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绿色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秧苗插得准,还能长得好(科技瞭望)
水稻覆膜插秧设备正在工作。 本文图片均由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提供 研究团队在试验打孔栽插部件。 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玖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研 制的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试验示范,该技术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可有效替代 化学除草剂使用,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省工节本、绿色增效优势显著。 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的基本作业流程是怎样的?与传统插秧相比,有哪些颠覆性改进?对生态 环境和农田健康有哪些积极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团队。 设想,从痛点出发 "我们之所以研发这项技术,其实是被现实问题'逼'出来的"。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种 植团队首席张文毅坦言,"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养活14亿多人口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 色,但伴随而来的环境代价也不容忽视。" 张文毅介绍:"首先是农业面源污染。南方稻区多雨水,化肥、农药容易通过地表径流进入环境水 体,导致富营养化、藻类暴发。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稻田氮肥利用率仅为40%左右,不仅造成大量浪 费,还严重污染水源。其次是碳排放问题。目前前茬秸秆以还田为主,在稻田淹水环境下易导致 ...
生物科技助力中国农业绿色转型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02:38
人民网克里斯蒂安松6月29日电 (记者郭梓云)在挪威北极圈边缘的城市克里斯蒂安松,海水冷冽 澄净,气温常年较低。这里的泡叶藻(Ascophyllum Nodosum)生长在北大西洋沿岸的潮汐区冷水环境 中,因而进化出更加适应恶劣环境的基因和分子构成。它富含海藻酸、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天然活性 物质,以它为核心原料制作的生物制剂产品能够助力农作物在恶劣环境生长、增强抗逆性。泡叶藻提取 物制成的肥料,还能被作物快速吸收,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对作物产品和品质均有积极作用。 目前,由泡叶藻制成的生物制剂产品已经应用于中国农田中,帮助农民更好改善作物品质和土壤健 康。先正达生物制剂中国区负责人房栋介绍,由于受到五一前后气温变化的影响,今年四川眉山柑橘开 花情况不佳,出现落果现象。在此情况下,农户使用了海藻生物制剂产品作为"维生素",通过无人机或 喷洒车开进果园进行叶面喷雾,明显提高了坐果率和保果率,平均能提高30%,减少了农户的损 失。"海藻中的活性物质能在关键时刻促进植物活力,或促进植物达到某种特定生理特性和具体品质。 这正是生物制剂对农户的价值。"房栋说。 围情况类似,中国农业也面临着传统化学农药抗药性问题以及无法有 ...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Quan Jing Wang· 2025-06-12 12:56
在农业科技创新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 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为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践行者,富邦科技 (300387)、隆平高科(000998)、托普云农(301556)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正以创新驱动产业变 革,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其中,富邦科技凭借"生物+数字"双轮驱动的独特技术路径, 已成为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创新引领:构建全链条核心竞争力 绿色赋能: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富邦科技研发的生物肥料系列产品犹如"土壤医生",通过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养分吸收 等机制,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024年,富邦科技现代农业业务实现营收2.1 亿元,同比增长169.05%。 特别是在禾本科固氮技术领域,富邦科技的创新成果不仅能够有效替代部分氮肥,更能促进作物产量提 升,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据长城证券(002939)测算,禾本科固氮对于氮肥的替 代,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过量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问题,以及肥料氧化亚氮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加剧 (全球约2.5%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
新洋丰的“绿色突围战”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05 02:19
2025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农业作为基础性行 业,既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阵地,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数据显示,世界粮食体系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人为排放总量中占比超过三分之 一,其中粮食生产环节(包括肥料等生产投入)占全球粮食体系总排放量的比重最高,为39%。在我 国,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数据显示,耕地土壤退化问题十分普遍,当前全国仍有40%左右 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仍任重道远。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 会发展全局;与此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等政 策措施,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 在这一背景下,新洋丰(000902)作为中国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全面构建农业绿 色发展体系,用实干与成果回应世界环境日的绿色号召。 科技创新锻造"绿色引擎" 2024年,新洋丰围绕技术培训、作物诊断、配方推荐等维度,累计开展技术培训及示范观摩会1万余 场,建立600余块高标准示范田,形成3258份 ...
