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

Search documents
那些确诊癌症的年轻人:我反而觉得轻松了
36氪· 2025-07-12 13:39
以下文章来源于后浪研究所 ,作者许嘉婧、薇薇子 后浪研究所 . 36氪旗下年轻态公众号。这位青年里边请,你被研究了。 "头一次觉得活出了自我。" 文 | 许嘉婧 编辑 | 薇薇子 来源| 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 封面来源 | 《余生那些年》《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逼近死亡时,奇妙的 " 轻松 " 去年 6 月, 19 岁的大热正在校外摄影时,突然感觉腹部一阵刺痛。她已经两个星期没有通便了,校医院的医生开了点泻药,以 为没大事。正赶上端午节,转天她坐上回家的高铁,整个人在高铁上痛晕了,直到终点站才被列车员叫醒。家人马上开车带她去 医院做全面检查,她觉得自己像 " 坐在车上像摆渡船一样,一脚已经踏入鬼门关。 " 再度恢复意识后,手术已经结束了 —— 大热被确诊结肠癌,刚取出癌组织。 崩溃压倒了她。年纪不到 20 岁,怎么就会得了癌呢? 住院的 10 多天里,她脖子上插着营养液针管,鼻子里插着胃管,还连着呼吸机,肚子上有长 10cm 的刀疤,还插着尿管 …… 到 后期,饥饿感甚至大于疼痛感。 更令她揪心的是,医生告诉她,癌细胞已经有点侵入淋巴 —— 这意味着癌症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按照治疗方案,出院后 ...
过度分析别人,就是霸凌自己
3 6 Ke· 2025-07-10 07:40
过分的换位思考,反而会让你忘记了自己的内心诉求,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尤其当你处在一个有毒的情境里时,如果你的思考路径,是为他人找理由,为伤害你的人寻求合理化的 解释,这反而是对自己的霸凌。 你完全没有必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为对方去开脱。 被人伤害了,千万不要忙着分析。 你去思考对方为什么伤害你,本身就是参与了他人的因果。 虽然换位思考是好习惯,但凡事都过犹不及。 你被狗咬了,难道还要站在狗的角度去想它为什么咬你么? 你觉得对方做错了,那就是他错了。 你完全不需要去想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言之隐,这是不是一场误会等等。 你只需要关注现在,当下的这个结果,那就是你已经切身感受到对方造成的伤害,你很不爽,你很愤 怒。 That's it. 紧接着下一步要做的,是完整清晰地表达你的感受,陈述你遭受的损失,以及找到切实可行的,能解决 矛盾的具体方案。 一切都应该是以你为中心展开的沟通和斡旋,而不是被对方带到他的思维里去。 这才是摆脱内耗的最佳方法。 关于这点,分享一段亲身经历。 我刚工作时,跟过一个很有个性的老板,凡事都是直接明说,从来不弯弯绕绕。 有一次他丢过来一个PPT方案的修改,让我帮他找一些数据和信 ...
那些确诊癌症的年轻人:我反而觉得轻松了
后浪研究所· 2025-07-08 08:14
"头一次觉得活出了自我。" 撰文| 许嘉婧 编辑| 薇薇子 封面来源| 《余生那些年》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逼近死亡时,奇妙的 " 轻松 " 去年 6 月, 19 岁的大热正在校外摄影时,突然感觉腹部一阵刺痛。她已经两个星期没有通便了,校医院的医生开了点泻药,以为没大事。正赶上端午 节,转天她坐上回家的高铁,整个人在高铁上痛晕了,直到终点站才被列车员叫醒。家人马上开车带她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她觉得自己像 " 坐在车上像摆 渡船一样,一脚已经踏入鬼门关。 " 再度恢复意识后,手术已经结束了 —— 大热被确诊结肠癌,刚取出癌组织。 崩溃压倒了她。年纪不到 20 岁,怎么就会得了癌呢? 住院的 10 多天里,她脖子上插着营养液针管,鼻子里插着胃管,还连着呼吸机,肚子上有长 10cm 的刀疤,还插着尿管 …… 到后期,饥饿感甚至大于疼 痛感。 更令她揪心的是,医生告诉她,癌细胞已经有点侵入淋巴 —— 这意味着癌症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按照治疗方案,出院后她还要进行 6 次化疗,之后需要 休养 3 个月,复查结果也将在那时宣判。 毫无意外地,大学生活终止在大二这个学期 —— 但在崩溃之中,她还意外有点小开心, " 我终于 ...
