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创新生态全面升级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Yang Shi Wang· 2025-07-11 07:24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改委主任近日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研发投入再创新高,中国创新取得重大 突破,科技创新带动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引起舆论关注。 柬埔寨《高棉时报》:科技创新为各行各业赋能 文章指出,今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4个五年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 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从西南的电厂到华北的煤矿,人工智能新技术与千行百业交融并向纵 深发展。中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赋能。 马来西亚星洲网: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 "十四五"期间,中国政府非常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及相关领域,并采取切实行动。中国式创新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而 是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推动技术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并已形成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 在30%左右,成为当今世界推动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巴西日报》:打造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 越来越多中国科技企业享誉全球,在新兴科技不断涌现的时代,全球日益关注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国在能源转型、 整体能源生 ...
抢占创新制高点,多个“第一”见证硬实力
Xin Jing Bao· 2025-07-09 14:53
一个"第一"的取得或许是偶然事件,但中国科技创新的"多个第一",就一定不是短暂爆发的"技术奇 观",而是长期战略规划与阶段性突破的结合。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亮出一份"硬核成绩单":"十四五"以来,我们站上了一个 又一个创新制高点,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 营,加上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全球领先,我们集齐了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第一座 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嫦娥六号"实现 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第一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 行。 "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这一连串"第一"背后,不仅是中国科技实力的集中展现,更折射出我国在 复杂国际环境中突围破局的深层逻辑。特别是站在"脱钩断链"的宏观视角下,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这 些"第一"的取得,靠的究竟是什么? 在市场之外的"国之重器"层面,科技创新的"第一"则往往始于顶层设计的战略布局。回顾此前的"十四 五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全体大会在香港举办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7 08:54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全体大会在香港举办 其中阿霍指出,科技发展的最终赢家不在于发明最尖端技术的一方,而是在最善于将技术应用于社会发 展的一方。在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互联互通技术标准框架、鼓励创新的监管沙盒机制和终身学习 的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的创新生态系统。 中新社香港6月7日电 (记者 刘大炜)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全体大会7日在香 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 出席。 6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全体大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图 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大会主席何厚铧在全体大会上致辞。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全国政协副主席、大会主席何厚铧致辞表示,创新是应对时代变局的钥匙。应对全球挑战,我们需要共 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倡导技术无国界,支持跨国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推动技术共享和成 果转化。同时也需强化全球科技治理机制,探索设立科技风险预警与应对多边机制;赋能发展中国家可 持续发展,推动全球南方科技合作;积极培育青年和人才网络,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人才中心。 香港特区行政 ...
创业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Sou Hu Cai Jing· 2025-05-27 04:56
文|财经作者陈琦 创业者要关注天时,把握市场机遇,顺应行业趋势;要重视地利,选择合适的创业地点,充分利用资源 和环境优势;要注重人和,组建一支高素质、有凝聚力的团队,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只有 三者兼备,创业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天时"指的是外部环境和时机,创业需要顺应趋势,抓住市场机会。例如,科技发展、政策变化、消费 者需求转变等都可能带来新的机遇。创业者应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选择最佳时机进入市场。如果进 入市场的时间过早,用户的消费心智还未打开,消费需求还未产生,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片空白,这 时很可能要投入巨大人力财力去教育市场和用户,创业难度是空前的。如果进入市场的时间过晚,成千 上万的玩家入局,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份额被瓜分殆尽,作为后来者很难突出重围。 创业风口指的就是某个行业或领域在特定时期内因技术、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出现大量机会和快速 增长的现象。当一个行业迎来风口,行业会快速涌进资本、人才、技术、政策、需求等要素,并且获得 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放大风口效应。创业者可以在一个相对友好的环境下快速匹配创业要素,提升 创业成功的速度和概率, ...
聚焦技术创新生态系统,AITX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22 06:25
"相对于国内外相关的汽车展览而言,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长期坚持和聚焦汽车科技,更加聚焦 于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更侧重于2P(Professional专业)、2B(Business商务)、2E(Ecosystem技术创新 体系),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 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5月20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汽车创新技术展新闻发布 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采用"会""展""赛"等多种形式,策划120余场会议,全新启动"汽车创新技术展 (AITX)"品牌,组织汽车"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各项配套对接活动,预计将有超过200 家汽车领先企业携带最新产品技术参加AITX技术展。 进入2025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汽车产业保持向好态势。今年前4个 月,中国汽车分别达到1017.5万辆和1006万辆,首次双双突破千万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 别为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渗透率达42.7%,电动汽车进入全面市场 化发展的新阶段。 ...
企业“出题”,聚力“解题” 海安政企协同破“卡” 激活产业新动能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5-16 09:19
今年以来,海安市集群办牵头,会同相关产业培育部门,联合高校院所、专家团组,根据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匹配科研资源。"通过举办小规模、高频次 的对接交流活动,将企业技术'痛点'转化为发展'增长点'。目前系列对接活动已成功举办5场,每一场都成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加油站'。"海安市发改委 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晨曦介绍说,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企业主动作为、高校院所协同攻关,三方协同发力,共同搭建一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从而为全 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不竭动力。 "这种点对点的精准对接,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指明了解决技术难题的方向!"南通瑞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郭晓亮难掩兴奋之情。聚烯烃接枝马 来酸酐是企业重点攻关项目,但接枝过程中的气味残留、溶脂流动控制及接枝率提升等难题,一直困扰着研发团队。幸运的是,在此次对接会上,他们与 常州大学杨海存教授团队"一拍即合"。双方研究方向高度契合,经过深入交流,当即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5月15日,海安新材料产业集群交流对接会"功能膜材料"专场活动在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举行,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中国 药科大学的8位功能膜材料领域专家,与海安功能膜材料产业的龙头骨干 ...
