什么消费寒冬,人们不是不愿意花钱消费,只是不愿意为差劲的 ...
供需平权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18:00
"好的供给,永远不缺用户" 文/柳华芳 「小芳侠」·出品 2025年是四海鼎沸、凤凰涅槃的一年,在动荡的全球风云之中,中国经济呈现出更强的韧性、机会、创 造力,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正在开启科技创新浪潮。 泛零售生态是人间烟火的承载者,也开始新一轮碰撞和变革,外卖巨头杀入闪购市场,老牌电商巨头纷 纷进军外卖市场,纷纷打响场景大决战。中国互联网已经七八年没有如此热闹,这似乎预示着新周期的 临近。 在同行们锣鼓喧天之时,人们猛然发现,新旧势力的电商巨头之中,居然只有拼多多没有进军外卖市 场,出现了"红海一片杀敌声,遍送外卖却多多"的有趣现象。 作为流量不太焦虑、现金储备丰厚的电商新势力,拼多多是后知后觉的保守者,还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 先锋派,力推"千亿扶持",高举供需升级大旗,是抄电商对手的后路,还是新一轮零售革命呢? 重新思考消费升级:好的供给,永远不缺用户 当前,扩大内需,发展好国内大循环,是电商零售平台们的重要社会使命,也是时代需求,那么,怎么 做好消费扩容呢?如果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都上了,效果不明显怎么办?本质上,外卖搞闪购,电商搞 外卖,都是平台的消费需求扩张策略,都想吃别人碗里的。 过去,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