所有的内耗,都是对人性的无知
洞见· 2025-07-07 10:01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握书姑娘 知人性有瑕而不嗔,见世态炎凉而不怒。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通过研究,指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普通人每天平均产生约六千个念头,而这其中超过80%都属于精神内耗。 更引人深思的是他指出,这些精神内耗中,有90%以上的痛苦都源于我们固执地用"应该"对 抗"本来",用"理想"否定"现实"。 也就是说,那些消耗你能量的纠结、猜疑和崩溃,归根结底都源于你对人性规律的无知与对 抗。 正如作家王心傲所说: 活得痛苦的人,往往是对人性认知浅薄的人。 01 人性本私:利益越大的地方,人性越自私。 经典名著《红与黑》里说:在人生这片自私的沙漠里,人人都在为自己打算。 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每个人最爱的永远都是自己,利益面前最优先考虑的也永远是自己。 认不清这一点,只会陷入理想化的困境,徒增失望与伤害。 导演张艺谋曾有过一段令人唏嘘的经历。 他与制片人张伟平合作16年,无论工作 ...
300625内斗升级!董事长选举惊现“2选1”
新华网财经· 2025-06-30 09:31
2025年6月27日,三雄极光(300625)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将这家LED照明企业的内部分 歧暴露在聚光灯下。 这场原本常规的董事会换届选举,因"董事长2选1"的罕见对决,引发市场对其治 理能力与发展前景的深度关注。 "同学变对手":董事长选举现"2选1" 6月27日晚间公告显示,三雄极光第六届董事会审议董事长选举与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选举两个议 案,令人惊奇的是,两个议案同时出现了双提案"对决"的罕见情况。 争议焦点无疑是董事长选举环节,候选人是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涛与第六届非独立董事张贤庆。选 举张宇涛为董事长的提案以7票同意、2票反对通过,反对票由张贤庆和陈松辉投出。张贤庆认为张宇涛 在任第五届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管理混乱,不能带领公司向上发展,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双下降, 公司费用反而持续上升,2025年第一季度已出现亏损;人效也处于上市同类型公司的底部。陈松辉则主 张轮值董事长更合适。 同样,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的人员组成方案也有两个提案,与董事长选举投票结果如出一 辙,有张宇涛入选的方案在张贤庆和陈松辉反对下仍获通过。 这场"2选1"的对决,让曾传为同学创业佳话的"四驾马车 ...
Online工作,如何避免沟通对象「已读不回」? | 首席人才官
红杉汇· 2025-06-30 06:38
视频会议卡顿的30秒空白里,你以为自己在耐心等待,对方却已脑补出十种敷衍借口; 精心撰写的周报附件无人点开,直到你私信追问才收到一句"抱歉,没看到"; 跨部门协作群里,99+的消息轰炸后,关键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精心编辑的信息被误解为冷漠,热情的表情包反而被指不专业,明明在岗却被质疑"隐形"…… 这些并不是偶然的沟通"事故"。因为在线沟通,就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误解、印象偏差等问题,正困扰着 不少人。今天我们就从企业沟通入手,着重聊一聊如何通过"P.I.N.G.框架",让你的在线沟通更高效。 个人层面:P.I.N.G.框架 P:"换位思考"(Perspective Taking) 线上的虚拟互动中,误解和误会更容易发生。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常说的"无法捕捉到非语言行为"。 如今,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等数字工具已成为职场沟通的主力军,在线沟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 是人际交往的新规则。 线上沟通时,物理距离会模糊"人"的存在感。当你看着屏幕上邮票大小的视频头像、语音通话时只能听到对 方的声音,或者在邮件中只能看到他们的文字时,人们更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陷阱。 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 ...
一个万能社交法则:不分析对方
洞见· 2025-06-24 10:06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别给自己加戏,其实你没有那么多观众。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生活中,你是否会这样: 领导在会议上批评某种现象,你总会不由自主地认为是在影射自己,从而惴惴不安; 朋友偶尔晚回你的消息,你总会认为是对方刻意疏远,因此患得患失; 同事更新一条朋友圈,你总会觉得某句话是针对自己,一直闷闷不乐。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表情,就立马分析出几十种可能,这不仅会让关系出现误 会,更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内耗。 心理学家蒋良就提出过一个概念: 走出剧情。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本,习惯用自己的认知去分析别人,如果深陷其中,就看不到真实的 世界。 作者:洞见Moon 很多时候,我们脑海里的那些忐忑不安,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编织的假象,其实大家根本无暇注 意你。 和人打交道,不必过度分析对方,揣摩得越多,越透支心力;思考得越深,越消耗能量。 01 将军并没有在意,摆了摆手就继续看戏。 小公务员却认为这看似无意的摆手动作,是 ...