越南大力发展创新生态系统
Shang Wu Bu Wang Zhan· 2025-05-06 16:32
(原标题:越南大力发展创新生态系统) 《越通社》5月5日报道,越南政府正推动通过《2021—2030年国家总体规划》和中央政治局第57号 决议,明确提出要有效吸引并利用各类资源,聚焦发展科技、创新以及国家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 政府副总理阮志勇指出,创新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各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确立地位的 关键。目前,越南正迎来一波前所未有的高科技和创新投资浪潮,尤其是人工智能(AI)领域的重大 突破,正成为全球战略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5年越南创新与私人投资报告》显示,越南不仅在吸引资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更 具备引领区域创新投资的潜力。2024年越南创新领域吸引23亿美元投资,涉及141项交易;其中,投资 额在1—3亿美元的交易数量增长2.7倍,50万美元以下小额交易增长73%,创新企业并购总价值约17亿 美元。 越南私募资本协会(VPCA)主席、Do Ventures执行董事黎黄鸳薇指出,越南已从潜力市场转型为具备 爆发力的国家,未来10年将是决定越南发展路径的关键时期,在全球局势不稳定的背景下,越南正日益 成为可持续增长新兴热土。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全球金融投资主管本· ...
Abdur Rahim Ghulam Nabi: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全球合作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03 07:03
当地时间 2 0 2 5年4月9日下午,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成功举办 。本届峰会是中 国 与 中 东 地 区 等 国 际 LP 的 多 边 对 话 , 致 力 于 更 好 地 协 助 中 国 GP 把 项 目 " 走 出 去 " 以 及 将 外 资"引进来";8 0余位中国、中东等地区母基金与基金行业的重量级人物共聚一堂,共话全球投 资 , 共 商 投 资 合 作 。 本 届 峰 会 由 全 球 母 基 金 协 会 主 办 , 母 基 金 研 究 中 心 ( www. c h i n a - f o f. c om,下同)承办。 On t h e a ft e r n o o n o f Ap ril 9 , 2 0 2 5 , l o c a l time , t h e first Ch i n a -Ar a b I n v e stme n t Summit wa s s u c c e ssf u ll y h e l d i n Ab u Dh a b i, UAE. Th is s ummit s e r v e s a s a mu ltil a t e r a l d i a ...
巴西专家感叹:应警告特朗普1件事,中国对抗“关税战”有4张牌
Sou Hu Cai Jing· 2025-05-01 14:50
4月2日,特朗普发起了震惊世人的"关税战"。 二十多天过去了,敢硬扛美国"高关税",且坚决给予反制的,只有我大中国。 很多外国人,对一件事不解:中国哪里来的底气,敢于硬刚世界第一的美国呢? 近日,一个巴西的社会学家,用一篇文章揭晓了答案。 有意思的是,巴西人的论据来自另外一个美国专家。 我们先从这位巴西专家入手,仔细聊一聊。 马塞洛▪泽罗,巴西社会学家。 在关税战发生后,这位专家一直在研究和分析一件事:中美之间的博弈谁会获胜?综合实力第二的中国,凭什么能够硬刚美国? 在查询大量的资料时,马塞洛发现了一篇2024年8月的《哈佛评论》一篇文章,名字叫《中国经济的四大优势及其对跨国公司的意义》。这篇文章,是两个 人写的,分别是柏力和詹姆斯▪B▪埃斯蒂斯。这两人对中国经济非常有研究。 这个文章的核心是中国的四大优势:创新生态系统、对全球南方的投资、极具竞争力的市场和14亿消费者。 看完这篇文章后,巴西人马塞洛很是激动,这不就是中国硬扛美国的重要原因吗? 根据《哈佛评论》的文章框架为基础,马塞洛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在2025年4月17日写出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大作《中国面对特朗普和美国的四张牌》。 这文刊发之后,引起很多 ...
Bauma 2025 | 卡特彼勒展台期待您光临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4-08 08:03
// Bauma Munich 2025 Bauma Munich 2025 Bauma Munich 2025 卡特彼勒性能展示中心 重点展示动力、设备、科技和无人驾驶的协同作用,助 力客户提升性能、优化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参观者可通过模拟体验,了解如何利用先进技术 升级车队,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多款 电池驱动电动设备亮相展会,包括Cat®(卡特)301.9迷 你液压挖掘机,Cat 906紧凑型轮式装载机,以及升级 版Cat 320和Cat 950 GC。此外,与会者可体验电气化 施工现场模拟,直观感受卡特彼勒的电气化创新生态 系统在施工现场的数据洞察和能源流动。 Bauma Munich 于4月7日-13日隆重举办 卡特彼勒携一系列设备、技术 动力方案和服务亮相展会 并热烈庆祝公司成立100周年 ()点击观看视频 庆祝卡特彼勒的 百年华诞及展望"未来百年" 核心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 支持客户减少施工现场的排放 整合产品、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 优化产品性能和提升客户价值 技术、互联与安全 卡特彼勒专家现场展示VisionLink 智讯系统的最新 进展,涵盖Cat设备管理、运营管理和安全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