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强国战略
icon
Search documents
深海科技: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柱
2025-07-09 02:40
深海科技: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柱 20250708 摘要 2024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 10 万亿元,占 GDP 的 7.8%,对 GDP 拉动作用达 11.5%,海洋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战略地 位显著提升。 国家政策层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并将其与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并列,预示着深海科技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深海科技主要涵盖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和深海道具化应用三大 领域,其中结构材料和浮力材料如高性能钢、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是关 键。 海洋装备制造业迎来新机遇,水下探测感知技术、水下施工技术及油气 生产设备需求增长,水下机器人、脐带链、探测雷达等领域具有发展潜 力。 受益于船舶航运周期,船舶制造尤其是勘探领域达到高峰,海洋装备行 业景气度高,造船业规模快速增长,2024 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 13.8%。 深远海风电渗透率低,增长潜力巨大,深远海开发的推进将增加对海底 电缆和光缆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为相关投资提供机会。 深海科技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加快,解决散热和 土地成本问题,同时满足数据安全性和合规性要求,海洋通信与 AI 结合 是未来发 ...
港股异动 | 中集集团(02039)涨超6% 深海科技再获关注 公司布局深海油气及新能源业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01:53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集集团(02039)涨超6%,截至发稿,涨6.13%,报6.58港元,成交额2594.77万港 元。 中集集团此前曾在互动平台回应称,中集集团主要涉及深海科技两大方面的探索:一是深海油气开采装 备制造与服务。中集海工旗下烟台中集来福士建造的"蓝鲸1号"与"蓝鲸2号"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 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重大成果,是中国船厂在海洋工程超深水领域的首个"交钥匙"工程,最大作 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是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二是深海 新能源开发相关业务。中集集团不断完善方案,推动开发海洋新能源的进程,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降本增 效,不断孵化海上漂浮式光伏等。2024年,联合研发建造并交付全球首个竹基复合材料海上漂浮式光伏 平台"集林一号"。 消息面上,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天风证券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海洋强国的核心标志,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海洋 资源开发的深度。在此战略框架下,深海科技已成为关键支柱,其产业链主要涵盖三大领域:深海材料 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及深海数智化应 ...
深海科技 “深海经济”将高速启航!
2025-07-02 01:24
【深海科技】 "深海经济"将高速启航!20250701 Q&A 深海科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深海科技自 2025 年 3 月 25 日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与 2024 年的低空经济相比,深海经济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包括石油、天然 气、战略金属如锰、铁、钴和稀土等。这些资源是中国急需的进口品,在极端 事件发生时尤为重要。因此,深海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领域,更是国家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 海洋经济与低空经济相比,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深海经济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涉及国家安全 和资源保障,尤其是在锰、铁、钴、稀土等战略资源方面,对减少中国 对进口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正通过政策支持和阅兵展示等方式,大力推动深海科技发展,尤其 重视军民两用技术,明确了水下作战及无人智能水下高超声速等新型作 战力量的发展方向。 海洋强国战略旨在减少对进口能源和矿产的依赖,通过发展船舶制造、 港口建设和自动化设备等相关产业,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能过 剩行业,提高全社会回报 ...
深海科技“深海”借“科技”启航
2025-06-30 01:02
【深海科技】"深海"借"科技"启航 20250627 摘要 深海科技作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预计将持续受到高层重视, 可能带动板块景气度上升。海洋经济规模预计在 2025 年达到 11 万亿 元,深海科技占比约为 25%,即约 2.75 万亿元,核心领域集中在深海 采矿和海洋观测网。 深海资源对中国能源和有色金属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背 景下,美国允许国内企业开发国际矿产资源,以及美国关闭全球免费开 放数据库,使得中国发展深海科技,建设立体海洋观测网的需求更为迫 切。 中国重视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动政策实施,政府工作报告出台后,预 计将有相关政策从中央到沿海省市陆续出台,带动央企基础设施跟进及 产业链配套跟进,实现资本、产业及国家三方面共赢。 中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落后于美国约五年甚至更久,目前处于试采 阶段,而美国已进入商业化开采前期。中国需要加快发展以缩小差距, 应对美国单独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挑战。 Q&A 深海科技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地位如何?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5 年 3 月 12 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其中,并与商业航 空和低空经济并列。这标志着 ...
电力设备行业周报:抢装支撑风电Q2业绩,锂电产业链持续推进固态电池布局-20250628
Guohai Securities· 2025-06-28 14:18
2025 年 06 月 28 日 行业研究 评级:推荐(维持) | 研究所: | | | | --- | --- | --- | | 证券分析师: | | 李航 S0350521120006 | | | | lih11@ghzq.com.cn | | 证券分析师: | | 邱迪 S0350522010002 | | | | qiud@ghzq.com.cn | | 证券分析师: | | 王刚 S0350524020001 | | | | wangg06@ghzq.com.cn | | 证券分析师: | | 李铭全 S0350523030001 | | | | limq@ghzq.com.cn | | 证券分析师: | | 严语韬 S0350525040001 | | | | yanyt@ghzq.com.cn | | 证券分析师: | | 李昂 S0350525030002 | | | | lia@ghzq.com.cn | | 联系人 | : | 张竞元 S0350124050014 | | | | zhangjy02@ghzq.com.cn | [Table_Title] 抢装支撑风电 Q2 业绩,锂电产 ...