做好农业绿色转型“必答题”
Jin Rong Shi Bao· 2025-05-20 03:17
"过去银行放贷只看抵押物,农业转型项目常因'资产轻'卡壳。现在不一样了,'绿色'成了放贷新标 尺!"广元农商银行负责人感慨道。202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广元市分行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联 合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广元市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实施方案》,成立市级领导小组统筹职责,围绕畜 禽粪污综合减排、农副产品低碳加工等领域,搭建标准试用项目库,并指导广元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广 元分行等10家试点银行创新农业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授信绿色通道。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当地 入库项目达159个,已完成授信36个,发放贷款31.7亿元。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广元市分行联合市财政局等五部门制定农业转型奖补政策,对农业转型项目贷款单 项最高200万元、年限最长可达5年的财政贴息支持,并推动政策担保额度、优惠担保费率向项目企业倾 斜,缓解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畜禽粪污巧处理 变"负担"为"财富" 作为川东北地区蛋鸡养殖龙头,四川省鹤仙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蛋鸡养殖项目曾让企业负责人张生喜忧 参半——15万羽在产蛋鸡日均产蛋13万枚,但年超2万吨的粪污处理难题却着实难办。传统堆肥法不仅 面临环保监管压力,人工、运输成本更 ...
绿色循环链扮靓美丽乡村
在余振华的示范带动下,当地还孵化出肥丰小黄牛养殖家庭农场、恒旺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徽杭生态 家庭农场等年利用青贮玉米秸秆500吨以上的养殖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近年来,为打好蓝天保卫战,绩溪县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大胆探索,持续实施"禁转疏",采取"饲料化、 燃料化、基料化"一系列"组合拳",大力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引导村民通过多种方式将秸秆"变废为 宝"。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达50吨以上经营主体有40家,其中500吨以上的企业有10家,秸秆综合利 用率达94.5%。 登源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安徽省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供图 "以前一亩地的玉米秸秆,需要3到4个工人收割,运回后要重新打碎才能使用,使用秸秆青贮收割机 后,一亩地的玉米秸秆只需要20分钟就能收割完,而且可直接使用。"安徽省绩溪县振华牛养殖家庭农 场负责人余振华说,"饲料化让玉米秸秆变身'香饽饽'"。 余振华说:"近3年,随着豆粕、玉米、麦麸等原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也水涨船高,养殖成本逐年增 加。而玉米秸秆青贮具有两大好处:一是当地废物再利用,成本较低,规模化利用还可获财政补贴;二 是可直接替代精饲料,无须添加其他成分。目前我存栏有60头牛,全部都 ...
乡村拔节话“三力”(人民时评)
Ren Min Ri Bao· 2025-05-05 22:17
乡村会客厅,现磨咖啡热销,卖一杯村集体分红3元;中药材加工厂,切片封装忙,村民干一天能挣150 元;游乐场,游客笑语欢声,一年营业额超40万元…… 前不久,笔者走进甘肃渭源县元古堆村,从拔节生长的"新事物"中,看见乡村发展新气象。2024年,村 人均纯收入达18860元,比2021年增长近52%;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20万元,是2021年的2倍多。截至目 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内,元古堆没有一人返贫,无一户"掉 队",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脱贫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彼时同贫困作斗争,派了"强外援"、划了"及格线", 有托举、有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自己"打全场",还没"终场哨"。如何切实做到平稳过渡、有效 衔接?"红火"的元古堆启示我们,要凭眼力、定力和执行力。 眼力过人、眼光独到,才能因地制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需要既看得准,又看得 远。 所谓"准",即见自己,知我之长、晓我之短,有的放矢。元古堆气候阴寒,宜种中药材,遂调整种植结 构,重点发展中药材产业,村民收入随产业发展涨了起来。所谓"远",即见未来、见他人,胸有发展大 势,眼见他山 ...
海利尔:拥有多款专利化合物,新一代生物农药即将面市
Xin Hua Wang· 2025-04-28 02:21
问:海利尔如何响应"双碳目标""农业强国"等国家战略? 葛尧伦:海利尔是一家集农业农药研发、生产、经营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农化集团。公司实施"原药制剂一体化、国内国际一体化"的双轮驱动战略,通 过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筑牢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核心保障能力。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我们对标先进跨国企业,建立自主创新体系, 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团队,国际业务已拓展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问:您曾说过"企业如果没有研发是没有未来的"。海利尔是如何凭借技术研发优势提升行业话语权的? 问:您提出"不下田、就下岗"的口号,这种田间实验室模式是否保证了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葛尧伦:我们确立"从田间来,到田间去"的研发准则,确保技术落地,建立专业农服团队,直接获取种植户需求;构建验证体系,所有新产品需通过田间实 效测试,通过将科研人员考核与田间实效挂钩,真正实现"研发闭环始于农田,价值兑现归于农田"。例如,传统的药剂仅能维持三四天就会又起满虫子,海 利尔创制持效期达20天以上的新型化合物,通过科学用药指导,精准剂量使用到作物上,让种植大户切实感受到、看到、用到。农民的痛点是劳动力成本越 来越高, ...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07 09:45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规划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 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 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 面实现。 规划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加 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深化农业对外合作,培育农业国际竞争新优 势;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全文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加快 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为加快建设农 业强国,制定本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