停止家庭内耗,从遇事不对抗开始
洞见· 2025-06-22 10:4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要想建立有爱的家庭,必须先有爱家的思想。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素年锦时朗读音频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心理学家刘禾粟在采访了100个家庭之后发现: 可妻子却听信朋友的话,与其合开了一家服饰店,赔得血本无归。 一个家庭处理事情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的未来。 有些家庭一言不合就互相争吵,彼此对抗,家庭运势也会随之下滑; 有些家庭从不为琐事斗争,凡事体谅,通力合作,日子越过越兴旺。 所以我常说: 家庭不是战场,家人不是敌人。 放下胜负欲,丢掉好胜心,把心拧成一股绳,一个家才能不断向上走。 01 有一种对抗,遇事互相指责。 情感咨询师 @黄计鸿 说过一对夫妻的故事。 夫妻俩在菜市场开了个摊位,一年辛苦下来虽赚不了大钱,生活也还过得去。 为填补这个窟窿,夫妻俩只能更卖力地干活。 他们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开着面包车去抢新鲜的货,深夜别的摊主都收摊了,两人还在摊位 前苦苦熬着。 照理说,按这样的节奏,他们的生活很快就能重回正轨 ...
心理学|为什么你“越努力越焦虑”,三招走出“假性成长”的陷阱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8 00:54
(原标题:心理学|为什么你"越努力越焦虑",三招走出"假性成长"的陷阱)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仿佛被卷入了一场名为"努力"的马拉松,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向前奔跑,却常 常在越努力的过程中,越陷入焦虑的泥沼。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假性成长"。它如 同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以成长之名,行焦虑之实,悄然侵蚀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一、表演式努力:在仪式感的幻象中迷失自我 "我制定了年度计划,每天凌晨5点起床读书,可坚持了三天就放弃了,是不是太没毅力了?""我在朋友 圈晒健身打卡,可健身卡最后只用来洗了个澡。"这些看似努力的举动,实则是表演式努力的典型症 状。我们热衷于制定完美的计划,享受着仪式感带来的满足,却在实际行动中屡屡受挫,陷入自责的循 环。 大脑很容易被仪式感欺骗,将计划制定等同于目标达成。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行动恐惧症的影子。我 们害怕真实的努力会暴露自身的局限,于是用"准备充分"的幻觉来替代直面挑战的勇气。我们沉浸在计 划的完美构想中,却忽略了行动的艰难与不确定性。 四、从"进度条焦虑"到"过程信仰":拥抱真实成长 要打破这种表演式努力的怪圈,我们需要砍掉伪需求,放弃那些"别人说好"的标准,选 ...
广州一地产朋友,29万,全款拿下清远109㎡的大三房!
Sou Hu Cai Jing· 2025-06-16 14:37
Core Viewpoint - The current real estate market is experiencing a phase of ineffective competition, leading to a lack of meaningful transactions and a general sense of stagnation among buyers and sellers [1][6]. Group 1: Market Conditions - The real estate market has been sluggish since June, with many participants feeling trapped in a cycle of ineffective competition, often referred to as "ineffective internal friction" [1]. - Buyers are exhibiting strong hesitation, fearing overpaying or making poor investment choices, which contributes to prolonged transaction cycles [1]. Group 2: Individual Case Study - A real estate professional purchased a 109㎡ apartment in Qingyuan for 290,000 yuan, equivalent to 2,674 yuan per square meter, highlighting the affordability compared to Guangzhou [8][13]. - The buyer, despite being from Guangzhou, chose to invest in Qingyuan for its low prices and the desire for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indicating a shift in buyer preferences towards more affordable locations [10][13]. Group 3: Lifestyle and Investment Perspective - The buyer views the Qingyuan property as a vacation home, emphasizing the appeal of low-cost living and the ability to enjoy a relaxed lifestyle without financial burdens [13][24]. - The property market in Qingyuan i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price drops, with similar units now selling for as low as 220,000 yuan, reflecting the broader market challenges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