向海图强,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海南正以"向海洋要生产力"的魄力,开辟"以场带产深海智造"新赛道。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海南瞄 准深海油气矿产、深海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超16%,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34.1%;2025年第一季 度,海洋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1.7%。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通过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再造一个"海上海 南",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海南方案。 自然资源禀赋 "以场带产深海智造"发展海洋产业 浩瀚而神秘的深远海是有待于人类深度开发的领域,然而,要发展深远海产业却并非易事:深海装备制造技术门槛高、产业链长,需以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为依托。当前,我国深海资源开发、海洋安全等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问题。海南作为南海资源开发前沿,肩负着服务国家深海工程的重任。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具有可为海洋仪器装备提供定点、长期、连续海上试验测试的独特优势,是促进海洋技术原始创新和应用(如海洋仪器设 备和装备研发)、完善海洋观测监测网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海洋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基于海洋生态观测监测体系的海洋综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琼启动运行
Hai Nan Ri Bao· 2025-06-09 00:45
服务国家深海科技与产业发展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琼启动运行 海南日报海口6月8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洪旭)6月8日,"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海 南)"和"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运行启动仪式在海口举行,标志着我国在海洋预警与深海科研领域 实现重大突破。 据介绍,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是当前正在构建的"北东南,浅海+深远海"国家海洋综合试验 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系内其他场区功能互补。该试验场主要建设海上试验平台、海上试验保障 设施、场区环境背景场监测系统、岸基配套设施等,服务于国家深海科技与产业发展,满足深远海观 测、调查等仪器设备试验与测试需求;支撑我国深海科学基础研究和深海技术原始创新;支撑国家海洋观 监测业务体系建设的测试评估。 这两个项目启动运行,为海洋安全与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为建设海洋强国增添了新的科技支 撑。 此外,运行启动仪式现场还举行了第15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启动仪式。该竞赛以"保护海洋生态系 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进一步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 提升全民海洋意识,让海洋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国 ...
让“蓝色引擎”动能更澎湃
Guang Zhou Ri Bao· 2025-06-06 19:18
2024年,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首次在广州城市性质中赋予"彰 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定位,表明广州全面竞探海洋、踏浪追光的使命。 会上,广州率先研发的全国首个海洋"政产学研金"交流平台——"广海汇"正式发布。该平台系统整合企 业、政策、土地、投融资和产学研用五大资源库,推动海洋经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 链融合",嵌入"海精灵"AI"科技红娘",精准撮合技术、资金、科研、人才和需求,实现产学研信息一 键触达。 "今天我们学校带来了一项海洋微生物矿化防腐技术,是由学校引进的一位教授牵头研发。该项技术可 以为深海、海上风电及海洋牧场等的钢结构件表面提供有效防护,目前处于市场化应用测试阶段",广 州航海学院科研处处长路金林表示,"广州推出的这个海洋产业交流平台非常及时,我们希望通过本次 大会、通过交流平台,找到更多的合作者,共同为打造海上新广东以及广州市发展海洋经济贡献力 量。" "广州向海·智汇深蓝"!6月6日上午,首届广州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大会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展厅内,"港、船、能、药、游"五大海洋经济赛道的前沿成果熠熠生辉;会议厅中,约300位 ...
破题2万亿蓝海:广东立法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4 02:57
2025年5月28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 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广东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海上新广 东"建设的关键一步,这部地方性法规旨在以法治力量破解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瓶颈。《条例》有哪些亮 点?作为海洋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将如何通过立法"向海洋要动能"?6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 发布会对《条例》进行解读。 立法背景 诸多问题亟需制度性突破 广东为何要就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立法?近年来,中央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党的二十 大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 求"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据了解,《条例》的制定,是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关键一步,也 是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打造海上新广东"的有力行动。 虽然海域面积全国第二,海岛数量全国第三,但广东作为海洋大省,其海洋经济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 题。"尽管我省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突破2万亿元,但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 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等短板,制约了高质量发展 ...
高校专业调整,学生选择应更理性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2 12:42
2025年高考进入倒计时,有关专业选择的讨论再度升温。前不久,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更为这场讨论增添了热度。 在战略层面,新增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直接响应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通用航空和 低空经济"战略部署,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设立,则是对国家"双碳"目标和海 洋强国战略的人才储备。这些调整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回应越来越主动。 与此同时,市场力量在专业调整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爆发式增长便是典型案 例。数据显示,近五年"双一流"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41个,位列各专业榜首;全国范围内含"智 能""智慧"字眼的专业十年内新增2146个,其中近七成集中在最近五年。这种增长态势与智联招聘数据 透露的2025年春招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3.4%高度吻合,揭示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紧密 联动。 部分专业被撤销则是缘于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或竞争力不足。不过,撤销潮中受影响较大的一些传 统文科专业其实并非简单一撤了之,而是给予结构性优化,如华中科技大学开设"计算金融",中国人民 大学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类 ...